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地理《高考总复习》湘教版第四单元 第16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0651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地理《高考总复习》湘教版第四单元 第16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版地理《高考总复习》湘教版第四单元 第16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版地理《高考总复习》湘教版第四单元 第16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版地理《高考总复习》湘教版第四单元 第16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版地理《高考总复习》湘教版第四单元 第16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地理《高考总复习》湘教版第四单元 第16讲Word文档格式.docx

《版地理《高考总复习》湘教版第四单元 第16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地理《高考总复习》湘教版第四单元 第16讲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地理《高考总复习》湘教版第四单元 第16讲Word文档格式.docx

(1)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1)地形影响线路密度:

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

(2)地形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

平原

山区

限制因素

线路形态

呈网状分布

呈“之”字形,线路曲折

工程造价

较低

较高

(3)地形影响交通线路走向:

在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山谷或河流延伸。

【深度思考2】 交通线路选线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提示 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

要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

要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类型

集中式

带状

组团

图示

影响

因素

河流少、地形开阔,聚落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①高原的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

②山区地形限制;

③河网密度大的平原

受地形或河流阻隔,聚落由几片组成,各片就近组织生产和生活,之间有一定距离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甲图示意墨西哥主要城市分布,乙图示意我国西藏自治区主要城镇分布。

关于图中城市(镇)分布及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 高原地区地形平坦

B.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 河谷地区热量充足

C.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 高原地区光照充足

D.乙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 河谷地区水运便利

解析 甲图(墨西哥)位于热带地区,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比较凉爽,适合人类活动和城市发展;

乙图(西藏)为高寒气候,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丰富一些,更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

答案 B

►类题通法

聚落合理选址的判断技巧

1.根据地形判断

聚落应布局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2.根据水源判断

聚落应布局在水源丰富或靠近水源的地区。

3.根据交通判断

聚落布局应有便利的交通,位于沿海、靠近河流、有公路或铁路通过等。

4.根据灾害判断

聚落布局应避免灾害的影响,应位于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影响不到的地区。

考法一 河谷地貌对聚落影响

1.(2017·

海南地理,9~11)位于岭南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

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

(1)~(3)题。

(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  )

A.谷地面积B.河流水量

C.林木产量D.风俗习惯

(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

A.通风B.避灾

C.采光D.美观

(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缓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第

(1)题,由题干提示,该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所以可知谷地面积是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

(2)题,该县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水淹频率很高,所以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可以在一、二层被洪水淹没时,方便人们避险和出行,所以这些集镇住宅能够“淹而不没,灾而无难”。

第(3)题,根据材料提示,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遭遇的洪水破坏力较弱,由该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时流速缓,带来的砾石少,洪水退水快。

答案 

(1)A 

(2)B (3)C

考法二 地形对乡村聚落数量的影响

2.(2014·

广东文综,4~5)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2)题。

图1

图2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

~20°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

解析 第

(1)题,仔细读图,在各海拔段中,<125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由此可判断出A项错,C项正确。

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

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少,坡度10°

~15°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15°

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多,由此可判断出B项错,D项错。

(2)题,仔细读图,结合上题可知此地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1850之间,坡度在5°

之间。

A项中黄土高原两个条件都符合,A项正确。

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势低平,两者皆不符合,B项错。

塔里木盆地地势平坦,坡度方面不符合题意,C项错。

江南丘陵,海拔高度低于500米,海拔方面不符合,D项错。

答案 

(1)C 

(2)A

考法三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2013·

北京文综,41

(1),10分]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读下图,完成问题。

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10分)

解析 甲区域所在地区纬度略高,冬季气温偏低,聚落沿河谷分布,热量条件好,取水便利。

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利于聚落的发展;

山区和高原自然条件较差,不利于聚落的形成。

乙区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密布,聚落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交通便利。

长江以南水网、道路密集,所以聚落密度较大;

长江以北水网、道路较稀,聚落密度较小。

分析一个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答案 甲区域:

聚落主要沿河谷、交通线分布,平原(河流谷地)聚落密度较大,山区和高原聚落密度较小;

该区域雨热同期,大部分地区黄土覆盖,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乙区域:

聚落主要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长江以南聚落密度较大,以北聚落密度较小;

该区域水热条件优越,地势低平,水网密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考点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线路走向的影响

原则

原因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缓道路的坡度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一般呈网状分布,但一般应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较近

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满足运输需求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减少灾害的影响

2.地形对线网密度的影响

(2018·

贵州适应性考试)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某区域,甲为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某段公路,乙为2015年底竣工的某段高速公路。

据此完成

(1)~

(2)题。

(1)推测甲公路建设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与耕地B.聚落与气候

C.资金与植被D.地形与技术

(2)修建乙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通行能力B.减少占用耕地

C.避免洪水威胁D.增加通车里程

解析 第

(1)题,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区域地势起伏较大,且河流较多。

图中甲公路与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地形对公路走向影响较大;

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科技是修建该公路的保障,故D项正确。

甲公路主要沿河谷修建,主要是因为河谷地势平坦,河流对公路的影响不大,故A项错误。

图中无聚落分布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

植被对公路建设影响不大,故C项错误。

(2)题,乙公路为高速公路,修建高速公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通行能力,故A项正确。

修建高速公路不是为了减少占用耕地,故B项错误。

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并不能避免洪水威胁,故C项错误。

修建高速公路可以增加通车里程,但这不是修建高速公路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答案 

(1)D 

(2)A

如何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可重点突出以下两方面:

(1)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技术要求、工程量、造价等。

(2)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居民点运营效率、少占耕地等。

具体如下图所示。

考法一 从地形角度评价铁路建设状况

1.(2014·

课标Ⅰ,4~5)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下图,完成

(1)~

(2)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B.聚落

C.耕地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

解析 第

(1)题,图中铁路线附近无河流分布,A项错误,铁路线未经过城镇,耕地也很少分布,B、C项错误。

读图可知,铁路线大致与1000米等高线平行,所经地区地势平坦,D项符合题意。

(2)题,读图可知,兰新铁路在该区域接近直线,不存在线路过长的问题,A项错。

据比例尺可知,两个车站距离城镇都较远,存在距城镇过远的问题,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小,B项符合题意。

该区域气候干旱,洪水威胁小,C项错。

该区域地势平坦,人烟稀少,不存在工程量过大问题,D项错。

答案 

(1)D 

(2)B

考法二 地形对铁路运行速度影响

2.[2015·

重庆文综,14

(2),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

下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

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下图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

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km/h、40km/h。

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

(12分)

解析 图中甲段线路平直,海拔小于200m;

乙线路弯曲较多,穿越多条等高线且地势起伏大;

故可从地势起伏角度分析线路平直度,继而分析车速差异。

答案 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

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

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

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

限时规范专练

(时间:

45分钟 满分:

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

江苏地理,1~2)《桃花源记》中描述: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

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利用古代经典散文叙述来分析地形地貌特点的能力。

古文描述的是群山环绕的疏朗空旷之地,地形可能为山间盆地。

第2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通过题意可知“桃花源”这种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其形成与山间盆地的独特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答案 1.C 2.A

(2013·

海南地理,11~12)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

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

×

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

据此完成3~4题。

3.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

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4.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

A.河流水量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

解析 第3题,根据题目叙述:

所以紧临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

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

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第4题,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

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

川地地区土壤都较为肥沃,水源都较为充足。

答案 3.D 4.C

(2017·

龙岩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形成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B.资源

C.地形D.交通

6.①②两城市建成区较其他建成区面积大的共同原因是(  )

A.河流沿岸,水运条件优越

B.河流沉积岸,地形平坦开阔

C.水能丰富,发展水电

D.技术密集型工业迁入

解析 第5题,图示城市城区主要沿河呈条带状分布。

河流沿岸地形较为平坦、水源充足,还兼有航运之便。

第6题,①②两城市位于河曲,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平原面积较其他河谷地带面积广阔,利于城市发展。

答案 5.A 6.B

读“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线示意图”,回答7~8题。

7.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条件恶劣

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C.资源贫乏,位置偏僻

D.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8.图中所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有很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河流B.气候

C.资源D.地形

解析 第7题,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社会经济条件不是主要原因。

第8题,图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的差异主要与地形因素有关。

答案 7.D 8.D

(经典高考题)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右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9~11题。

9.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地质

C.气候D.水文

10.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11.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

抓住关键词,把握影响因素。

第9题,抓住“高速运行”,必须平直,所以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第10题,抓住“平原地区”,排除“保护野生动物”,联系平原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均耕地少的特点,判断为节约耕地。

第11题,联系教材中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高速铁路网发达且两地距离不是很远的区段,只有武汉—广州符合;

成都—上海和兰州—北京两区段距离远,对民航客运业影响不大,杭州—上海距离近,两地民航客运业本来就较弱,主要通过公路和普通铁路运输。

答案 9.A 10.B 11.A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8·

青海一中月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分)

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解析 读图可看出,图中地形主要有平原、山地和高原,平原地区城镇的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

而山地和高原地区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答案 平原:

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

山地和高原:

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13.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描述图示地区地形的主要特征。

(4分)

(2)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公路线路的特点,并简述其原因。

(8分)

(3)简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解析 第

(1)题,可从地形地势及其分布状况两个方面描述,要注意观察等高线的数值、疏密程度和延伸方向,以及图中的指向标等。

(2)题,乙村→甲村公路线路比较平直,乙村→丙村公路线路比较弯曲;

原因从地势特征方面分析即可。

第(3)题,该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山谷沿河地带和山间盆地,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所在地区的地形、水源、气候(北方地区多刮北风)有关。

答案 

(1)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北部和南部海拔较高,中部有东西向的宽阔河谷。

(2)乙村→甲村的公路线路比较平直,乙村→丙村的公路线路比较弯曲。

原因:

乙村→甲村公路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平坦,乙村→丙村公路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沿等高线修建,以减小公路的坡度。

(3)聚落主要分布在山谷沿河地带和山间盆地。

因为这些地区地势较平坦,靠近水源,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地带,适宜人类居住(避寒)。

14.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

解析 第

(1)题,地形、地势特征应根据上面左图中的图例和河流流向确定;

气候特征和植被类型可借助上面右图上赤道穿过的位置特征确定。

(2)题,对照图例分析苏门答腊岛聚落(城市、乡镇)的分布与河流、地形和海岸线之间的关系。

第(3)题,主要分析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对铁路施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答案 

(1)地形、地势:

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

(2)分布特点:

西部地区沿海分布,(中)东部地区沿河流分布。

主要原因: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3)有利影响:

地形平坦。

不利影响:

沿途多沼泽,并需要跨越多条河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