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输管道工程施工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6721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5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输管道工程施工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外输管道工程施工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外输管道工程施工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外输管道工程施工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外输管道工程施工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输管道工程施工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外输管道工程施工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输管道工程施工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输管道工程施工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本段管线所有焊缝进行100%X射线探伤,Ⅱ级合格;

所有弯头焊缝、穿越处焊缝和未经试压的管道碰死口均应进行100%的超声波复验,其余焊缝进行50%超声波复验,Ⅱ级合格。

为了方便维修及当管线发生破损时,尽可能减少损失和防止事故扩大,在位于B2-26桩+154m处附近设阀室1座(2#阀室),作为第四处理厂~清管站和第一处理厂~第二净化厂两条外输管线的连接处;

在位于B3-15桩-214m处附近设阀室1座(3#阀室),为普通截断阀室。

2.2区域地质、地形地貌

2.2.1环境、交通情况

管线所经过区域为毛乌素沙漠,沿线交通较落后,除局部地段与公路、砂石路大车道交叉通过外,大部分地段远离道路,偶与人行小路和乡间土路交叉通过,需沿作业带修筑施工便道。

2.2.2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管线沿途所经地貌单元均为风沙地貌。

根据现场勘查,地貌单元主要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平沙地和滩地。

2.3工程施工难点

2.3.1固定、半固定沙丘段地形高低不平成丘陵状分部,高差在2.0m-7.0m,局部地区达到15m以上,作业带开拓中需大量采用推高填低法以满足管线弹性敷设要求,工作量较大。

2.3.2管道焊接环境恶劣,温度高、风沙大。

管线主体施工在6月至9月间,正值雨季,地下水位升高,作业带通过能力下降,特别是施工中依托的全部土路都存在晴通雨阻问题,给施工进度带来极大影响。

2.3.3全线的砂岩石方段共计4.5Km,占到全线长度的15.3%,石方段管沟开挖周期长、施工难度大,技术措施要求高。

2.3.4平沙地及滩地地下水位高,约在0.5~1.5m,全线共计6.96km,占到全线长度的23.6%,施工期间正值雨季,设备通过困难,对施工影响非常巨大。

2.3.5全线穿越2处油路、2处河流、至少8处已建输气管线和2条水管线,1条通信光缆。

穿越次数多,穿越类型多,穿越方式多,穿越难度大,设备来回调遣频次高。

2.3.6全线施工工期短,工程量大,特殊地段长,穿越工作量大,施工困难。

2.4施工计划

本工程计划2010年6月01日开工,2010年9月20日主体竣工。

2.5主要工程量

表2-1工作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1

作业带清理及扫线,管段组焊,补伤,下沟,试压

φ1016×

11.1mm

km

22.797

12.7mm

5.925

15.9mm

m

785

2

冷弯弯管预制、组装焊接

16

3

热煨弯管预制、组装焊接

17.5mm

12

4

管沟开挖回填

29.4

5

100T固定推力支墩

6

柏油路穿越

处m

260.5,24.4

7

河流穿越

239.4,23.1

8

加套管砂石、砾石路穿越

9

无套管土路穿越

26

10

线路截断阀室

11

三桩埋设

100

警示牌制作安装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3.1管理目标

按照“以技术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以市场求发展”的原则,努力“创造优质工程、降低工程成本、缩短施工工期、认真履行合同、为业主提供一流服务”的指导思想,要求达到“五个第一”,即“服务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信誉第一、管理第一”。

3.2施工组织机构

为确保本工程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高效益地进行施工,在以史鸿鹏同志为项目经理的“第三施工项目部苏里格项目分部”基础上,针对本工程特点,组建精干的苏里格产建骨架项目部,按照保证工期、降低造价、高质量、高效率的总方针,对工程统筹管理。

项目部由生产管理部、技术质量部、经营合同部、综合管理部组成,成员优化组合,负责本工程的各项具体事务的处理。

苏里格产建骨架工程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3.2.1项目管理层设置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对全项目进行领导和管理,是项目实施的管理核心,项目管理层以四个职能部门为基础,各部门职能人员接受项目经理的领导,并对各基层作业处(机组)实施监督与管理。

3.2.2作业层设置

1个全自动焊主体机组、2个半自动焊接机组,1个运布管作业组、1个补口补伤队、1无损检测队和2个土建施工作业队、1个综合作业组。

3.2.3项目部主要组成人员

为了建设好苏里格第四天然气处理厂外输管道B段工程,我单位抽调了一批业务能力强,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人员具体如下:

主要组成人员

项目经理

史鸿鹏

项目副经理

张小军、丁炜

安全总监

石砜

生产管理部

技术质量部

经营合同部

综合管理部

主任

师红杰

王博

经营经理

毛靖华

人事管理员

张维敏

调度

质量工程师

黄燕

雷志诚

外协负责人

苏刚

材料工程师

李刚

技术员

李锋

计划统计

南春虎

外协员

许鹏程

设备管理员

徐国荣

何元凯

刘燕

张江

文控信息

白小宁

测量放线员

石景锋

后勤管理员

李立华

土建施工员

王发永

3.3部门职责

3.3.1项目经理职责

(1)是施工项目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和HSE负责。

(2)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法令、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管理制度。

(3)制订并贯彻执行项目施工生产的方针、目标。

(4)协调项目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关系。

(5)审定项目的质量奖惩制度,审批质量奖惩报告。

(6)审定项目的HSE奖惩制度,审批HSE奖惩报告。

(7)负责施工计划的审定和执行,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8)负责项目成本的控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降低工程成本。

(9)审核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组成,审定施工作业队伍。

3.3.2项目副经理职责

(1)协助项目经理搞好施工管理工作,是工程施工的具体组织者。

(2)对职工进行政策法规教育,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

(3)负责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4)完成项目经理交办的工作。

(5)执行项目经理的决策和部署。

(6)制订工程质量目标,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重点、难点施工方案。

(7)组织质量工作会议,分析和解决各种质量问题。

3.3.3技术质量部

(1)按合同规定的施工规范、施工图纸,组织各项技术工作的实施与管理。

(2)负责制定施工技术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3)组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重点、难点施工方案。

(4)负责施工技术文件的变更的联络与实施工作。

(5)组织技术交底,负责技术管理工作。

(6)负责隐蔽工程的检查和记录,负责施工现场签证工作。

(7)监督落实施工规范的使用和执行。

(8)负责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检查、调整和监督。

(9)负责各专业各作业机组之间的协调、施工总体布署及管理。

(10)负责工程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工作。

(11)监督、检查、检验原材料和设备,使之按合同、设计、规范要求实施。

(12)进行工程的检查评定,参与业主、监理对工程的评定。

(13)负责该工程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4)负责HSE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

(15)组织建立项目质量、HSE管理体系。

(16)按公司的方针和目标进行质量和HSE管理。

编制项目HSE计划书。

(17)参与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和HSE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各机组召开质量和HSE会议,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有关质量和HSE方面的问题。

(18)检查、监督所属施工单位质量和HSE保证措施执行情况。

(19)参与组织质量和HSE检查,组织对有关事故的分析并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20)处理解决现场质量和HSE方面的问题。

(21)制定质量和HSE管理奖惩政策,并负责实施。

(22)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定期上报,并负责项目工地质量监督和HSE的全面管理。

3.3.4经营合同部

(1)负责工程成本的控制、工期控制。

(2)组织编写施工计划,搞好计划管理。

(3)负责编制工程预算、结算文件。

(4)组织制定经济责任制,并负责具体实施。

(5)办理工程进度款审批手续。

(6)负责各种合同的起草和管理工作。

(7)监督主合同条款的执行和监督。

(8)负责向业主和监理提供合同中规定的证明文件。

(9)负责分包单位的选择和管理。

3.3.5生产管理部

(1)受项目经理的委托,全面管理项目部的日常生产活动,并对项目经理负责。

(2)负责项目部日常生产管理中的生产组织、车辆调派、材料拉运、保管和供应、土地外协、设备管理、维修等生产准备工作。

(3)抓好现场生产组织和队伍的管理,协调各部门、各作业队之间的关系,全盘考虑、综合平衡,确保计划顺利实施,实现有序生产。

(4)负责项目部与业主、监理、公司之间的文件接收、发放、登记和上报。

(5)掌握项目部生产、质量、QHSE管理动态,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至有关的领导部门。

(6)协助QHSE管理部,技术质量部、土建作业队推行落实现场HSE管理,施工现场的记述质量管理工作。

(7)负责对突发、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

3.3.6综合管理部

(1)协助建设单位进行土地征用、地方关系协调;

(2)河务、水利、公路、铁路、电力、通讯穿跨越等施工手续办理;

(3)负责临时占地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青苗赔偿、永久性占地、地貌恢复。

(4)后勤管理、生活保障、外事活动;

现场及基地的保卫;

(5)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党群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

(6)文控管理(图纸、文件、保险、会议筹备、会议纪要)。

3.4施工准备情况

我项目部已对施工物资、机具、设备及人员培训等已全部到位。

施工准备已完成,具体详见施工准备计划表3-1。

表3-1施工准备计划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完成情况

施工组织机构组建

组建长庆油建“第三施工项目部苏里格项目分部”,落实项目部人员,随即展开工作。

已完成

施工人员落实

项目部已经安排落实管理人员及各工种作业人员

施工现场调查、复勘

项目部组织生产、技术人员对本工程进行详细踏勘调查工作,收集第一手工程原始资料;

组织技术人员及测量工接桩、测量放线。

施工合同签定

由项目部生产、经营合同部与业主签定施工合同。

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编制

现场调查工作完成,由技术牵头,生产、质量、计划、HSE、物资供应等部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

施工人员培训

由项目部组织生产,技术人员学习有关标准和规范,熟悉施工图;

由项目部对特殊工种进行岗前培训。

施工机具设备准备

由生产管理部负责施工机具和设备的配置。

施工机具设备准备、维修

由生产管理部负责上线施工机具的维修、保养和检定工作。

生产、生活、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准备

项目部驻地、施工作业人员现场生活点、工程材料库房、施工机具设备库房及维修点等的选定和临时设施的搭设。

施工机具、设备、材料、加工件运输

施工机具、设备已运输到施工现场,业主供材料按需要时间拉运至施工现场。

具备条件

3.5主要施工力量构成

3.5.1施工力量组成原则:

线路的施工由2个半自动组焊作业机组和1个全自动机组完成、作业带开拓、管沟开挖、水工保护由2个土建作业队共同完成。

3.5.2其施工现场布置及任务如下:

线路的组焊由2个半自动机组和1个全自动机组完成。

半自动一机组负责陕蒙交界处即B4-4桩至B3-10桩的焊接,逆气流方向焊接;

半自动二机组负责B3-10桩至B2-21桩的焊接,逆气流方向施工。

全自动一机组负责清管站即了-1桩B2-21桩的焊接,顺气流焊接。

3.5.3测量、扫线施工作业队1个,主要完成测量放线、施工作业带清障、扫线、开拓等工作,并对线路纵断面进行复测,提供线路冷弯管及热煨弯头的实际测量数据。

3.5.4土建作业队2个,土建作业一队负责B1-1桩至B3-5桩的作业带开拓、管沟开挖、回填、地貌恢复等;

土建作业二队负责B3-5桩至B4-4桩的作业带开拓、管沟开挖、回填、地貌恢复及全线的施工便道的修筑。

3.5.6运布管作业队1个,20台双桥车和一台25T吊车负责全部管线的运管工作。

3.5.7管道防腐补口补伤作业组1个:

对组焊合格的管道进行电火花检漏、补口及补伤。

3.5.8无损检测作业组负责管线的RT、UT及AUT探伤。

3.5.9综合作业组负责单出图的穿越及全线的清管、试压等工作。

3.6施工工期安排

3.6.1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5月10日至5月31日完成,工期22天。

3.6.2作业带开拓:

作业带开拓由2个土建施工队共同完成,计划5月30日至6月28日完成,工期30天。

3.6.3运管:

运管由运管作业队完成,计划5月31日至7月9日完成,工期40天。

3.6.4组对焊接:

计划6月1日至7月31日完成,工期61天。

3.6.5管沟开挖:

管沟开挖由两个土建施工队完成,计划6月10日至8月10日完成,工期62天。

3.6.6管沟回填:

管沟回填计划6月17日至8月17日完成,工期62天。

3.6.7吹扫试压连头:

吹扫试压由综合作业组完成,计划8月20日至9月15日完成,工期27天,连头计划9月16日至9月20日完成,工期5天。

3.6.8三桩埋设:

三桩埋设计划9月16日至9月20日完成,工期5天。

施工横道图见附件

 

第四章施工技术方案

4.1施工流程

前期准备

整改

是否

工程开工

合格

必检点(报验)

组对焊接

无损检测

合格

返修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补口补伤

管沟开挖

管沟隐蔽回填

停检点(报验)

管线吹扫试压

连头

竣工运行

4.2线路交桩、测量放线

4.2.1线路交桩,由业主或监理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参加,在现场进行中线桩的交接。

4.2.2参加现场接桩的施工人员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外协人员、施工队技术人员和测量放线人员组成,并携带好GPS、测量器具、记录表格、现场标志物及有关放线用具等。

4.2.3为了确保交桩的质量,现场交接桩由线路标段起点开始,逐桩交接至终点。

交接桩过程中,施工单位做好交接桩原始记录,其内容应包括:

桩号、桩类型、里程、地面标高、管底高程、管沟挖深、角度、曲率半径、方位、走向、参照物草图及GPS坐标值,并由交、接桩单位代表、监理单位代表共同签字确认,作为指导施工放线的依据。

4.2.4施工单位接桩后,采取护桩措施,尤其对水准点、控制桩要重点保护并设标志物。

4.2.5测量放线人员由参加接桩的测量人员和辅助人员组成。

测量放线之前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备齐放线区段完整的施工图。

2)备齐交接桩记录及认定的文件。

3)检查校正所用测量仪器与GPS定位仪。

4)备足木桩和灰料,备齐定桩、撒灰工具和用具。

5)测量尺、测量记录、标记笔、防晒、防雨、防风沙用具准备。

6)满足野外作业的车辆准备。

4.2.6依据线路平面、断面图、设计控制桩、水准标桩,采用GPS定位,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

对于丢失的控制桩、水准桩,根据交接桩记录和GPS仪等定测手段进行补桩。

4.2.7管道测量需测定出线路中线和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并沿线路中线每100m设置一个“百米桩”;

在线路中线上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设置纵向变坡桩、曲线加密桩、标志桩。

一般地段施工作业带的宽度为22m,流动沙丘段和高水位段作业带宽度控制在24m以内。

4.2.8管道有转角时采取弹性敷设、冷弯弯管、热煨弯头三种转角方式。

1)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用弹性敷设,本工程垂直面上管道弹性敷设的最大角度为4.0°

(包含)

2)热煨弯头:

管线在平面和竖向都有转角以及管道受地形限制,管线转角弹性敷设无法满足时,管线转角采用R=6D的热煨弯头,全线的热煨弯头安装共12个。

4.2.9线路中线和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定桩后,采用白石灰或其它鲜明、耐久的材料沿桩放出边界线。

施工作业带边办界线在作业带扫线前放出,线路中线在扫线后、布管前放出。

在放线过程中,当管线经过村庄、农田、林区、经济作物区、地面及地下障碍物地段时积极与地方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联系,共同看线,现场确认。

4.2.10为了利于施工检查、核对,在管沟开挖前,管道中线放线后,将管道轴线上的所有桩移至作业带堆土一侧边界线内,距边界线约300mm;

采用与管道轴线等距离平行移动的方法移桩,转角桩应依角的角平分线方向移动。

对于移桩困难的地段可采用增加引导桩、参照物标记等方法来测定原位置。

4.2.11测量放线要求:

1)施工测量放线必须以线路施工图为依据,对与设计图纸发生地形变化的局部地段,放线中应在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后进行适当修正。

2)测量放线中必须加强对沿线地下建、构筑物的调查,当管道及施工作业带与地下构筑物或其它隐蔽工程交叉时,必须用探测仪器查明在施工作业带的位置,放线应在交叉范围两端作出明显标志,注明其深度、名称。

同时作好技术交接,防止在扫线及管沟开挖中对其造成破坏。

3)在管道通过旱地、疏林等经济作物地带,管道通过植被较好的沙丘地段时,施工作业带宽度在满足施工基本要求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占地宽度及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4)对管道线路上,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文物等应作出明显标志。

5)测量放线完成后,测量人员应分别向施工作业带开拓、布管、挖沟人员交桩,土建技术人员会同安装技术人员对管沟开挖断面、堆土位置、地下隐蔽工程及施工技术要求进行现场交底,并根据测量成果及时提出弯头、弯管预制计划。

6)测量放线完成后,需向监理提出复验申请。

7)质量要求

施工测量放线允许误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1)长度测量误差为1‰。

2)角度测量误差为±

2,。

3)标高测量误差为±

50mm。

4.2.12记录:

《测量放线成果表》。

4.3施工便道的修筑

4.3.1施工准备

1)熟悉图纸,了解掌握施工地区现有道路分布情况及村庄等的分布情况。

2)对管道沿线进行实地勘察,确定临时道路的位置,并选择修筑方法。

3)对计划利用的已有道路进行调查,主要包括:

路面情况、转弯半径、承载能力等,并与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4)根据现场实际,编制施工通道修筑方案报业主、监理审批后实施。

4.3.2施工便道修筑措施

1)施工便道应平坦,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应能保证施工车辆和设备的行驶安全。

2)在沙漠地区修筑施工便道时,应采取加强路基的措施。

3)当管线脱离现有公路敷设时,需沿管线作业带修筑施工便道,以满足施工运输需要。

4)所有的施工便道都必须在作业带以内,沙丘地段施工便道宽4.0m,铺红砂岩300mm(压实后)压实即可,强度必须满足运管车通行。

如果遇到高水位地段,施工便道宽4.0m,下铺100mm厚的沙柳,上垫300mm厚(压实后)的红砂岩。

堆管点尽量每公里一个,在作业带以外另外借地修筑,堆管点的尺寸为45m×

25m,原始地貌整修平整后上铺200mm(压实后)的黄土。

4.4施工作业带开拓

4.4.1测量放线完成并经监理(业主)复线签字认可后开始施工作业带的开拓。

4.4.2施工前应根据管道临时占地宽度,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清点地面(下)各种构筑物和植物,并办理临时借地手续。

4.4.3作业带清理由推土机、挖掘机进行;

作业前,测量工(施工员)应向机械操作手进行技术交底,检查并确认中线桩,控制桩等已平移至作业带边缘后,方可开始作业。

4.4.4施工作业带用推土机推出作业带的轮廊,运用纵推横移的方法进行作业带找平,对于一些高低起伏较大的沙包要一次推平,直到达到设计标高的要求。

4.4.5施工作业带宽度一般控制在22m内,特殊地段可根剧实际情况拓宽,但需征得监理及业主同意。

4.4.6作业带要求平整,推去表面浮沙或软沙,对流动沙丘等地段,在推平后压实。

对起伏较大的沙丘地段,可以采用推高填低的方式进行扫线以方便进行机械化施工,减少冷弯弯管、弯头的用量。

4.4.7在施工作业带宽度范围内,对影响施工机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