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上报总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6481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上报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吉林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上报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吉林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上报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吉林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上报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吉林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上报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上报总结文档格式.docx

《吉林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上报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上报总结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上报总结文档格式.docx

在培训工作中,根据专业需求又增加3所院校作为培训基地和培训点,培训基地(点)达到12所。

(二)省级职教师资培训任务完成情况

截止2010年8月,我省共计举办各类培训班91个(“双师型”教师培训班54个,“四新”培训班34个,校长、教务处长培训班3个),涉及到32个专业,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3844人次。

其中:

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1920人次,有1766人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鉴定通过率达到92%;

“四新”知识培训1676人次;

校长培训248人。

另外,多方筹措资金举办各类教师“专题”培训班26余期,培训12456人次。

(三)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执行情况

五年来,省级培训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已经建立,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都有稳定的校外合作企业,现已接纳培训教师2116人次。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实施过程

(一)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准备

1.确定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素质提高计划的指导思想

我省共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92所。

技工学校131所。

共有教职工2.8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9万人。

为摸清底数,分析现状,利用优势,突破难点,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分析报告》,针对存在问题及原因,确定“十一五”期间我省实施中职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计划的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双师型”教师培训为重点,兼顾学历提高培训、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培训、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培训,完成专业课教师全员轮训。

重视和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类专业教师的培养,培养一批重点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2.精心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整体规划

2007年,我省召开全省中职师资工作会议,对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明确了近远期我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师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师提高计划实施方案。

该方案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兼职教师聘任优惠政策等方面从政府的层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规划和要求。

并明确了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拓宽师资培训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模式。

同时对各基地提出培训能力要求。

针对各中职学校教师实践操作能力较弱的现实,重申了我省以“双师型”教师培训(获得中、高级技能等级证书,技能强化班)为重点,以“四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培训为拓展,以“专题”(教学科研、教法培训、新教材)培训为辅助的基本培训模式。

(二)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实施过程

在省级培训中,我们以吉林省教育学院为培训工作的教务机构,制定师资培训项目工作管理流程,按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培训计划,统一协调各基地开展工作和培训任务统筹、培训计划制订、培训日程安排、培训过程督导、培训效果评估等日常教务工作。

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点,安排了少而精的理论课程,其他主要以实验、实训课程为主(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为3﹕7),提高培训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操作水平。

在实训过程中,以项目设计和项目制作(加工产品)为载体,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结合起来,按照小组工作模式实施项目教学,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在培训教师聘用方面,我们聘请高等院校学术造诣深的教师担任理论课教师,选择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学员的好评。

在培训经费的保障方面,省财政设立专项经费。

中职教师培训由省职教师资专项培训经费列支。

职教教师专项培训经费的设立,保证了师资培训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减轻了职业学校的经费压力,提高了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为职教师资培训迈入制度化轨道奠定了基础。

各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实训设备,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采取分组教学形式,注意讲练结合,把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上,同时,还特别注重拓展和延伸其专业知识,使其个性特征得到很好的发挥。

通过国家和省级培训,使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更新了知识结构,提高了理论层次,增强了专业实践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我省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三)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四级培训网络

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四级培训网络。

首先,为提高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的实效性,按照国家下达的培训计划,组织中职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使接受国培培训的成果最大化。

并要求参加国家级培训的教师要带动本校乃至全省该专业的教师成为本专业教学、研究的带头人,2006年以来,我省共选派846名教师参加了国家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其次,实施省级培训工程,累计培训16300人次;

第三,实施市、州培训工程,累计培训19183人次;

第四,开展校本培训。

五年来在四级培训网络的构架下实现了中职教师的全员轮训,参加培训的教师、管理人员达到36329人次。

(四)教企联合培养,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具有实效性

为了使省级培训工作的取得实效,我们对教师培训基地校提出软硬件建设标准的同时,还要求各培训基地校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制订培训计划,按需施教、分层教学,把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扎实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上。

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培训过程中,各培训基地能够自觉采用教师培训与企业岗位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使学员深入了解现代企业生产流程,掌握现代企业先进技术、工艺,实现资源共享。

例如,与一汽车大众公司、星网锐捷网络公司等企业合作联合举办各类专业教师培训班。

(五)“双师型”培训使专业课教师实现了专业化发展

围绕着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核心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化培训,针对我省大部分专业教师主要缺乏实践能力和足够的教育专业方面能力的现状,我省的“双师型”培训力求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其手段就是一方面到专业化最好的培训基地或企(行)业培训。

例如,汽车钣金涂漆技术专业教师培训与一汽集团联合举办;

电工电子专业教师培训与长春理工大学联合举办;

服装专业教师培训班与温馨鸟集团联合举办等。

培训内容突出了先进性和实用性,知识前沿,技能全新;

培训重点突出了实践性,以技能操作为主,培训场地大多设在实验室和实训车间;

培训方法突出了针对性,针对学员的专业基础不同采取分层培训。

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在职专业教师开展有关职教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尤其是与他们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教学论,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准。

参加省级培训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率达到92%。

在省级培训的基础上,省教育厅连续两年下发文件,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2009年认定首批省级“双师型”教师1625名,约占教师总数的9%,目前,省、市级“双师型”教师已达3279名。

(六)“四新”培训实现了教师理念的更新与培训内容的拓展

第一,“四新”旨在体现“新”字。

使相关专业的任课老师系统学习和全面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例如,2007年我省举办的财会类专业教师培训班,主要是针对提高中职会计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科研、教学水平,主要掌握新准则的改革体系而进行的培训。

在国家财政部制定新准则专家的参与指导下,突出了会计培训的新观念。

第二,“四新”旨在不断拓宽培训内容。

例如,自2007—2010年举办电工电子专业课教师培训班5期,每期培训对培训模块都进行调整,并与全国技能竞赛项目内容有机融合,培训模块和培训手段的不断更新,教师的实操与教学指导水平有了快速的提升,2010年终于实现了电工电子类专业全国学生技能竞赛金牌0的突破。

(七)“专题”培训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

1.立足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培训。

本着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提升教师,在教有研科研的活动中培训教师的目的,“十一五”期间举办3期教研员、职业学校教师参加的科研培训班,对实验课题的立项、中期研究和如何结题进行了专题培训。

为我省“十一五”期间57项省级教改研究课题的顺利结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有300多人参加了科研培训。

使我省的教育科研水平得到了的提升。

2.立足教改开办教法改革培训班。

为了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2008年举办了行动导向教学专题培训班。

本次培训特别邀请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作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专题报告,他从有效教学设计应考虑的问题入手,紧紧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及其编排方式、行动导向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和实习场所的设计与建设等问题阐述了现代职业教育“设计导向”思想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规律。

3.立足育人开展德育管理人员培训。

为全面推进吉林省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创新,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管理人员队伍,提高职教德育工作一线教师们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先后举办了2期学校德育管理人员培训班。

聘请了国内德育研究的知名学者和有着丰富德育工作实践经验的职校校长作为主讲嘉宾。

其中,我国德育工作研究专家蒋乃平用“多元智能理论来看待中职学生的教育与成长”;

北京商务管理学校李红校长“我们的生活该怎么办”的报告,都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如何更好地做好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更新职教德育工作新理念、创新德育工作实践等。

全省共有职业学校的400多名从事德育工作的班主任、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4.开展各类国家规划新教材培训

培训班主要解析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学大纲为主,对比新、旧大纲,介绍教学要点、教学内容的实施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内容,使教师能够充分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立体化模块教学。

通过举办国家规划新教材培训,使参加培训教师基本掌握了国家规划新教材的内容、特色及教学指导建议等,对帮助教师把握教材,有效实施课程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体会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是落实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前提

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定期到中等职业学校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职业教育工作。

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十一五”期间我省如何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提高计划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提高计划经费由省财政承担。

2006年底成立了由省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厅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吉林省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其中,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各市(州)、县(区)政府把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提高计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作为职业教育工作全面上水平的突破口。

各中等职业学校将师资培养、培训列为学校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把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载入个人的业务档案,与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奖励等挂钩。

(二)完善政策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根本保证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任务的完成,关系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及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几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国家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不断完善政策机制,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

一是严格教师准入。

近年来,一些职业院校新进教师一般要求有三年以上企业实践经验、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并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二是完善聘用政策。

实行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的教师编制政策,打造专兼结合的队伍,以适应专业动态变化的办学需要。

以延边州为例,全州中职学校每年聘用兼职教师近百名,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

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06〕9号)文件精神,“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

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由省财政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和中等职业学校共同承担,其中,培训费(教材、教师授课、耗材、职业资格鉴定、食宿补助)由省里承担;

参加培训教师交通费由教师所在学校承担。

从2006年至2009年省财政投入培训专项经费1600万元。

各市(州)、县、学校投入师资培训专项经费也在逐年增加。

以长春市为例,培训经费从2007年的政府投入1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00万元,吉林航空工程学校也从2007年的5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70万元。

(三)探索培训规律,创新培训模式是有效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重要条件

一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我们重点抓好中职学校师资培训基地建设。

把办学实力强、专业特色鲜明3所国家级培训基地和7所本科、高、中职院校作为全省中职教师省级培训基地,并争取国家1900万元和省财政1520万元的资金投入,使培训基地的装备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很好地承担了“十一五”期间省级教师培训任务。

二是拓宽培训渠道。

首先,加强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

省教育厅要求各中职学校要组织专任教师赴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活动,使实践锻炼活动成为教师自觉行动。

每年全省有近千名教师深入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不仅提高了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还密切了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

其次,以活动促提高。

“十一五”期间以省职教学会为平台开展教师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都在10余项以上,优质课评选、说课比赛、教学设计、课件征集等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成为加强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

三是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

在省级培训方面,由省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每年开展的培训各有侧重,培训内容和形式,依据职教发展设定。

2007年主要体现引导性和实践性,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点加强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双师型”的互动式培训,2008年重点研究“四新”培训的内在规律,2009年重点开展以提高专业课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的研究性培训,2010年重点开展以国家技能大赛项目内容和标准的实操培训。

通过省级培训,为教师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认清差距搭建了平台,收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

“十二五”期间,我省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的成绩,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工作的思路,探索各级各类培训的内在规律,着力开展好省级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培训以及共同课教师培训,全面普及校本培训,真正把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落到实处,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