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伦理学扩展阅读材料2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9190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伦理学扩展阅读材料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企业伦理学扩展阅读材料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企业伦理学扩展阅读材料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企业伦理学扩展阅读材料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企业伦理学扩展阅读材料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伦理学扩展阅读材料2Word文档格式.docx

《企业伦理学扩展阅读材料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伦理学扩展阅读材料2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伦理学扩展阅读材料2Word文档格式.docx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注释】“首孝弟”中的“弟”字读音tì

,不读dì

,通“悌”讲。

【解析】传说仓颉(读音cāngjié

)是轩辕氏黄帝时期的史官,姓侯刚,号史皇氏,他受龟背纹路及动物足迹的启发,按照事物的特征,造出了象形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字圣人。

《淮南子·

本经训》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说文解字》序说: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爪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叙画之源流》中解释说:

“颉有四目,仰观天象。

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

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

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

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

不论中国,还是外国,自古先有人,后有字。

有人说仓颉造的第一个字是“仓”(仓颉的“倉”是黄帝赐姓,意思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是对侯刚氏造字功德的嘉奖);

也有人说,仓颉造的第一个字是“人”字。

对“人”字是否是仓颉造的第一个字?

很难查考,不可而知,但“人”字可能是仓颉最早造的几个字之一。

“人”字在汉字中只有两画,“人”字属象形字。

俗话说“人字好写,人皮难披”。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此籒文。

象臂胫之形。

凡人之属皆从人。

如邻切”。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中说“人”:

“左撇为真,右捺为正,常行正真,是名为人”。

通过学习和思悟,我感到“人”字的左边这一“撇”代表“天”、“乾”、“阳”和“雄”,“人”字的右边这一“捺”代表“地”、“坤”、“阴”和“雌”。

“人”是男女阴阳和合而生。

因此,不论男女,每个人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人”也是“天地乾坤运转化育”的结果,没有天地的运行、变化,也不可能诞生人类。

我的体悟是“人”的左边这一“撇”代表男人,男人“出头”,“做榜样”、“保护妻子”、“自强不息”、“有好生之德”,并体现男子阳刚之气是天性,右边这一“捺”代表“女人”,女人要关心、爱护、支持男人,“厚德载物”、“温柔贤淑”、“生儿育女”,“生生不息”,并体现女子阴柔之德也是地理。

追根溯源,凡人皆是父母所生。

因此,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相互帮助、感恩天地是做人的根本。

在弟子规一书中强调了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

做人方面最为重要的是孝悌,而在做事方面,最重要是勤奋与廉洁。

熟读《弟子规》等书后,受历代圣贤关于“人”的阐释,以及本人在研究中对“人”的体悟,鄙人聊作打油诗一首与君共勉:

“天地阴阳化育人,男女和合生人身;

精骨血肉连着筋,心有灵犀聚万神。

勤劳善良是本分,喜怒哀乐情亦真;

贪嗔痴慢欲缠身,穷通寿夭随时运。

做人要感天地恩,孝悌忠恕记在心;

仁义礼智贵诚信,众善奉行是贤人。

凶狠残暴众人恨,是非不分枉为人;

赚钱养家要用心,报效国家献衷心。

夫妻志趣在乐群,关爱鳏寡孤残人;

人生自古谁无死,黄泉路上无富贫”。

【故事】虞舜孝感动天

在上古时代,中华民族出了三位非常贤明的帝王:

尧、舜、禹,他们均因德行至大而受四方举荐登上帝位。

这其中,舜因其至孝而感动天地,被尧帝选中为继承人,他的故事也被列为历代孝行故事之首。

尧帝十六岁称帝治理天下,到八十六岁时,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继承帝位。

于是他征求群臣的意见,没想到众位大臣一致推荐耕地的舜,因为舜是一个著名的孝子。

舜即位之后国号为“虞”,历史上称他为“虞舜”。

舜,本姓姚,名重华。

父亲叫“瞽叟”(注:

瞽读ɡǔ)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很顽固,对舜相当不好。

舜的母亲叫“握登”,非常贤良,但不幸在舜小的时候就过世了。

于是父亲再娶。

后母是一个没有妇德之人。

生了弟弟“象”以后,父亲偏爱后母和弟弟,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欺负舜,并多次想害死他。

他们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在谷仓底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

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丝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

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当舜继承王位时,并不感到特别的欢喜,反而伤感地说:

“即使我做到今天,父母依然不喜欢我,我作为天子、帝王又有什么用?

”舜的孝行,沥血丹心。

皇天不负苦心人,舜的孝心孝行,终于感化了他的父母,还有弟弟象。

《孟子》云:

“舜何人也?

予何人也?

有为者,亦若是!

”舜能做到孝顺,我们也能。

因为我们天性中都有一颗至善、至仁、至慈、至敬的爱心。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父母呼唤,应立刻回答,不能迟缓,父母有事交代,要马上动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聆听。

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解析】“入则孝”是学生的第一课。

“孝”是会意字,一个“老”字,加一个子女的“子”字,合在一起成了一个“孝”字。

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合成一体叫“孝”。

我们先分析“老”字的结构,“老”字下面是“匕首”的“匕”,当老人年老体衰,身心疲惫,若再有病魔与心魔缠身,就像坐在刀子上一样痛苦不堪。

没有“孝顺孩子”奉养的老人,坐在刀尖上的滋味是无法形容、难于言表的,也没有一个老人愿意坐在刀子上,而“孝”字却将“子”替代“匕”字,一字之差,老人的身心是愉悦的,痛苦与辛酸自然变成了快乐与幸福。

“孝”是指孝养父母,顺其心意,这包括物质、精神两大方面。

孝养父母是每个做子女的责任,这个责任重于泰山。

林则徐五十作《十无益》中所说的“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就道出了孝道与悌道是根本。

因此,我们每个做子女的人都应把这个责任扛在肩膀上,终生无怨无悔。

父母对子女的爱叫“慈”,子女对父母的爱叫“孝”。

“上慈下孝”体现了上一代与下一代双方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

为人父母者首先要孝敬男女双方的父母,以身作则,才能做到“身教胜于言教”。

如果为人父母者都做不到尊敬父母,又怎能让孩子尊敬自己呢?

“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一般父母是爱孩子胜于爱自己,尤其当今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责罚孩子往往是万般无奈。

父母要从小教育孩子“闻过则喜”、“知过能改”才好啊!

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在家里不能“闻过则喜”,在外面很可能“闻过则怒”,心胸狭窄是人事业成功的天敌。

即使因各种机巧,收敛了一些财富,恐怕也是祸不是福啊!

人的福田是“仁慈”之心,“孝悌”之志,我们把孝悌做到位了,必成仁德之人,也必有后福啊!

【故事】闵损顺母至孝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

“孝哉,闵子骞!

”(《论语·

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子骞的一番话,非常的凄凉,特别的恳切,完全是肺腑之言,连铁石心肠的人听后,都为之声泪俱下。

父亲听了也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后,也悔恨知错,从此待他如亲子。

【故事】张建霞割肝救公爹

故事发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城西关。

在县城开小旅馆的王振龙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

2004年2月,漂亮贤惠的张建霞嫁给了他家的老大王亮,小两口很恩爱,与父母弟弟一起操持着小旅馆的生意,张建霞对公公和婆婆都很孝顺,与公婆融洽得如同亲生。

第二年又给王家添了可爱的小孙子梓奇,王振龙的奶奶还健在,五世同堂,说起来都让人羡慕。

公爹王振龙的肝脏一直不好,2004年秋天检查出肝硬化。

2007年5月,时年51岁的王振龙被医院确诊为肝癌。

专家说,只有换肝一条路。

就在一家人为肝源绝望时,平时说话柔声细语的张建霞平静而坚决地对丈夫和婆婆说:

“捐我的吧,我是O型血”。

婆婆张淑芳当时就流了泪,“你爸妈只有你一个闺女,孩子还小,你要有个好歹咱家可怎么过?

你父母怎么活?

不行!

”话传给了公公,公公也坚决摇头。

张建霞劝道:

“妈、爸,没事的,别人能捐,我就能捐,再说我年轻,恢复起来快,你们要是不同意,就是不把我当自家人。

有爹在,咱一家人就是全的、团圆的,再苦也幸福。

如果因为没有肝源爹不在了,我这个当儿媳妇的能给他捐却没给他捐,我一辈子也不会心安……”

在张建霞的坚持下,全家人终于同意了。

医生们说,手术中的意外情况谁也没有绝对把握排除。

但张建霞坚决地说:

“医生,你们放心地割吧,我就是下不了手术台也不后悔!

” 2007年6月14日8时,脏肝移植手术在北京成功完成,张建霞69%的肝被移植到公爹王振龙的体内。

当张建霞的肝脏在公爹的体内“复活”并开始工作时,处在死亡边缘的公爹重获生机。

  说起捐肝的事,她说,我进了这个门,和丈夫感情很好,他血型不对,我替他尽孝是应该的,而且公公和婆婆一直把我当亲闺女看待,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

婆婆在一旁怜惜地说,俺这个媳妇比亲闺女还亲。

公公王振龙说:

媳妇救了我一命,能有这么好的儿媳妇,不知道是俺哪辈子修来的福气。

  张建霞的孝举感动了十里八乡,她本人由此获得“感动行唐”十大孝子称号,同时还获得了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称号。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她还被评为“2008年感动河北十大人物”、“河北十大孝心人物”、“河北十大新闻人物”、“感动省城十大人物”。

2009年被评为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文】子女照顾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问好,晚上要和父母谈心,并伺候父母安心睡眠。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让父母安心。

平时生活起居,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应符合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注释】“夏则凊”中的“凊”字读音jì

nɡ,意思是“清爽”。

“出必告”中的“告”字读音ɡù

为古音,今音ɡà

o。

【解析】“可怜天下父母心”,尤其当今社会,子女往往不在父母身边,或求学,或打工,或经商,尤其是经商之人,更是日夜奔波操劳,在人流、车流中游走,父母更是一颗心悬在嗓子眼里,日夜盼望子女平安。

因此,做儿女的不管多忙,也要“常回家看看”,至少也要经常打个电话向父母问安,以安父母之心啊!

【故事】黄香温凊孝父

黄香,字文强,东汉江夏安陆人。

黄香九岁时,母亲就病故了。

虽然黄香只有九岁,但他已深深懂得孝的道理。

黄香每天都非常思念去世的母亲,常潸然泪下,乡里的人看到他思母的情景,都称赞他是个孝子。

失去了母亲的黄香,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

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传为千古美谈。

黄香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黄香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太守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黄香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当今,我们夏天有电风扇和空调,冬天有暖气,生活比过去舒适幸福多了。

但不少子女成家立业之后只知道追求小家庭的舒适甚至豪华,却不太关心父母饮食起居。

因此,我们做子女的一定要学习黄香那份孝心啊!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译文】不要因为是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

假如擅自作为,就不合人子之道了。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能私藏,如若私藏,就失了德,父母知道了会很伤心。

【解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家庭对每个成员而言就是集体,家里的财务东西是每个成员共同拥有的。

因此,每个成员都应爱家并维护家庭利益,而不能擅自作为,私藏财物。

即使在家庭中,也要培养孩子的公心,养成有组织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长大了,才能融入企业等各类社会经济组织中。

【故事】怀橘遗亲孝母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

“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

“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精于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陆绩小小年纪就有孝母之心是可嘉的,但不经主人许可而私藏橘子也属“偷窃”行为,是不可效法的。

前几年,我校有个家庭贫困的女生偷拿同宿舍的银行卡,并从银行卡上偷偷取出两千元钱据为己有,后经侦破,学院按自动退学处理了该女生。

办理退学手续时,我看到其父亲很沧桑,满脸无奈,穿着件多年的绿军装上衣,处处透着生活的艰辛,而孩子却打扮得较好。

我见到父女俩,也感到很心酸。

我告诉她:

“孩子,跌倒了,站起来,重新堂堂正正做人,一定要走正道,人穷可不能志短啊!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文】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

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

如果身体受到伤害,会让父母亲忧虑。

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陷,做出了伤风败德的事,就会让父母亲蒙受耻辱。

父母亲喜爱我们,做到孝顺并不难,若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我们还能尽心尽孝,才是难能可贵的!

【解析】《孝经》子曰: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爱护自己的身体不仅是自爱自重的表现,也体现了对父母的孝心。

修养自己的德行,开创自己的事业,为集体为社会做贡献也是孝的表现。

在生活中,我们不要过多地问父母慈不慈,而多反问自己孝不孝。

自己该尽的义务与责任,一定要担起来。

俗话说:

“父子天性,母子连心”。

孝敬父母一定要注意细节,从小处入手。

【故事】母啮指子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

“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子在孝养父母方面非常细心,注意观察父母的生活习惯,并将父母最喜欢吃的食物牢牢记在心里。

因此,一日三餐,曾子总能准备出父母爱吃而又丰盛的菜肴。

曾子将孝心融于生活细节中,真是有孝心之人啊!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文】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声音一定要柔和。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就要等父母心情好时再劝,如果父母还是不听,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毫无怨言。

【解析】孝养父母有三:

一是养父母之身;

二是养父母之心;

三是养父母之志。

养父母之身就是让父母吃好穿暖,生活舒适,身体健康;

养父母之心就是让父母心情愉悦,感到幸福;

养父母之志最关键的是让父母的慈爱经过我们传递给社会,造福人群。

《论语》中子夏问孝。

“色难”。

因此,对父母和颜悦色,心平气和本身就是孝。

做子女的常回家看看,问寒问暖,了解父母所思所想,解除父母后顾之忧是非常重要的。

【故事】泰伯兄弟隐居让位

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读音dǎn)父的长子,亦即周文王的大伯父。

古公亶父的妃子太姜,生子三人:

长子叫泰伯,次子叫虞仲(名仲雍),小儿子叫季历。

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据说,当周文王出世的时候,有祥瑞出现,所以身为祖父的古公亶父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言下对这个甫出生的孙儿,充满了殷切的期望。

身为长子的泰伯在听到这话后,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是希望能把家业传给季历,以便将来顺理成章地传给姬昌。

于是,他就自动引退,带着二弟仲雍躲匿到很远的荆蛮地方,并且文身断发,表示让位于季历的决心。

躲到荆蛮之后的泰伯,自号为“句吴”,他的义气感动了许多荆蛮的人,于是有一千多家自动地跟随了他,而逐渐发展成为吴国。

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

“泰伯封于吴,子孙以国为姓”。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译文】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自己要先尝一尝,并昼夜在父母身边服侍,不离开。

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常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提起父母时会难过地哭泣。

居处要力求简朴,禁绝酒肉、情欲等。

操办丧事要合乎礼节法度,祭祀要诚心诚意,对待死者,要如同他们在世时一样。

【解析】古礼,父母去世之后,子女要守孝三年。

如今,守孝三年大可不必了,但在父母生病期间放下工作伺候父母却是应该的。

父母去世后,子女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

对待父母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既不要为了面子铺张浪费,也不可草率马虎了事。

《论语》上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都是很有道理的。

【故事】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的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不仅关心母亲疾苦,而且始终和颜悦色,了解母亲的所思所想,使母亲幸福地安度晚年。

刘恒贵为皇帝,可以说是日理万机,还能如此地侍奉母亲,更是难能可贵啊!

汉文帝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译文】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弟妹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

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注释】“出则弟”中的“弟”通“悌”

【解析】“出则弟”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

孝悌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分割。

“孝”是对上辈,“悌”是对同辈。

“悌”也是会意字,一个“心”字,加一个弟弟的“弟”字,心在弟旁,心中有弟。

表示哥哥姐姐爱护弟弟妹妹,兄弟姐妹之间诚心友爱。

“弟”又有“次第”的意思,表示弟弟要尊敬、顺从兄长。

“悌”反映了兄与弟的关系,兄对弟要友善,弟对兄要恭敬。

即:

兄友弟恭。

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也有长幼之别,敬长爱幼,做到长幼有序是悌道的进一步推广。

兄弟姐妹和睦相处是父母的心愿,也是做人孝心的体现,这是人之常情。

兄弟姐妹的亲情是天然的,所谓“血浓于水”,在人生道路上,与父母妻子相比,兄弟姐妹陪我们的时间可能更长些。

因此,珍惜兄弟姐妹的亲情,相互关爱,相互谅解,显得尤为重要。

法昭禅师曾经作了一首偈子,说得非常好: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都受爷娘养育恩,桃花千朵总同根;

莫将姊妹乘轻看,十指连心个个疼。

百岁光阴如水流,兄兄弟弟几春秋,从前彩服曾同戏,时日几何并白头”。

亲人相处也难免有矛盾,兄弟姐妹之间的纷争有时起于财产之争,更多的是因言语不和而起纷争。

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以说言语为福祸之门。

孔门四科有: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言语”仅次于“德行”之后,可见其重要性。

当今信息社会,沟通非常重要,言语是沟通的桥梁。

存仁心,才会说话,才能说好话。

【故事】李子和三次让产

李义,字子和,是东北王善人(讳树桐,字凤仪)的表弟。

他几十年跟随王善人周游四方行善。

他曾问王善人如何行道。

王善人告诉他:

“你妈妈是孀居下堂(寡妇改嫁),到你家生的你。

因为你妈不知当后妈的道,和你前房所留的(前母所生的)大哥,没能处得一德一心。

又怕你受大哥的气,所以分居另住。

你大哥也不知道尽孝,只给你们母子俩二百吊毛钱。

所以你从小给人家放牛,长大又给人家扛活(佣工),现在挖煤,总算成家立业了。

你的道好行,只要把悌道行真了,便是直接尽了悌道,间接尽了孝道,把你妈的慈道也补上了”。

后来,李子和的大哥,因为抽大烟被押。

王善人劝李子和母子出钱营救他大哥。

李子和拿出几年来所积蓄的一千吊钱,把他大哥救了出来。

过了几年,他大哥穷又得没法过了,那时李子和的母亲和妻子都已去世,王善人又劝他把家产让给他大哥,并跟王善人外出劝善,学习宣讲。

他不但照王善人的话做了,并且说:

“我要不会当兄弟,算我白活一世”。

有一次,他叔叔告诉他说:

“你大哥又要卖地了”。

他说:

“他就是把我卖了,我也得去。

卖到谁家,保管当个好儿孙”。

后来李子和的长子连溪,过继给他同宗的大娘,得了点遗产。

他又叫儿子,把这份产业也让给他大哥了。

李子和听从王善人的话,三次让产,把悌道算尽真了!

当今,亲兄弟还因家产闹得不可开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