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政治国情教育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0951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政治国情教育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中考政治国情教育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中考政治国情教育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中考政治国情教育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中考政治国情教育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政治国情教育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届中考政治国情教育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政治国情教育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政治国情教育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内容: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根据这国情,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地位: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和原因:

(1)含义:

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集中力量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要位。

(2)原因:

因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

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才能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改革的实质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改革的根本目的:

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3)改革开放的意义: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和目标,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③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滞和倒退没有出路。

(4)在对外开放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

既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②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5.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其次是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稳定压倒一切(是前提)。

实践证明:

只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6.我国的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

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在我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同时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以及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2)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它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①国有经济:

含义:

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地位:

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作用:

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等

②集体经济:

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

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非公有制经济:

①形式: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②地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

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8.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它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

它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9.我国的政治制度: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4)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①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②其它政治权利: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批评建议权;

申诉、控告、检举、揭发和监督权等。

对于政治权利,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同时公民还有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的责任和义务。

考点3了解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1.我国经济社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现阶段我国小康的特点: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总体小康,其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4.全面小康奋斗目标提出的依据:

(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3)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全面小康的景象: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或用十七大报告新的表述)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

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

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受惠。

6.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国家: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扩大对外开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等。

个人: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而努力。

考点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国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2)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物质繁荣的物质力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是教育。

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

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4)实施科教兴国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实现经济振兴。

2.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国家:

①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地位,使经济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的轨道上来;

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

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加强人力资源和开发。

(2)青少年:

①当前就是要认真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提高技能;

②重视对自己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③培养和树立艰苦奋斗精神;

④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个人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兴衰荣辱结合起来,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

3.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③教育的创新和科技的创新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其它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④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实施突破,力求跨越式发展。

青少年:

①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②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培养好奇心、求知欲,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③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考点5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一、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2.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的影响:

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影响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3.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国策。

(1)依据: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具体要求: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二、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是: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严峻的资源形势:

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加之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三、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1.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环境问题的危害:

破坏生态平衡;

威胁人类健康;

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

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破坏植被;

人们的道德水平低下,法制观念淡薄。

4.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四、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都是发展问题。

五、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正确的做法是: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完善我国资源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法规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人民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

(3)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一方面要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并积极同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具体做法:

养成每年植树的习惯和爱好,不使用一次性木筷,提倡垃圾分类处理,推广喷灌、滴灌农业,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大气污染,不吃野生动物等。

考点6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民族团结

(1)重要性:

各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合作互助,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2)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要自觉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

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勇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5.青少年能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什么:

①积极宣传并坚决拥护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③学好知识,立志成才,肩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一)先进文化

1.先进文化的含义:

就是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先进文化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

(2)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改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

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4.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5.发展先进文化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是发展教育和科学。

6.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7.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大胆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特别是发达国家中那些为现代社会所需要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文明成果。

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

(2)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它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3)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③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考点7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

维护世界和平

1.当今世界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

(1)为什么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经成为历史的潮流。

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还面临严峻挑战:

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霸权主义是一直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2)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基础。

2.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完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

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努力奋斗。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好的机会;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赢得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

④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2)挑战:

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②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励,我国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有很大优势的压力。

(3)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

中国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

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

(4)我们青少年应该:

树立和培养平等、开放的国际意识,与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努力开创共同发展的道路。

考点8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而努力学习

1.理想的作用:

理想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

对社会,人民在追求美好理想的过程中,也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和现实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

理想的实现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

3.人类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5.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

艰苦奋斗精神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

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6.青少年如何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1)学习上:

顽强拼搏、奋发图强、勇于吃苦;

(2)生活上:

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攀比、不奢侈浪费;

(3)思想上:

乐观向上,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等。

7.当代青少年应如何树立人生理想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紧密联系的。

青少年在确立个人理想时要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正确地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发扬团队精神,培养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立志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