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1222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Word下载.docx

《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Word下载.docx

低落的解释;

低谷转折点的解释;

国际复杂关系。

然后分别对各种周期理论进行分析,对比。

首先是以霍特里德学说为代表的纯货币理论。

该理论认为“货币流动”是产生繁荣与萧条的唯一具有充分理由的原因,即“经济周期乃是‘一种纯货币现象’”。

累积的信用扩张导致高涨;

信用扩张的终止导致高涨的转折;

衰退过程中信用的累积性收缩,使经济陷于漫长而痛苦的萧条;

直至信用的再次扩张迎来经济的复苏。

接着是投资过度理论。

中心论点是,生产生产资料或资本品的工业,与生产消费品的工业相比,过度发展。

持此论点的理论家,分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代表人物是哈耶克、马克路普、罗宾斯、斯特里尔等)、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代表人物是斯庇索夫和卡斯尔)、由制成品需求变动引起的投资过度——派生需求加速与扩大原则三派。

哈伯勒分别对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第三,哈伯勒分析了成本变动、负债过度等危机与萧条的原因后,还探讨了“心理理论”、“消费不足论”和农业与经济周期——“收获论”。

最后,还系统分析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的相关理论。

对现存经济周期理论的全面系统分析为第二部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关于经济周期性质和原因的综合说明

本部分是哈伯勒对前面所分析的种种经济周期理论的一种综合表述和引伸。

他从就业、消费、生产三个方面来定义萧条与繁荣,并把一般意义下的经济周期与学术意义的经济周期区别开来,重新明确了经济周期的意义。

阐明了经济周期所经历的高涨、低落、危机和复苏这四个阶段,并指出生产与货币需求的平向移动、生产品格外猛烈的波动这两个经济周期的经常性特征。

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哈伯勒详尽的阐释了扩张过程、收缩过程、危机的近因、复苏的近因、经济周期的国际方面以及影响经济稳定的货币因素与实际因素。

第三篇影响经济稳定的货币因素和实际因素

本篇是哈伯勒对经济周期近期一些演变的概括和评价,以及对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某些倾向的评论。

哈伯勒指出“时下的经济理论有很大部分对‘实际’因素过于注重,而对‘货币’因素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制度和价格刚性与工资刚性的现象,则略之不论,或者是对于它们的重要意义在大体上没有加以重视”。

他还指出,“广泛定义下的货币因素,对于短期的经济不稳定……是负有重大责任的”。

原因是“反应作用比猛烈的外在冲击更值得重视,而在反应作用中,货币因素是占有首要地位的”。

 

参考资料:

《西方经济学必读书手册》,梁小民、姚开建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1999.1。

[美]托马斯·

萨金特

ThomasSargent

宏观经济理论

MacroeconomicTheory(1979)

托马斯·

萨金特(1943—),196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目前任教于纽约大学。

萨金特是理性预期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起,他一度成为这一学派的领袖人物,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对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作用、动态经济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的关系等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他的主要著述有:

《宏观经济理论》(1979)、《理性预期与经济计量实践》(1979)、《理性预期与通货膨胀》(1985)、《动态宏观经济理论》(1989)等。

《宏观经济学》英文版第一版,由学术出版社1979年出版。

第二版1987年出版。

该书反映了理性预期学派(又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与最新发展,受到了经济学界的广泛重视,同时也是一本非常畅销的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全书除了序、导言、引论和附录外,共分两篇十八章。

这里根据英文第二版,分两篇作一简介。

第一篇非随机宏观经济学(1-6章)

本篇通过对非随机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的静态、动态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预示了理性预期革命:

一是,通过对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货币需求函数等宏观经济决策规则的微观经济基础的分析探讨,说明理性预期假设是理性经济人行为最优化假设在预期领域的自然延伸。

二是,论证了外生给定的通胀预期是进行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宏观经济分析的必要假设提前。

三是,假定“完全预见性”,必然使组成宏观经济模型的各个私人部门的决策规则中的参数隐含地依赖于决定政府政策变量的时径或政策规则。

即,在私人决策规则不变前提下取得的各种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效果,在这一假设下降消弭殆尽。

第一章“古典”模型。

本章系统论述了包括厂商、居民户和政府三个部门,并由七个方程组成的非随机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先是对完全竞争条件下居民户和厂商的最优消费决策、资产选择决策、生产决策、投资决策和劳动的供求决策进行了分析;

接着在现有资本存量市场不完全和通胀预期为外生变量的假设下,对完整的古典模型作了系统的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

静态与比较静态分析的最终结论是:

就业水平由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决定,古典模型中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也就是说,均衡的就业水平一旦决定,就会通过生产函数决定各时点上的产出水平和可支配收入,而总需求不会影响就业量和产出水平的决定,这也就暗示着任何财政政策都不会影响实际经济变量。

同时分析也表明,由于货币供给变动引起的利率和需求的暂时变动会因价格水平变动而消除,因此,货币政策最终只能影响价格水平。

另外本章还论述了与古典模型有关的稳定性以及两二分法问题。

第二章凯恩斯主义模型。

概述了由六个方程组成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的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

第三章托宾的动态总量模型。

本章研究的托宾动态总量模型与前述模型的基本区别是,假定存在完全的现有资本存量市场,厂商可在该市场随时买卖所需的资本设备。

也就是说厂商的意愿资本存量总等于实际资本持有量,那么均衡时,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必然等于资本的边际成本。

因此,托宾模型与凯恩斯主义模型的基本区别在于对资本市场均衡条件的认定。

另外,本章还论证了托宾模型是区分消费品与投资品的两部门宏观经济模型在一定条件下的特例。

第四章专题。

对宏观经济学有关的“内在货币”与“外在货币”、工会作用与实际工资率、“实际票据论”、兰格对二分法的批判以及可贷基金方程与利率的决定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第五章凯恩斯主义模型的动态分析。

本章分析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模型在适应性预期和完全预见性假设下的动态性质。

最终结论是,含有理性预期假设的非随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无论是短期暂时均衡还是长期稳态均衡,都与古典经济模型性质相同。

第六章投资函数。

本章综合分析了厂商的投资行为和利润最大化行为,探讨了资本调整成本对投资需求和资本存量增长时径的影响,论证了凯恩斯投资理论与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的一致性。

第二篇随机宏观经济学导论(7-18章)

本篇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全面论述。

第七章(不确定性下的行为)和第八章(隐含劳动合同与粘性工资)同时论述不确定性下的经济分析原理。

前者,介绍了阿罗创立的不确定性下的均衡偏好选择分析理论及其在资产选择和公司债务构成上的应用;

后者,运用状态偏好分析解释了阿扎利亚蒂斯和贝利等建立的隐含劳动契约模型。

第九章(差分方程和滞后算子)、第十章(线性最小二乘射影)和第十一章(线性随机差分方程)三章则介绍了理性预期经济学的数学基础。

“差分方程和滞后算子”介绍了利用滞后算子解线性差分方程的方法以及其在动态经济分析中的运用;

“线性最小二乘射影”即线性回归,为经济分析提供了利用一组具有有限均值和二阶矩阵的随机变量的线性组合对另外某个同样性质的随机变量进行最优估计的数学方法;

“线性随机差分方程”一章系统介绍了与线性随机差分方程有关的数学理论:

平稳随机过程基本理论、经济时间序列的谱分析和周期分析、最优线性预测理论、西姆斯定理等等。

指出线性随机差分方程是建立和分析理性预期经济模型的最重要的数学工具。

第十二章(消费函数)、第十三章(政府债务和税收)、第十四章(不确定性下的投资)、第十五章(动态最优税收)、第十六章(菲利蒲斯曲线)、第十七章(最优货币政策)以及最后的第十八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综述)全面介绍了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方面面,在这里不多作赘述。

综上所述,本书的第一篇主要是分析探讨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二篇则主要阐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斯学派的理论。

[美]加纳德·

阿克利

CardnerAckley

MacroeconomicTheory(1961)

阿克利,美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大学和密执安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主要贡献是:

在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首创了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提出了宏观经济原理的严密公式。

在通货膨胀理论、收入政策和工资——价格管制的分析等方面也建树颇多。

主要著作包括:

《管理价格和通货膨胀过程》、《宏观经济理论》、《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

理论与政策》等。

其中,1961年出版的《宏观经济理论》是西方微观经济学向宏观经济学过渡时期的一本重要著作,全书分为四篇二十二章,曾被译成多国文字,影响很大。

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阿克利开篇中首先指出,宏观经济学要探讨一个经济社会的总产量及资源的利用程度、国民收入的大小和“一般物价水平”等变量。

接着阐述了宏观经济分析中各种变量及彼此间的关系,论证了函数关系对于经济研究的意义,并重点分析了经济模型的性质和经济学的均衡概念、均衡状态的确认及静止分析、动态分析与均衡的关系。

他认为宏观经济学会成为有意义的经济学。

在他所假定的简单化市场经济中,阿克利构造了一个收入循环和消费流量的图示,得出公式:

国民产品(净额)等于国民收入。

并通过美国的实际资料考察了怎样衡量一个来自现实经济中的企业、政府、家庭及世界其它地区的产品和收入。

阿克利在本章中还指出,实际国民产出的衡量和评价会产生很多分歧,其中“指数问题”表现突出。

对“实际”国民收入的估计也会遇到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使用美与计算的生产要素总所得发生变动的问题。

阿克利进而分析了短期内就业量与产量的关系,他指出,近年来生产理论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人们越来越多的用各种投入量保持固定比例的新假定,来代替所有投入量都能按照以切合宜的或有利的比例随意加以变动的旧假定。

事实上,关于就业量和产量的资料并不像宏观经济理论那样显示出短期劳动报酬递减趋势,相反地,劳动平均产品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保持不变或上升。

第二篇 

古典学派宏观经济学

在第二篇中,阿克利首先对古典学派中最经典的“萨伊定律”和“货币数量说”进行了分析。

前者的理论精髓是:

产量决定消费,或者说供给会自动创造它自己的需求。

此原理对物物交换经济来说比较适用,同时也暗含了任何产量的扩充都将引起收入和消费的同等的增加量这一思想。

因此收入和产量总会自发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货币数量说”则假定人们用于购买货物的钱少于他们卖掉货物的所得。

但即使这样,只要售价具有弹性,供给超过货物需求的现象也不会产生。

“萨伊定律”就其自身来讲,和任何绝对物价水平相符,“货币数量论”则确定那一绝对物价水平将会实现,它取决于货币数量及决定货币数量的流通速度和结构因素。

阿克利经过分析,认为只要每个经济人的最小货币余额为零,那么萨伊定律所依据的假定和“货币数量说”就不矛盾。

接着,阿克利对工资、物价、就业及生产理论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可以分为就业理论和实际工资、利率及储蓄和投资数量、物价水平三个互不相关的部分。

这些都能用方程式表示出来,他指出,即使把威克塞尔的“西装的货币数量说”在证明货币、利率和物价水平相互关系的贡献引入上述理论,再加上两个方程,依然会得到一致的结果。

古典学派模型是一个充分就业模型,他认为,假定货币工资定得太高并拒绝下降,必然造成失业,这是古典学派体系中失业存在的唯一可能原因。

而这一点儿,古典学派无相关研究。

他指出,古典学派的一些缺点虽然导致了它们无法完全适用于政府政策,但他们逻辑上是圆满而一致的。

在本篇里,他亦指出,凯恩斯关于物价和工资的见解的错误,是忽视了“货币数量说”。

第三篇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本篇中,阿克利通过对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的评述,指出它“依然是宏观经济理论中最有用的出发点”。

他认为,与古典学派模型相比,凯恩斯模型有十分明显的改进。

并建议把凯恩斯模型看作是凯恩斯前辈的宏观经济思想的扩充和改进,而非替代。

他在评述中在许多方面对凯恩斯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首先,凯恩斯的《通论》中,在建立他的宏观经济模型时,提出的古典学派模型的一些限制,阿克利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限制是“货币的投机需求”或者说“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认为,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函数,因此,利率的调整受到投机的限制,进而引致的储蓄或投资曲线的移动将会影响货币总需求。

若工资和物价有弹性,就会导致通货膨胀或紧缩;

若刚性,则会导致产量与就业的增或减。

第二种限制是储蓄和投资“不一致”的可能性。

凯恩斯认为由于投资曲线弹性的有限性,投资率有可能远低于利率为零时的储蓄率。

如果投资与储蓄的这种不一致是普遍的,那么充分就业将很难实现。

显然,这两种限制将实现充分就业的重担推给了工资——物价弹性。

然而,阿克利认为,只要增添凯恩斯的货币投机需求理论,并进一步对古典学派进行修正,古典学派的大多数结论则无需修改。

再者,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中,把工资——物价弹性作为稳定收入与产量的手段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他提出应把就业和生产水平作为主要变量。

接着,阿克利指出消费函数理论是凯恩斯模型和古典学派模型之间区别的主要之点无论强调失业的原因是投机、工资刚性,还是不协调,失业程度以及产量水平与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函数的斜度。

虽然,阿克利认为,在一个发展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不可能是线性的、非比例性的和长期稳定的,因此应实验性地和有条件地接受消费是收入的稳定函数这一假设。

但他也承认,凯恩斯提出的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突破。

第四篇宏观经济理论的扩充

在本篇里,阿克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宏观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第一,通货膨胀理论。

阿克利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过程,一种非均衡状态。

通过对需求膨胀、成本膨胀、加价膨胀的产生、控制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的分别评述,他认为:

需求膨胀是容易发生在投资非常旺盛的时期,但需求膨胀肯定是政府支出造成的,而人们为说明“一个发生过多需求的经济社会的动态行为”曾经建立的种种模型中,没有一个特别适用的;

关于成本膨胀,他认为,把其产生的原因归之于工会为工资率施加压力是片面的;

对于加价膨胀,他认为若普遍实行加价,必然陷于一种规模庞大和长久持续的螺旋形发展过程。

他同时指出,加价膨胀的分析能够解释经济萧条或总需求增加时都会发生通胀甚至趋于严重的原因。

第二,投资理论。

阿克利指出,在几乎所有的宏观经济理论中都占有决定性重要地位的投资理论,大部分都流于形式,缺乏经验内容。

许多经济学家把资本理论和投资理论混为一谈。

但事实上,前者说明某个厂商或社会的最适资本量,而后者是说明资本量没有达到最适状态时,投资应按什么速度进行。

他认为实际投资数量与最适资本量之间的相对轻微的失衡可能会引起资本品工业相当长时期的过热或停滞。

在此部分,阿克利对凯恩斯和萨缪尔森的投资理论的投资理论作了评述,指出了两种理论的缺陷所在。

第三,经济增长理论。

阿克利指出应区别开两种增长,一种是涉及从不发达经济向发达经济的过渡;

另一种是已经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和高度发展的经济制度的经济社会的增长。

在他分别评述过以往的主要经济增长模型后,指出,凯恩斯、哈罗德和杜森伯里都是探讨现代经济社会在何种条件下可以产生足够大的需求,容许经济持续增长,但对于资本积累可能妨害增长的威胁的严重性,提出了不同的答案。

他认为凯恩斯未清楚意识到需求和产量的增长会创造资本“宽化”的投资机会,对资本“深化”的程度也持悲观态度;

哈罗德模型实质上亦有悲观色彩,只有杜森伯里对经济增长持真正乐观的看法。

阿克利认为,问题在于,一个社会的生产能力不单取决于资本数量的规模,还取决于“非比例性的存量积累的大小”。

阿克利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最后,阿克利阐述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作为本书的总结。

阿克利指出,宏观经济学的有用程度取决于宏观经济关系的可衡量性和稳定性,而这些必须借助微观经济理论来加以分析。

也可以说,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取决于微观经济的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的不断完善。

就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取向来看,进一步“非总合化”和广泛应用宏观经济模型的趋势已成必然。

[美]阿尔文·

哈维·

汉森

AlvinHarveyHansen

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

MonetaryTheoryandFiscalPolicy(1947)

汉森(1887~1975),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学派创始人。

1918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在哈佛大学长期任教,培养出萨缪尔森、托宾、奥肯等著名经济学家,被看作新古典综合派的奠基人。

还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美国-加拿大联合经济委员会主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顾问。

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对凯恩斯的经济学说进行了宣传和解释,并提出“长期停滞论”和“混合经济论”,另外,他还用乘数-加速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生产的经济周期。

他主要的著作有:

《繁荣与萧条的周期》《经济周期理论》《失衡世界的经济稳定》《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凯恩斯学说指南》《60年代的经济问题》《美元与国际货币体系》等。

汉森的《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是战后凯恩斯主义发展的一本力作,书中关于IS-LM模型分析和财政与货币政策建议,尤其是补偿性财政政策的提出,对战后的经济理论与政策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书除前言与附录外共15章,这里根据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的中文版,分三部分作一简介。

第一部分货币供求理论(1—5章)

1.历史上货币与收入的比率。

本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货币对收入的比率,说明货币需求与收入的关系。

2.货币的创造。

本章主要分析了货币的创造历程。

3.货币数量论和马歇尔的观点。

本章分析了货币供给的决定。

合意现金会与实际现金不同,如前者小于后者,就会三种结果。

一是多余现金流向物品与劳务,使收入、就业、产量、价格增加。

二是利率下降,引起商品和劳务购买量的增加,进而使收入和产量提高,价格也可能会随之上升。

三是债券价格高,卖出债券持有货币,若利率下降极少,不会引起实物购买,多余的现金被作为安全的长期流动资产。

贸易需求与固定资本品增加的需求是资金需求增加的原因。

4.流动偏好、投资与消费。

本章对比了马歇尔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在一章里汉森重点分析了货币的交易需求,认为当利率高到一定程度时,交易余额也有弹性,在界限上,利率越高,交易者会越节约现金余额。

5.收入与利率。

本章主要分析了影响收入与利率相互关系的四个因素:

投资需求曲线(资本的边际效率曲线)、消费函数、流动偏好曲线和由货币当局创造的货币数量,并在此基础上用IS-LM模型来分析利率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得出一系列的结论。

第二部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价格理论(6—10章)

6.收入理论:

图克,威克塞尔,阿弗塔利翁,凯恩斯。

这一章是对国民收入决定与价格理论的评述,通过对图克、威克塞尔、阿弗塔利翁和凯恩斯理论的分析对比,说明了收入的价格理论包含收入和总需求分析以及成本和总供给分析。

7.成本函数,就业与价格。

本章主要分析说明成本函数与就业、价格的关系。

8.工资与价格。

本章在第七章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货币数量理论和收入理论,以及工资、成本与需求关系的分析,说明企业家应根据经济繁荣和萧条的不同阶段确定其生产成本,产品价格应按边际成本大于充分就业时产量的成本来确定。

技术进步和发明是影响长期成本的主要因素。

“有效的工资稳定”是现代工资理论和政策的主要目标,这关系到自由社会的维护和生存。

9.凯恩斯的货币与价格理论。

本章主要是根据凯恩斯的《利息就业货币通论》第二十一章,解释并发展了凯恩斯对货币与价格问题的论述。

10.价格的历史观点:

使价格稳定的因素。

本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使价格稳定的因素。

包括劳动成本或效率工资以及经济的累积性扩张的限制因素等。

第三部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析(11—15章)

11.帐后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与财政政策。

本章分析了战后通胀时期政策的启示:

第一、审慎地使用货币政策,适度控制信贷的使用;

第二、以财政政策违反通货膨胀计划的中心;

第三、政府最低限度的直接控制是必须的。

12.货币在财政政策中的作用。

本章分析了三种典型情况下,用货币政策补充财政政策往往更为安全,说明了用货币政策补充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13.一个受管理的补偿性财政计划。

本章中提出了实行补偿性财政政策的建议。

凯恩斯虽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并指出财政政策是最有效手段,但未详加论述具体政策,汉森则作了补充性说明,并且加以发展,提出在萧条时期政府执行赤字预算政策(赤字由发行债券和繁荣时期的盈余来筹措),在繁荣时期执行预算盈余政策,以减轻经济波动。

14.货币扩张和国民收入。

本章论述了货币扩张和国民收入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公债理论。

15.国际货币的发展。

在这一章中,汉森论述了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金融体系的关系,指出鉴于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国内收入、价格、就业的重要影响,国际收支平衡不应在支配国内货币政策,因此,国内货币体系与国际收支波动的分离十分必要。

具体方式有:

全世界中央银行的发展,建立平准基金及抵消国际货币储备金的类似手段,外汇管制及调节汇率。

最后是本书的附录A(休谟与货币数量论)和B(关于储蓄与投资的说明),前者介绍了休谟的货币数量论,后者解释了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

[美]兰斯·

泰勒

LanceTaylor

结构主义宏观经济学

StructuralismMacroeconomics(1983)

泰勒,1968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Arnhold国际合作与发展教授,兼经济政策分析中心主任。

致力于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研究。

《结构主义宏观经济学》(1983)、《收入分配,通货膨胀和增长》(1991)、《坎坷的道路上的改革:

调整、收入分配和发展中世界的增长率》(合著,1993)、《全球金融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