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含写作与学习园地 秋审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8504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含写作与学习园地 秋审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含写作与学习园地 秋审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含写作与学习园地 秋审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含写作与学习园地 秋审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含写作与学习园地 秋审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含写作与学习园地 秋审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含写作与学习园地 秋审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含写作与学习园地 秋审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含写作与学习园地 秋审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多音字教学[0o嚼咽嚼、jue]咀嚼[ioo]倒嚼

①在课文的1-3自然段中,出现了几种动物?

(牛、羊、马、田鼠。

②为什么田鼠要四处寻找食物?

(因为农夫们搬家了,谷仓空了,冬天要来了

③田鼠们准备靠什么食物过冬?

(玉米、栗子、干草等)④它们工作的辛苦吗?

(辛苦,不分白天黑夜的收集食物)

3、分角色朗读4-10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的语调,大伙的困惑,弗雷德里克回答时带的自信感)

4、预设提问:

①大伙干活的时候,弗雷德里克在做什么?

收集阳光、收集色彩、收集语言。

②为什么大家在收集粮食的时候,弗香德里克没有和大家做同样的事情?

(因为它觉得冬天同样也需要温暖的阳光,需要五彩

缤纷的颜色,需要多彩的语言度过漫长的冬日

③大家对弗雷德里克的做法理解吗?

(不理解,因为它们认为弗雷德里克在闲着盯着草地看或者在打吨,并没有为过冬做准备

学生体会文章中小田鼠们的思想感情,边读边展开想象。

通过预设提问,帮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再深入内容,加深感受。

五、板书设计

1.冬天快到了,田鼠一家在干什么?

出示板书

其他田鼠玉米栗子干草

弗雷德里克阳光色彩语言

2.你觉得弗雷德里克是一只怎样的田鼠?

六、教学反思

课后交流时,大家为我指出了很多问题,我一一反思。

第一,基本功太差。

教学呆板,无法激起学生的上课热情

第二,应变能力太差。

当学生的回答多次超出我的预设时,我不置可否,不予评价,首先预设不够充分,关键还在于应变能力太差。

第三,教学目标不清晰。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要做的更加具体细化,这样才不会像今天的课堂一样,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晰。

第四,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

我希望通过阅读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可是为什么没有实现这样的目标呢?

综观整节课,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依然肤浅,没有领悟到作者想要传递的诗意的美好,我想主要原因就在于,读的环节,处理得还不够好,渲染得还不到位。

第五,课后反思,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发现诗意的美好,不应该引导学生去交流你怎么看待弗雷德里克、你会不会包容弗雷德里克,更不应该说出“如果没有大家的食物,弗雷德里克会怎么样”,这样只能引导学生发现粮食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诗意的美好这个主题。

6.《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

《蝙蝠和雷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一组课文的专题是“大自然的启示”,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文中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对于科普文的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作为第二课时,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年段特点、教材特点及本课的写作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知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2、培养学生乐于读书,查阅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

1、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

2、了解雷达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三、教法和学法

简单概括为三句话:

1、反复诵读,静心默读,在体悟感受中把握科普文语言的逻辑性;

2、边读边画,删减对比,画示意图,在学法探究中把握科普文的科学性;

3、课外扩展,迁移写作,在仿写课文中把握语文味。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漆黑的夜空,飞机怎么能安全的飞行呢?

它不怕出危险吗?

继续学习本课,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期待的心情去学习课文,十分自然的进入新课教学。

(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

为了弄清楚飞机到底是靠什么安全飞行的,科学家们发现蝙蝠在夜里飞行,无论情况多么复杂,它都不会和任何东西相撞,它靠的是什么?

寻找该问题的答案,有如下几个环节:

1.先让同学们读几遍课文,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按照试验顺序、方式、结果、证明的问题四步填写PPT上的表格。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第一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铃铛一个也没响

蝙蝠飞行不靠眼睛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飞行要靠耳朵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封住

蝙蝠飞行要靠嘴巴

通过这个表格,学生们马上就明白了蝙蝠在夜间飞行靠的是嘴巴和耳朵。

2、比较这两个句子,学习第六自然段,同时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到:

蝙蝠的嘴和耳机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

这个问题,引出第七自然段。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的。

3、学习第七自然段

A、边默读边思考,边画出重点语句。

B、让学生上黑板画出蝙蝠探路的示意图。

并结合示意图蝙蝠飞行过程。

C、引导同桌看着示意图互相讲述蝙蝠的探路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书本上蝙蝠是如何将嘴和耳朵结合起来探路的,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D、通过提问科学家们又是怎样揭开这个秘密的?

引出“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这个句子,反复阅读后发现关键词“反复——终于——”

用造句的训练方法体会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才解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

(三)明白原由,启发创造

A、弄清楚蝙蝠是运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原理,让学生浏览课文第八自然段,然后仿造蝙蝠探路示意图,画出雷达的工作原理图。

B、比较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完成书后填空练习。

比较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学生们能得出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巴)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巴发出的超声波)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此环节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举一反三,教学效果较好。

(四)拓展训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丰富学生学习,拓展学习,开辟资源空间。

大自然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的许多发明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让同学们通过自己阅读查找,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得到其他的发明创造呢?

(这个环节不仅拓展学生知识面,而且也提高了学生们的模仿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标要求“要注意课内和课外的联系”,这堂课布置学生看有关仿生学书籍,观察身边的动物、植物,想一想能从它身上得到什么启示,想发明什么,然后动笔写一写。

2、积累本课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

五、板书设计

障碍物

耳朵

板书设计直观地体现了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弄清楚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学生上黑板板书的同时也达到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让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

学生都怕写作文,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掌握习作的方法。

这个单元的课文全是说明文,要写的习作也带有说明文的性质,学生更感到无从下笔。

因此,相对于课文内容而言,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课文教学中解决如何指导学生写说明文的问题,即“授生以渔”,教给他们说明文的一般结构和写作方法。

《蝙蝠和雷达》就是一篇兼具了文学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说明文,十分适合作为范文让学生仿写。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着重进行的是写作方法的分析和指导。

7.《小电影院》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

《小电影院》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电影院”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的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体验算法策略的多样化,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

(3)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及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丰富的情感体验,感知数学的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如:

节约用水)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难点:

是否能正确无误地利用乘法计算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合理利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五、教法学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索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

合作交流法、尝试解决法、独立解决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知铺垫(用算式为例,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三、探究新知,交流策略(自主尝试估算和笔算,小组汇报)

(积极引导,探究方法)

(总结生成,体验应用)

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基础练习、解决问题)

五、回顾新知,全课总结(总结方法,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电影院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500名同学看电影,21排座位,每排坐26人

①这些座位够坐吗?

②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估一估:

20×

25=500够了。

算一算:

26×

21=546(人)

26

×

21

__________数位要对齐,哪位满几十,向

26前一位进几,不要忘记进位。

52

_______________

546

答:

546〉500,坐得下。

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提炼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信息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出示情境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理解数学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探究算法

2、加强学生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教学目标之一是估算。

在解决“电影院座位够吗”这个问题时让学生明白估算也可以解决问题,而且速度还比较快。

在估算的过程中还让学生明白所估计的积比真正的积大还是小,从而让学生明白积的范围

3、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无论在估算还是笔算时,我都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对几种算法进行比较,筛选最适合自己的算法,使所有人都能参与,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与发展。

4、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在学生交流算法的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在探索估算与计算方法的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索、去发现、去交流,去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进位的方法,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

进一步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不足:

1、本课中在黑板上板书了学生多种算法,比较乱,可以制作成课件展示,这样效果会更好。

2、本课在比较新旧知识环节,我给本课加了一个副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

我认为可以去掉

8.*《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学习文章的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语文阅读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本组课文训练项目及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这些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本单元对学生的要求,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意主体的参与,发展思维,培养学习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使用的方法为:

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品词析句法、以读带讲法,练习法,讨论法,指导写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学法:

指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同桌互学,小组合作等方法。

  三、教学流程:

怎么样教学这节课呢?

我采用: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悟课文—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熟知的电视剧中,神仙都有什么本事?

(学生板书:

呼风唤雨)对,这些人已于我们常人,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可有人:

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世纪)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走进19课看看。

(师补充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设计依据: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自然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

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

用“”划出来。

让学生自由朗读、默读的方式先整体感知课文,带着问题读,让学生有目的的读,有价值地获取,初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在读中能对整篇文章有个大致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

(出示: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

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练习“发明”和“发现”填空。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

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

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

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

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伺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

(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齐读最后一段。

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21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让学生抓住重点,自渎自悟自得,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学生放飞到想象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语言文字训练与思维同步发展的效果。

  (五)、布置作业

  1.运用今天学到的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手抄报。

课堂上有效的拓展,其实是对教材的优化重组,有针对性且及时拓展,不但能增加了阅读拓宽了视野,反过来又促进对课文理解的升华。

  四、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创造奇迹

        人类利用科技改变生活

              梦想成真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请思路,体会中心。

五、教学反思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阅读了有关于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深入课文奠定基础,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能力。

上完本课后,我认识到自己在上课时的语速过快,没有给足孩子思考的时间,对于说明文里说明方法的运用没有落实的教学当中,教学过程中,遗漏了一些知识点。

本人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校领导对我能及时批评,指导,我将谦虚,努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习作:

小小“动物园”》教学设计及反思

习作小小“动物园”

【教学目标】

1.学会细心观察,能从人物和动身上找到相关联的地方。

2.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内容的温馨感。

3.结合生活,尝试用“我叫......其实呢,我是.......”和“这是我......其实呢.......他/她是......”两个句式,展开联想,抓住特点介绍自己或班级成员。

4.学会抓住人物特点写一件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尝试用“我叫......其实呢,我是.......”和“这是我......其实呢.......他/她是......”两个句式,展开联想,抓住特点介绍自己或班级成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老师也有喜欢的动物,大家来猜个谜语就知道了。

  

1.海上一只鸟,跟着船儿跑。

冲浪去抓鱼,不怕大风暴。

(打一动物名)海鸥

2.夜纳凉。

带灯笼,闪闪亮。

(打一动物名)萤火虫

同学们都对动物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如果你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是不是很有趣。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动物园”来写的。

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们的家人吧。

(板书:

小小“动物园”)

二、创设情境(家人照片)

理解人物和动物的关系

过渡:

看完照片,我们认识了他们的家人。

提问:

你最喜欢谁?

你最喜欢他身上的哪个特点?

(贴“特点”牌)这是从哪方面来描写呢?

特点)

1.爸爸与猫(样子性格)我的爸爸胖胖的,很憨厚,像一只熊。

样子性格)

2.姐姐与鱼(本领)我的姐姐游泳特别好,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

本领)

3.爷爷与大老虎(性格)我的爷爷很威严,就像一只大老虎。

总结:

把每一个人都比作一种动物,这是人物和动物的关系。

通过每个人不同方面的特点,来描写人物。

这在我们作文中也是常见的,这叫做“抓住特点”。

这把金钥匙,你掌握了吗?

刚才我们是一段段来欣赏,现在我们整合全文,再来仔细品味一番,你发现每一段有相似的地方吗?

(前面是介绍人,后面是说明人的特点。

三、习作构思

(一)仿照例子,趣说人物

要求:

选择自己或是家人来介绍,说特点,联想动物。

介绍自己

我叫________,是个小_____孩。

其实呢......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绍家人

这是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呢.......

他/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自由思考

师:

请你们根据游戏要求,大胆联想。

(2)交流分享

谁来试试看?

(充分说)

(3)评析总结

你们都能够抓住人物和动物的特点,展开联想。

(二)再读例子,理清特点

1.引导阅读,扩编内容

(1)引导看图。

(抓住动作、语言、饮食等来写)

(2)口头扩编故事。

(3)抓住人物特点写一件事。

2.小结

恭喜你们又掌握了一把金钥匙,在写作中要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并抓住人物特点写一件事,这样的内容才会精彩。

同时,通过动作、语言描写等表现人物的特点,在我们的写作中是很常用。

我们知道写人物要抓住特点,通过这些方面的描写,展开叙述。

同时,写作要围绕中心句来写,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更加具体生动。

抓住特点要围绕中心句)

四、写作提纲

师生讨论并归纳:

1.按照观察的顺序来详细写。

2.抓住特点进行合理联想,要细致描写。

3.注意语句要通顺、优美。

五、写初稿

1.下面,请大家按照刚才的习作要求和提纲,写出家人的特点,并抓住人物特点写一件事,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具体。

比一比,谁写的最精彩,最吸引人。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