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香菇栽培技术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7157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8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 香菇栽培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十章 香菇栽培技术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十章 香菇栽培技术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十章 香菇栽培技术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十章 香菇栽培技术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章 香菇栽培技术Word格式.docx

《第十章 香菇栽培技术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香菇栽培技术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章 香菇栽培技术Word格式.docx

菌丝由孢子萌发而成,白色,呈绒毛状,具横隔和分枝,多锁状联合,粗2—4微米,菌丝不断生长繁殖,相互集结为菌丝体,呈蛛网状,菌丝体是香菇的营养器官,相当于高等植物的根、茎和叶,香菇的任何一部分组织均由菌丝组成,取香菇的任何部分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都可萌发新的菌丝,菌丝不断生长,一部分菌丝则在适当条件下发育分化成子实体,菌丝老化后形成黑褐色菌膜,这种菌膜与香菇菌盖外部是同一种物质。

2.子实体:

子实体是香菇的繁殖器官,相当于高等植物的果实,子实体上面产生的孢子即为种子。

香菇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

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

香菇子实体是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

(1)菌盖:

菌盖是菌褶的依附,产生担孢子场所的保护器官,力盖直径一般3—15厘米,颜色和形状随着菇龄的大小,受光的强弱及其营养的丰缺而有差异,幼时盖缘内卷呈半球状,成熟时菌褶平展,边缘向内微卷;

过分老熟时则向上反卷。

菌盖表面量淡褐色、茶褐色、黑褐色,往往披有白色或同色的鳞片,有时还产生龟裂或菊裂。

幼时边缘有淡褐色纤维状毛的内菌幕,菌幕上方白色,下方茶褐色,此物遗留于菌盖的表面,菌肉肥厚,呈白色。

(2)菌褶:

菌褶是孕育担孢子的场所,生于菌盖下面,成辐射状排列,白色,呈刀片状或上有锯齿,宽约3—4毫米,褶片表层披以子实层,其上有许多担子,在担子上生有无数的孢子。

(3)菌柄:

菌柄是支撑菌盖,菌褶和输送养料、水份的器官。

生长于菌盖下面的中央或偏中心的地方。

菌柄坚韧、中实,圆柱形或上扁下圆柱形,其粗细和长短因温度、养分、光照和品种的不同而异。

上部白色曲部略呈红褐色。

幼小时柄的表面披有纤毛(干燥时呈磷片状),一般柄长2—6厘米。

菌环顶生,易消失。

环以下有纤维状白色鳞片。

三、生活史

香菇的孢子萌发而成菌丝。

菌丝生长发育分化子实体,子实体再产生无数的孢子。

这就是香菇的生活史,也称为一个世代。

完成这个生活史,在自然条件下约需8—12个月,甚至更长一些,在人工木屑栽培条件下,可缩短为3—4个月。

香菇的一个世代包括三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

即第一次菌丝。

香菇的孢子为4微米大小,有“性”的区别,属异宗配合的高等担子菌。

香菇是异宗结合四极性的菌类,担孢子的性别是受二对遗传因子所控制。

四个担孢子的性基因分别是AB、Ab.aB、ab四种类型。

萌发的单核菌丝只有AaBb的组合才是可育的。

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伸长形成菌丝,这种菌丝的每个细胞里都含有一个细胞核,即为单菌核即第一次菌丝或称作初生菌丝。

此菌丝较细小,分枝较多,生长速度慢,生活力也较弱。

由于它有“性”的区别,所以单个子孢发成的单核菌丝是单性不孕的。

因此,是不会长出香菇的,必须有两个不同性的单核菌丝互相配合后才能正常发育。

香菇又是“四极性”的,它受两对基因控制,而不是任意“十”和“一”都可以配合的。

2.第二阶段:

即第二次菌丝,当第一次菌丝到一定阶段,两个不同“性”的单核菌丝在靠近部分产生凸起,凸起部分伸长相互接触,使两个不同“性”的细胞彼此沟通,原生质融合在一起,其中一个细胞核移到另一个细胞内,完成了原生质的配合过程,即锁状联合形成过程,不断分裂形成两个核的菌丝,因此叫双核菌丝,也叫第二次菌丝,次生菌丝或称复相菌丝,它比第一次菌丝粗状,生长速度快,生活力强。

人工接种的纯菌丝,就是以这种形式存在的。

 

香菇的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都能产生厚垣孢子,因此在香菇生活史中,除了从担孢子→担孢子的大循环外,尚有单核菌丝→厚垣孢子→单枚菌丝,以及取核菌丝→厚垣孢子→双核菌丝的两个小循环。

3.第三阶段:

即第三次菌丝。

当双核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生理阶段,在适当的条件下便高度分化,形成十分密集的菌丝组织,进入到第三次菌丝阶段,并互相扭结成子实体原基,原基分化发育形成菇蕾,最后发育成完整的子实体——香菇,再由香菇产生孢子进入下一个世代。

四、生长发育条件

香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生活条件,大体上包括营养、温度、水份、空气、光照和酸碱度等几个主要因素。

1.营养

香菇是一种木材腐朽菌,是依靠分解吸收木材内的营养为主,在培养基中,适合菌丝生长的碳源以单糖最好,双糖次之,淀粉最次;

氮源以有机氮最好;

矿质营养以碳酸钙、磷酸二氢钾等为主。

在椴木中,菌丝除了吸收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少量可溶性物质外,主要是利用木质部中的木质素作碳源,利用韧皮部细胞中的原生质作氮源,沉积于导管中的的有机或无机盐作营养,因此,选择边材发达,心材软小菇木,有利于香菇的生长发育。

在木屑栽培中,培养料内加入米糠、麸皮、糖、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不仅可满足菌丝的生长需要,也有利于后期子实体的连续发生,获得高产,香菇菌丝能利用有机氮和铵态氮,不能利用硝态氮,在有机氮中,能利用氨基酸中的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酸酰胺、谷氨酸酰胺,不能利用组氨酸、赖氨酸等。

2.温度

温度是影响香菇生长发育的一个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它所需要的温度也不一样。

(1)孢子萌发温度一般在13—32℃之间;

最适温度23—28℃。

低于10℃和高于32℃生长不良;

35℃停止生长;

38℃以上死亡。

在—20℃经10小时也不会死亡。

段木栽培时,由于木材的保温作用,菇木内的菌丝可忍耐比气温更低或更高的温度。

当气温低到—20℃和高到40℃时仍可保持10—20小时生命。

(2)香菇原基在8—21℃分化;

在10—20℃分化最好。

当气温和水温相差10℃以上时,把成熟的菇木浸水若干小时,给于温差、湿差、排除草酸,造成无氧呼吸等刺激,可以促使香菇分化,是提高香菇生产的一个有效措施。

(3)子实体发育温度5—25℃;

适温为12—17℃,香菇子实体的形状和产量同样受到产菇期间温度的巨大影响,在适温范围内,较低的温度(10—20℃)香菇发育慢,但质量好,不易开伞,厚菇多;

在较高温度(28℃以上)中,香菇发育快,但质量差,质地柔软,易开伞,薄菇多。

香菇品种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有差别。

目前将常用于栽培的品种按适宜出菇的温度范围分成三种类型,即高温型,中温型和低温型。

A.高温型:

出菇适温是15—25℃,适宜夏、秋出菇。

这类品种有:

7405、7838、7839、7925等。

B.中温型:

出菇适温是7—20℃,适宜秋、春出菇。

最著名的品种有香九和7402。

近年来,三明真菌研究所用亲本7402菌株的子实体分离所得的单孢与当地野生亲本菌株分离所得的单孢进行杂交,培育出cr—01,cr—02两个新品种也属中温型优良品种。

C.低温型:

出菇适温是5——15℃。

适宜冬春出菇。

品种有7912、7920等。

  

3.水分

水份是香菇生活的首要条件。

外界的营养物质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通过香菇的细胞壁渗透进来。

所有的代谢产物也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水分不足或过多会阻碍香菇的生长发育。

香菇所需的水分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基内的含水量,二是空气湿度,但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香菇对水份的要求也有差别。

(1)孢子在液体中也能萌发(在适温条件下),但菌丝不能正常生长或不能生长(蒸馏水中)。

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中,最适含水量是60—70%(因木屑种类、粗细而异);

在段木中最适宜的含水量是35—40%。

空气相对温度以70%为宜。

(2)子实体发生的生长发育阶段,菇木含水量应增加到50—6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90—93%为宜,在生产上把成熟的菇木和木屑栽培采过菇失掉了大量水份的菌砖、菌袋浸入冷水中,提高含水率,使其产生温差和湿差,来促使菇蕾的发生,并通过浸水时间长短来控制菇蕾发生的数量。

其适宜量因代料栽培与段木栽培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1)代料栽培。

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55%~6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

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40%~68%,空气相对湿度85%~90%。

(2)段木栽培。

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45%~5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

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50%~60%,空气相对湿度80%~90%。

4.空气

香菇是好气性伞菌,足够的氧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空气不流通、不新鲜、呼吸过程则受到阻碍,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也受到抑制,甚至造成死亡。

缺氧时,菌丝借酵解作用暂时维持生命,但消耗大量的营养。

菌丝易衰老,甚至很快死亡。

而霉菌或其它杂菌都喜欢在这种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因此,选择菇场和建造菇房时,必须注意通风条件,才能得到好的收成。

5.光照

香菇虽然属于真菌,是异养作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但是香菇是需水性真菌,强度适合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备条件之一。

散射光可以促进色素转化和沉积,没有光线决不能形成子实体;

分化后的原基在暗处有陡长的倾向,盖小、柄长、色淡、肉薄、质劣。

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则完全不需要光线,光线会抑制香菇菌丝生长,在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直射阳光对香菇菌丝有抑制作用和致死作用,在明亮的环境中菌丝易形成褐色的被膜。

香菇的原基形成阶段,最适光强度为10勒克司,波长在370—420毫微米之间,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子实体发育。

6.酸碱度

香菇菌丝生长发育要求微酸性的环境,培养料的pH值在3~7都能生长,以5最适宜,超过7.5生长极慢或停止生长。

子实体的发生、发育的最适pH值为3.5~4.5。

在生产中常将栽培料的pH值调到6.5左右。

高温灭菌会使料的pH值下降0.3~0.5,菌丝生长中所产生的有机酸也会使栽培料的酸碱度下降。

第三节 香菇品种的选择

香菇品种的选育是在一定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具有各异的生态型,它们在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态和产量方面有很大差异,每个品种都有自已的生物生态学特点。

根据当地气候环境特点选用相应类型的品种是栽培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气候环境条件中,决定香菇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根据香菇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可将香菇品种划分为高、中、低和广温型四个类型。

Ø

高温型:

出菇温度15-33℃,8℃以下不出菇。

中温型:

出菇温度8-26℃,低于8℃,高24℃都不能正常出菇。

低温型:

出菇温度4-24℃,25℃以上不正常出菇。

广温型:

出菇温度6-30℃,低于6℃,高于30℃不能正常出菇。

香菇生长的形态特征关系到商品的优劣,是选种的重要依据。

根据香菇的外观表现形态,可将菇形划分为圆整,不圆整,畸形三类。

圆整:

菇幼时半球形,成熟后略平展,边缘内卷。

不圆整:

菇呈不规划半球形,或菇盖凹凸不规则或帽状。

畸形:

菇不分化,呈瘤状物,菌褶反卷,盖柄粘连等。

根据菇盖直径大小将菇分为大、中、小三类。

大型菇:

菇盖直径8厘米以上。

中等菇:

菇盖直径4-7厘米。

小型菇:

菇盖直径小于4厘米。

根据菇盖生长发育的薄厚分为厚菇、中等及薄菇。

厚菇:

菇盖厚1.6厘米以上。

中等:

菇盖厚1-1.5厘米。

薄菇:

菇盖厚小于1厘米。

根据菇柄与菇盖生长比例,将菇划分为柄长、柄中等、柄短三个类型。

柄长:

菇柄长大于菇盖直径。

柄中等:

菇柄长与菇盖直径等长。

柄短:

菇柄长小菇盖直径。

香菇产量是其生命力的另一表现形式,高产才能高效,才能有栽培价值,根据香菇的生物转化率可将其分为高产、一般、低产种三类。

高产:

生物转化率高于100%。

一般:

生物转化率达80-100%。

低产:

生物转化率低于80%。

第四节 香菇菌种制作

香菇菌种制作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是培养母种(亦称一级种或试管种)用孢子分离、组织分离或基质内菌丝分离等方法都可获得母种。

第二是培养原种(亦称二级种),利用母种的菌丝体接入木屑或谷粒等培养基中,扩大繁殖培养成原种。

第三是培养栽培种(亦称三级种或生产种),利用原种的菌丝体,再扩大繁殖1次,即制成栽培种,它可以直接投入生产。

这样经过母种→原种→栽培种的不断扩大繁殖后,食用菌菌丝体的数量得到大量的增加。

与此同时,菌丝也越来越粗壮,分解有机质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利用这种菌丝体投入生产,则能生长出健壮的子实体而取得高产。

一、香菇母种的制备

任何一个香菇品种,经过组培或孢子培养制成原始母种(保藏种)由原始母种转扩,即为生产母种。

生产母种通常用PDA培养基,选用180×

18毫米试管,制成斜面试管接种而成。

PDA培养基配方:

土豆(去皮、去芽)200克(也可用淀粉,用量为6克/1000毫升)

葡萄糖      20克

琼脂20克

磷酸二茎钾2克

复合维生素B2克

旦白栋5克

硫酸镁0.3克

加水1300毫升

上述配方可配制1000毫升溶液培养基。

配制方法:

土豆去皮、去芽,称重,切成0.5厘米厚片,放入24公分铝锅中,加入1300毫升水,煮沸5~8分钟,用双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重新倒入锅中加入琼脂,煮沸后转小火,使琼脂溶化,将维生素B在研体内加入少量水研磨成稀浆,再倒入锅中,同时,加入葡萄糖、磷酸二茎钾、旦白栋和硫酸镁,搅匀后趁热分装试管,装入试管内的溶液高度以试管的1/4为宜,塞上棉塞,置于高压灭菌锅中1.5个大气压,灭菌30分钟,或用蒸锅蒸75分钟,灭菌后趁热摆斜面,培养基斜面长度以占试管的3/4弱为宜。

如棉塞潮湿,要进行烘烤3~5小时,否则,潮湿棉塞易染杂菌。

斜面培养基试管置干燥处3天后,若斜面无杂菌形成,表明灭菌彻底,即可用于接种。

接种:

通常在接种箱内进行。

先将斜面试管放入接种箱内,再用75%酒精擦接种及待接菌种试管,放入接种箱,同时放入酒精灯、接种针,用2~5克烟雾剂点燃烟熏30分钟后,即可接种。

接种前,先点燃酒精灯,用75%酒精擦手,用酒精灯火烧接种针,冷却后,放入待接菌种试管内,左手拖握菌种试管和斜面试管、右手用姆指、食指和中指象拿笔一样握接种针,在菌种试管内挑取米粒大小菌块放入斜面试管中,塞上棉塞即可,一支菌种试管可接50~60以斜面试管。

接完种后,每5支斜面试管捆包在一起,放入培养室内,在23~25℃条件下,12~15天长满试管斜面,该即为生产母种。

二、香菇原种的制备

原种由母种转扩而成,一般一支试管种扩二瓶广口瓶原种。

原种培养基广泛采用的是木屑培养基,其配方:

杂木屑77%,麸皮20%,糖1%,生石膏2%,水115%,木屑拌料前先用1厘米方孔筛滤去木块和杂质,然后将麸皮、石膏倒入木屑中搅匀。

糖用水溶化后,均匀加入水中拌料,料要拌匀,无生蕊现象。

检验含水量方法,以手握料成团落在地上散开,手用力握料指缝间应无水滴痕迹。

广口瓶装满料后,用小于瓶口的直弯头小铲压料,尽可能压实,料装至瓶颈部下方2厘米处,然后用布擦瓶口内外残余木屑,塞上棉塞,放入灭菌锅中,1.5大气压条件下灭菌3小时,常压锅灭菌,在大气的条件下需灭菌12~16小时。

灭菌结束后,取出菌种瓶放入接种箱自然降温,瓶温低于30℃即可接种。

接种前的准备与消毒与母种相同。

但原种接种,要用特制的原种接种针或用8号铁丝自制成0.5厘米宽弯头小铲状接种针。

接种时如发现棉塞湿,必需换上经过灭菌的干棉塞。

接种后的原种置于通风、干燥处和20~30℃环境条件下约40天发满瓶。

在发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发现杀菌立刻检出。

三、香菇栽培种的制备

栽培种由原种转扩而成,一瓶原种可扩接40瓶(袋)栽培种。

栽培种所用培养基与原种相同。

但所用容器取决出菇菌袋的接种方式。

用手掰块点种(庆元式接种法),栽培种应选用袋装。

值得注意的是瓶装发菌仅需30天即可满瓶,而袋装则需40~45天才能满袋,采用不同容器发菌,其接种时间应事先安排好。

选用袋装制栽培种,种袋规格以15×

30×

0.05聚丙烯塑料袋为宜,并用无棉盖体封口。

袋装栽培种培养基灭菌时间要比瓶装多灭2小时以上,灭菌才能彻底。

菌袋接种后,应随时观察发菌情况,并检出杂菌瓶(袋)。

检测菌种(包括母种、原种)方法:

1、菌丝洁白粗壮,生长快,长势好,爬壁力强。

2、打开瓶(袋)塞后有浓郁香菇气味,培养料呈浅黄色,块状,挖后菌丝复活快。

3、菌丝无萎缩、离壁现象。

4、菌丝无厚菌皮或褐变、黑变现象。

菌丝出现厚菌皮、褐变、黑变皆是菌丝老化特征,接种成功率仅达60~75%。

出现褐变、黑变菌块菌丝一般不宜接种。

最具生活力,接种成功率最高时期的菌龄菌种是菌丝刚发满瓶(袋)后至刚刚出现星点状原基,这一时期的菌种发菌成功率几乎可达100%。

为了使用生活力最强菌种,栽培种应根据生产计划及进度分3~5批制备。

四、香菇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配制和菌种制作

1.培养基的配制

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基种类和配方很多,下面仅介绍常用的几种:

(1)谷粒(麦粒、玉米粒)培养基配方为谷粒50公斤加石膏0.5公斤。

先将谷粒用清水洗净,浸泡12小时左右,使其充分吸水。

谷粒泡好后放人锅内煮,以熟而不烂为度,捞出控水后,把石膏粉与谷粒拌匀。

这样培养基适用于做原种培养基。

(2)木屑培养基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78%、麦麸或米糠20%。

白糖l%、石膏l%。

制作方法是把选用的木屑筛去木块和树皮,先将木屑、麦麸、石膏搅拌均匀,再用溶化的糖水拌料。

配制好的培养基用手紧握时,手指间有水溢出而不下滴为宜(含水量约为60%)。

这种培养基对原种和栽培种生产都是适宜的。

上述培养基配好后,即可进行装瓶(500毫升装的罐头瓶或酒瓶),装入量至瓶肩。

如果是木屑培养基需要培养料在瓶中达到上紧下松程度,瓶中间用锥形木棒扎一个直径约1.5厘米的洞,直通瓶底,以增加氧气,利于菌丝蔓延。

瓶口内外擦净,罐头瓶用聚乙烯膜常压灭菌或聚丙烯膜封口,酒瓶可用棉塞封口。

用瓶子制种,成品率高,但瓶易碎,成本也高,大规模生产和运输有一定的困难。

近年来,用塑料袋制作栽培种的菇农越来越多,具有轻便、价廉等优点。

塑料袋有聚乙烯和聚丙烯两种,聚乙烯袋只能用于常压灭菌,聚丙烯袋常压、高压灭菌均可。

塑料袋规格以17×

0.005厘米较为合适。

2.菌种培养基的灭菌

培养基的灭菌是菌种生产成败的关键。

未经灭菌的培养基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常常导致菌种污染,给生产造成损失。

目前菇农普遍采用的灭菌方法是常压蒸气灭菌。

常压蒸气灭菌的常压灭菌灶用砖砌成,选直径110厘米的铁锅,用砖砌高100厘米。

直径120厘米的锅筒,内外用水泥抹光滑。

培养基装入灭菌锅后,用较厚的塑料膜和麻袋片把锅筒口包盖住,用绳子捆绑结实。

然后用旺火猛烧,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锅烧开。

待塑料膜鼓气后成馒头状时,说明锅已烧开。

灭菌从这时开始计时,要持续8~10小时,确保灭菌彻底。

一些菇农往往在灭菌上麻痹大意,因杂菌污染严重而导致制种失败。

常压灭菌操作时要做到“三防止”,一要防止中途降温,灭菌过程中,中途不得停火,如锅内达不到100℃,在规定时间内则达不到灭菌的目的。

二要防止烧干锅,在灭菌之前锅内要加足水,在灭菌过程中,如果锅内水量不足,要及时从注水口注水。

三要防止存在灭菌死角,如锅底着火部位不均,锅筒上口仅从一端漏气等等都可能出现灭茵死角。

3.接种与培养

灭菌后的培养基可进行接种,接种就是将菌种移植到培养基上。

从事接种的操作人员,必须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使操作者和接种工具处于严格的无菌状态。

因此,必须对接种工具进行严格的灭菌,对操作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操作者的手和衣着也要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接种时要在接种箱内或接种室里进行。

接种时,先将接种箱或接种室内杂物清除干净,用2%来苏儿喷雾消毒。

将待接种的培养基。

菌种和所用工具放人接种箱或接种室工作台上,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接种箱、接种室至少半小时,用量是每立方米空间用5克高锰酸钾,加10毫升甲醛。

接种前用75%的酒精棉擦抹双手、母种试管或原种瓶外表,然后点燃酒精灯,进行操作。

接种完毕,熄灭酒精灯,将已接好种的瓶或袋移至培养室培养。

一般一支母种可扩繁原种4~5瓶,一瓶原种可扩繁栽培种40~50瓶或15~20袋。

培养室要保持清洁并调好温、湿度和空气、光照等环境条件。

菌种培养的适宜温度以20~25℃,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为宜。

发菌期间要求暗光发菌,培养室要始终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条件。

按此管理方法,菌种在40天左右就可长满瓶或袋。

长满瓶(袋)的菌种如果不马上使用,要放在0~10℃以下的环境中,可保藏1~3个月。

 

第五节 香菇段木栽培技术

 

段木栽培产的香菇商品质量高,投入产出之比也高,可达1∶7~10,但需要大量木材,仅适于在林区发展。

我国香菇栽培最早是浙江的龙泉、庆元和景宁一带,世代相传的老式栽培步骤大致可分为:

选山场、砍伐菇木、砍花、砍放水口、遮拦、出菇期管理和采摘加工等。

老法栽培操作简单带上一斧头就可种菇,但产量低而不稳,靠天吃饭。

纯菌丝接种栽培法是目前获得高产、优质香菇比较可靠的办法。

这套栽培技术在国内才推广十几年,平均产量和质量都还达不到日本的水平,日本每立方米段木可产干菇13—22公斤,几乎比我国平均产量高一倍。

但是,我国产区经营管理得好的菇场也达到了每立方米木材10公斤以上的单产水平。

要想达到理想的产量水平,必须按科学规律办事,各个生产环节都应严格把关。

其栽培步骤可分为:

备料、接种、养菌、排场、催菇、管理、采收、加工和菌材的越夏管理。

一、菇场选择和准备

在香菇林地栽培中,菇场选得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菌丝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高低,选择菇场需要兼顾资源、水源、地形、海拔、林相等条件。

菇场周围要有丰富的菇树资源,应实行砍育相结合,菇树可长期周转利用,而且砍伐后有足够的场地堆放。

菇场应水源充足。

有足够树阴,达到三分流露七分阴蔽,因此,要进行适当的整理。

场地以地面沙砾多、偏酸性的缓坡地比较理想,便于排涝防渍。

菇场设在海拔400—800米的低山的坐北向南或东南山坡。

确定场地后,要着手进行清理,场地内清除什草什树,把地面平整,开通道路,修筑排灌沟。

最后在场地撒上石灰,除虫防蚁,抑制杂菌。

菇场选好后,在菇木进场前一定要把地上及周围一定距离的杂草和影响通风的灌木丛清除掉,开好截水沟,撒上一些杀虫和石灰粉,创造一个适宜于香菇生长而不利于杂菌、害虫生长的生态环境。

若搭人工阴棚,也应达到上述环境条件,遮阴的郁闭度还应高一些,以0.7为宜,若能用葡萄、猕猴桃等藤本植物作永久性遮阴物,效果更好。

二、菇树的选择和备料

1.树种的选择:

据统计,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