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朱栋霖).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784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26 大小:8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朱栋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6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朱栋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6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朱栋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6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朱栋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6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朱栋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朱栋霖).doc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朱栋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朱栋霖).doc(2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朱栋霖).doc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现代文学”部分

绪论

一、中国历史的分期与中国文学的分期

(一)中国的历史分期

古代:

1840年鸦片战争前,分远古、中古、近古

近代:

1840年—1919年

现代:

1919年-1949年

当代:

1949年后

(二)中国文学分期的几个概念

中国文学:

包含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

古代(古典)文学:

先秦——清朝末期的文学(1840年前)。

近代文学:

1840年-1917年的文学,是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时期。

是文学现代性的累积时期。

现代文学:

1917年——1949年创作的文学(40年代前称“新文学”)。

也有的将1917年后的文学统称为现代文学,如朱栋霖编教材。

当代文学:

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以后创作的文学(5O年代后期提出这一概念,70年代前与新中国文学、“建国以来的文学”、“建国后文学”等名称可互指)。

近现代文学:

一般指的是1840年后的文学。

现当代文学:

是现代、当代文学的合称。

晚清以来中国文学:

一般指1840年后的中国文学

近百年来中国文学:

一般泛指的是近现代、当代文学。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在80年代后期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将近代、现代、当代文学整合成一个整体看待,以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关于现代文学课程:

1932年周作人在清华大学讲新文学的源流,是现代文学作为学科研究的开始;1940年代,朱自清把现代文学作为中文系课程开设,一直延续至今。

现为中文及相关专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

二、中国现代文学释义

(一)中国:

民族性、传统性。

历史的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承传(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具有中国的民族性。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影响艺术的三因素:

种族、时代、环境。

(二)现代:

现代性,时间上的不可逆性;文学中精神和思想的现代性;文学价值上的原创性;语言上使用白话文;文体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

(现代性是一种社会现象,标志着一种断裂或一个时期的当前性或现在性,它既是一个量的范畴,一个可以界划的时间断,同时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根据某种变化的特质来标识这一时段。

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现代性总是和现代化过程密不可分,工业化、城市化、科层化、世俗化、市民社会、殖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等历史进程,就是现代化的种种指标。

现代性赋予改变世界力量的同时,也在改变人自身。

(三)文学:

艺术、审美属性,具有艺术的规定性,属于人类的精神的艺术性创造。

关于现代文学性质的两种观点:

其一:

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心理和现代审美意识的文学。

(文学的艺术性质)

其二:

无产阶级影响和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文学。

(文学的时代和社会性质)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观

(一)内容思想: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个十年(1927-1937):

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

第三个十年(1937-1949):

民族解放意识和人民解放意识,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

(二)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为主潮。

(三)代表作家:

鲁迅、沈从文、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张爱玲、徐志摩、闻一多、丁玲、赵树理、艾青、戴望舒、萧红、艾芜、钱钟书、艾青、路翎、穆旦等。

(四)主要作品:

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野草》;郭沫若的《女神》、《屈原》;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徐志摩、闻一多的诗歌;沈从文的《边城》、《柏子》;巴金的《家、春、秋》、《寒夜》;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曹禺的《原野》、《雷雨》;赵树理的小说;艾青、穆旦的诗歌;张爱玲的小说等。

四、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生存背景

(一)文学成为重大社会事件的构成部分,文学呈现出明显的阶级、政党、政治意识。

社会革命和政治运动往往以文学作为发端和具体表现。

(二)社会意识对文学审美意识具有重要影响,文学主体性弱化,文学有社会革命附属物倾向。

(三)社会政治事件往往成为文学创作的题材源,引发文学创作和理论论争。

五、学习和研究方法:

历史的美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为此,要加强:

(一)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树立历史观念和分析方法。

(二)重要政论的学习:

《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生长的政治土壤。

(三)具备较为广博的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知识,以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知识。

(四)注意作品原文的读解,不虚推古人,不迷信权威——“拿来主义”。

也就是要:

将中国现代文学放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中去把握其发生、发展,要把文学放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去把握,同时,要把文学作为艺术来进行研究。

树立历史在场观念:

用美学的眼光、审美的观念,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分析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作家创作和作品生成以及文学的接受过程和对创作的影响。

避免“无限衍义”,一家之言和自圆其说必须建立在学理基础之上。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研究的对象:

中国现代文学既是作家作品的历史,也是文学和文化思想的历史,也是中国社会接受和运用现代文学的历史。

同时,现代文学为中国的近现代社会创造了民族共同的想象空间,对中国近现代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凝聚,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六、教材和参考书

建国前的文学史教材主要有:

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亚东图书馆,1924年1月)

周作人的《新文学的源流》(人文书店,1932年9月)

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中华书局,1929年4月)

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杰成印书局,1933年9月)

王丰园的《中国新文学运动述评》(1935年)

吴文祺的《新文学概要》(1936年)

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年)等

建国后的文学史: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开明书店,上卷1951年9月,下卷1958年8月)

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作家出版社,1955年7月)

蔡仪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11月)

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1955)

刘绥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1956)

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许志英、曾华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

孙中田等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年)

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学生集体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史教材编写组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59)

复旦大学中文系1957级文学组学生的《中国现代文艺思想斗争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

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文史教研室现代文学组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61年)

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钱理群等编撰的《现代文学三十年》

孔范今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朱栋霖等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胡国强、苏光文等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

十四院校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等。

引言: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19、20世纪之交社会变革对文学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时期,但以鸦片战争后的近代文学为其先导。

是文学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激变。

(史学家认为,“变”有三个级度:

一是十年期的时尚之变;二是百年期的缓慢渐变;三是不基于时间维度的激变或称为“剧烈脱节”,现代文学的“变”在三个维度上都有表现。

1、西方知识观念对文学的促进

西学动渐,中国知识分子逐步接受西方的近代科学观念,以此为基点思考国家和民族命运,变革和维新成为时代主潮。

2、社会变革对文学的促进

晚清社会组织机构的变革,引起文化机制和文学的变化。

1)文学活动和创办报刊有了法律保障,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言论、著作、出版等自由。

2)具有大众化、平民化、民主特征的现代出版业逐步兴盛,为现代知识分子提供了理性交往的空间,为文化和文学的普及奠定了传播基础。

3)知识分子传统地位和角色的转换(科举制度的废除,传统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路子被阻断),社会出现了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自由撰稿人队伍,出现了职业作家群。

4)文学平民化、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使传统的文学接受主体发生变化,文学成为民众文化参与的工具,培养了多样化的读者群。

3、文学自身发展的促进。

古典文学的式微,新的文学形式的孕育。

文学自身发展的现代性追求导致传统文学产生新的质变。

二、文学革命的准备:

文学观念的变革

晚清社会的封闭:

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中称中国是“被称为长期完全停滞的国家的典型”,黑格尔说“中国只有在他人的逼迫下,才能重返历史”。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中说: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

清朝在落后中妄自尊大,在皇帝的批谕中却说《南京条约》是“妥为招抚”,被迫五口通商皇帝的批谕是“自宜酌量日期,暂令入城瞻仰”。

晚清一方面是保守、落后,一方面在西方文化科学的冲击下,又不可避免的要被动接受西方新思潮、文化、科技的冲击和洗礼。

文学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准备的一场思想和文学观念的变革。

1、晚清“诗界革命”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下形成的一次广泛的政治和文化运动。

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梁启超是首倡的人物,黄遵宪为其主将。

“诗界革命”主张诗歌要有新意境,要有新语句,要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旧瓶装新酒”由于酒与瓶的不匹配要求保留诗歌旧形式的变革不彻底。

其目的主要是以诗歌革命的旗帜为政治改革张目。

黄遵宪:

出生商人致富的官僚家庭。

任过驻日、英使馆参赞,受西方文化、政治思想影响较深。

提倡以我手写我口,把新思想新材料入诗。

他最早提出了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

“诗界革命”在观念上影响到后来(1918年)的新诗运动。

2、文界革命

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力求借鉴日本和西方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创造出一种“新文体”。

其特点是思想新颖,文白夹杂,平易畅达,笔锋饱含感情,具有很强的鼓动力的文体。

以把文辞从古文的“义理、考据、辞章”中解放出来,以西方近代思潮替代圣贤经典章句的义理,以丰富的世界维新史实突破拘谨的考据,以俗语、外来语入文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法。

“文界革命”催生了大量政论散文的诞生。

3、小说界革命:

小说救国论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此“小说”指琐碎的言谈。

《汉书•艺文志》有“小说家者流,盖处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古代把小说视为“游戏笔端,资助谈柄”,小说在文学中一直处于边沿地位。

一批晚清政治改良思想家希望让小说承担社会教育职责,希望小说对现实社会政治改良有所补益。

梁启超在《译印政治小说序》(1896),《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1902)、《告小说家》(1915)等文中阐释了他小说革命的主张。

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提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等观点,认为小说的不可思议之力具体表现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

重点表达了他小说新民救国的主张。

小说界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现代化变革进程,推动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和新小说的产生。

强化了文学,尤其是小说与社会、民族、政治的关系,初步确立了文学尤其是小说的社会价值模式。

后来的五四文化运动基本继承了这一文学与社会政治结婚的思想,思想家、政治家常常把文学作为改良社会、育治人心,配合革命的工具,张显了文学的社会现实功能。

4、白话文运动

文言文已经无法表现现代人丰富复杂的思想、精神和繁复的内心世界,无法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