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银行理财产品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理财产品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居民部门层面21
(3)融资需求层面22
(4)理财产品特点层面23
3、银行理财发展的意义24
(1)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24
(3)丰富实体经济融资渠道26
三、银行理财的盈利模式和监管环境27
1、银行理财的盈利模式27
(1)资产池和资金池匹配27
(2)息差收入转化为手续费收入28
(3)期限、流动性和信用错配29
2、决定银行理财收益率的因素30
(1)经济基本面与货币政策30
(2)资产端决定负债成本30
(3)银行其他方面的考虑31
3、为什么当前资金面比12年宽松,理财收益率却高于当时31
4、理财监管不断加强的原因31
(1)理财发展冲击宏观调控有效性31
(2)理财目前存在不少风险和不足31
①流动性风险31
②刚性兑付风险31
③信用风险32
④信息披露严重不足32
5、银行理财的监管政策32
6、银行理财监管重点演化32
(1)2009年-2011年限制银信合作33
(2)2013年限制非标投资比例33
(3)2014年落实风险隔离,推广净值型产品33
四、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结构33
1、银行理财跃升为国内资管市场上体量最大的一类资金34
2、银行理财通过资产配置成为金融市场的连接纽带34
3、银行理财资产配置行为特征34
(2)上有监管的限制35
4、理财投资渐渐淡出银信合作类资产35
5、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分布(2013年末)35
6、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分布(2014年末)35
7、银行理财产品投向在2014年的变化36
五、银行理财对债券市场的影响36
1、银行理财加剧了存款的波动36
2、M2指标意义下降,社融成为更全面指标36
3、理财输血实体经济,非标利空债市投资37
4、影子银行监管掣肘央行货币政策37
5、理财扩大了银行间资金面利率的波动37
6、非标转标,增加了PPN等债券产品的供给37
7、银行理财成为信用债绝对配置主力38
8、理财强势配置扫平“价值洼地”38
六、银行理财前景展望38
1、监管新规着重打破理财产品“刚性兑付”39
2、预期收益率型向开放式净值型转变39
3、监管新规对银行理财的影响39
4、利率市场化接近尾声,理财规模增速或下降39
5、大资管时代开启,银行理财精细化管理40
6、股市异军突起,对银行理财是挑战也是机遇40
7、银行理财入市的途径40
8、理财产品对债券需求的展望40
一、银行理财产品基本情况概述
1、什么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发起、设计并担任产品管理人的理财产品,银行按照与客户约定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对客户委托的资金进行资产管理,投资收益和风险按照客户与银行的约定方式进行分担。
广义的银行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客户或者客户群的金融服务需求,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规划、投资产品代销、资金管理、投资组合管理等融合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化、个性化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实质是财富管理业务。
狭义的银行理财业务是指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或理财计划,为客户提供受托投资管理与增值服务,实质是资产管理业务。
目前市场上通常只是狭义的银行理财业务。
2、银行理财的发展历程
(1)初创阶段
2004年是银行理财产品元年。
民生银行于当年2月销售了一款美元结构化理财产品,标志着中资银行拉开了国内银行理财市场的大幕。
此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月度发行只数从个位数增长至2006年的月度100多只左右。
2004-2006年是国内银行理财产品的初创期,这一阶段国内银行对于国外模式的学习模仿色彩较重,主要采取“拿来主义”,因此具备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a,股份制银行为先导,大行被动跟进;
b,先外币理财产品,后人民币理财产品;
c,产品以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主。
这一阶段银行理财产品的余额从2004年的1000亿元增长至06年的4000亿,虽然基数低使得增速较快,但年均增长数量级还较小。
(2)普及阶段
从2007年开始,银行逐渐明确了理财产品的功能和定位,主要将理财产品作为规避监管限制或满足监管要求的重要手段,并显著提升了理财产品在业务体系中的定位。
在这段银行理财快速发展的时期,月度发行数量继续提升,发行主体逐步涵盖所有的重要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超越外币成为绝对主导。
在此期间,信贷资产和信托贷款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迅速膨胀,银信合作的规模大幅增长,在当时信贷控制的背景下,这类融资性理财产品发展迅猛。
通过融资性理财产品,银行可以将表内资产转入表外,腾挪资产负债表,做大信贷规模的同时获取不错的中间业务收入。
但至2011年,监管机构不断收紧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使得以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为主导的时期暂告段落。
(3)爆发式增长阶段
12年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以及整体金融体系脱媒化进一步深入,银行理财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产品的月均发行只数增长至6000-7000只,产品余额超过15万亿,超越信托、保险、基金等产品,成为国内资产管理市场上第一大机构。
在这一阶段银行理财的发展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a,1个月以内的产品发行占比不断下降,1-3个月产品成为主流;
b,资产池模式盛行,投资范围多以组合型为主;
c,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成为主流,保本型占比不断下降。
随着理财规模的迅速膨胀,其对整体金融体系的影响越来越举足轻重,与监管之间的博弈也始终存在。
以2013年的8号文和“钱荒”为分界点,理财产品对非标的投资逐渐收缩。
但进入14年以后,随着股市走牛,理财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逐渐抬升。
3、银行理财存量规模14年底已超达15万亿
银行理财自2004年诞生以来,年均余额增速始终维持在高位。
2008年底就迅速突破了1万亿。
随着基数的增加,银行理财余额年度增速出现放缓,但是增长数量级却十分惊人,2013年单年增量达到3万亿,并突破十万亿大关,2014年底再度增加近5万亿,规模达到15万亿元以上,当年增速仍维持在40%以上的高位。
随着近年来银行理财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普及至全部类型商业银行机构,月度发行只数也经过前期的爆发式增长,近期基本稳定至每月6000-7000只产品的发行节奏。
4、银行理财产品分类
(1)按币种
按标价货币分类,银行理财产品分为外币理财、人民币理财。
外币理财,就是指只能用除人民币以外的外国货币来购买的理财产品。
外币理财按币种的不同,又可分为美元理财产品、欧元理财产品、澳元理财产品等。
人民币理财,是指只能用人民币购买的理财产品。
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以人民币理财为主,占理财产品发行量的90%以上。
(2)按收益类型
按收益类型,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保本固定类、保本浮动类和非保本浮动类。
投资保本固定收益类产品,银行将按照约定条件,承诺支付本金和固定收益。
投资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银行将根据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的理财产品。
保本型理财产品计入银行表内负债。
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商业银行将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且不保证本金安全,投资者承担投资风险的理财产品。
由于银行将大部分非保本理财产品列为表外,非保本类产品占比不断上升。
(3)按运作模式
按运作模式看,银行理财可以分为封闭式非净值型、封闭式净值型、开放式非净值型和开放式净值型。
虽然封闭式理财产品目前仍占主要地位,但开放式理财产品增长迅速。
截至2014年末,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3,604只,资金余额524万亿元,占全市场比例分别为655%和3491%。
开放式理财产品资金余额较2013年末增长356万亿元,增幅为21051%,占市场的比例提高1843个百分点。
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增幅较大,年末开放式产品占全市场的比例较6月末提高1467个百分点。
在全部开放式理财产品中,非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468万亿元,而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仅5,6075亿元。
将来随着银行理财新规执行,推动理财产品从预期收益率型向净值型转变,净值型产品占比将逐渐提升。
(4)按投资者类型
按投资者类型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一般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机构客户专属产品、私人银行客户专属产品和银行同业专属产品。
截至2014年末,一般个人客户理财产品资金余额89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资金余额的5958%;
机构客户专属产品资金余额444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资金余额的2957%;
私人银行客户专属产品资金余额114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资金余额的760%;
银行同业专属产品的资金余额为049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资金余额的325%。
(5)按期限类型
从封闭式理财产品来看,截至2014年末,3个月(含)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351万亿元,占封闭式理财产品规模的3587%;
3个月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中,3至6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66万亿元,占封闭式理财产品规模的2722%;
6至12个月(含)期的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87万亿元,占封闭式理财产品规模的2934%;
一年期以上的理财产品存续余额7,4102亿元,占封闭式理财产品的757%,占比较2013年末下降324个百分。
2011年9月,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
自此,商业银行发行的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数量不断减少。
2014年9月银监会设置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1-3个月期限理财产品占比也出现回落。
(6)按投资标的
按照理财产品投资标的的不同,以银监会的口径,理财业务主要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类、信托类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和其他类。
但是在2010和2011年主流的银信合作模式受到监管政策收紧和整顿的影响后,商业银行普遍开始转向资产池类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渐渐模糊化,组合类投资成为主流。
其他类产品(包括组合资产和未公布去向的)占比大幅提升,信贷资产、票据等非标类业务都被包含在其中,但资产池并不披露具体投资比例。
5、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走势回顾
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走势自09年以来整体中枢抬升,3个月产品最低为195%,出现在09年初货币政策极度宽松时期,最高接近6%,出现在13年下半年。
−2009年全年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维持在3%以下的低位;
−2010年后受到货币政策紧缩周期的影响,理财预期收益率逐渐攀升,在11年10月份升至5%,创出当时历史新高。
−2012年受到货币政策再度宽松的带动,理财预期收益率逐渐回落到4%左右。
−不过在13年下半年整体广谱利率上行的驱使下,加上各种宝宝型互联网货币基金兴起,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大幅攀升至6%的历史高位。
−14年货币政策放松,理财收益率高位回落。
不过在14年下半年则在5%附近震荡,15年看进一步下行的动能依然很弱。
二、银行理财快速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
银行理财产品既是利率市场化的产物,又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推手。
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受政策限制的表内资金价格难以满足资金供给方的需求。
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中介,通过理财产品推动实现投资者、融资者的利率市场化,减小利率市场化造成的“脱媒效应”实现“反脱媒”。
随着12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快,金融脱媒进一步深化,银行也往往通过创新来进行一定的“反脱媒”,维持资产负债表的平衡。
人民币理财产品正是在金融“脱媒”的大趋势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银行的“反脱媒”角色,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银行理财爆发式增长的原因
(1)银行层面
①表内资产表外化
我国银行近年来主要受到信贷额度管制、贷存比考核以及资本金约束等三个方面的监管。
理财产品组合投资可以将部分信贷资产表外化。
2009年以来盛行的银信合作模式,信托贷款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标的,在银监会加强监管后,2011年银信合作余额逐渐减少。
2012年以来非标产品逐渐成为银行理财投资的主流,直至2013年8号文的出台(限制理财投资非标产品的比例),才导致非标资产占比下降。
通过理财产品投资将银行表内贷款表外化,可以使银行规避信贷额度限制、贷款投向行业限制,还可以降低贷存比,不计提拨备,节省银行的资本金。
②冲存款
银行理财是利率市场化阶段银行应对存款流失的揽存利器。
在利率市场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整体银行体系储蓄存款流失的情况加剧,银行对存款资源的争夺日渐激烈。
滚动发行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保证月末时点存款量的有效途径。
操作方式上银行往往将理财产品设计为月末到期,次月则自动购买为下一期理财产品,从而在月末时点结算时成为银行的存款。
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增加银行存款沉淀,一方面在“存款立行”的背景下有助于银行维持资产负债表规模,完成存款指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银行满足监管机构的贷存比指标。
③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的逐步放开,银行面临着息差收窄和更为严重的金融脱媒,这是对银行传统依靠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的巨大挑战。
过去“做大规模吃息差”的旧盈利模式不可持续,迫使银行向新的盈利模式转型,其中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就是转型的方向之一。
而理财业务作为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金融机构带来的收益主要包括认购费、管理费、托管费以及超额收益业绩报酬等等。
此外,理财资产池有助于银行在贷款资源紧张背景下,维护银企关系,获取融资企业的存款、结算等手续费收入。
资金池业务,有助获取和维护高端个人客户,有助于零售其他方面业务的拓展。
同时,亦能实现某些银行的业务协同和战略目标。
(2)居民部门层面
负利率环境下,居民企业的理财需求增加。
我国利率市场长期存在管制和分割,居民和企业部门的银行存款利率低于真实回报水平。
尤其是10年至11年通货膨胀压力高企,表内银行存款实际利率出现负利率,社会投资方希望参与分享资金真实价格回报的迫切性迅速增加。
在负利率环境下,居民及企业部门闲置资金配置意愿出现变迁,储蓄存款向银行理财分流,加速了理财市场的扩容速度。
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风险有限、有银行信誉担保、收益良好、期限灵活的资产品种,越来越受到居民部门青睐。
而2013年以来的货币基金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也加速了居民部门理财意识的觉醒(如余额宝等)。
(3)融资需求层面
社会融资需求大于信贷额度供给,企业融资渠道另辟蹊径。
09年4万亿之后,10年通胀压力加大,产能过剩凸显,监管层收紧了信贷额度控制。
但社会新增融资需求以及存量债务滚动需求却远大于实际信贷供给,而理财产品对应的资产池则能部分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同时不在贷款规模控制之内。
另外,除了贷款额度限制外,贷款投向方面同样受到监管机构的严厉监管。
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贷款可得性下降,只能通过表外融资渠道进行输血,强烈的资金需求推动银行创新非标产品,在资产端方面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扩张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4)理财产品特点层面
3、银行理财发展的意义
(1)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
银行理财是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逐渐发展壮大的,但是反过来又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在银行存款利率受到严格管制时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紧跟市场,远远高于同期限存款利率。
实质上是对利率市场化的先行和试点。
银行理财一方面发挥了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另一方面也提前使银行适应了利率市场化的不利影响。
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中,有相当大比重是债券、同业等利率敏感资产,而这些资产都已经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这意味着作为存款的替代品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定价也始终跟随市场利率的波动而波动。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对存款的替代作用不断加大,实质上是一个变相的渐进式利率市场化过程。
(2)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理财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根据理财年报统计,2014年银行业理财市场累计兑付客户收益7121亿元。
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就填补了我国金融投资产品谱系中的空白,凭借其稳定的收益、合理的投资安排,为广大居民提供了收益稳定、风险可控的投资渠道,在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居民财产性收入。
尤其是在10年至11年通货膨胀率高企,股市萎靡的情况下,为居民提供了财富保值增值的途径。
(3)丰富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我国社会融资始终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商业银行在我国融资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而随着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攀升,带动了国内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将客户闲置资金以理财计划名义投资于债券、融资项目、股票等直接融资工具,打通了居民财富与直接融资工具的通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对间接融资渠道的依赖,拓宽了其融资渠道。
银行理财年报统计显示,截止14年末有1071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了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比例为6792%。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重要问题,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为解决这一状况提供了可行性。
三、银行理财的盈利模式和监管环境
1、银行理财的盈利模式
(1)资产池和资金池匹配
银信合作模式被监管收紧和整顿后,资产池模式成为银行理财的主流配置模式。
资产池模式具有“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特点,通过将滚动发售的理财产品的资金汇集,统一配置到各类资产上来完成理财产品的。
资金池和资产池不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
当理财产品到期后,资金池资金转入银行负债类存款;
资产池有可能转为银行资产方,但绝大多数资产池仍留在表外,与新的资金池匹配。
资金池与资产池的建立先后关系可以颠倒,银行先建立资产池则意味着银行要用自有资金先行垫款;
而银行先建立资金池,则不需要银行垫款。
(2)息差收入转化为手续费收入
银行从理财业务中获取的收入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理财产品的托管费、销售费等固定费用,二是理财资金投资收益率高出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的部分作为银行的投资管理费。
银行将这两部分收入都记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托管费和销售费所占比例较小,银行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理财资金运用收益率与理财资金成本的差额。
本质上来讲,银行其实是通过理财业务将原来表内的净利息收入转化为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形式。
(3)期限、流动性和信用错配
2、决定银行理财收益率的因素
(1)经济基本面与货币政策
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走势从根本上看无法脱离经济基本面以及央行货币政策:
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率作为社会广谱利率之一,与货币和债券市场收益率一样,在根本上必然受到宏观经济周期和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从历史走势上来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与银行间市场货币利率走势相关性非常强,只是银行理财的收益率调整相对滞后,并相比货币资金利率表现的更加平稳。
(2)资产端决定负债成本
银行理财资产端收益率决定其负债成本:
在过去的一两年之中,围绕着银行理财发行成本的问题,始终存在着是资产决定负债成本还是负债成本决定资产收益率的争论。
但本质上讲,负债端成本是由资产端收益率决定的,银行理财也不例外。
银行作为盈利机构,虽然其发展理财产品有多方面的业务协同考虑,但赚取中间的息差收入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短期亏损也许可以接受,但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
从2014年年报发布的银行理财资产端配置情况来看,理财资金主要投向于债券与货币市场、非标债券、银行存款,这三类资产合计占比超过了90%,剩余624%为权益类资产,127%为打新基金。
我们通过各类资产占比简单拟合了资产端收益率走势,其与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走势基本一致。
(3)银行其他方面的考虑
但理财预期收益率在短期内也会受到银行业务协同或者竞争考核等方面的影响,导致资产端向负债收益率传导上出现时滞后。
尤其是14年下半年以来,资产端收益率不断回落,但理财收益率却出现停滞盘整,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早前配置的较长期限的资产利率较高且尚未到期,仍可覆盖当前理财成本,理财的息差空间比当前显示的要宽。
理财资产和负债是期限错配的,很多资产是较长时间之前以较高利率配置但还未到期的资产。
因此虽然以当前收益率计算,新增配置资产收益边际上与理财预期收益率的息差很小,但整个资产池合计计算仍有几十个bp的利差。
因此银行仍有继续压缩利润争夺市场份额的空间。
其次,很多银行理财目前将规模竞争放在重要的位置,由于不同银行理财产品具有很强的同质性,收益率高低成为唯一的比拼标准。
各行都在尽最大努力使其提供的预期收益率名列前茅,以避免失去市场份额,为此不惜在利差空间上做出一定的牺牲。
第三,当理财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对规模的追求就会变成维持自身的流动性接续的内生要求。
由于多数理财本质上还是期限错配的资产池操作,资产端也有很多流动性差的资产,因此规模越大就越难以接受理财规模的净减少。
为了维持流动性接续,一旦资金流出较为明显,会有跟强的动力牺牲部分利润去保证资金链稳定。
3、为什么当前资金面比12年宽松,理财收益率却高于当时
4、理财监管不断加强的原因
(1)理财发展冲击宏观调控有效性
对货币供应量的扰动。
由于银行理财安排季末到期,可以充存款,导致M2指标出现波动。
对信贷规模和贷存比等调控手段的突破。
通过理财资产池的模式,银行可以将表内信贷腾挪至表外,从外规模贷存比和贷款规模的限制。
这在紧缩周期里,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的效力减弱。
对行业信贷政策的突破。
银监会严格监管贷款流向融资平台、两高一剩等行业,但是是由于房地产开发利润率较高,资金需求强,能承受比较高的资金成本,而政府融资平台更是财务软约束,因此银行理财出于提高收益率的动机,往往会流向这些限制性行业和领域。
(2)理财目前存在不少风险和不足
①流动性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仍然普遍采用“理财池”的模式来运作理财业务,期限错配虽然是实现银行理财业务盈利的重要推手,但由此也带来流动性风险。
一旦银行资金池出现萎缩,“借新还旧”的游戏不能继续,则银行就将面临被迫变现资产池里的资产的难题。
首先被变现的可能是高流动性的债券、同业存款、票据等,如不够,就只能变卖低流动性资产。
目前理财池里的长期资产有相当一部分是信贷类资产,导致一旦期限错配的风险暴露后,资产池里的长期资产无法变现,容易引发流动性危机。
②刚性兑付风险
尽管银行大多会在理财产品销售合同上注明“产品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之类的字样,但对于零售客户而言,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背后仍或多或少的隐含了银行的信用。
因此,一旦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率,银行出于维护声誉考虑,往往会承担一定的责任。
另外,由于理财产品的门槛相对较低,一般为5万元或10万元,因此,理财产品的购买对象中包括了相当数量的中等或中低收入的零售客户。
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考虑,也可能会在理财产品出现纠纷时倾向于客户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