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文化水平测试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7647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文化水平测试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教师文化水平测试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教师文化水平测试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教师文化水平测试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教师文化水平测试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文化水平测试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教师文化水平测试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文化水平测试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文化水平测试题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1、语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v)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 v )

3、“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是第三学段的识字目标。

(x)

4、“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

(x)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v)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9、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v)

10、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11、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x)

1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3、课程总目标中第六条规定了小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三、填空题(此题答案可以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找到,有很多题是重复的,说明考的可能行很大)

1、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人文性与工具性_____的统一。

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_____语文素养____________的形成与发展。

3、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要求认识3000_个左右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_145万字以上。

4、识字写字是__阅读和习作_的基础,是_____一、二___________年级的教学重点。

5、写作教学应贴近_学生实际_,引导学生关注_社会、_,热爱_生活_,表达_真情实感。

6、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_300_字,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__表达顺序_,体会作者的____思想感情___,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__默读_和___朗读_____。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_______精度_____、____略读_________和浏览。

8、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__活动;

9、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_____语文实践___________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_______语文实践_____________。

1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2、语文课程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分(三个)个学段,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13、《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会写(800~1000)个;

第二学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会写(2000)个;

第三学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个,会写( 

2500 

)个左右。

14、五、六年级学生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5、语文课程总目标总共(3)条,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16、(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7、《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第一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四、简答题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

答: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分别指什么?

(6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只有时时加强学习才能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日常学习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两种自己知道或阅读过的语文教学期刊(含报纸)的名称:

(1分)

(1)符合问题要求即可;

(2)列举一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姓名及其在语文教学某一方面的主张,并谈谈其对你在教学方面的启发或影响。

(3分)

答:

(2)列举出姓名、主张、启发或影响每项各1分,不符合问题要求不给分。

4、说说“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内涵的区别。

口语交际注重语言的选择和表达;

听话说话重在培养理解能力。

5、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6、新课程中,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包括什么?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7、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情境”: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

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

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

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

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

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

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8、简述在学校中为什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新的基本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又是一个基本的教育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要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思考和解决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教育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发挥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在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9、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什么方法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究: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2、教师要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及时展示探究成果,激发学生不断进取。

小学生有一种乐于表现自我、获得成功体验的需要。

同时也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并与人分享这份成果。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五、问答题

1、《课程标准》中体现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请结合教学实际选择其中一两点简要谈谈体会。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六、案例分析

1、《滥竿充数》教学接近尾声,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对南郭先生进行评价。

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表达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

“我觉得南郭先生其实也很聪明的。

”教师感到有些意外,情不自禁地追问了一句:

“为什么?

”“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吹竽的动作装得像模像样,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人发觉,不是很聪明吗?

”教师表扬道:

“听你这么说,老师也觉得有些道理。

谁还赞同这种看法呢?

”“南郭先生很会利用机会,他看准了齐宣王喜欢听大伙儿合奏的机会。

混了进去,很聪明。

”“南郭先生很知趣,一看齐湣王的爱好同他父亲不一样,喜欢听独奏,就非常及时地离开了,避免了出洋相。

”“南郭先生知道自己的底细,还能顾全大局,不争着出风头。

”教师若有所思地回答:

“想不到同学们有这么独特的理解,让老师也觉得耳目一新!

”于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聪明”两字,学生就接受了“南郭先生很聪明”的结论。

案例:

缺乏有效引领,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虽然课程标准中倡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同一篇文章允许作出不同的解释,然而,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情趣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寓言这种文体,更具有强烈的哲理性、教育性。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把它解读为赞扬南郭先生聪明过人显然有违编者及文本的本意,与课文主旨背道而驰。

这并非是创新文本,超越文本,而是曲解文本,游离文本,是—种负效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

七、教案设计(如果只写教案的话可以参考另外的几份教案)

1、根据《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篇课文,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作简要分析,然后针对教学中的某一环节作教学活动片段设计。

分析(4分):

1、教学目标确定参考: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目标可针对具体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目标,不求全面;

重难点及其解决策略的确定应以教学实际为基础)

目标清楚,明确(2分);

重难点确定恰当,策略合理(2分)。

设计(6分):

2、片段设计应体现突破所选教学环节的重点,方法得当,目的性强,突出学生主体。

(3—6分)

2、请自选课文,写一篇教材分析。

注意:

结合单元重点,写清教学重难点,要有充实的教学分析。

第二部分语文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C)

①二②月③春④风⑤似⑥剪⑦刀

A.⑥②⑤④②①③B.⑦④①③⑥⑤②

C.③⑦①④⑥⑤②D.②①⑦④③⑥⑤

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C)

A.教(jià

o)室教(jiāo)给教(jià

o)书

B.着(zhá

o)火穿着(zhuó

)着(zhá

o)落

C.强(qiá

nɡ)大勉强(qiǎnɡ)强(qiá

nɡ)迫

D.干(ɡà

n)部树干(ɡà

n)干(ɡān)杯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南辕北辙欢心鼓舞博览群书聚精会神

B.竭尽全力坚持不懈掬躬尽瘁脚踏实地

C.百发百中络绎不绝星罗棋布小题大作

D.失魂落魄忐忑不安翻天覆地承前启后

4.给带点的字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

闻:

①名声②听见③听见的事情④出名、有名望⑤用鼻子嗅气味

新闻举世闻名百闻不如一见闻一闻

A.②①③⑤B.③④②⑤C.③①②⑤

5.下面语段中括号处依次应填入的关联词是(D)

周末,()你走进步步高超市,()会看到超市里一排排货架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商品。

由于售货员们树立了一心为顾客的好思想,他们()自己麻烦千遍,()让顾客一时为难。

因此,顾客们都称赞这里是购物的乐园。

A.因为……所以假如……就B.无论……都与其……不如

C.如果……就宁可……也不D.只要……就虽然……但是

6.下列词语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B)

A.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元宵节

B.广州广东中国东亚亚洲

C.下种长叶发芽开花结果

D.叔叔爷爷弟弟爸爸哥哥

7.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C)

A.树林是生命的摇篮。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山绿水画。

C.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D.走进草塘,犹如置身大海之中。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为了迎接检查,我们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

B.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美丽。

C.演员的精彩表演,使他俩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D.“六一”那天,孩子们玩得多么开心,多么快乐!

9.下面这段话标点最恰当的一组是(C)

亲爱的老师们只有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真爱的种子才是人类真正的希望所在真爱的种子就是真爱的教育因此当您准备在孩子的心田播种的时候请务必拷问自己这种子是真的吗假种子坑农民毁一季假种子坑孩子毁一生

A.,,。

,,,,?

,。

B.,,,。

,,,?

C.,,。

,,:

,!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句是(C)

A.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个体,允许差异。

B.开放的课堂,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C.语文课程评价中,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方式。

D.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通行证。

11、下列形声字按形旁、声旁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

(2分)

⑴骑 ⑵闷 ⑶管⑷豪 ⑸凳 ⑹爸⑺雌 ⑻窍⑼园⑽偏⑾慈⑿晨

A⑴⑶⑺⑽B⑵⑷⑹⑼C⑶⑹⑻⑿D⑸⑼⑾⑿

12、对下列字的笔画笔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

A.“蔽”字共有14画,它的第七画是竖。

B.“爽”字共有11画,它的第三画是捺。

C.“牌”字共有12画,它的第十画是撇。

D.“属”字共有11画,它的第十画是撇折。

13、下列短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戮力同心营私舞敝B欲盖弥彰精神涣发C随声附合再接再励D搬门弄斧运筹帷握

14、全部属于主谓型合成词的一组词是(  C  )。

A眼红火红B狐疑笔直C胆怯眼热D瓦解冰释

1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D)

  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

16、下列各组成语,完全正确的是( D   )。

A.无理谩骂优柔寡断蜂涌而至坦陈己见B.绿草如荫源远流长出奇制胜各行其是

C.改弦更章事必恭亲人才倍出无事生非D.劳民伤财叹为观止恻隐之心不假思索

17、主语和谓语划分得正确的是(  B  )。

A这个人我‖不认识 B九寨沟风景‖非常美C在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叫作“晕”的光圈D他不参加,‖说明他有意见

18、下列成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

(1)利令智昏

(2)犬马之劳(3)息事宁人(4)度德量力

(5)洗耳恭听(6)步步为营(7)富国强兵(8)闻过则喜

(9)天网恢恢(10)泽被后世(11)天理昭彰(12)完璧归赵

(13)图穷匕现(14)负荆请罪(15)青出于蓝(16)众口铄金

A.

(1)(8)(7)(9)B.(11)(3)(7)(4)C.(10)(15)(12)(16)D.(5)(13)(6)(14)

19.“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B)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20.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4分)

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

B.曹禺、夏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

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鲁滨逊飘流记》。

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21“教是为了不教”。

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的“不教”的?

(B、E)(4分)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

D.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22、下列句子有歧义的是:

(C)

A警方对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B真正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北京某校聘用人员雇用10名枪手大规模替考。

23、下面带点的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再接再厉(lì

)大腹便便(piá

npiá

n)B、发人深省(xǐng)暝(mí

ng)思苦想

C、欢心(xīn)鼓舞床第(zǐ)之间D、唾(tuò

)手可得原形必(bì

)露

24、、下面的字,全属于形声字的一组是(A)

A、鸣抖鸦宇B、露架园岩C、忠旱闷壶D、屎旗甥衷

25、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用得正确的一句是(A)

A、感谢校长的垂爱,我一定努力学习。

B、我和妈妈惠顾劝业场,买了一双鞋。

C、我把小刚的文章斧正好了。

D、我爸爸想抽烟,得到了我的惠允。

26、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句是(C)

A、欢迎各位领导来我校莅临指导。

B、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铜车马。

C、我对在雏鹰网上漫游特别感兴趣。

D、通过参观活动,使我增长了许多知识。

27、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填入句子,衔接最好的一组是(B)此时正在三五之夜,月亮已经爬上中天了,风来了,楼影和山影在水中摇曳着,显得神秘而朦胧。

①在深蓝色的夜空上高高地悬挂着②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上

③向大地散射银色的光华④银色的光华散射在大地上

⑤梅河暗绿色的水里倒映着两岸的楼影和山影⑥梅河两岸的楼影和山影倒映在暗绿色的水里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⑥D、②④⑤

28、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C)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