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时评4精选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7449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4精选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4精选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4精选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4精选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4精选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4精选Word下载.docx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4精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日报人民时评4精选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4精选Word下载.docx

建筑有功能性,更何况是城市公共建筑。

如果没有最基本的防灾意识,不能应付哪怕是暴雨这样的坏天气,怎么能算合格?

  即便设计标准能对付“五十年一遇”,也不能放松了警惕,万一遇到的是“百年一遇”甚至“两百年一遇”呢?

正因如此,公共治理不能仅仅是围绕“应急”做文章,更要把应急预案本身所承载的思维方式,贯穿于城市管理始终,在各环节、各方面保持“底线的清醒”。

着眼长远和潜绩,设计好每一张规划图纸、组织好每一次建筑施工、安排好每一次演习,我们才能走出“修不完的堤,防不完的汛”。

  实际上,放眼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地震洪涝之类自然灾害,还是食品药品安全、流行疾病传播之类的突发事件,或是交通拥堵、外来人口、征地拆迁等治理困局,莫不需要严守底线思维。

建化工项目时不妨先问一问,要是发生事故怎么办?

举办大型活动时不妨先想一想,如遇突发状况怎么办?

旧城改造时不妨先算一算,居民的基本安置是否有保障?

对最坏的情况都成竹在胸了,自然可以放开手脚去做。

否则,就需要再掂量、再细化。

拘泥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习惯于顾此失彼、本末倒置的“倒逼”,只会陷入错误重复的怪圈。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秉持底线思维,正是为了“既防一万,又防万一”。

有底线思维,就有了对问题的科学预见、对风险的精准把控。

只有想在事先、防在事前,才能做好风险管控,也才能以最大的诚意,争取到最大的支持,达到真正的社会善治。

理顺危楼背后的治理纠结

白龙

2014年04月11日04:

19 

人民日报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一栋危楼的垮塌,让更多危楼进入视野,也揭示着治理的纠结

  

  浙江奉化居敬小区居民楼垮塌事件发生一周,3名涉事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但事故引来的思考仍在继续。

  每一栋居民楼,都带着一段历史,承载百家忧乐。

这栋并不算“高龄”的危楼,背后同样有着复杂的纠结。

这其中,有着20多年的时光流转,所属单位已经解体,建筑商也已去世,让加固责任难以落实;

这其中,有着25户居民的利益纠葛,加固拆迁投入巨大,各户情况不同,让意见难以统一;

这其中,也有着基层政府的治理难题,谁来定标准做检测,如何筹措资金保证公平,让行动举步维艰。

  一栋危楼的垮塌,应该让更多危楼的存在进入视野。

仅居敬小区,就还有不少已被评为C级或D级的危房。

更何况,各地都有一批建于二三十年前的砖混房屋进入“早衰期”。

如何解开垮塌楼面临的种种纠结,让尚未倒塌的危房转危为安,是亡羊补牢的必要之举,正考验着我们的治理能力。

  补上制度的缺环,是化解纠结的首要之举。

极少有危楼无先兆地垮塌,奉化这栋居民楼的住户去年6月就开始反映问题,垮塌前一晚还有居民听到了墙体开裂的声音。

如果没有忽略发自危楼内部的细弱求救,没有延宕施救与疏散措施,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

事实上,2009年附近已有一幢楼房倒塌,而当时正是因为摸排及时、处置有力,倒塌时居民已经全部转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对那些不符合相关维修政策的老旧房屋,相关方面应建立定期检测修缮等制度,给群众安居系上“安全带”。

  在更具流动性的社会中应对各类风险,也是对法治效能的考验。

我国的建筑法规定了建筑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主体的法律责任。

应该说,制度的规定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变化发展太快了,市场主体的变更真如云起云散。

如何在变动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环境中,做到守法的恒定性,责任分配的可落实性,的确是一个法治难题。

这需要更加精细的制度设计、更负责任的职业伦理。

  危楼施救,由于涉及多个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对地方治理的精细度和耐心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有些危楼不是“不能拆”,而是业主“不愿拆”。

比如,奉化倒塌楼之所以长期没有加固或搬迁,就与居民意见不统一、对置换房屋和补偿不满意、不愿意承担部分资金等有关系。

业内人士透露,任何地方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都没有通盘适用的“一揽子方案”,必须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反复协商沟通,以耐心和细致回应群众的正当诉求,才能把棋走对,把路走通。

  正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人的居住形态发生了改变,人们陆续从传统的院落进入城市的楼房,居民楼成为竖起的街市和空中的家园。

“建筑质量”不只是个行业术语,更关系群众的家园安危。

而危房问题也如同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一个具象,揭示出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我们既要重建瓦砾中的家园,也要未雨绸缪地倾听和回应危楼的呼救,并以更加细致和审慎的态度,为人们的安居梦筑起制度的保护网,这需要各责任主体的共同担当。

  《人民日报》(2014年04月11日05版)

庭审直播打造“阳光司法”

傅达林

2014年04月14日04:

14 

  司法审判程序的公开目的,在于还原司法裁判的形成过程,将法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形成判断的逻辑思路,原汁原味展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供民众审读、评判并以优良的司法判断影响公众的法治观念

  微博直播、裁判文书上网之后,司法公开还能在哪些方面更进一步?

山东法院系统推出的新举措是:

庭审直播,视频上网。

据报道,从今年2月26日网上平台试运行以来,山东法院已播出15场庭审视频。

其未来目标是“每日必播”,争取全年每名办案法官都有案件庭审直播。

  “没有公开则无所谓正义。

”司法是现代国家抵达正义的重要手段,如何让正义看得见、摸得着,首先有赖于司法程序的理性、完整与透明。

司法公开的意义不仅在于消除隔膜与误解,增强民众对个案正义的认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而且它也是司法实现程序自治、增强中立品性的重要途径,是人们衡量司法成熟自信的重要标志。

  今天,中国司法机关正在实现由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的漂亮转身。

去年11月,最高法院公布《关于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法院积极创新庭审公开的方式,以视频、音频、图文、微博等适时公开庭审过程。

在最高法院的带动下,仅去年一年,全国法院官方微博新增660多个。

《2013年新浪政法微博报告》显示,有近20个省市区的法院系统出现微博直播庭审的案例。

法院主动拥抱新媒体、利用网络资源力推公开,让司法的窗口更加敞亮。

  司法公开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普遍性要求,透明的司法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影响性诉讼中的法官权威,还能够向社会传递司法运送正义的价值理念,塑造理性的法治思维和观念。

与其他司法政策相比,司法公开更易获得政治和民间系统的支持,也是近年来各项司法政策执行中最具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一项。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历史性地写入了推进审判公开的内容,最高法院周强院长也多次强调,要全面落实司法公开原则,确保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

  当然,司法公开与其他利益也会存在一定冲突,例如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客观上存在公开的范围与限度,由此蕴含着选择性公开的风险。

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开,必须“让公开成为原则,不公开成为例外”。

如果符合公开条件而不公开,或是凭司法机关意志选择性公开,就会削减民众的信任。

因为对民众来说,他们对司法文明与否、进步与否的直观判断,往往是盯住那些不公开的案件。

因此,司法机关坚持对符合条件的案件予以审判程序公开,当下观之有接受社会监督的意义,长远而言则是在呵护公众对司法的信心。

  司法公开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展现正义的一种理性方式,由此决定了推行司法公开不能“为公开而公开”。

庭审直播固然能倒逼庭审规范,但绝对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了直播、录播的效果,法官提前熟悉“剧本”,让庭审变成“走过场”。

直播、录播并将视频上网,要求更加严格的做好庭前准备工作,要求法官具备更高的庭审驾驭能力,但在案件事实的认定与法律规则的适用上,则不能“未审先断”。

  在日渐成熟的司法公开道路上,希望这样的担忧是多余的。

其实直播也好、旁听也罢,司法审判程序的公开目的,在于还原司法裁判的形成过程,将法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形成判断的逻辑思路,原汁原味展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供民众审读、评判并以优良的司法判断影响公众的法治观念。

这无疑对庭审法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中国而言,司法公开无异于一场程序革命,其对于法治的意义非同寻常。

或许在具体的行为规范上还需继续完善,但未来的路径无疑是清晰的,国家的司法活动将变得史无前例的公开透明,“阳光司法”注定会在法治中国的征程上留下灿烂的正义光辉。

  《人民日报》(2014年04月14日05版)

兰州水污染背后的管理短板

王石川

2014年04月15日04:

00 

  唯有升级思路、刷新理念、提高行动力,才能化解乃至避免类似的水危机出现

  到4月14日上午,兰州市自来水全面恢复正常供水。

这起由自来水污染催生的公共事件暂时告一段落,而由它带来的思考,却远未结束。

  10日17时,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发现,其出厂水苯含量严重超标。

一天之后,权威部门才正式公布水污染事件。

12日,记者从兰州有关部门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是原油管道泄漏造成自来水苯超标。

过了一天,当地又宣布,是两次历史事故造成的渣油泄漏导致了水污染的发生。

发布时间的延宕,权威信息的前后抵牾,让这场“意外”的自来水风波变得浑浊不清。

  水是生命之源,自来水是市民须臾不可离开的必需品。

自来水受污染之后,水之荒导致人之慌,市民纷纷抢购矿泉水、纯净水、桶装水,甚至连整箱的酒都成了抢购对象;

而各类信息满天飞,更加重了市民的焦虑与不安。

  谈到为何不第一时间公布自来水苯含量超标时,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这样辩解:

“不能一发现有问题,就关水,必须确定污染源性质。

”如此言辞似是而非。

确定污染源固然重要,宣告水被污染更重要,唯有早日宣布,市民才能及早应对。

事实上,确定污染源与宣告水污染并不冲突,如果延宕宣布,仍然供水,被蒙在鼓里的市民就可能仍然饮用苯含量超标的自来水,并可能造成身体伤害。

  兰州水污染事件,给供水企业上了一课,同样给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

兰州市民早在3月份就发现了自来水有异味,但当地政府迅速辟谣并查处造谣者,却没有对自来水可能存在的污染引起高度重视。

从目前的调查结果看,兰州的自来水污染,似乎早就埋下了伏笔。

如果两次历史事故早就得到善后,如果石化管道远离自来水管道,如果自流沟早就得到修葺,而不是超龄服役、年久失修,兰州自来水何以发生如此大面积的污染?

青岛中石化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后,国务院曾要求深入排查控制危险源,兰州的排查工作显然不够深入。

但愿经此危机,相关工作能够到位。

  除了关注这些“硬伤”,也需关注水源之危。

从2012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

新的国家标准共有106项指标,向世界上最严的水质标准——欧盟水质标准看齐。

然而水源的安全性却并不乐观。

环保和水利部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水库水源地、湖泊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都不高,更有2.5亿居民的住宅区靠近重点排污企业和交通干道。

风险源只有一个个清理掉,自来水安全才能少有污染的可能。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寒”,许多时候小细节背后却隐匿着大问题,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看似偶然个案,却并不偶然。

及时的信息公开,可增强政府公信力,减少事后的被动;

应对越及时,越能事半功倍,而不至于左支右绌。

兰州水污染事件,说到底可倒逼政府部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唯有升级思路、刷新理念、提高行动力,才能化解乃至避免类似的水危机出现。

  《人民日报》(2014年04月15日05版)

应对雾霾需要“整体性治理”

张 

2014年04月16日04:

18 

  雾霾之于工业社会,正如水患之于农业社会,都需要全社会协力的整体性治理

  

  “制度很重要”已成当前中国的共识,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继而屡屡成为关注焦点。

近日北京传来消息,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一个月,该市环保系统已根据条例立案100起,处罚金额301.3万元。

  参照伦敦摘掉“雾都”帽子的历程,比对美国“清洁空气”的记忆,我们可以说,雾霾治理有一个过程,急不得。

不过,急不得,却也等不得。

从史上最严条例到史上最严执行,从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国十条”到各地立下控制雾霾军令状,这些可贵的主动作为,不一定立竿见影就能让风烟俱净,却都是治理的必然过程。

最终成效的取得,就在这一步一个脚印的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之中。

  面对问题,坚定决心并着手解决,无疑能让公众更有信心、更多参与、更加支持。

但城市雾霾的成因十分复杂,特殊气象、汽车尾气、燃煤供暖、秸秆焚烧甚至是居民炒菜做饭,都有“嫌疑”。

这正说明雾霾只是“脸上的表象”,背后有着“肌体的病灶”。

无论从其历史看——长期粗放发展的积弊,从其规模看——各地近两年来集中爆发,还是从其影响看——每个人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治理雾霾都呼唤更为宏观的视野。

  在“十面霾伏”“自强不吸”的揶揄中,2008年北京奥运时的蓝天记忆变得更为美好。

当时,单双号限行、停止工地施工等运动式治理方式,在短期内成效明显。

近日又有消息传出,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北京“奥运模式”再创新,更多强调与周边省市的联防联控。

这体现了人们对环境治理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的确,哪个城市都不可能是一只大口罩,透进空气却又隔离污染。

而在区域经济体中,环境容量如何、工业布局怎样,都是需要通盘考虑的事。

有人说,长三角发展基本同步,珠三角则在一个省内,联防联控都比较好办,而京津冀却不仅涉及复杂的省际协调,更面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相比制定和执行史上最严条例,这确实是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宽的治理视野和更多的改革智慧。

  而所谓联防联控,又岂止于地域之间?

雾霾的治理,涉及从生产到生活方式的转型、涉及从经济到文化观念的变革,它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环保一家的事情。

当发展呈现锦标赛式的竞争,怎样让各地愿意放弃自己的政绩去换取一片蓝天?

当能源升级的需求与既成的垄断格局发生矛盾,如何拿出百倍勇气突破利益的藩篱?

当汽车成为工业文明的象征,又如何引导众人更多利用公共交通以减少排放?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肯定要包含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内容,这必然不是零敲碎打、一鳞半爪的事。

可以说,公众对雾霾消散的期盼,与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期盼,在本质上可谓一致。

  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是一个“治水社会”,农业生产的需要、大江大河的泛滥,让整个社会必须团结协同、整合资源来兴修水利、减少水患,国家因而产生,文明因之演进。

雾霾之于工业社会,正如水患之于农业社会,都是一种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需要的是全社会协力的“整体性治理”。

当前,我们已经累积了相当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制度等治理资源,已经具备在国家内部地区间实现差异化发展来实现整体治理的条件。

如果能以雾霾为突破口,破解发展与环境的考题,无疑将成为中国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民日报》(2014年04月16日05版)

三管齐下给土地财政去疾

徐立凡

2014年04月18日03:

58 

  给土地财政去疾,关键不在于形成一刀切、大一统式的行政政策,而在于构建可以打通土地、金融、行政程序的制度环境

 

  日前,一份“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报告”引发关注。

这份根据23个省份公开审计报告及其相关数据研究出来的报告显示:

土地偿债是多数地方政府的普遍选择;

土地偿债比重的高低,与地方经济活跃度密切相关;

地方的政府性债务压力,导致了部分地方违规“曲线偿债”的行为出现。

  无疑,部分地方财政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土地收入,会对地方的经济和社会治理方式产生直接影响。

在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转型升级任务加重的背景下,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形成的聚合效应,关系着宏观经济能否协调健康发展,关系着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构建是否能尽早成型。

  土地财政依赖症的弊端,在过去多有显现。

一些地方土地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因征地引发的社会事件时有发生,表明土地财政占比过高有可能扭曲地方治理,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形成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模式后,还可能养成地方的懒政惯性。

“穿新鞋走老路”,一些地方在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上打折,在推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上原地转圈,更有甚者,在局部利益诉求下,突破了“法无规定不可行”的施政底线。

  土地财政的痼疾已是众所周知。

关键在于,如何根据经济形势的要求减轻其负面性。

  尽快建立围绕土地制度的综合制度环境是必要前提。

目前有一种情绪化认知,将土地财政视为一些地方出现社会事件或债务隐患的第一成因。

殊不知,社会治理是否有创新能力、金融风控机制是否完善,影响着土地能否合理合法开发。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看,土地资源本就是经济增长的原始驱动力。

特别是对于缺乏经济禀赋、难以形成特色产业、市场发育滞后的地方来说,依靠土地谋求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

在经济发展多元化的现实面前,给土地财政去疾,关键不在于形成一刀切、大一统式的行政政策,而在于构建可以打通土地、金融、行政程序的制度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以提高对土地开发各个环节的刚性管理,让土地储备阳光化。

  落实现有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是当务之急。

“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是既定政策,对维护好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纠正厚此薄彼的土地利益分成格局意义重大。

各方利益越平衡,土地开发的非制度性成本就越小,土地就越能发挥应有作用。

此外,房地产调控也应从治标式的短线调控,转向治本式的长效调控,避免急功近利式的措施频繁改变市场预期,放大个别地方对土地的饥渴需求。

  优化央地关系、鼓励社会创新是重中之重。

目前,中央政府财权较大、地方政府事权较多的格局依然存在。

随着地方承担的支出义务持续上升,在不能迅速拓展稳定的财税来源的情况下,地方确实不得不依赖于土地收入。

因此,一方面需要通过完善分税制等改革,让地方财权事权实现更高水平的统一,帮助地方获得稳定财源,降低土地收入在财政中的占比,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推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推进税收制度等改革,激发社会活力,以繁荣的民营经济弥补财政所需。

  政策方向已经明确,土地财政去疾的条件已经成熟。

只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既定的改革方案,及时跟进、稳妥推进,土地财政依赖度的下降可期,地方财政结构的优化可期,而土地财政和地方债中包含的潜在风险,也可随着改革进程逐步消除。

  《人民日报》(2014年04月18日05版)

舌尖上的“故事”值得品味

李泓冰

2014年04月21日03:

54 

舌尖上的“故事”值得品味(人民时评)

  从不同角度讲述小人物的草根故事,从他们的歌哭悲欢,去触摸时代脉搏,这是可贵的原创,也是对正能量的有效弘扬

  西藏林芝的精壮汉子白马为了给弟弟攒下学费,攀上40多米高的树顶,去割野蜂的蜜巢,那浓郁甜美的蜂蜜,流淌着手足之谊;

四川一对漂泊的养蜂人夫妻,妻子妙手做出的美味豆花,让饱享“家乡味道”的丈夫,憨笑着认下“耙耳朵”(怕老婆)的调侃,对话中也藏着对家中一双留守娃娃的牵挂;

山西的麦客,小心翼翼地与雇主砍价,新麦做出的腰带面麦香浓郁,他们却吃得心事重重,明年还能与收割机抢到多少地盘……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心襟摇荡。

只是,这一回的“舌尖”,回味的不仅仅是镜头前美得璀璨的食品,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更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小人物的命运故事,以及故事背后正在剧烈变革中的中国叙事。

  讲故事比讲道理更重要。

曾经精致呈现的美食色香味,通过一个个的故事,丝丝缕缕地渗入国人心田,让人开始重新掂量“民以食为天”的分量,不但品味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更感恩食材中的诚信与情义,甚而忧虑五千年饮食文化在利益之惑中的局部迷失。

难怪有观众说,“舌尖2”让人看了,不再只是垂涎,还有了流泪的冲动。

  在一部关于美食的片子里,如此精心地讲述草根人物的故事,透出编导的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

这曾是我们容易缺失的一种细小而重要的笔触。

如果只是习惯于宏大叙事的笔墨,往往在丢失了生动故事的同时,也丢失了人性的温度、社会的温暖。

一部成功的作品,唯有细节,才能生动;

唯有生动,才能深刻;

唯有深刻,才能独到地直击人心。

  对一个拥有五千年记忆的古国而言,历史似乎漫长得令人疲倦,足以令后人忽略太多小人物的小故事。

一卷史册,皇皇二十四朝,本纪、列传之类,大多是帝王将相,弄个把江湖人物进去,就算是很另类很体贴了。

至于小小百姓,那只是蚁民、草民,谁会在庄严叙事中,关注一只蚂蚁的疼痛、一株野草的呜咽呢?

秦军坑杀40万赵军降卒,项羽坑杀20万秦俘……谈笑间生命的灰飞烟灭,只虚化成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为英雄豪杰背书而已。

  新中国的成立,让普通士兵、石油工人有了成为时代偶像的契机,掏粪工人也可以成为共和国国家主席的朋友。

普通人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这个国家的舞台,标注着时代的进步。

然而在追求典型化的新闻效应和戏剧效果的诸多创作中,小人物的故事要进入大众的视野,仍然并非易事。

因此,类似“舌尖2”这样的努力,便让人激赏。

从不同角度讲述小人物的草根故事,从他们的歌哭悲欢,去触摸时代脉搏,这是可贵的原创,也是对正能量的有效弘扬。

  事实上,不但是“舌尖2”,还有讲述音乐人故事的“中国好歌曲”等节目,“替亲人出书,为百姓立传”的《百姓家史》系列丛书,它们都以独有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味道,感动全国,感动世界。

  这样的“味道”,值得聆听,也值得喝彩。

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詹勇

2014年04月23日04: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