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格式.docx
《《中国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会活动由来意义中反映的中国古文化,尤其非现代科学的意识文化部分以及如何从节日活动中领悟(讲出)爱国爱家、弘扬民族文化的深层次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教材。
尤其在课前已经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以及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熟悉的家乡节日风情,并向长辈了解过去祖辈过节的民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历史产物,民俗文化是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中华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
世界其他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大幅度的文明断层,甚至盛极而衰。
唯有中华文明,虽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裰。
我国民俗文化具有非常丰厚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的国别史中就有记载。
延续至今,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每一次过节,都是爱国爱家、弘扬民族文化的教育,都是一次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加强。
二、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学生竞答,揭示课题。
1、出示节日活动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正在过什么节日,活动的内容是什么。
2、逐个图片进行简单说明。
赞扬同学们的正确回答,纠正个别不对的。
小结:
同学们都有很多关于节日的知识,引导学生对节日活动内容做更深入的探讨。
三、进入主要教学环节,按时间顺序详细介绍每一个节日。
名称
别名
过节时间
节日起源
节日活动
教学反思
春节
年、
新年
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活动是指从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祭灶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初一为高潮
古时把谷的生长周期称年,夏商时产生夏历,周朝开始称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始定夏历(农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辛亥革命胜利南京政府规定公历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
1、操办年货、做新衣、掸尘、祭灶、守岁、贴春联、贴门神、挂年画等。
2、除夕之夜,家家团聚,吃团圆饭,闭门团坐待旦,谓之“守岁”。
3、贴春联,贴门神、挂年画起源于古代郁荼和桃符。
4、拜年表示辞旧迎新,人们纷纷相互走访祝贺春节,表示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
5、年节是民众娱乐狂欢的日子,各地区各民族群众因地制宜,竟相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及杂耍诸戏等。
学生对于讨论过年期间包括元宵节的习俗非常热情,便于老师归纳整理,引申的意义学生也易于理解和接受。
元宵节
上元节
灯节
农历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
西汉时已出现,因古代称夜为“宵”故名。
1、元宵耍灯起源于汉朝;
它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和结束;
2、放灯、观灯、赏灯、猜灯谜、耍社火等,故又称灯节。
燃灯习俗一说源于东汉倡佛,点灯敬佛。
一说源于道教三元说,上元天官喜乐,故民间燃灯,白昼为市,热闹非凡,蔚为壮观。
3、吃元宵。
宋代民间流行吃的食品,原名浮元子,有团圆美满之意。
清明节
聪明节
踏青节
也是廿四节气之一
公历4月5号前后
汉族民间传统节日,原为廿四节气之一,后演变为节日。
1、扫墓、插柳、射柳、放风筝、踏青、荡秋千等。
2、扫墓秦以前已有,唐朝成为定俗,宋朝得到沿袭,一直延续至今。
3、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起源于唐朝。
4、荡秋千习俗盛行于唐朝。
5、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相传约在春秋时期,人们为纪念介子推而禁火寒食。
主要从祭祀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宗族观念.
端午节
端阳节
天中节
女儿节
五月节
龙日节
沐兰节
卫生节
农历五月初五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赛龙舟、吃粽子、挂钟馗像、挂香袋,饮雄黄酒、插菖蒲、吃五毒饼、游百病、采药、驱瘴、比武、击球等。
2、吃粽子的风俗,魏晋盛行,唐宋成为名食
3、钟馗原是岁暮张挂的门神,清朝成为端午之神。
4、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天洒扫庭院,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这跟四季气候变化有关。
重点讲解节日跟爱国诗人屈原的关系及叫卫生节的由来。
七夕
今年被称为中国式情人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
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
1、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
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2、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
”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3、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
广东尤其广州一带曾经很流行的节日(乞巧节)尤其在讲到西关小姐生活中不可不讲的一段。
故附加.
中秋节
团圆节
中元节
八月节
月夕
农历八月十五
此时为一年秋季的中期,故称中秋。
1、祭月赏月开始于周代,北宋定为中秋节,南宋成为普遍活动,明清以来盛行不衰。
2、祭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舞龙灯等。
夏季时令果品石榴、柚子、菱角、马蹄等和月饼一起取来祭月。
3、中国阴阳说中月属阴,故多由女人拜月祭祀,有的地方因此兴起女子比女红手工灵巧等活动。
4、道教定这天为中元节。
着重于团圆的意义,传播中国传统家庭观念。
重阳节
重九、老人节
阴历九月初九
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
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
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1、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
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九重重阳糕”的习俗。
2、主要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习俗。
登高始于东汉,赏菊及饮菊花酒则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3、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
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让学生背诵王维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让学生回忆自己重阳登高的经历,学生非常踊跃。
冬至
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
12月21日或22日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表示寒冬到来,该日昼最短、夜最长。
1、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2、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
3、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4、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
冬至到,吃水饺,还产生大量有关于冬至节气的诗词。
5、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在广东很时兴过冬节,尤其来自农村的家庭,很多地方至今保留冬大过年的说法。
故附加。
腊八节
佛成道节
农历腊月初八
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1、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
2、腊八节食俗腊八粥也叫"
七宝五味粥"
。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与上一章中国的四大宗教有关联,故附加。
三、教学反思归纳
1、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不二法宝。
二节课中,只要是学生讨论环节学生都非常踊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热烈。
但是作为老师要控制好,不然学生会很容易跑题,越扯越远,影响课堂效果,而且讲课时间就会不够。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探讨,这样由表及里的有序学习,学生易于接受。
尤其对于学生平时很愿思考理解的一些理论性的东西,用这招效果就很好了。
比如这堂课引入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宗族观念、敬老爱幼美德、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中国医学理论在古代民间的运用如何体现在民风民俗上。
3、我在教材的五大节日基础上增加了几个常见的节日。
这些常见的节日介绍相对于五大节日,在内容篇幅及时间上要比五大节日短小而少。
附加的内容只是作为对教材的补充,这个要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