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古冶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1256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山市古冶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唐山市古冶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唐山市古冶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唐山市古冶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唐山市古冶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山市古冶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

《唐山市古冶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山市古冶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山市古冶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

计划投资23.1亿元的国义特钢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基本完工。

同时,唐山驰鹿有限公司年产90万吨微粉生产线、三鑫集团年产40亿只PVC手套一期等一批项目相继完工试产,全区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农业生产集约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形成了以养殖业为主导,蔬菜、果品为支柱,花卉苗木和专用农产品为特色的产业格局;

按照“存量调强、增量调优”的方针,培育打造“钢—特种钢(不锈钢)—钢铁深加工”“煤—洗精煤—焦炭—焦炭伴生品综合利用”“水泥熟料—水泥(特种水泥)—水泥制品”“煤矸石(低质煤)—电—热”等全新的产业链,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投资810万元改造了林西商城,投资2500万元对原摩托车大世界进行改造,顺利完成古冶大集整体搬迁,创建6家“绿色早餐”示范店,总数达到10家,城乡市场进一步活跃。

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32.9亿元,增长16%。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完成18家企业改制工作,盘活存量资产0.7亿元,活化债务2.4亿元,安置职工3573人。

深入开展“对外开放暨招商引资年”活动,成功引进北京、四川等地知名集团、企业到我区投资,全年引进省外资金11.2亿元,利用外资800万美元,圆满完成市达任务。

出口贸易增长较快,累计完成出口创汇额1亿美元。

其中,三鑫集团硫酸软骨素、鲜鲜食品公司速冻果品蔬菜已出口到美国、巴基斯坦、丹麦、南非等10多个国家;

宏福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在阿联酋独资兴办了中国(大松)迪拜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其生产的全自动包装机远销美国、俄罗斯、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民营经济发展迅猛。

全区个体工商户达8214户,民营企业达490家;

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44亿元,增长18.2%,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5.1%,实缴税金4.6亿元,增长26%,在项目建设、增加税收、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

完成了6家较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建设;

我区参与的两个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国家863技术研究项目“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与农业生态再塑技术开发与应用”进展顺利;

我区承担的省级科技项目“采煤塌陷区景观再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获得唐山市科学技术特等奖;

三鑫集团硫酸软骨素片获得第十七届全国发明博览会银奖。

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3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

一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合力攻坚,在建设宜居靓区道路上实现了新跨越。

——城市建设全面加强。

拆违拆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累计拆除各类违章建筑65万平米,总量居全市首位;

拆后重建迅速展开,已开工复建8.2万平米;

危旧住房改造进展较快,在全市率先启动了10万平米河西小区改造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投资10亿元的城区外环路工程于去年10月份开工,北环路基建设近半。

投资5.3亿元的城建“四大工程”扎实推进。

完成了总投资3.9亿元、总面积22万平米的华瑞二期、东华温馨家园等一批房产开发项目;

投资4988万元,对古范路、林古路等总长14.8公里的19条主次干道进行了翻修改造;

在春季植树10.5万株的基础上,又投资426万元,栽植各种树木1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4.2万平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6%;

投资727.8万元改造城区环卫设施,提升了城市服务功能。

投资2126万元的北寺公园改造工程,主体建设完工;

森林公园和15个社区休闲广场开工建设。

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成效明显,5个街道办事处获得“唐山市建设和谐社区示范街道”称号。

同时,以迎省中运会、创建文明城区为契机,以“绿、美、亮、净、畅”为总目标,加大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城市面貌明显改善。

——新农村建设成绩喜人。

投资4029万元,高质量完成了1个文明生态乡、17个文明生态示范村和20个重点创建村的创建工作。

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又选送28名农村优秀青年到河北农大学习,总数达到108名。

投资2676.9万元,对范董线(古冶南段)、赵陡路等总长34.5公里的20条县乡村道路进行翻修改造;

投资2.6亿元,实施了11大类53项农业重点项目,加快了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投资468万元,完成46项农村水利工程;

国家级万亩土地复垦一期工程扎实推进;

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30家农资连锁店,完善了村级农资连锁经营网络;

鲜鲜食品、富瑞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日益突显,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

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5.96亿元,增长6%;

完成了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了林农植树造林和管护积极性;

实行了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廉政建设。

一年来,我们进一步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在建设文化大区道路上实现了新跨越。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得到落实。

投资553万元,对22所学校实施了校舍改造与维修;

投资近亿元,实施了十六中改扩建工程,学校软硬件建设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中高考再创佳绩,十六中连续11年被市政府授予“高中工作先进单位”;

职教中心申报“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进展顺利,工贸中专创建省重点中专工作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初评;

成人远程网络教育实现新突破,与6所院校建立网络联姻;

成功承办了河北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填补了我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空白,锤炼了队伍,展示了形象,得到省、市领导肯定和群众好评。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完成了多宝佛塔、陈福宏剪纸艺术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深入开展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治理,净化了全区文化市场;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共组织各类文艺演出及大型文化体育活动35场次,全民健身活动11次,参与群众达数万人;

举办第六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7场次,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6次,深入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年送电影下乡、进社区40场;

全力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80%;

扩大城镇有线电视覆盖面,完成了与区内开滦有线电视用户节目对接,结束了开滦居民看不到古冶电视节目的历史;

完成了华瑞、太阳石等9个小区的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丰富了城乡居民文化体育生活。

——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组织开展主题社区创建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公民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区有1名道德模范被评选为“2007年感动唐山十大爱心人物”;

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群众性献计献策、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区,争创文明服务窗口”规范化服务达标竞赛活动,窗口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古冶街道供电楼社区和范各庄乡小殷各庄村以高票分别当选唐山市“十大最具幸福感社区(村庄)”。

一年来,我们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保障民安,在建设平安、和谐、法治新古冶道路上实现了新跨越。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

投资550万元建设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卫生执法监督和疫情预防监测体系逐步完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和财产安全。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对出生人口性别比进行专项治理,保持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动态平衡;

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以内,政策生育率99.9%;

为2.4万名农村育龄妇女提供了免费查体服务;

开展了“生育关怀行动”,初步建立起长效关怀救助机制。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积极落实“四项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优惠政策,扎实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关爱零就业家庭”等活动,全年新增就业4434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589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63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3100人次。

超额完成养老保险征缴、清欠、扩面任务,分别发放养老金、失业金、低保金23899万元、469万元、1038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均达100%;

实施城乡医疗救助104人次,发放五保经费74万元,为1250名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89万元;

为40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就业、培训、维权等多方面服务;

成立了慈善协会,发展会员百余名,募集创始基金700万元。

——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

深入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充分利用“12.4”等宣传日开展“送法八进”普法教育,群众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

强化排调网络作用,预防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

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承办市、区人大代表建议123件,政协提案38件,按时办结率达到98.8%,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5.5%。

——安全生产、治污减排工作成果显著。

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组织网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履行“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制度”,深入开展矿山企业超层越界、非法开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安全整顿治污减排百日攻坚联合行动”,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非法盗采行为,最大限度的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止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开展了5次治污减排整治行动,关闭取缔违规企业81家,完成深度治理污染企业14家,实现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4%的目标。

——信访和综治工作不断加强。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领导包案、“一岗双责”等项制度,扎实开展“基层信访工作年”活动,双向规范信访秩序,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96件,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

发挥公、检、法、司职能作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51人,破获刑事案件2732起,严厉打击了刑事犯罪,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

此外,民族宗教、行政服务、防震减灾、监察、审计、统计、物价、工商行政管理、人民武装、人防、支重、档案、机构编制等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促进了全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由快速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型最坚实的一年;

是高标准规划建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一年;

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民众最多的一年。

深入分析并客观总结过来的发展实践,我们有5个方面的基本经验需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发扬:

一是必须牢牢扭住发展这一主题毫不动摇。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前提和基础,没有发展,就没有一切。

纵观全国、全省乃至全市各县(市)、区,加快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跳跃式、跨越式发展的形势咄咄逼人,我们面临的环境势如逆水,不进则退。

因此,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建设强区靓区的第一要务,努力壮大经济实力,为构建和谐古冶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教条和模式,区域发展也没有公式和样板,一条总的原则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转型,走出一条切合古冶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三是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是必须更加注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富民强区的法宝和双翼。

闭关锁国、墨守成规带来的只能是落后、被淘汰,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依据科学发展要求,按照群众意愿,针对发展难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更新观念,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思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必须更加注重上下同心,和衷共济。

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新的生产力。

必须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上下同心,和衷共济,合力兴区;

必须以“干大事、创大业”的气魄和胆识,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决心和勇气,按照“有真才实学、能真抓实干”的要求,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困难:

一是跳出古冶看古冶,我们的综合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经过几年的奋力进取,我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县(市)、区相比,底子薄、总量小、人均少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是安全生产、治污减排任务依然繁重。

由于我区资源型传统产业居多,部分企业安全投入不足,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同时,能耗总量偏高,环境承载压力较大,治污减排任务仍然艰巨。

三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日渐突出。

受国家宏观调控、区位、产业构成和历史欠帐等影响,资金、土地、电力、用水和交通问题日益显现,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

四是城市建设改造和管理任务艰巨。

一方面区内各类建筑产权复杂、管理交叉,统一规划建设和改造的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偏重、原材料吞吐量大给道路建设造成巨大压力,加之开滦等所属企业投入不足,短期内实现“绿、美、亮、净、畅”任务较重。

五是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同生态发展还不够协调。

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完成了区十三届五次和十四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帮助和全区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及全体组成人员向战斗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公安政法干警、武警官兵、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2008年政府工作主要目标和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既面临严峻挑战,更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机遇大于挑战。

有五个方面的有利形势将促进我区发展步伐进一步转优加快。

一是区域加快发展的活力迅速提升,为我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环境外应力。

从大环境看,“环渤海”地区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唐山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在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框架内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从小环境看,古冶作为唐山市次中心区,交通四通八达,资源环境的吸引力为我们接受辐射带动、引商引资引企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

前不久,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发出了“把唐山建成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号召,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为我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政策牵引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所作的报告,从经济到社会、从理论到实政、从宏观到民生,都进行了一系列全新的表述和定位,这些新理念、新举措必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发挥出巨大的现实效应,必将引领地方政府由数字化的经济膨胀和增长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转变。

三是立区项目、立区企业的后续效应逐渐显现,为我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基础原动力。

经过多年的奋力进取,我区经济发展已由平稳增长期步入快速增长期,特别是随着不锈钢、开滦东方发电、风帆(宏文)蓄电池、国义特钢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立区大项目相继达产达效,全区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强区的基础条件更加坚实。

四是全区党员干部团结、配合、干事的氛围越来越浓,为我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人才向心力。

换届之后,区政府班子高度团结,发展意识高度统一,凝聚力、战斗力空前提高;

同时,我们有一支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基层干部队伍,全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是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为我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舆情助推力。

长期以来,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热切期望发展的38万古冶人民给了我们最大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特别是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大力实施“幸福工程”,让百姓充分共享发展成果,广大群众盼发展、谋发展、助发展的热情日益高涨,为我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支持。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既要正视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更要紧紧把握加快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全区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昂首奋进。

根据区委八届四次全会和十四届政府总体奋斗目标,确定2008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古冶、实现新跨越”为主题,以资源型城区转型为主线,以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揽,以开放创新、富民强区为总战略,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坚持开放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实施“41221”工程,即四园(新兴、煤焦化、新型建材、生物制药工业园),一环(古冶城区外环路工程),两区(以金山和林西河西区域为主的住宅区、物流园区),两带(环路两侧环状经济隆起带、沙河湿地生态带),一城(启动古冶新城),强力推进五业(钢铁、煤焦化工、水泥、电力、生物制药五大支柱产业)、五心(百姓称心、开心、暖心、舒心、放心五项民心工程)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改善城乡面貌建设幸福之区,坚定不移地推行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地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向经济社会发展强区、人民群众幸福之区目标加速前进。

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六增一降”:

全区生产总值力争超100亿元,增长18%以上;

全部财政收入10亿元,增长28.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62元,增长15%;

农民人均纯收入6189元,增长12%;

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继续增加;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5%。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举全区之力突出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五大支柱产业”为突破口,调整结构,扩大开放,实现发展方式新转变。

以“节能、减排、提效”为目标,加速改造提升原有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一是抓项目建设促发展转轨。

2008年共谋划建设项目111项,计划总投资231.3亿元。

投资1000万元至1亿元的26项;

投资1亿元至10亿元的18项;

投资10亿元以上的7项。

重点是春兴钢铁整合技改、华北电网220万千伏安输变电站、北方锦丰年产17亿袋方便面、鲜鲜食品二期、滦通矿泉水二期等一批既能带动又能转型的大项目、好项目,逐步实现经济由快向又好又快发展转轨。

二是抓循环发展促效果转变。

加强对企业的科技指导,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钢铁产业,大力发展不锈钢、特种钢等高附加值产品,深度开发下游产品,重点抓好不锈钢公司不锈钢冶炼、国义特钢深加工、先隆公司50万吨H型钢等项目;

煤焦化产业,围绕资源深度利用,引导企业兴建煤焦油深加工、煤气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项目,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水泥产业,重点支持大型干法水泥项目,谋划建设好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和年产60万吨以上水泥粉磨站项目,加快水泥产业整合步伐,努力提高技术装备、能耗、环保、资源利用效益和水平;

电力产业,按照以电定热、热电联产、综合利用的原则,采取以低质煤和煤矸石发电、余压余热发电等生产模式,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电力,重点抓好东方发电坑口热电2×

150兆瓦发电工程,确保4月份1号机组并网发电,年内2号机组并网发电,装机总量达到300兆瓦;

生物制药产业,以三鑫制药为龙头,重点引进开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发展中高端医药产品。

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5亿元。

三是抓节能减排促环境改善。

深入开展“安全整顿治污减排百日攻坚联合行动”,对无证非法且污染高、耗能高、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坚决予以关闭取缔,对重点企业加强监管,依法整治违法违规企业,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落实上级要求,建立节能监测专项基金;

确保年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4%,使我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是抓双向开放增发展活力。

在全社会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大格局。

继续依托开发“四大优势”,引进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建设项目、先进技术、科技人才、管理方式;

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全年引进省外技术15项、人才115名,利用外资900万美元、省外资金8亿元;

充分发挥不锈钢公司、三鑫集团、鲜鲜食品公司等企业在出口创汇中的带动作用,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外贸规模和水平;

筛选扶持资产状况良好、竞争力较强企业,努力实现上市经营;

积极发展重点推进、重点到位项目,确保完成市达指标。

(二)以“四园”建设为依托,集聚优势,延伸链条,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园区为目标,进一步加快新兴工业园区建设进度,以此带动其他三个园区建设,逐步优化全区工业布局,促进重点产业集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唐山新型工业基地。

一是推进以不锈钢及其精深加工、电力和蓄电池等产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园区建设。

以不锈钢公司为中心,立足建设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加快钢铁资源整合步伐,重点抓好宏文集团60万吨不锈钢冷轧等项目,到年底,普碳钢、不锈钢产能达到310万吨。

做好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项目——2×

300兆瓦发电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力争2009年开工建设。

加快风帆(宏文)蓄电池二期工程建设,到年底封闭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产能达到500万只;

同时,积极谋划做好总投资20亿元,年产600万只蓄电池和20万吨废旧铅回收冶炼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开工。

努力把新兴工业园区建成环境优美、体制科学、发展有活力、创新有后劲、资源循环利用的科学发展示范园区。

二是推进以洗精煤、炼焦制气、焦油精制等产业为主的煤焦化工业园区建设。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大荣义、永顺、汇丰等焦化企业技改力度,加快实施焦炭副产品回收加工项目,提高利用率,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亿元。

三是推进以特种水泥、水泥制品和新型建材等产业为主的新型建材工业园区建设。

抓好水泥资源整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积极研发特种水泥产品,提高水泥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鼓励企业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建筑材料,推广节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