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6089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

小学生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与指导下,阅读一本本书籍,达到一定的量,就能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纠正各种不良动机,良好的阅读动机得以激发与培养。

  2.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博览课外书籍,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

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各种动机的心理因素,调查出各种不良动机的严重程度。

  2.激发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动机,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3.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真

  正取得实效,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激发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动机。

(1)着眼课文学习进行的课外阅读。

从课文这个出发点,可以走向四面八方,精读一篇课文,可以带读许多相关的书籍。

(2)围绕课内写作进行的课外阅读。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范文中的写作因素,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提供可资借鉴的写作方法,同时,还注意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构思的,又是怎样遣词造句的,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找出自己的差距等等。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动机。

(1)学校每年11月份举办一次校园读书节。

(2)充分发挥图书室功能,组织学生定期借阅。

(3)开设每周1节的阅读指导课和每天中午的自主阅读。

(4)组织学生订阅报刊、自带图书,设立班级图书角,开展“存二读百”活动。

(5)组织全校性的古诗文诵读比赛。

(6)读书笔记、手抄报评比展览等。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兴趣、阅读个性,收集教师、家长、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2.文献研究法:

查阅关于课外阅读研究的资料,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国内外最新教育观点和动态。

  3.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

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形成经验理论。

  4.行动研究法:

组织校本教研,进行语文阅读指导课课程的研究和读书活动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

坚持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合作性、持续性、创造性原则,采取个别研究、小组研究、群体观察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理论,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方案。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XX年3月~XX年12月)。

1.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2.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3.成立课题组,培训教师。

  第二阶段:

研究阶段(XX年1月~XX年12月)。

1.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初步研究;

2.组织教师开展研讨交流活动,撰写案例、论文——深入研究、细化研究;

3.进行研究的阶段总结,开展中期汇报,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XX年1月~XX年4月)。

1.进行研究后期的资料、数据整理,论文、案例的撰写,汇编论文、案例专集;

2.撰写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活动准备

  

(1)晓之以理:

有意识地结合班会、晨会及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渗透启发:

有益的课外书读得多了,头脑自然就会聪慧起来,心灵也自然就会充实起来,从而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解决书源:

没有可供阅读的图书,阅读自然没法开展。

切实解决书源问题,我们是这样做的:

①建立班级图书角;

②开放学校图书室;

③倡导家庭书架等。

  (3)落实时间和活动:

①每天早上到校后的15分钟时间为学生个人自主阅读时间。

②开展午休阅读,住校的学生每天午后有40分钟的阅读时间。

③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④经常开展一些小学生喜爱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速读赛、优秀诗文朗诵赛等。

  2.活动过程

  

(1)引起阅读兴趣

  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及阅读能力,我们着重推荐不同的读物,同时还提供了自由阅读书目,让孩子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读有价值的书。

  向学生推荐读物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主要就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唤起他们一睹为快、非读不可的欲望。

我们是这样做的:

①简介主要内容;

②借用名人(或媒体)评价;

③朗读精彩片断;

④讲述创作故事;

⑤设疑惑,造悬念。

  

(2)培养阅读习惯

  实施的策略有:

①榜样引路。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前,不失时机地通过榜样示范,让他们了解古今中外一些伟人、著名科学家以及身边同学的读书、学习的可贵品质,使他们逐渐地产生强烈的自我需求的趋向。

②引导归因。

借鉴海德的“归因理论”,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阅读行为结合榜样进行归因,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

③动机诱发。

动机是实现一个特定目标的原因。

人从事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产生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诱因,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刺激或情境是非常必要的。

  (3)树立阅读动机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课外阅读动机,首要要明白当前农村小学生存在着哪些不良的课外阅读动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主要有如下几种,分析了成因并采取了相关策略:

①懒惰心理:

懒于与书打交道,常常把原因主要归结为客观的因素,诸如没时间、没书或其它一些原因。

②敷衍心理:

被动阅读,只看些订阅的报刊,或父母和老师规定的阅读任务,只求完成,不求质量。

③偏食心理:

选择阅读材料时,错误地认为要提高作文能力就要多看作文书,方法也较重于“好词好句的摘录”这一形式。

④功利心理:

较片面地认为看书是为了向人家炫耀看书的数量、赢得老师的表扬和仅仅是为了写好作文,忽视知识的积累等重要的目的。

⑤盲从心理:

课外阅读无目的性和无方向性,别人看什么我也看什么,时尚什么我就看什么。

⑥浮躁心理:

在阅读过程中无“法”可依,缺乏指导,茫然无绪,找不到“航标灯”,久而久之,课外阅读兴趣也会逐渐降低。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才会将学生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

正如刘国正先生言到:

“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

  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树立榜样激发动机。

老师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爱读书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

学校组织“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的评选,树立典型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2.创设氛围激发动机。

学校在环境布置上独具匠心,校园内名人名言牌匾、条幅已成为学校的独特风景。

班级图书角的布置各有特色,有“好书推荐”,有“读后一得”,有学校向每班推荐的读物,也有学生从家里带来的图书,课间随手就可拿起一本来翻阅。

  3.开展活动激发动机。

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它为正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既可以让收获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吸引还没有投入阅读活动的同学。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读书节,读书节上各年级的活动精彩纷呈,如低年级开展讲故事比赛,中高年级进行赛诗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赛、读书报告等。

其次,学校还注意根据主题阅读活动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

手抄小报评比、读书心得展出、读书笔记评比展览、优秀读书笔记广播等,阅读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把全校的阅读氛围进一步推向高潮,吸引了更多同学投身阅读活动。

 

  4.师生共读激发动机。

教师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后,写下各自的读后感,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这种做法深受学生欢迎,有了老师的参与,学生们热情高涨,都愿意去读去写。

  

(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爱上了读书。

  书要静下心来读,这是读书最重要的习惯之一。

如何把学生带进书本,让他沉浸在书的海洋中,陶醉在书香中,创设良好阅读氛围至关重要。

学校在激发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动机的同时,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

  读书还要勤于动笔,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根据年级的差异,学校为不同年级学生设计了《读书笔记本》。

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写摘抄式笔记,即教会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中年级则是指导学生在读过书之后写下对所读书的体会,即读后感;

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要求写好读后感觉,还要求能写出书评。

在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上,由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辅导学生作好阅读笔记或阅读报告。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实现了课内与课外链接延伸,拓展阅读空间。

  读什么书有益,怎样阅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并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

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那么读其他名著也就水到渠成了。

所谓“书越读越薄”,学生的阅读不再拘囿于语文书,实现了由课内与课外链接延伸的“立体阅读”。

  (四)建立家校读书互动机制,带动了亲子阅读的开展。

  “学校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关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

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家长资源,通过“亲子阅读”,建设学习型家庭,营造了孩子成长的理想环境,让孩子感受人间亲情,感悟生活哲理,感触现实世界。

  (五)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培育了校园书香文化。

  进行课题研究活动三年来,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自编个人习作专集,一学年举行一次班级习作汇编和学生个人习作专集展览、评选活动。

一本本习作专集,那新颖的书名、精美的插图、优秀的文章展示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和综合素养。

  英国哲学家笛卡儿说:

“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阅读是点亮人生的精神明灯,是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唯一途径。

学校将打造书香校园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中,针对学生成长的出现的问题,开展诸如诚信、善行、感恩、礼仪、宽容等专项读书活动,在浓郁的书香中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得以提高,人格得以完善。

  XX年11月在泰州市课外阅读教学现场会上,我校制作的5块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成果展牌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

在每年由我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书香学校”的创建活动中,我校课外阅读教学工作都能得到评估验收小组的肯定。

  (六)促进了学校图书资源的建设,丰富了书源。

  1.学校图书室的读书阵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近万册,生均约24册。

  2.班级图书角建设得到加强。

各班开展了“存二读百”活动,班级图书角存书都达到100册左右。

  3.毕业班学生为学校捐书活动热情踊跃。

毕业班开展“我拿什么奉献给您,我的母校”的主题活动,其中学生为学校捐赠图书就是这活动内容之一。

在毕业班学生毕业前夕,学生将自己看过的书每人三本、五本捐赠给学校。

  (七)构建读书评定激励机制,完善读书过程管理。

  遵循“管理就是激发潜能、激发活力”和“文化是行为的精神支柱”的科学理论,学校积极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完善读书管理体系,推进书香校园文化的建设。

1.教师读书及指导读书活动评定制度。

2.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表彰制度。

3.书香家庭表彰制度。

4.古诗词考级表彰制度。

  在这个课题的推动下,学校的整体阅读环境得到了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得到了较好的培养,阅读能力整体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参与研究的教师们的教科研能力得到了发展,能不断反思、总结,积极撰写论文。

课外阅读氛围不断浓厚,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动机得到了激发与培养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特色。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看到学生课外阅读动机得到了激发与培养,阅读动机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我们倍感欣慰,我们将会把研究成果很好地运用于实践中,推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

如何处理好学业负担和阅读时间上的矛盾,如何帮助个别教师、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等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的理性思考还不够,意识、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课外阅读课程资源,不断为学生建构更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也是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我们将不断地探索下去。

  二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

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概述我国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引发的思考。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小学正逐步开展课外阅读,有许多的做法值得借鉴。

现将有关的实施情况归纳如下:

  1.课外阅读的序列

  目前,有的小学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依据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结构,制订课外阅读目标序列。

  例如,山东烟台市牟平区实验小学的课外阅读目标主要由年级总目标、上下学期的训练次较及每次训练的子目标组成。

以四年级为例,年级总目标是:

阅读有一定的速度,达到每分钟有效读速200-250字;

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

能正确处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能归纳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章中心思想;

能提出疑难问题;

笔记以提要、札记式为主,每次笔记500字左右;

能根据笔记内容插上图。

根据年级总目标,该校制定出第一、二学期课外阅读训练次数及子目标。

如第一学期的子目标是:

第一次,运用工具书理解生词;

第二次,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

第三次,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第十八次,说出所读文章中,哪些句段写得很具体,读后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启新小学根据小学生读报素质的5个要素(读报意识、读报兴趣、读报方法、读报能力和读报习惯),确定阅读进程。

一年级主要增强学生读报意识,使学生产生读报需要。

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读报兴趣,使学生喜欢读报。

三年级主要指导学生掌握读报方法。

四年级主要培养学生读报能力,即处理、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

五年级主要培养读报习惯,即阅读习惯、积累习惯和姿势习惯。

  厦门师范第一附属小学设计的课外阅读目标为:

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识字也较少,以注音童话、寓言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

中年级学生识字有所增加,社会性心理水平有所提高,因此,增加儿童小说以及较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小说、科幻类作品、浅显的历史读物、科普读物;

高年级学生由于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认知水平与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所以,增加现代、当代文学作品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和较有品位的科幻作品。

  2.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教研室的孔凡弁、刘世茂根据各地课外阅读的情况,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归纳为:

  

(1)读物推荐课。

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

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

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2)读书方法指导课。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

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

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3)读后叙述课。

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叙述前提出要求,叙述后做好评定。

  (4)交流评论课。

这是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兵教兵、兵学兵的重要环节。

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

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5)读书笔记辅导课。

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3.课外阅读的内容

  在内容的选择上,各小学共同的做法是,力求拓宽课外读物的层面。

  上海版语文教材对课外阅读极为重视,出版了一套与上海版语文课本相配套的课外读物系列丛书,教师使用方便,既能巩固课内相关知识,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它为每册教材都配了相应的课外阅读课本,如《门铃叮咚》《别说我小》《七色彩虹》《月亮的家乡》《太阳的颜色》《甜甜的荔枝》《可爱的白鸽》《星星的秘密》等,书中的儿歌、笑话、科普小品、散文、历史知识、名家名篇,能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厦门师范第一附属小学为中年级学生选读的课外书籍有,小说《宝葫芦的秘密》《西游记》《我的大学》,科幻作品《儿童科幻小说选》和浅显的历史读物《上下五千年》,还有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

高年级学生的读物为《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在人间》《花季》等现当代作品,《科学五千年》等科普书籍,《海底历险三十天》等科幻作品,以及历史、地理、天文书籍,如《历代爱国主义英杰故事》《美丽的西双版纳》《宇宙纵横谈》等。

  南昌市珠市小学规定学生课外诵读的古诗大多出自《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看图读古诗》《儿童启蒙古诗三百首》等古诗蒙学书籍,并从中选择一百首琅琅上口、浅显易懂、简明易记的(不包括语文教材中的31首),供三至五年级学生课外诵读。

  4.课外阅读的时间

  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凡是课外阅读开展得比较出色的学校都把课外阅读列入课表。

例如,上海闵行区莘庄镇小学把每周一下午2点至4点定为全校性课外阅读活动时间;

还有的小学将早自习、晚自习以及中午休息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

  课外阅读时间的安排有了计划性,也便于教师进行指导。

例如,上海浦东新区启新小学每周三的晨会课,命名为信息交流会,让学生把一周从报纸上收集的信息,上讲台交流。

每周五安排剪报组、贴报组和编报组等3个兴趣小组活动,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使编报、剪报活动再上一个层次。

  二、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考

  通过对各地小学课外阅读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我们思考。

  1.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价值

  从各地开展的课外阅读实践的情况来看,课外阅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

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

(2)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3)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

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

  2.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必须遵循三结合原用:

(1)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

教师可以经常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3)课外阅读与学校活动相结合。

为发挥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可以结合学校活动,如“校园童话节”“演讲比赛”“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等,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3.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趋势

  在新世纪的挑战面前,课外阅读比以往更加成为人们获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其发展的趋势将表现在:

  

(1)扩大课外阅读量。

阅读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

现行新修订的大纲,已明确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60万字。

而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人教版)1-10册课文总字数约为23万字左右,小学阶段学生平均每天只读约130字,所以,仅靠课内阅读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

各校可以结合本校具体实际,规定切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