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1368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

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老师压

5、个体把已经学到的经验用到内容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类似的其他情境中。

这种学习迁移属于

()。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答案】B

【解析】横向迁移也称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而纵向迁移又称垂直迁移,

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内容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类似的两种情境之间的迁移

属于横向迁移。

故选B。

6、()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成绩评定

【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

备课;

上课;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

定。

其中,中心环节是上课。

7、练习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

A、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B、使学生达到对教材内容的真正理解

C、巩固知识,达到熟练程度,培养技能、技巧

D、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

【解析】练习式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性,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

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

练习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巩固知识,达到熟练程度,培养技能、技巧。

8、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解析】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

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9、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生产力

【答案】D

【解析】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

①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②生产力决定着教育目

的的确立;

③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④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等。

故选

D。

10、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社会制约性

B、永恒性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相对独立性

【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根本特征,也被称为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有目的是目的性的

反映,培养人是将人从生物人培养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是社会性的体现。

因此选择C。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

永恒性、历史性以及相对独立性。

11、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

A、提高学生成绩

B、走向素质教育

C、改变教师教育思想

D、加大教育投入

【解析】《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

12、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

同学们感到很

自豪。

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解析】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

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故选D。

13、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

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

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解析】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

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

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优秀的教师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D、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解析】《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

的经费来源。

15、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纳”办学原则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家()。

A、晏阳初

B、蔡元培

C、陈鹤琴

D、黄炎培

【解析】1917年1月4日,蔡元培正式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的办学方针是“兼容并包,兼收并蓄”,提倡“学

术思想自由”。

16、在班级管理中,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被称为()。

A、校长

B、班主任

C、教师

D、行政干部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班主任的内涵。

17、复式教学是一种()。

A、教学指导思想

B、教学基本原则

C、教学基本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解析】复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

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8、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解析】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

19、培养劳动者是()。

20、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育,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这符合

德育的()原则。

A、知行统一

B、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D、通过集体进行教育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

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这一原

则。

21、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乌申斯基由此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2、红、橙、黄色往往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

这种现象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错觉

【解析】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

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联觉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

感觉的现象;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颜色之外其他的感觉属于联

觉。

23、我国教学理论界形成最早、影响最大的教学过程本质说是()。

A、发展说

B、特殊认识说

C、学习说

D、实践说

【解析】特殊认识说是我国教育界一种影响很大,认同者最多的教学本质观。

24、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顺序是()。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塑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D、原型定向、原型搡作、原型内化

【解析】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为原哦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25、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的()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解析】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考生要注意的是,规范教

育学建立的标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6、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整合

D、课程实施

【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7、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称之为优秀木材,这是()的表现。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选择性

D、知觉恒常性

【解析】人在知觉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

题干中植物学

家与木匠的经验不一样,对于香樟树自然有不同的体会,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28、下面哪一个不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的角色?

()

A、法人

B、教育者

C、组织者

D、领导者

【解析】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

和教育者。

29、教师提供学生成绩的方式不恰当,正确学生造成了伤害,教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隐私权

B、人身自由权

C、名誉荣誉权

D、人格尊严权

【解析】成绩属于学生的隐私。

30、“一切活动的首要根基在于儿童的本能,而不在于外部材料的呈现形式和性质”,这说明儿童的学习始

于()。

A、学习基础

B、资源材料

C、能动反应

D、学习方法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得出,儿童活动的首要根基是儿童本能。

而不是外部的材料。

选项中A、D项学习基

础和学习方法都是学生获得外部经验而获得的。

B资源材料直接是外部材料。

C能动反应是儿童活动的本

能。

31、把教育作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始自于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解析】199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

略重点之一。

32、在归因模式中,能力属于()因素。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B、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C、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解析】能力来源于人的内部,它是稳定的,并且不可控的因素。

33、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

A、方法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内容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解析】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提出下列三种形式:

集体教

学的形式,个别学习的形式和小组教学的形式。

内容型策略是以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为核心

的教学策略。

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

综合型策略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

展开的教学策略。

3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解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是由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

3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

A、履行法律规定义务

B、保证学生课外活动时间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平均工作不低于公务员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

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

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故选C。

3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教学的()。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解析】孔子的这句话,就是要从人的行为中认识他。

“视其所以”是考察行为的动机;

“观其所由”是考

察行为的途径;

“察其所安”则是观察其平时的所作所为。

这三步,一步一步地可以对人进行全面和完整的

考察,反映了教学的因材施教的原则。

37、“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日性之品有上、中、下三。

上焉者,善焉而已矣;

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

焉者,恶焉而已矣。

”这体现的是()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活动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品性是与生俱来的。

人的品性有三种,上品性善,生来具有仁、义、礼、智、

信五种道德;

中品五德有所欠缺,性可善可恶;

下品五德都不具备。

性恶。

38、夸美纽斯的作品是()。

A、《教育学原理》

D、《实验教育学》

【解析】《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

特的代表作,标志着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实验教育学》作者拉伊,对实验教育学进行了系统论

述。

《教育学原理》叫此名字的书很多,由不同作者写就。

39、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点是()。

A、培养人

B、传授直接经验

C、提高活动效率

D、传授间接经验

【解析】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这一本质属性是教育区别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

40、教师引导和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德育活动的关键是()。

A、促使学生品德结构完善

B、激发学生道德冲突

C、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

D、解决德育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

【解析】要引发和提高儿童全身心投入德育情境,关键是激发学生的道德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角

色,体验相应的道德责任和行为,在冲突中产生、解决、再生产和再解决中推动结构的转换和重组,促使儿

童道德阶段形成。

41、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A、受教育权

B、生命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人身自由权

【解析】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和义务。

对学生来说,受教育权是其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

42、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求平等合作,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的()。

A、民主平等

B、教学相长

C、尊师爱生

D、心理相容

【解析】心理相容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相互接纳,在教学实施

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43、英文单词的前缀“pre”多为“首”、“前”或“预先”的意义是学习迁移理论的()。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泛化说

D、关系转化说

【解析】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认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元

素。

后来伍德沃斯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也就是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

B。

44、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关于缄默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显性知识

B、可以被明确地传授

C、可以用词语表达

D、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而获得

【解析】缄默知识即隐形知识,是由波兰尼提出的,与显性知识相对,其特点是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等符号

明确表述;

存在于人脑,不能通过正规的形式进行传递;

但是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获得。

45、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教学

B、德育

C、管理

D、科研

【解析】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

作。

46、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中国的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时期,起始于隋唐时期。

47、以恐惧、担心为主要特征是以下哪种应激状态常见的心理反应()。

A、焦虑

B、认识功能障碍

C、自我估价降低

D、消极情绪

【解析】焦虑是预感将要发生不良后果时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体验和情绪状态,其主要特征是恐惧、担

心、忧虑和惶惑。

48、钟老师在班上设立“进步展示台”,分类展示在不同方面有进步的学生。

这表明钟老师()。

A、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B、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C、不注重与学生家庭密切联系

D、不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

【解析】新课改在学生评价上倡导多元评价,该教师设立“进步展示台”分类展示在不同方面有进步的学

生,体现了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而不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另外,该行为能够对学生的

进步方面及时进行鼓励和强化,树立其自信心和荣誉感,有利于其他方面的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选A。

49、练习式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需要依靠()。

A、良好的课堂秩序

B、学生的自觉性

C、一定的理论知识

D、教师的指导

【解析】课堂教学模式的类型有: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练习式、自学式、复习式。

其中练习式是学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性,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

法。

50、在其它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目的

D、教育的方法

【解析】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1、素质教育把()作为重点,反映了新时代的要求。

A、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培养学生的个性

D、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解析】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5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作用的结果。

A、生理成熟

B、环境变化

C、心理断乳

D、教师主导

【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的结合。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

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

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

学生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

展,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结果。

53、()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也是教师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A、热爱教育事业

B、关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教书育人

【解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教师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

泉。

54、“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

这便是教育的目的”。

这句话反映的

教育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

B、神学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社会本位论

【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教育是国家的事业;

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

故题干描述的是社会

本位论的观点。

55、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遵循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亀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

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本原则根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56、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57、巴甫洛夫认为,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系统是()。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经典条件反射系统

D、操作条件反射系统

【解析】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质最基本的活动是信号活动,从本质上可将条件刺激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

现实的具体的刺激,如声、光、电、味等刺激,称为第一信号;

另一类是现实的抽象刺激,即语言文字,称

为第二信号。

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和人共有的。

对第二信号发生

反应的皮质机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

58、学科教学要以()为本。

A、教科书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人的全面发展

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解析】“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也是学科教学的根本。

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