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多篇范文与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调研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文件下载.docx
《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多篇范文与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调研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多篇范文与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调研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街道辖区党工委协调驻区企事业单位400余万元资金,新建社区服务中心4个、党支部活动室6个,文化休闲广场3个、居民休闲游园3个。
二是强化组织联建,推进共驻共建。
街道建立了驻街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联系社区制度、驻街单位帮扶社区责任制度,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有效实现区域党建互动对接。
通过领导联系、互动共建,各辖区单位自觉把“社区事”作为“分内事”。
目前辖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26个,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8支、共268
人。
在共驻共建活动中,共建单位开展扶贫救弱活动7场次,文体活动12场次,为社区疏通下水管道400延长米,新修污水井10个,翻修巷路500延长米,绿化、硬化面积1200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8万余元为社区添置活动器械和图书。
此外,街道还积极开展了“党徽耀三区”、“先锋惠民进万家”、“党员帮扶在社区”等活动,组织引导区域内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齐争共创。
第二篇:
区域化党建工作手册
区域化党建,就是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社会为主线,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以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经费投入为保证,以党组织网格化为支撑,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全体党员、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不断巩固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
区域化党建主要表现为“六个联”,即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
中组部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通过“十个化”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即:
领导体制扁平化、运行机制规范化、党组织设置网格化、党组织活动方式多样化、党员发挥作用常态化、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长效化、工作载体品牌化、党务工作者队伍专职化、阵地建设标准化、经费保障制度化。
1、领导体制扁平化。
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必须形成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扁平化,就是打破条块分割、减少中间层次、缩短管理过程、增大管理幅度、促进信息共享,推动组织结构由垂直式、单向式向扁平化、网络化发展,逐步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区化、协1
作化、社会化、一体化。
具体模式包括四个层面:
一是在市和城区,要成立地区党建联席会议。
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和社会组织党工委,领导和指导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同时对街道、社区的领导体制提供一种支撑,使市、城区、街道、社区相互联动,相互支撑,相互配套。
二是在街道,实行“大工委制”,把街道辖区内的所有党组织都整合起来,把一些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作为街道工委的委员或者副书记,通过这样一个体制,使他们加入到街道党组织,推动整个区域党建工作。
三是在社区,实行“大党委制”,推行“一委一居一站”模式。
“大党委制”就是选聘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加强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联系。
“一委”是指社区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一居”是指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内居民自治;
“一站”指社区管理服务站,有的地方叫社区服务所、服务中心,主要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四是在居民小区,推行党组织、居民协商议事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四位一体”架构,加强党组织对小区内其他组织的领导。
概括起来,就是“一纵三横”。
“一纵”指的是市、城区、街道、社区从纵向上加强领导,“三横”指的是街道、社区、小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和其他组织进行整合,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上下左右相互关联的组织网络。
2、运行机制规范化。
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不仅要有一个统筹各方的领导体制,还要有保证领导体制发挥作用、党组织
履行职责、工作有序推进的运行机制。
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是在街道、社区成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或党建工作联席会、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议事会。
这两个会是领导体制的一种运行机制。
主要作用是把辖区内各个党组织和党员联合在一起,统一研究区域内党组织的活动目标、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推进资源共享、力量整合。
3、党组织设置网格化。
也就是要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对具备条件的实行组织覆盖,不具备条件的实行工作覆盖,从而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
具体讲,主要是通过优化党组织设置,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把党组织设置网格化,促进党组织功能转型,巩固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作用,使街道社区党组织起到“兜底”作用,所有条条块块管不到的,由它全部托住、托紧。
4、党组织活动方式多样化。
党组织活动要按照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规律,考虑党员的兴趣爱好,考虑党员的实际需求,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让党组织活动多姿多彩,使党员都愿意参加党的活动,都向往党的组织。
5、党员发挥作用常态化。
党员怎么发挥作用,这项工作要常态化,也就是要制度化、规范化,使广大党员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居住地,无论是在重大活动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够经常性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这方面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无职
党员设岗定责。
二是有职党员依岗承诺。
三是倡导党员开展志愿服务。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岗位,进行承诺,参加志愿服务,过双重组织生活,在社区发挥作用。
履行了党员职责、当了党员志愿者或在社区过双重组织生活的党员,要有记录、有激励,不能干与没干一个样。
6、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长效化。
服务群众始终是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一条主线。
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群众做好服务,动员党员一起为群众服务。
服务群众一定要长效化,建立长效机制。
各地要把在完善服务体系,拓宽服务内容,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创造的经验,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7、工作载体品牌化。
抓党建必须有载体,抓载体就要打造品牌。
一是要抓好载体上升为一种品牌;
二是要用品牌的效应推动工作。
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要点面结合,既要抓点,还要推面,要“落地生根、遍地开花”。
“落地生根”,就是要把来自基层的好经验总结上来,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基层去,在基层生根;
“遍地开花”,就是要把好的经验和典型扎扎实实地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面上工作。
8、党务工作者队伍专职化。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是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保证。
目前,党务工作者主要是抓“三支队伍”。
一是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
要重视这支队伍的专职化建设问题,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书记培养选
拔、教育培训、激励保障和管理监督“四位一体”工作机制。
二是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
要针对一些地方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采取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等办法,加强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保证有人具体来做党建工作。
三是党建指导员队伍。
要逐步建立一支专门的党建指导员队伍,有组织、有计划地派驻到社区或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从事党建工作。
9、阵地建设标准化。
按照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
XX?
27号文件)要求,高标准建设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
同时,注意整合资源,提倡“一室多用”,可以把工、青、妇等牌子都挂起来,推动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活动设施“双向开放”,把各种资源利用起来,实现使用效益最大化。
10、经费保障制度化。
目前,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主要有四个一是财政保障,二是党费补助,三是“费随事转”,四是社会赞助;
重头还是财政保障。
各地要按照中办?
27号文件的要求,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健全相关制度,建立正常增长机制,确保社区党建经费有一个稳定来源。
第三篇: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研究
成效与启示
区域化党建与"
单位党建"
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
"
是区域化党建的基础和着力强化的目标,区域化党建则是"
的一种拓展和完善,区域化党建本身就包含着"
的内容。
我们在推进区域化党建中,把在"
两新"
组织中培育"
孵化"
单建党组织作为重要职责,把帮助单建和联建的"
组织党组织进一步
规范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作为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我们已经建立起区域性党组织503个,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954个,实现了党的组织对"
组织的全覆盖,"
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都较好地发挥了作用。
区域化党建作为一种新的党建模式,之所以能使基层党建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在实践中感到,这一新模式相比传统的"
,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是区域化党建作为"
的一种延伸和补充,使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更为科学、体系更加完善。
源自于支部建在连上。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我国实行的是"
计划全控型"
社会结构方式,在这种社会结构中,社会成员都有相应的归属单位,因此显得十分有效。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迅速崛起,非公有制经济日益壮大,"
组织不断涌现,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大,大量的"
单位人"
变成了"
社会人"
,单纯按照传统的单位建党模式,越来越难以实现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
而引入区域化党建的理念,在"
组织和外来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和行业中,按"
组织共建、设施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搞"
的原则,对党的基层组织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对党建阵地建设、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统筹,以"
区域不变"
应"
单位万变"
,使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更为科学,组织体系构架更加完善,与社会形态相互契合,有利于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强有力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二是区域化党建作为单位党建的一种整合和突破,有利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推进、整体提高。
传统的"
模式,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建党对象为一个个具体的企业,采取的是逐个企业挨个推进的点状推进方式,容易导致很大一部分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由于受党员数的限制,无法组建党组织。
有的虽然符合组建党组织的条件,但由于企业党员自身素质原因,仓促组建党组织,很难发挥作用。
区域化党建将非公有制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作为建党对象,将区域内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党建工作范畴,进行通盘考虑,科学规划,以块状的方式成片推进。
在具体单个企业建党中,则采取"
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作用发挥一个"
的原则,虽然重视企业单建党组织,但不一味强调单独组建,推进方式更加贴近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实际,工作成效更为明显。
另外,在党建工作资源和力量配置上,秉承了"
区域统筹、集中配备、集约共享"
的理念,避免了党建设施重复建设的浪费,提高了党建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党建设施的配置水平,降低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本,使党建工作的推进变得更为容易,工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三是区域化党建作为单位党建的一种拓展和完善,有利于实现党对"
组织的强有力领导。
首先是改变了过去党建工作推进跟不上"
组织发展速度的尴尬局面,有利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既保留了"
那种组织体系严密、调控力强的优点,又满足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全覆盖的要求,使区域内的"
组织无论怎么变化,区域性党组织都能对其实现组织覆盖和工作渗透,从而使基层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各个方面。
其次是克服了"
组织党建工作对业主的依赖,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占领工作制高点,更好地发挥总揽协调的职能,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同时也使企业党组织的品格更加独立,工作更加自主。
再次是避免了党员的流动变化对党员教育管理带来的影响和制约,有利于形成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在这一模式下,党员不管以何种速度和频率流动,不管党员流入的单位有没有建立党组织,都能在第一时间内融入党的组织,得到及时服务和有效的教育管理;
党员发挥作用的空间从具体单位拓展到了整个区域,支持和保障党员正当行使民主权力的力量也从单位外部得到大大强化。
拓展与完善
回顾几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感到,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这为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继续推进这项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一是要研究区域化党建如何向其他领域拓展问题。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城市社区和较为发达的村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和非公有制企业,这些地方的社会结构、管理方式以及党员、群众的生活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传统的城市
社区和农村党建工作模式、党员管理方式,带来了冲击,提出了挑战。
如何借鉴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将其运用到农村和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去,把区域化党建与农村、城市社区、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建有机融合起来,形成相互借助、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整体合力,值得进一步探索。
二是要研究调整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问题。
区域化党建工作全面推开后,势必会影响现有的基层党建领导体系。
新出现的区域性党组织的地位如何界定,如何调整现有的基层党建领导体系使区域化党建运作更加有效,这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
去年上半年,我们选择海曙区和北仑区进行了城市党建领导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初步形成了"
三纵三横、纵横贯通"
的城市党建工作领导体系,在纵向上形成了区城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街道(乡镇)城市党建工作办公室--区域党组织三级管理模式;
在横向上,形成区城市党建工作协调指导委员会--街道(乡镇)城市党建工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和谐共建理事会三级架构。
但这些工作仍处在试点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是要研究强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力量支撑和经费保障问题。
确保区域性党组织正常开展工作,必须解决好区域性党组织所需的人员哪里来、经费哪里出、场地由谁供等实际问题。
目前,我们主要采取整合资源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培养职业化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广泛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与财税部门商定企业用于区域性党建工作的费用实行税前列支等,但在实际操作中也还有一些具体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
□
第四篇:
区域化党建工作调研发言稿q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上午好!
xx社区综合党委于xxxx年xxx月成立,下设xxx个党支部,其中xxx个居民党支部,xxx个退休党员党支部,xx个“两新”组织党支部,共有党员xx名。
社区综合党委班子是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选举产生的,同时以任命的方式增配了xxx名兼职委员,以“社区综合党委+兼职委员”制度,创新工作载体,构建全新的区域统筹党组织架构。
现在我简要的介绍一下我们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一些情况:
一、社区综合党委是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为更好地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社区落实,推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发挥,推动各种资源在社区聚集,巩固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根基而成立的。
这有利于党的基层组织更好地组织群众、凝聚人心,有利于党的队伍更好地贴近基层、融入社会,有利于健全党组织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xxx年xxx月建成的翠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xxx平方米,分为综合服务区、妇幼培训区、党员学习区和群文活动区等4个功能区,内设党群服务厅、党群谈心1
室、远程教育室、党群议事厅、图书室、亲子活动中心、多功能室、老年人活动室等xxx个功能室,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组织关系接转、党务咨询、党员求助、义工关怀、工、青、妇维权、维稳信访、就业指导、帮贫扶困、学习培训等xxx余项优质服务,已成为社区服务党员群众的窗口,管理党员群众的平台、教育党员群众的学校、凝聚党员群众的家园,党在社区的凝聚力、服务力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夯实和增强。
三、党代表进社区,深入基层,发挥作用,解决问题。
社区综合党委成立以来,共开展了三次党代表进社区活动,接访了xxx名党员和居民代表,慰问了xx困难户。
居民群众认为,通过党代表到社区开展活动,进一步加深了与他们的沟通了解,并认为党代表的形象是“勤政为民、务实高效、廉洁奉公”的。
四、在发展党员方面,我们每年约发展xx到xx名的新党员,为社区的党员队伍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在党员教育方面,我们主要以电化教育、参观走访、座谈讨论、党员自学等形式开展,丰富了党员的知识;
在党员管理方面,针对我社区离退休党员多的特点,我们主要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等方法,增强他们对社区基层党建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如我们以离退休党员为骨干成立了老年人的“民乐队”、“气排球队”、“柔力球队”、“门球队”等等,让他们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我社区综合党委现有党建工作人员xxx名,其中男性xxx名,女性x名,平均年龄约xx岁,均为高中以上学历,在xxx年xxx月的支部换届中,除了新成立的支部外,其他支部的支委成员仅有xxx名更换了,基本保持了原有党建工作队伍的完整性,有利于党建工作的开展。
今后,我们将在实践中去进一步探索新途径,确定新措施,确保党员在社区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
XX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创新社区党建联动模式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
——xxx街道党工委区域化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一、以“党建共融”为龙头,创新组织设置,健全党建网
络,推进组织体系区域化
一是完善领导体制。
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轴心”、以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为“扇面”的街道“辖区党工委”。
目前,党工委共遴选了15名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辖区党工委委员,使辖区单位的沟通协调转变为联合领导,使辖区单位支援社区建设由配角变为主角,使工作由“无责”变为“有责”,实现了辖区事务一起议、活动内容一起定、发展成果一起享,极大地调动了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街道党工委按照“三贴近”(即贴近群众组织、贴近群众需求、贴近岗位职责)原则,科学设置了四种功能型党支部——服务民生型党支部、维护稳定型党支部、文明创建型党支部、带动发展型党支部。
除了开展“党组织活动进楼院、党员作用发挥在社区”活动外,街道通过单建、联建、挂建和派建等方式的形式,重点加强了非公企业的党组织的组建,彻底消除盲点,真正做到了“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实现了非公党组织建设全覆盖。
二、以“机制创新”为前提,加强制度保障,推进工作机制区域化
街道与各社区党组织、非公
企业党组织和功能型党组织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与驻街单位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办法。
二是建立党建共建沟通机制。
街道党工委会同辖区15家单位共同制定了《xxx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章程》,明确了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项权利和义务,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具体研究党建重点工作、社区重大建设和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等事项。
三是建立党建工作帮扶机制。
街道党工委建立了驻街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联系社区制度、驻街单位帮扶社区责任制度,有效实现区域党建互动对接。
市交通工程局向居民免费开放活动娱乐场所,市水务局帮助社区解决自来水管道、排污管道问题60余件,市园林处社区绿化、硬化面积达7万平方米,五洲医院每年为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和育龄妇女进行免费体检。
三、以“资源共享”为抓手,创新载体和平台,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区域化
一是创新党员教育载体,拓展教育阵地。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街道建立了区域化党建专题网站,并依托党员远程教育、党员qq群、手机短信等平台,实现学习资料在网上发布、交流讨论在网上开展、工作情况在网上通报,使党员组织活动从单位封闭式向区域开放式转变。
二是创新党员作用发挥途径,全面推行在职党员双向管理。
通过建立在职党员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双向管理、双向服务、双向反馈”机制,近1000名在职党员到居住社区党组织报到。
广泛开展了“服务在社区、奉献进
楼院、爱心献居民”等活动,利用党员“123”帮扶工程、“红色服务联盟”、“民情流水线”和爱心超市等载体搭建党员服务平台。
三是创新居民民主自治途径,建立“三级自治”模式。
成立楼栋协商会,每月召开楼栋协商会议。
建立社区议事园,成立社区议事会,组建“居民事务自治(小区)服务队”。
成立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组建社区居民事务站。
通过“三级自治”,做到“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区,纠纷调解在楼栋、矛盾化解在小区”。
四、以“民生共担”为根本,整合辖区资源,推进服务功能区域化
一是整合人才资源,优化干部队伍。
在辖区单位党组织中选树一批有能力、有影响力的党员优化到街道、社区党务干部队伍中,发挥不同领域的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整合社区资源,完善基础设施。
街道辖区党工委协调400余万元资金,新建社区服务中心4个、党支部活动室6个,文化休闲广场3个、居民休闲游园3个。
三是整合组织资源,健全服务网络。
在街道、社区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推行一站式服务和全程代理制。
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8支,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26个,积极开展了“党徽耀三区”、“先锋惠民进万家”、“党员帮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