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方案专业建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7006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8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方案专业建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山西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方案专业建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山西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方案专业建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山西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方案专业建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山西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方案专业建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方案专业建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山西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方案专业建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方案专业建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方案专业建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学环境与职场氛围相差甚远,是制约本专业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的主要矛盾;

教师创新意识弱,技术开发能力不强,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及时掌握新方法、新知识、新技术等情况,是制约本专业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的关键问题;

机电一体化设备种类众多,相对投入大且台套数少,学生实训操作机会少,这是制约实践能力提高的实际问题。

2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2.1专业发展目标

(1)专业建设目标

推进校企对接。

通过对山西省机电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调研,校企联合研讨论证,构建基于“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展顶岗实习期间教学指导功能,完善校企共同管理育人体制机制工学结合管理方式;

探索系统培养。

制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强化实践育人。

构建基于生产性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群,建立“校中厂”和“厂中校”实践教学基地;

转变培养方式。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两届学生技能竞赛大型活动;

建设教学团队。

加强专任教师生产实践锻炼,引入企业一线人才,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实施第三方评价。

构建基于学生和企业满意的就业服务体系与基于地方经济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2)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面向现代装备制造类企业,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和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基础宽厚、专业精通、素质全面,创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强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教学质量目标

专业教学质量目标为人才培养模式适用、课程体系合理实用、师资队伍理实均强、教学设备充实够用、质量管理科学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良好、就业岗位三方满意。

重点关注内容为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考核要求融入课程教学过程;

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够与企业生产岗位“零对接”,实现较高的就业质量,以此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评价标准。

2.2监测指标

1)完成山西省机电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012年)一份;

安排顶岗实习期间校企双方教学指导任务,有检查,有考核;

2)制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套;

建成3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机电设备维修》、《数字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调试与维护》),并编写完成相应校本教材3本,制作相应多媒体教学资料3套;

3)与山西防爆电机集团公司(或山西际安电气有限公司)建立“厂中校”实践教学基地(不少于1000平方米厂房),与长治崧宇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校中厂”实践教学基地(生产性车间1个);

与企业合作开发1套以虚拟生产等为内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机电实训室1个,并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

4)分年度举办2届学生技能竞赛大型活动;

5)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8人,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到80%;

推动教师积极进行教科研工作,完成科研课题3项以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

6)建立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对毕业生毕业后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建立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包含2011,2012,2013年数据信息)。

3专业建设内容

3.1建设实施步骤

人才需求及合作企业调研,建设方案专家论证,目标任务分解,分项目具体实施,中期汇报考核,分项目指标中期监测,建设方案修订调整,分项目实施完善,整理汇总,接受验收。

3.2建设内容

1)推进校企对接,构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将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重要的切入点,由此带动专业调整和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原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上,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内容,促成合作企业深入参与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推进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不同企业,确立相对稳定的工学交替课程或实践内容,由企业灵活安排工学交替形式。

结合专业发展需要拓展与长治地区及周边区域机械电子行业企业、煤矿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班级。

本专业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机电人才知识能力结构要求的变化,深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训中心+生产企业”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和“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拓展顶岗实习期间教学指导功能,完善校企共同管理育人体制机制工学结合管理方式。

2)探索系统培养,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结合专业建设模式,按照职业岗位知识、素质、能力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制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立“机械技术为基础,液压气动为辅助,电子控制为核心,重在机电设备维修”的专业课程体系。

围绕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机电设备维修》、《数字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调试与维护》)的建设,编写完成相应校本教材,制作相应多媒体教学资料,同时带动其他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顺利展开。

3)强化实践育人,构建基于生产性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群

构建基于生产性的集教学、培训、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群,建立“校中厂”和“厂中校”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数字化机电实训室,建立网络化、虚拟化的实习实训中心,实现产品设计、运行工程监控、仿真装配的数字化虚拟教学形式;

新建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室与矿山机电系统实训室。

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必要的基本素质课程和思维能力训练课程学习后,根据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选择相应课程模块,在学校和企业交替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能力培养,参与企业生产,学习企业管理规范,培养职业素质。

使学生既能获得生产所需技能的训练,又能得到良好的职业素质培养,为学生顺利就业铺平道路。

4)转变培养方式,大力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与训练,开展学生技能竞赛大型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与企业合作开发以虚拟生产等为内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并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

5)建设教学团队,加强生产实践锻炼

着力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轮流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锻炼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

积极鼓励学院专业青年教师并推动他们与全国机械行业企业和省内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

聘请行业企业高水平技术人才,努力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培养专业带头人,使其能够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统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工作,并能对行业开展技术合作、咨询或培训。

通过建设,逐步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专兼结合、校企交融、互兼互聘、互惠互利的专业教学团队,并建立保障优秀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

6)实施第三方评价,建立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数据库

对毕业生毕业后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建立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数据库。

使本专业成为山西的岗前、在职、劳动力转移和职教师资的培训基地和面向区域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服务基地。

4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

4.1改革举措

(1)深化“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学环境与职场氛围相差甚远,是制约本专业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的主要矛盾。

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将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重要的切入点,由此带动专业调整和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引导学生及早感受和介入职业岗位环境。

具体举措为:

1)针对山西防爆电机集团公司、山西际安电气有限公司、长治崧宇科技有限公司等不同企业,确立相对稳定的工学交替课程或实践内容,由企业和学院进行教学工作,建立“厂中校”实践教学基地;

2)拓展与长治地区及周边区域机械电子行业企业、煤矿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班级,并积极探索“企业招工入学”人才培养模式;

3)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在校内建设“生产车间”,引入企业管理模式、生产任务、新技术新工艺等,建立“校中厂”实践教学基地。

(2)切实加强生产实践锻炼,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创新意识弱,技术开发能力不强,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及时掌握新方法、新知识、新技术等情况,是制约本专业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的关键问题。

以“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为目标,着力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聘请行业企业高水平技术人才,努力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逐步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专兼结合、校企交融、互兼互聘、互惠互利的专业教学团队,并建立保障优秀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比例优质师资队伍。

1)培养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学习国内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有效进行学习培训;

2)轮流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累计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

3)聘请行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

(3)建设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训操作机会

加大实训设备经费投入,积极寻求企业协助,建设虚拟实训教学环境等方法的采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1)加大经费投入,新建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室、数字化机电实训室与矿山机电系统实训室;

2)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建设“生产车间”,建立“校中厂”实践教学基地;

3)与企业合作开发以虚拟生产等为内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充实数字化机电实训室,并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

4.2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1)成立由相关专家组成的项目建设指导与咨询委员会,对建设项目提供宏观政策指导与业务咨询,全程跟踪、监督建设过程。

2)成立院建设领导组,全面负责建设项目的规划、决策、实施、管理等工作。

3)成立项目建设监督小组,负责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保证建设质量和决策民主、管理科学。

4)成立项目建设小组,制订项目的建设计划和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

(2)制度保障

建设项目确定以后,学院将正式下达《项目建设任务书》,明确项目组织和负责人的建设责任、各阶段的建设任务、建设进度和建设目标等。

在省教育厅、财政厅的指导下,严格遵照项目办公室制定的项目管理办法,制定和实施《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责任追究实施办法》、《项目建设情况定期报告制度》、《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以及有关项目建设检查考核、评价通报等规定和相关配套政策,以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3)经费保障

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中央财政将及时足额给予学院建设配套资金,重点用于学院实践教学设备购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设项目,实行专款专用,确保专业建设经费的落实。

(4)监督审计

学院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对项目运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公示,确保项目运行的适时监控。

学院应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审计。

5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

5.1建设进度

2012年5月,形成本专业“工学交替”、“集中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

2012年6月,建立“校中厂”和“厂中校”实践教学基地;

2012年7月,完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构建;

2012年12月,建成数字化机电实训室,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室;

2013年8月,建成矿山机电系统实训室;

2013年8月,完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软件开发工作;

2013年10月,建成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5.22012年、2013年预期绩效

(1)软硬件建设成效显著

● 2012年,形成较完善的“工学交替”、“集中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

● 2012年,建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

在此基础上,2013年,建成3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机电设备维修》、《数字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调试与维护》),并编写完成相应校本教材,制作相应多媒体教学资料。

● 2013年,建成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教师总数达到20人,专任教师达到10人,副高以上职称比例达到30%,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到80%,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聘请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骨干教师4名,引进实践指导教师2名,聘请行业专家和兼职教师8名,培训“双师”素质教师10名。

● 2012年,在实训场地、设备数量、技术含量、训练手段、开放程度等方面加以拓展。

2013年,将实训基地建成山西及中西部机电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

● 2013年,建成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室、数字化机电实训室与矿山机电系统实训室。

(2)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水平显著提高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形成良性互动校企合作新机制。

2012年,建成技术研发与创新设计平台,加快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度,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为地方企业排忧解难。

2013年,完成课题三项以上,发表论文五篇以上。

(3)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开展

预期2012年、2013年每年培训中职教师、转岗、下岗职工200余人。

(4)辐射和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专业建设,使专业教师水平明显提高、实训力量明显增强、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基本形成;

并以丰硕的教改成果引领校内矿山机电等专业群的建设,带动周边区域10余所职业院校相近专业快速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届时,本专业受益学生达600余人,专业群受益学生达2000余人。

6建设经费预算

本专业央财预算共计20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100万元(项目分项明细见表1),非设备购置费100万元(项目分项明细见表2)。

表1实训实习条件改善项目设备购置分项明细表

实训室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单价

(万元)

金额

资金使用时间

数字化机电实训室

1

机电一体化控制仿真软件

50

0.3

15

2011年-2012年12月

2

计算机

0.5

25

3

服务器及网络设施等

5

4

配套设施

0.1

小计

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室

逻辑分析仪

ESLA601

10

超声波探伤仪

PXUT-320C

电刷镀机

TD-150

1.5

6

逻辑测试笔

TTL/CMOS

机电一体化装调维实训台

8

电讯工具箱

0.2

20

矿山机电系统实训室

综合机械化矿井模型

AJCKG-E

2013年1月-2013年12月

平巷施工机械仿真模型

AJPH-E

双滚筒采煤机仿真模型

AJCJF-E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AJCYG-E

空压机电动模型及多台空压机气站布置模型

5L-40/8

2.5

井下支护实验演示装置

AJKT-E

7

井下防治水、排水系统模型

ASAZS-E

3.5

井下安全供电及电气保护实训装置

AJDAG-E

9

电动机综合保护实验装置

AJDAD-E

高压(低压)馈电开关仿真模型

30

总计

100

 

表2非设备购置项目分年度投入预算单位:

万元

建设项目

合计

2011年-2012年12月资金用途与预算

2013年1月-2013年12月资金用途与预算

备注

建设要点与预算

小计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信息收集差旅费用等1万

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信息收集差旅费用等1万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议1万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议2万

顶岗实习期间实践指导与巡查任务聘请企业教师实践指导及差旅费用1万

顶岗实习期间实践指导与巡查任务聘请企业教师实践指导及差旅费用2万

课程建设

三门核心课程建设外出考察调研交流1万

三门核心课程建设资料整理1万

三本校本教材初稿编写费用1万

三本校本教材编写印装费用2万

三门核心课程教学资料收集1万

三套多媒体教学资料视频资料等制作编辑3万

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虚拟生产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企业生产过程调查1万

虚拟生产数字化教学资源脚本设计制作1万

软件开发8万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校企专业建设委员会研讨会1万

“校中厂”建设0.5万

“校中厂”运行1.5万

“厂中校”建设0.5万

“厂中校”运行1.5万

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48

专业带头人培训国外1人次,5万

13

聘请及培训企业专业带头人1人,5万

35

骨干教师培训国内3人次,1.5万

骨干教师培训国内6人次,6万

青年教师培训国内3人次,1.5万

青年教师培训国内4人次,4万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2万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3万

技术服务中心内涵建设1万

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10人次,2万

职工培训资料及消耗1万

与企业合作课题启动3项1万元

与企业合作课题研制经费14万元

实训实习耗材补贴

14

学生技能竞赛培训与竞赛消耗材料2万

学生技能竞赛=培训与竞赛消耗材料2万

用于专业实训、数控技术实训等耗材4万

用于专业实训、数控技术实训等耗材6万

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学生顶岗实习等保险费用约2万

学生顶岗实习等保险费用约3万

总计

70

附件

×

工程职业学院

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二〇一一年五月

第一部分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1一、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1

二、特色专业建设原则..............................1

三、特色专业建设目标..............................2

四、特色专业建设保障措施..........................3

第二部分院级特色专业建设..............................5一、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5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13三、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23四、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32五、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45

工程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第一部分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教高〔2009〕3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优势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骨干专业,推动学院整体专业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规划。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

计算机职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