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829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7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花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印花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印花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印花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印花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花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

《印花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花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花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

中山新力华涂料有限公司服务部培训教材—印花印花基础知识

中山市新力华涂料有限公司-服务部培训教材

印花基础知识

编辑:

江绍栋

审核:

日期:

2013年7月

目录

织物印花发展史简介 2

第一篇印花常识 2

一)印花定义 2

二)印花类别 2

第二篇新康印花基础知识 5

一)新康印花类别及特性 5

二)新康印花运作流程及相关知识介绍 6

1)印花基本流程 6

2)印花各工序介绍 6

Ⅰ.画花/分色 6

Ⅱ.制网 7

Ⅲ.印花 8

Ⅳ.后整 9

三)新康印花基本知识问答 10

第三篇制定印花生产通知单注意事项 14

一)印花生产通知单需具备条件及注意事项 14

二)开CSP印花办单注意事项 15

织物印花发展史简介

纺织品印花技朮可追溯至公元第一个千年﹐中国已在织物印花技艺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现在所用的印花工艺如直接印花﹑防染印花和轧染﹑蜡染等工艺的发源地都在中国。

在上个世纪里﹐由于筛网印花技朮的发展﹐新型染料的相继问世﹐使织物印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在这期间﹐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的印花技朮始终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一流的印花设备﹐配套的印花专用染料的开发都是印花技朮的基础﹐中国作为纺织大国﹐在织物印花技朮的创新上也正迎头赶上。

近十余年﹐欧美的印花生产企业日渐衰落﹐纺织品的产量(包括印花织物产量)均存不同程度的下降。

远东地区逐渐成为印花织物的主要生产地区﹐现在﹐将近一半的印花纺织品是远东国家生产的。

我国的印花织物产量也随着印染产量的增长而增加。

**小知识--我国近年印染布产量情况﹕

2000年我国印染布产量158.7亿米﹐2001年为178.9亿米﹐2002年为211.6亿米﹐2003年为251.8亿米﹐2004年为301亿米﹐2005年为362.2亿米﹐10年内印染布增长2.65倍。

而印花布始终保持占印染布产量25%左右的水平﹐2005年达到90亿米产量﹐为1995年的2.85倍。

主要是棉﹑涤及涤棉混纺织物﹐所用染料主要是活性﹑分散染料及有颜色料。

第一篇织物印花知识

一)织物印花定义

织物印花是通过一定的技朮处理或借助印花原糊的载递作用﹐使染料(或涂料)在织物上印制成花形图案的加工过程。

二)织物印花用料

织物印花是在织物印出单色或多色花纹的局部染色程序﹐与织物染色所用的染料或颜料相同﹐染料或颜料的施用原理和色彩坚牢特性也相同。

染色所用的染色剂中﹐最常用的是颜料﹐其优点如下:

l合乎经济原则﹐例如:

需要较少机器方面的投资、容易再生产、容易清洗、容易制办、生产率高。

l可应用于所有纤维及其混合物。

l具备各种色彩。

l由于具有化学惰性﹐因此特别适用于防染印花(colourresistprinting)和拨染印花(dischargeprinting)

但使用颜料进行印花﹐也有缺点﹐例如耐洗、耐磨、耐干洗性能低﹐同时有粗糙的手感。

因此﹐印花时可能使用其它染料﹐以抵销颜料的弱点。

并非所有染料都可用于印花﹐原因是有些染料水溶性低、给色量低和染浆稳定性低。

下表说明何种染料适用于何种织物:

三)一般印花步骤

印花的方法和款式有很多种﹐但基本步骤有以下各项:

a)织物底色准备:

印花可以在一个漂白的织物色底或色彩织物色底上进行﹐如属前者﹐织物需要通过一系列湿处理程序﹐例如脱浆、洗涤和漂白。

如属后者﹐可将织物染色或印花。

b)准备印花浆:

准备印花前﹐需要准备好具有所需颜色的印花浆。

印花浆的基本成份是染料或颜料、水、增稠剂及其它适用的化学剂。

水的用途是溶解或分散染料、颜料和化学剂﹐也用于调节印花浆的整体粘度。

增稠剂用于使印花浆具有所需的粘度﹐使印出的花纹有清晰的轮廓。

最常用的增稠剂是淀粉和树胶产品﹐在干燥后容易形成凝胶﹐必须加以移除﹐以免织物有硬挺的手感。

浆料增稠剂是把水和石油混合物加以高速搅拌而成﹐可与树胶和淀粉增稠剂混合或取代之﹐使织物有较柔软的手感。

其它可用的增稠剂包括淀粉衍化物、纤维素衍化物、海藻酸盐及合成聚合增稠剂﹐加入化学剂的作用是增强染料的水溶性﹐促进颜料分散﹐增强染料固定性和印浆稳定性等。

c)印花:

印花方法主要可分为辊筒印花(rollerprinting)、圆网辊筒印花(rotaryscreenprinting)和平网印花(flatbedscreenprinting)。

每种印花方法都可应用不同的印花技巧﹐最常用的是直接印花(directprint)、防染印花(resistprint)、拨染印花(dischargeprint)和烂花印花(burnt-outprint)等。

d)干燥:

织物印花后﹐可能需加干燥﹐避免濡湿的印花被弄污或称搭色(marking-off)。

如果印花后﹐经过热烘固色程序﹐织物就不必经过干燥程序。

e)固色:

固色通常用热烘(温度100℃以上)或蒸化法。

这个步骤十分重要﹐目的是使染料或颜料分子渗牢在纤维上。

f)清洗:

利用皂洗和充份的冷、热水交替冲洗﹐以清除织物上的未固定染料与增稠剂和残余化学剂。

清洗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水洗温度和加入特别去污剂﹐以防止存在于洗液中的未固定染料染污织物未印的部位。

四)印花方法

织物印花按所使用的印花设备分丝网印花与辊筒印花以及特殊印花。

其中丝网印花又分为平网印花和圆网印花(滚筒网印)﹐辊筒印花﹑平网印花与圆筒印花都广泛用于商业化的生产程序。

现分述如下:

1)辊筒印花-是在滚筒表面上使用各种方法雕刻出印花图案﹐印花时给滚筒加压并使印花滚筒旋转﹐依靠花筒凹陷的部份贮存色浆﹐在印花过程中转移到织物上的连续式自动印花方法﹐每种颜色要用一根辊筒。

印花的速度在各种印花方式中是最高的﹐所以很适合大批量的生产﹐另外﹐这种方法还可进行纤细图案的印花。

(产能约130M/分)。

以往﹐刻花是用人手进行﹐既费时﹐效果又不佳。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照相刻花法和化学剂(主要是强力酸剂)蚀刻法。

印花图案的大小由印花机和辊筒的大小决定。

大多数印花机最大可容纳周长16吋的辊筒﹐这是说﹐印花图案的大小不能超过16吋。

辊筒的阔度从30吋到80吋不等﹐通常大于被印花的织物阔度。

印花图案的色彩数目受印花机可容纳的辊筒数目限制。

辊筒印花机的操作次序如下述:

(i)刻花辊筒(A)旋转时会与浸在色浆盘(E)中的给浆辊(B)接触﹐以沾上色浆。

其后整个辊筒表面都沾满印花色浆。

(ii)刻花辊筒上的印花色浆会被锋利的钢刮刀(C)刮除﹐结果只在凹形花纹内留有色浆。

(iii)织物被导引经过承压滚筒与刻花辊筒之间﹐在接触点产生的压力会将色浆从辊筒的花纹移到织物上。

(iv)另一把刮刀﹐称为铜刀(D)﹐会与每根辊筒接触﹐以清除所有从织物沾来的棉屑﹐这样可避免色浆盘受沾污。

(v)印花织物背面有一块布料﹐称为印花衬布﹐它的功用是吸收可能污染承压滚筒的过多的色桨。

有时可能需加用一块印花用毡作缓冲物﹐以保护承压滚筒免受不断而来的压力伤损。

印花衬布和印花用毡经清洗后﹐可重复使用多次。

(vi)已完成印花的织物会被导离印花机﹐以便使用适当的装置进行干燥、固色和清洗程序。

辊筒印花机

2)丝网印花﹕是一种用丝网印版在织物上进行图案着色的方法﹐这种加工方法是应用最多的加工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又可分为织物移动方式和印花版移动方式两种。

前者多使用自动丝网印花机和滚筒式印花机﹐后者有手动印花和跑版式丝网印花等。

平版印花:

将图案放在一幅平幅的丝网上进行印花(产能约5~20M/分)﹔

圆网印花:

将印花色浆藏在网筒内﹐圆网筒转动时做成印花效果(产能约10~80Y/分)。

i)平网印花

利用网筛将印花色浆移到织物。

以往印花网是用丝制成﹐因此印花程序又称丝网印花。

但由于丝织物昂贵﹐又不够耐用﹐因此目前已多采用较强固的合成纤维例如尼龙和聚酯来造印花网。

进行平网印花程序时﹐印花图案用人手或光化装置转移到网上。

织物不需印花的部位被遮盖﹐只露出需印花的范围。

跟着将印花网套在一个木制或金属框架上。

印花图案的每种颜色需用一块印花网。

程序开始时﹐织物平滑地铺在一张涂有轻质半粘性的粘合剂的台板上﹐这样印花程序进行时﹐织物也能移动。

这时﹐将已套在框架上的印花网准确定位﹐然后将色浆浇在网上。

色浆用一块合成橡胶制成的刮浆板压过印花网露出的部份。

刮浆板以固定角度和压力拉过印花网﹐以保证印花品质划一。

如需要产生多色花纹效果﹐则可重复上述步骤。

最后﹐已印花的织物会从台板上取出﹐进行连续干燥、固色和清洗。

平网印花的质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印花网网眼的大小、印花网露出部份所占比例(印花花纹式样)、刮浆板角度与压力﹐以及刮浆板刮扫的次数和速度等。

为要有效地控制以上各项因素及加以标准化﹐目前的商业性生产已从人手印花转向半自动甚至全自动生产。

以往网印作业全赖人手﹐所有操作例如网框的精确定位、刮浆板的操作和织物的搬弄等﹐都由工人以人手进行。

由于这种人手操作的方式的生产周程时间长﹐因此商业化生产不会采用﹐但成衣各部份或面积极大的印花花纹的小量生产仍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其它方法并不适用。

在半自动生产方面﹐一些人手操作作业﹐例如印花网的升降、色浆的填补以及刮浆板的促动等﹐都以自动装置代替。

这种生产比人手操作网印较省人力﹐但与全自动生产比较﹐生产力仍属偏低。

在全自动作业中﹐需印花的织物被粘在一块间歇移动的循环输送带式的底毡上。

所有已安装自动操作刮浆板的印花网都在底毡上精确定位﹐而印花作业同时在所有印花网上进行﹐织物则保持静止状态。

完成一个作业步骤后﹐印花网会升起﹐而底毡则移向织物﹐将织物送到下一作业站﹐继续印花程序。

全自动平网印花机

ii)圆网印花

圆网辊筒印花利用一些用镍箔制成的无缝圆筒形印花网进行印花﹐这种方法兼有生产率高的铜辊印花和平网印花的优点。

圆网辊筒印花特别适用于大量生产﹐成本较铜辊印花低。

圆网辊筒印花机的基本作业程序与全自动平网印花机极为相似。

进行印花时﹐织物被粘在一块循环输送带式底毡上。

这块底毡会不停移动﹐与自动平网印花机的间歇移动的底毡不同。

圆印花网内都装有特别的给色浆装置和刮浆板﹐不停地以高速旋转﹐将色浆迫过印花网到织物上。

其后﹐已印花的织物会通过连续的干燥、固色和清洗程序。

圆网辊筒印花机的给浆装置和刮浆板

3)特殊印花﹕是不同于上述两种方法的一些特殊印花方法﹐其代表性的方法有印花模版印花﹑移印印花等。

印花模版印花适用于大﹑小杂物印花﹐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移印印花法中﹐有颜料移印﹑升华移印﹑印花模版移印等多种印花方式﹐使用范围也非常广泛。

移印印花是将色浆(包括染料和涂料)先行印在特制的纸上﹐利用热力将图案转移在布上﹐较成功的是涤纶梳织布﹐亦有使用活性染料移印在棉布﹐酸性染料移印在尼龙布上。

热移印花是利用一项简单的热处理﹐把纸上的印花转移到布上。

印花纸上的染料在处理过程中受热气化﹐而转移附着在有高亲和力的纤物纤维上。

热移印花早已应用于涤纶及尼龙纤维的纤物。

在八十年代末期﹐曾有尝试在天然纤维上。

1992年丹麦的DanskTransfertrykA/S公司推出应用于棉织品的热移印花工艺。

"CottonArtProcess"热移印花工艺适用于纤维素、真丝及羊毛等纤维。

热移印花机(Kuester)

此外﹐随着新材料新技朮的发展与运用﹐现各国间已相继涌现了不少新的印花技朮﹐如﹕

1)隐形印花﹕现时隐形印花分两种﹐其中2005年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研制成功最新纺织品隐形印花技朮。

这种隐形印花方法已经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