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各论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7673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疗各论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治疗各论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治疗各论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治疗各论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治疗各论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治疗各论文档格式.docx

《治疗各论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各论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治疗各论文档格式.docx

三、各项选择

(一)单项选择

1.针灸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眩晕,除取风池、肝俞、肾俞、行间外,还应取()。

A.太溪B.阳溪C.侠溪D.后溪

2.临床痫证发作时,针刺可取()。

A.印堂、鸠尾、间使、太冲

B.百会、水沟、后溪

C.百会、太冲、间使

D.百会、水沟、太冲、间使

3.癫证的治疗原则是()。

A.豁痰开窍、理气解郁

B.清心泻热、醒脑定志

C.清心泻热、理气解郁

D.豁痰开窍、清心泻热

4.针灸治疗腰痛的主穴不应有()。

A.肾俞B.委中C.腰眼D.足三里

5.临床对于外感咳嗽,针灸除选取肺俞、尺泽穴外,还应取()。

A.足三里B.三阴交C.列缺D.曲池

6.针灸治疗实证哮喘,除选取肺俞、尺泽外,主穴还应选取()。

A.膻中、气海 

B.膻中、关元

C.天突、膻中 

D.关元、天突

7.针刺治疗呕吐不宜取()。

A.足三里B.内关C.外关D.中脘

8.针刺治疗寒证腹痛不宜选用

A.中脘B.内庭C.足三里D.神阙

9.治疗肾虚泄泻,除取脾俞、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外,还应配用()。

A.肾俞、命门 

B.肾俞、太溪

C.神阙、照海 

D.命门、中脘

10.关元、三阴交、肝俞三穴所组成的处方,是用于治疗()。

A.月经先期 

B.月经后期

C.月经先后无定期 

D.痛经虚证

11.针灸治疗实证痛经的主穴处方,除选用中极穴外,还应取()。

A.次髎、三阴交 

B.次髎、气海

C.三阴交、气海 

D.次髎、地机

12.治疗急惊风,不宜采用的刺灸方法是()。

A.毫针浅刺 

B.疾出针不留针

C.施用针刺泻法 

D.施用灸法

13.痄腮一般多流行于()。

A.冬季 

B.夏季

C.夏秋季 

D.冬春季

14.治疗痄腮的主穴处方是()。

A.地仓、颊车、支沟、侠溪

B.听宫、下关、合谷、地仓

C.翳风、外关、颊车、关冲、合谷

D.翳风、风池、地仓、内庭、关冲

15.睛明、太冲、太阳、合谷是治疗什么病的主穴()。

A.目赤肿痛 

B.耳鸣耳聋

C.牙痛 

D.三叉神经痛

16.回阳固脱,苏厥救逆是针对什么病而设立的治则()。

A.中风B.高热C.气厥D.虚脱

(二)多项选择

1.外感引起的不寐常为各种热病过程中的一种症状,而内伤引起者主要是由以下病因影响心神,使神不宁()。

A.思虑过度 

B.房劳伤肾

C.心胆虚怯 

D.肝郁气滞

E.胃腑不和

2.治疗脱肛宜益气固脱,取穴应选用()。

A.百会B.膻中C.长强

D.气海E.大肠俞

3.对遗精的针灸治疗,取穴应选()。

A.关元B.志室C.三阴交

D.太冲E.阴陵泉

4.治疗虚证痛经除取关元外,还应取()。

A.天枢B.气海C.足三里

D.合谷E.三阴交

5.治疗乳少的处方,主穴应取()。

A.关元B.三阴交C.膻中

D.少泽E.乳根

6.对中风病在采用头针法治疗时,可选用()。

A.顶颞前斜线 

B.顶颞后斜线

C.顶旁1线 

D.顶旁2线

E.额旁3线

7.中风的发生,其主因是()。

A.风B.寒C.暑D.火E.痰

8.治疗外感头痛时,其主穴除选用百会穴外,还应取()。

A.风池B.曲池C.太阳

D.太冲E.合谷

9.对于痫证的间歇期治疗,主穴除取鸠尾外还应选取()。

A.印堂B.涌泉C.水沟

D.间使E.太冲

10.治疗惊悸、怔忡的主穴应取()。

A.神门B.心俞C.巨阙

D.鸠尾E.郄门

11.下列哪些病证主方中有天枢()。

A.泄泻B.痢疾C.脱肛

D.痔疮E.便秘

12.治疗血滞经闭的主穴除选用太冲外,还应取()。

A.行间B.合谷C.膻中

D.中极E.三阴交

13.针灸治疗中风之闭证,除取十二井穴、水沟穴外,还应取()。

A.关元B.太冲C.神阙

D.丰隆E.曲池

14.临床采用针灸治疗热痹时,主穴处方除根据发病部位局部取穴外,还应配()。

A.大杼B.大椎C.曲池

D.曲泽E.支沟

15.针灸治疗哮喘之虚证,除选取肾俞、肺俞外,还应选用()。

A.膏肓B.丰隆C.气海

D.太渊E.百会

16.治疗虚证便秘,除选用天枢、支沟外,还应取()。

A.内庭B.曲池C.大肠俞

D.上巨虚E.行间

17.针灸治疗带下病的主穴,除取带脉穴、三阴交穴外,还应取用()。

A.气海B.白环俞C.合谷

D.命门E.太冲

18.湿热痢除选用主穴外,还应配用()。

A.外关B.曲池C.阴陵泉

D.大椎E.内庭

19.治疗实证胁痛的主穴是()。

A.阳陵泉 

B.阴陵泉

C.期门 

D.肾俞

E.三阴交

20.治疗狂证除选用上星透百会、水沟、丰隆外,还须选用()。

A.外关B.内关C.曲池

D.曲泽E.尺泽

21.治疗下列哪些病证,主穴中选有中脘、足三里()。

A.胃痛B.腹痛C.呕吐

D.泄泻E.痢疾

22.临床对崩漏之虚证的治疗,其主穴除足三里、三阴交外,还有()。

A.气海B.膻中C.肾俞

D.地机E.合谷

23.治疗阴挺的原则是补脾益肾,固摄胞宫,其主穴应取()。

A.百会、维道 

B.气海、膻中

C.血海、足三里 

D.气海、子宫

E.大赫、照海

24.风疹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针灸治疗时其主穴除取膈俞外,还应选取()。

A.合谷、气海 

B.合谷、血海

C.曲池、三阴交 

D.血海、曲泽

E.三阴交、膻中

25.肩井对乳痈有特效,治疗乳痈主穴除取肩井外,还应选取()。

A.膻中、膈俞、合谷 

B.太冲、膺窗、少泽

C.膻中、天宗、合谷 

D.太冲、气海、曲池

E.膻中、乳中、合谷

26.耳鸣、耳聋均是听觉异常,针刺之主穴应取()。

A.翳风、听会 

B.侠溪、支沟

C.中渚、太溪 

D.侠溪、中渚

E.太冲、合谷

27.对阴虚之喉痹,治疗应取太溪,此外主穴还应选用()。

A.合谷B.照海C.血海

D.鱼际E.少商

28.下列哪些病症的主方中有天枢穴:

()。

A、泄泻 

B、痢疾 

C、便秘 

D、脱肛 

E,痔疮

29.下列哪些病证中主方中有关元穴:

A、寒疝 

B、湿热疝 

C、狐疝 

D、阳萎 

E,遗精

30.湿痰内阻,痰浊壅肺,则可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稠而量多,胸胁支满,疼痛、倚息不得安卧,舌苔白腻或黄厚,脉多现滑象或滑数。

可用何经腧穴治疗()。

A、手少阴经穴 

B、手太阴经穴 

C、足少阴经穴 

D、足阳明经穴 

E、足太阴经穴

31.热邪伤及肺阴,证见咳嗽,咽干,痰中带血,潮热,盗汗,舌质红而少苔,脉细数。

可用哪些腧穴治疗;

A、背俞穴 

B、手少阴经穴

C、手太阴经穴 

D、手少阳经穴 

E、足少阴经穴

32.肺气亏虚,则见咳嗽气短,痰液清稀、形寒自汗,倦怠懒言,面白,舌质

淡苔白,脉象虚弱。

可用哪些腧穴治疗:

A、手厥阴经穴 

B、背俞穴

D、足太阴经穴 

E、足阳明经穴

33.热邪袭于大肠,其症多见大便臭秽,肛门热痛,或便下鲜血,或痢下赤白。

若热邪郁于大肠而致痈肿,则腹痛拒按,右腿屈而不伸,舌多黄燥,脉象滑数。

A、手阳明经穴 

B、手少阳经穴

C、足阳明经穴 

D、大肠的募穴 

E、下合穴

34.久泻不止或痢下久延,而致大便失禁或肛门滑脱,舌淡苔薄,脉象细

弱。

A、足太阳经穴 

B、足太阴经穴

D、任脉经穴 

E、督脉经穴

35.湿热互结,中焦受阻,可见脘腹痞满或疼痛,肢体困重无力,或面色黄而溺赤,舌苔白腻,脉象滑数或濡数。

A、足太阴经穴 

B、足太阳经穴

D、小肠之募穴 

E、肝之募穴

36.食少、纳呆、脘部痞闷,呃逆、呕吐、气馁少力, 

唇舌淡红,脉象软弱。

A、足厥阴经穴 

B、足阳明经穴

C、胃俞穴 

D、肝之募穴 

E、胃之募穴

37.心悸、心烦、少寐或多梦,甚或健忘梦遗,舌干质红苔少,脉象细数。

B、足厥阴经穴

E、手少阴经穴

38.久病耗伤肾阳,不能温化水液,而水气泛滥,则可见周身浮肿,下肢尤甚,甚则按之如泥,陷而不起,或大便溏薄,或水泛上逆而为咳逆上气,动则喘息,痰多稀薄,舌润滑而苔白,脉沉滑。

B、任脉穴

D、督脉穴 

39.若下焦虚寒,气化无权,则可见小便频数,或遗溺,舌苔白滑,脉象细弱。

A、膀胱之俞募穴 

B、脾之俞募穴

C、三少阳经穴 

D、足太阳经穴 

40.小便短涩不利,溺黄赤而混浊或淋涩不畅,或闭而不行,或兼见脓血砂石,茎中热痛,舌红苔黄,脉象滑数。

A、足三阳经穴 

B、足三阴经穴

C、足太阳经穴 

D、足少阳经穴 

E、任脉腧穴

41.胁肋疼痛或走窜不定,胸闷不舒,易怒,食欲不振,干呕,气逆喉中如物梗塞塞,或呕吐吞酸,或吐出黄水,或腹痛便泄,舌苔微黄,脉多弦长。

A、足太阳经穴 

C、足阳明经穴 

四、简答

1.治疗中风脱证为什么取关元、神阙?

2.临床治疗面瘫时应注意些什么?

3.痫证有何特点?

发作时表现怎样?

4.何谓惊悸、怔忡?

二者有何异同?

5.何谓哮喘?

哮与喘有何区别?

6.呕与吐在古代文献中有什么区别?

7.何谓癃闭?

8.何谓崩漏?

二者有什么关系?

9.疳积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主穴名是什么?

10.何谓乳痈?

其发病对象是怎样?

11.肠痈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治疗应取哪些穴?

12.治疗乳少的原则及主穴是什么?

13.风寒感冒如何治疗?

14.治疗疟疾取哪些穴?

如何操作?

15.腹痛分几型?

各型如何选穴?

16.泄泻分几型?

17.治疗蛇丹的主穴是什么?

18.为什么合谷、颊车、下关为治疗牙痛之主穴?

五、论述

1,对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其治则及处方主穴是什么?

为什么?

2.治疗不寐的主穴有哪些?

根据引起不寐的原因应随证配用什么穴?

3.治疗风寒湿痹的原则是什么?

根据感邪之偏盛不同,行痹、痛痹、着痹各应取哪些穴?

4.治疗痿证应取什么穴?

5.治疗实证胃痛为什么取中脘、内关、足三里?

怎样操作?

6.治疗目赤肿痛的处方主穴是什么?

为什么取用这些穴?

7.治疗实证癃闭的原则及主穴各是什么?

8.为什么身柱、灵台、合谷、委中可作为治疗疔疮的主穴选用?

根据患病部位之不同,又应如何配穴?

9.如何运用灯火灸治疗痄腮?

10.治疗晕阙的主穴是什么?

11.为什么将大椎、十二井、曲池、合谷作为治疗高热之主穴?

根据引起高热的原因还应配用哪些穴?

12.头痛临床上分几种证型?

13.治疗面瘫应取哪些腧穴?

14.行痹为什么要选取膈俞、血海二穴?

15.针灸治疗痿证为什么以取阳明经穴为主?

16.针灸治疗面瘫、为什么远端敢合谷、太冲二穴?

17.癫证有哪些临床表现?

如何治疗?

18.狂证有哪些临床表现?

v

六、病案分析

1.王某某,男,60岁。

素有高血压史。

近日工作繁忙,休息较少。

今在工作之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喁,半身不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不通,脉弦滑而数。

2.赵某某,女,43岁。

平素性情急躁,时有头痛发作。

昨日因生气一夜未眠,晨起即头痛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3.刘某某,女,35岁。

近日出差,天气突变,被雨水所搏,现感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活动转侧不利,拘急不可俯仰。

查其舌苔㈠腻,脉沉而迟缓。

4.丁某某,男,46岁。

患哮喘十余年。

其发作不分季节,凡气候急剧变化和寒冷之时易反复发作。

近日天气突变寒冷,患者即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咳嗽,咯吐稀痰,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5.李某某,女,36岁。

患者平素性急。

昨日因小事与家人发生口角,今晨突然出现上腹部近心窝处剧痛,且连及胁肋,服用止痛片效果不佳,现仍疼痛较剧,嗳气频频,心烦易怒,吞酸太息,大便不畅,查其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6.陈某某,男,17岁。

近日天气炎热,患者进食冷饮较多,午餐后,突然腹痛剧烈,得温则减,遇冷更甚,腹胀肠鸣,四肢欠温,口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苔白,脉沉紧。

7.王某某,男,26岁。

昨晚家中来客,一起在饭店就餐。

入夜即腹痛泄泻,至晨大便已七次,便稀有粘液,肛门灼热,口渴喜冷饮,便赤,苔黄腻,脉濡数。

8.田某某,女,30岁。

患者素体虚弱。

每于月经过后出现腹痛,其痛势绵绵不休,少腹柔软喜按,经量少,伴有腰酸肢倦,纳差,头晕心悸,舌淡苔白,脉弦细等。

9.李某某,女,28岁。

患者于3周前产一女婴,乳汁分泌充足。

昨日因小事而生气,今即感乳房肿胀疼痛,不可触摸,乳汁淤积,排泄不畅,皮肤微红,体温39.6℃,口渴纳差,舌红,苔薄,脉弦数。

10.张某某,男,4l岁。

患者今日突感双眼灼热,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白睛红赤,痒痛皆作,眵多黄粘,且头痛,鼻塞,舌苔薄白,脉浮数。

参考答案

1.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醒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喁、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因其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之风性善行数变特性相似而名中风;

又因其发病突然,亦称“卒中”。

2.眩晕是一种常见的自觉症状,“眩”指眼花,轻者稍作闭目即可恢复;

重者两眼昏花缭乱,视物不明。

“晕”指头晕而言,轻者如坐舟车,飘摇不定,重者旋摇不止,难于站立,昏昏欲倒,胸中泛泛,恶心呕吐。

3.胁痛是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灵枢·

五邪》篇指出: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肝胆互为表里,本病与肝胆疾患关系密切。

4.“痹”有闭阻不通之义,是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不能畅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5.“痿”,有痿枯不用之意,是指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日久不能活动,或伴有麻木、肌肉萎缩的——类病证。

临床上以下肢痿弱较多见,故又称“痿壁”。

6.不寐通常称为“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暝”,是指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时则以彻夜不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7.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

“咳”指肺气上逆,有声无痰;

“嗽”咯吐痰液,有痰无声,一般多声痰并见,故并称咳嗽。

8.泄泻亦称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泄如水样而言,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下者为“泻”。

9.痢疾,是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为主症,多发于夏、秋季节。

10.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和直肠粘膜脱出肛:

门之外的一种疾病。

11.妇女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或腰骶部疼痛或胀痛,甚则剧痛难忍,甚或恶心呕吐等,称为“痛经”。

12.发育正常女子年龄18岁仍不见月经来潮,或已形成月经周期,但又连续中断3个月以上者,称为“经闭”。

13.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带下病。

14.子宫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口外,或阴道壁膨出,称为阴挺。

15.遗尿指年满五周岁以上,具有正常排尿功能的小儿,在睡眠中小便不能自行控制的病证。

16.惊风是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口噤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故又有“惊厥”之称。

17.疳积是由多种慢性疾患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以面黄肌瘦,毛发稀疏枯焦,腹部膨隆,精神萎靡为特征。

18.痄腮,又名“蛤蟆瘟”,是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19.目赤肿痛是以目赤肿痛,羞明多泪为主症的一种急性常见眼科病证,又称“天行赤眼”,多发于春夏季,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0.鼻渊是以鼻流腥臭浊涕,鼻塞,嗅觉丧失等为主症,重者称为“脑漏”。

21.咽喉肿痛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

22.虚脱是以面色苍白,神志淡漠,或昏迷,肢冷汗出,血压下降为特征的危重证候,类似现代医学的休克。

二、填空

1.风 

火 

2.眩晕 

心悸 

肢体麻木 

手足乏力 

舌强

3.肝阳上亢 

痰湿中阻 

肾精亏损 

气血虚弱

4.风寒湿三气

5.突然性 

短暂性 

反复发作

6.沉默呆静 

阴 

急躁狂动不安 

7.鼻塞流涕 

咳嗽头痛 

恶寒发热 

全身不适

8.疟邪 

寒战 

壮热 

头痛 

汗出 

发作有时

9.寒证 

热证 

虚证 

实证

10.湿热痢 

寒湿痢 

疫毒痢 

噤口痢 

休息痢

11.周期 

经色 

经量 

经质 

月经先期 

月经后期 

月经

先后无定期

12.血枯经闭 

血滞经闭

13.冲任损伤 

胞宫非时

14.起病迅速 

症情急暴 

性质属实 

起病缓慢 

多属虚证

15.面黄肌瘦 

毛发稀疏枯焦 

腹部膨隆 

精神痿靡

16.异常瘙痒 

皮肤出现成片 

成块的风团 

“瘾疹”。

17.清热导滞 

行气活血 

阑尾 

上巨虚

18.实热证 

阴虚证

19.意识 

行动 

厥证 

脱证

20.健侧

三、各项选择

(一)单项选择

1.C 

2.B 

3.A 

4.D 

5.C

6.C 

7.C 

8.B 

9.A 

10.C

11.D 

12.D 

13.D 

14.C 

15.A

16.D

(二)多项选择

1.ABCDE 

2.ACE 

3.ABC 

4.BCE

5.CDE 

6.ACD 

7.ADE 

8.ACE

9.ADE 

10.ABCE 

11.ABE 

12.BDE

13.BD 

14.BC 

15.AD 

16.CD 

17.AB 

18.BE 

19.AC 

20.BC

21.AC 

22.AC 

23.AD 

24.BC

25.BC 

26.AD 

27.BD 

28.ABC

29.ACDE 

30.BDE 

31.ACE 

32.BCD

33.ACDE 

34.BCDE 

35.ACD 

36.BCE

37.ACE 

38.BDE 

39.ADE 

 

40.BCE 

41.BCDE

四、简答

1.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的会穴,为三焦元气所出,联系命门真阳,为阴中有阳的穴位,脐为生命之根蒂,神阙位干脐中,为真气所系故用大艾炷重灸以回阳固脱。

2.①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有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应注意区别。

②本病初起时,针刺量不易过强。

③治疗期间避免风吹受寒,面部可作按摩和热敷。

④防止眼部感染,可用眼罩和眼药水点眼,每日2~3次。

3.痫证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反复发作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