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一局大体积混泥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7737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7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建一局大体积混泥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建一局大体积混泥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建一局大体积混泥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建一局大体积混泥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建一局大体积混泥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建一局大体积混泥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建一局大体积混泥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建一局大体积混泥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建一局大体积混泥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浇筑厚度(m)

浇筑方式

混凝土标号

浇筑方量(m3)

浇筑时间

8#

0.4

地泵、车载泵

C35

约522

2016年6月

9#

约234

2016年7月

11#

约290

12#

约345

13#

约350

15#

约540

2016年5月

16#

约700

6#商业

7#商业

约1200

垫层不同施工阶段板块施工顺序图如下:

垫层一阶段板块施工分段图A轴(16#楼轴线)-D轴

垫层二阶段板块施工分段图D轴-J轴

垫层三阶段板块施工分段图J轴-R轴(我司施工范围)

不同施工阶段板块施工顺序图如下(前期施工只做主楼区域底板,其他区域底板后期施工,均以后浇带为划分边界;

详见施工进度计划):

一阶段板块施工分段图

二阶段板块施工分段图

二阶段板块后期施工区域图

三阶段板块施工分段图

三阶段板块后期施工区域图

3.2劳动力准备

为了保证基础底板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浇筑时每区应配备两个浇筑班组。

每区劳动力情况:

底板混凝土施工劳动力组织表

序号

工种

班组数

每班人数

备用

合计

1

混凝土工

2

15

30

3

看模组

4

看筋组

5

试验工

6

下料、签票

7

后勤

8

电工

9

应急小组

10

交通指挥

11

养护

共计

56人

浇筑小组24h连续进行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停滞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以防止混凝土出现冷缝。

3.3机械车辆配备

为了保证混凝土供应,搅拌站必须在每个区域浇筑时配备至少8辆18m3罐车,并保证现场24小时均有两名搅拌站调度员。

同时,为了督促搅拌站的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前,项目将组织人员对搅拌站原材料准备、车辆准备进行一次检查。

在浇筑过程中也将派专人对搅拌站混凝土搅拌和供应车辆进行抽查。

3.4施工机械准备

(1)机械设备

每栋写字楼底板浇筑主要机械设备表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性能

混凝土地泵

HBT80C

80~90m3/h

泵管

φ125

m

砼振捣棒

φ30、φ50

3、3

2.2kw

砼罐车

18m3

平板振捣器

收光机

潜水泵/污水泵

2、2

10m3/h

(2)混凝土泵的泵送能力计算

1)砼泵的泵送能力

根据施工经验,地泵输送能力为60m3/h。

2)混凝土输送车配备数量(按18m³

罐车计算)

按以下公式计算

N=

N: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

Q1:

每台砼泵实际输出量(m3/h)

V1:

每台砼搅拌车容量(m3),按18m³

S0: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驶速度(km/h)

L1:

混凝土搅拌车往返距离(km)

T1:

每台混凝土搅拌车总计停歇时间(min)

每台地泵需配备的罐车数量:

N1=5(辆)

所以,每栋楼总共需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数量为:

N=5×

2=10(辆)

3.5大体积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1)由于本工程底板厚,浇筑混凝土量大,且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高,为了确保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顺利浇筑和浇筑质量,项目经理部成立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管理小组,浇筑之前召开专题交底会和动员大会。

充分作好各项准备工作,为大体积砼的成功浇筑奠定基础。

(2)在现场对施工班组作好交底,使工人能确实掌握操作要领以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注意的事项。

人员按24小时排班,施工过程相关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3)底板混凝土浇筑现场责任分工

施工总指挥:

项目经理-杨光

副总指挥:

现场经理-张新、技术总工-马卫东;

协调组织混凝土罐车的现场安排,对搅拌站下达

指令等

工程部:

负责现场管理及砼质量、砼小票的管理、现场砼坍落度的随时检测、砼供应量的监测、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技术部:

负责解决砼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外加剂添量、温度控制等

物资部:

负责保温材料、养护材料及外加剂的供应

安全部:

负责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及对现场砼浇筑过程中安全工作

试验室:

负责现场砼取样、试块制作、坍落度检测等试验工作

临水、临电:

负责现场供电、供水工作

质量部:

负责砼的浇筑质量

消防、保卫:

负责指挥现场交通车辆的通行

四、施工准备

4.1混凝土原材料

4.1.1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

3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

4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应大于60℃。

5设计采用P8抗渗混凝土。

4.1.2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4.1.3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大于2.5%;

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

3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

4当采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4.1.4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

4.1.5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4.1.6外加剂的选择除应满足本规范第4.2.5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2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

3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4.1.7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

4.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2.1混凝土配合比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2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大于160mm。

3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

4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

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

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

5水胶比不宜大于0.50。

6砂率宜为35~42%。

7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

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

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本工程配合比设计中充分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60天强度作为设计值,即要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又要降低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巨大热量。

为降低水泥反应水化热,设计采用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掺加一定量粉煤灰以降低单方水泥用量,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同时粉煤灰可消耗混凝土中的部分碱,可有效地预防碱-集料反应。

为了方便泵送浇筑,设计混凝土坍落度在180±

20mm。

而且,该大体积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可根据需要适当延长,初凝不小于12~14小时,一方面延长了施工工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使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时间加长,达到水化热不能集中释放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的目的。

这样,既保证了连续浇筑和施工的可能性,又消除了因浇筑冷缝产生的质量危害,确保工程达到质量设计要求。

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报告提前报审监理工程师,获批复后使用。

4.2.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验算及测温。

混凝土浇筑前的裂缝控制计算,取3天龄期对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各项温度指标进行计算:

取0.8m厚C35混凝土计算:

(1)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T=W×

(1-e-mt)/(C×

ρ)

式中:

T—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W—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取329kg/m3

Q—每公斤水泥28d的累计水化热取Q=460240J/kg

C—混凝土比热993.7J/(kg·

℃);

ρ—混凝土容重2400kg/m3;

t—混凝土龄期(天);

m—常数,与水泥品种、浇筑时温度有关,一般取0.3;

e—常数,e=2.718自然对数的底;

当t为0天时,混凝土最高绝热温升:

计算:

T=329×

460240/(993.7×

2400)=63.49(℃)

(2)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

Tmax=T0+T×

ζ

Tmax—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

T0—混凝土浇筑温度(℃);

T—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ζ—混凝土的散热系数,混凝土厚度为0.8m,取ζ=0.55;

按上式计算:

Tmax=20+63.49×

0.55=55℃。

(3)混凝土的表面最高温度

Tbmax=Tq+4×

(H-h'

)×

h'

+△T/2H

H=h+2×

h'

=K×

λ/β

Tbmax—混凝土表面最高温度(℃);

Tq—大气的平均温度(℃),取20℃;

H—一混凝土的计算厚度;

—混凝土的虚厚度;

h—混凝土的实际厚度;

△T—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的最大值,△T=Tmax—Tq;

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此处可取2.33W/m/k;

k—计算折减系数,根据试验资料可取0.666;

β—混凝土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2/K),大体积混凝土未采取保温措施时,此处取空气的平均传热系数5W/m2/K;

Tq取20℃,h取0.8m;

λ/β=0.666×

2.33/5=0.31

=0.8+2×

0.31=1.4

△T==55—20=35℃

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Tbmax=18+4×

(1.4-0.31)×

0.31+(55-20)/2×

1.4=32℃

(4)内外温差计算

①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Tmax—Tbmax=53-32=21℃<25℃,可满足防裂要求。

②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大气的温差:

Tbmax—Tq=32-20=12℃<25℃,可满足防裂要求。

4.3混凝土试块制作

材料准备:

试模60组100×

100×

100,抗渗试模2组,坍落度筒2个。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1000m³

以上,每200m3制作一组抗压试块,抗渗混凝土试块至少留置一组。

抗压试块尺寸100×

100mm,一组3块,养护条件20±

2℃,相对湿度95%以上,养护龄期28天,抗渗试块尺寸

185×

175×

150mm,一组6块,养护条件同上。

4.4浇筑时间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主要由4个地泵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果浇筑时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在基坑边设置汽车泵)地泵采用斜坡推进浇筑方法,从地泵远端至近端逐步退打,边打边拆管。

按每小时浇筑混凝土70m³

,每块底板浇筑量均按700m³

考虑,理论上10小时浇筑完成。

考虑交通等方面原因的影响,浇筑时间初步拟定为12小时。

4.5材料准备

现场材料准备,见下表。

现场材料准备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用途

塑料薄膜

混凝土养护覆盖

保温棉毡

4.6现场施工准备

4.6.1浇筑前安排大班作业的各岗位人员名单。

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所有参加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4.6.2施工现场有统一的指挥和调度。

施工中配置对讲机及手机为相互联络工具。

4.6.3混凝土浇筑人员应熟悉现场,掌握结构布置,钢筋疏密情况,以便掌握混凝土浇筑流向,浇筑方法,浇筑重点,准备混凝土浇筑用的振捣器、刮杠、抹子、铁锹等工具及养护材料(塑料薄膜和保温棉毡等)。

4.6.4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预留洞口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且经过监理隐蔽验收签字认可后,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待批准后,方可通知搅拌站开盘。

4.6.5承台底板钢筋内必须彻底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及积水。

4.6.6浇筑之前,先用与承台混凝土同配比减石子的砂浆湿润泵管。

4.6.7上铁钢筋预留上下人孔。

4.7交通组织

4.7.1场内交通组织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了加快施工速度,每台泵车后面保持停靠2辆罐车的状态,一辆卸料,另一辆备用。

当一辆罐车卸料完毕后,驶出场外,备用罐车立即开始下料。

同时从等待区上来一辆罐车,作为备用罐车停靠在泵车旁边。

场内交通由现场调度统一协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出具体指令,指挥罐车行驶方位和次序。

五、混凝土的运输

5.1在混凝土运送过程中,砼罐车搅拌筒应低速(2~4r/min)转动,到达工地后,搅拌筒应以8~12r/min的转速转动2~3min。

待搅拌筒停转后,再使筒反转卸料。

5.2反转卸料速度为6~8r/min。

在出料及卸料部位附近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6.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固定地泵→接泵管→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收面→混凝土养护→测温

6.2测量放线

测量仪器:

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50m长钢卷尺1把,5米标尺1根。

以上设备应预先进行检验,计量合格,以确保测量用具的精度。

标高的测设:

依据现场引入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和标尺将底板标高引测至基坑边,用红三角标识,标出标高。

基础底板施工的标高控制点引至基坑护坡桩内侧混凝土表面,以便于引测。

现场备有水准仪,对集水坑等标高重点控制,以便随时抄平,控制标高正确性。

轴线的投测:

底板施工的轴线在底板筋绑扎后,投测在底板钢筋上,主要轴线及墙柱定位边线弹出黑墨线,并用红油漆涂标。

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少于2条,经角度、距离校核无误放出其他轴线和墙柱外包边线、电梯井线、集水坑。

墙柱筋插入前将其边线用红油漆标于底板上层钢筋上,以保证其位置正确。

6.3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基础底板浇筑采用坡度为1:

6左右,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cm,按各区施工方向、斜面分层连续浇捣方法浇筑。

根据混凝土浇筑时自然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浇筑方向由西向东浇,振动器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混凝土振实后而下层混凝土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拔是为了能使混凝土能填满棒所造成的空洞。

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控制在500mm。

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

振捣过程中,避免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发生移位、跑模现象。

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10s左右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

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

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

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

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

振捣棒距离钢丝网的距离应为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左右,同时距离也不得太近,以免振捣棒损坏钢丝网导致混凝土泄漏。

泵送开始时泵管内的水及稀砂浆泵入吊斗内吊至坑上处理,润管砂浆不允许浇筑工作面上。

在浇筑过程中正确控制间歇时间,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cm,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

底板混凝土表层进行二次振捣,以确保混凝土表面密实度。

待第一次混凝土振捣完成20-30min并已浇筑出一定面积后,在混凝土初凝前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第二次振捣。

当表面浮浆和泌水过多时,将浮浆和泌水赶至末尾端,用水泵抽走。

混凝土表面用木抹子拍实搓压两遍后,再用压光机进行表面压光,保证表面的密实度和光洁度,减缓混凝土表面失水速度,防止表面龟裂。

表面压光后稍待收水后,及时覆盖一层塑料布及二层保温棉毡等保温材料。

6.4混凝土收面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随即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首次收面,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及结构形状的要求;

混凝土在达到初凝时(人踩上去可形成细微脚印),采用打磨机进行二次收面、提浆,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具体初凝时间根据搅拌站提供的时间及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二次收面完成后随即做小拉毛,磨光机磨不到的地方(楼梯间楼梯踏步、休息平台、门口、预留洞边单独的梁、核心筒楼板、卫生间楼板、有升降板部位边缘)应增加人工收面并做小拉毛处理,然后进行洒水并覆盖塑料薄膜,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干缩裂缝,塑料薄膜应紧贴混凝土裸露面,塑料薄膜内应保持有凝结水,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混凝土硬化至可上人时,观察混凝土表面无水份后,采用浇水的方式进行养护,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针对下一个即将浇筑混凝土的写字楼,将单独进行交底,采用上述工艺方法,观察实际效果,再做下一步推行。

6.5集水坑等混凝土浇筑

集水坑、电梯深坑的底板混凝土应先下料振捣,待坑壁混凝土浇筑时,底部不致返浆,振捣操作应分层振捣。

电梯井深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井筒移位、跑模的质量通病,所以一定要注意在井筒模周边对称下料,对称振捣,禁止一侧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

6.6钢筋防止移位措施

采取定点下料,对称振捣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将钢筋推离设计位置。

底板上剪力墙及柱插筋采用定位箍控制竖向筋的间距,浇筑现场安排专人看护。

6.7泌水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

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

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和电梯井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

当表面泌水消去后,用木抹子压一道,减少混凝土沉陷时出现沿钢筋的表面裂纹。

6.8泵送工艺

6.8.1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润管砂浆,润管砂浆泵至料斗内用塔吊吊出。

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

6.8.2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6.8.3泵送期间,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应保持不低于在缸筒口上100mm到料斗口上150mm之间为宜。

避免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反之料斗内混凝土太多则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轴负荷。

6.8.4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

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排除,再正转、反转一定时间,待正转顺利后方可继续泵送。

6.8.5泵送中途若停歇时间超过20min、管道又较长时,应每隔5min开泵一次,泵送小量混凝土,管道较短时,可采用每隔5min正反转2-3个行程,使管内混凝土蠕动,防止泌水离析,长时间停泵(超过45min)气温高、混凝土坍落度小时可能造成塞管,宜将混凝土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

下一车混凝土到场前,禁止将该车中混凝土泵送完。

6.8.6泵送先远后近,在浇筑中逐渐接管。

6.8.7泵送将结束时,就估算泵管内和料斗内储存的混凝土量及浇捣现场所欠混凝土量,以便决定拌制混凝土量。

6.8.8泵送完毕,应立即清洗混凝土泵和管道,管道拆卸后按不同规格分类堆放。

6.9底板混凝土浇筑应急措施

6.9.1成立应急指挥小组

6.9.2应急物资准备

应急物资

物资名称

说明

塑料布

4000m2

防雨遮盖

水泵

2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