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及六经辨证.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587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纲辨证及六经辨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纲辨证及六经辨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纲辨证及六经辨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纲辨证及六经辨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纲辨证及六经辨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纲辨证及六经辨证.doc

《八纲辨证及六经辨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纲辨证及六经辨证.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纲辨证及六经辨证.doc

八纲之辨证之

一、表里之辨证

病为深浅纲表里之区别发热恶寒表并见脉为浮

发热不恶寒里脉象不浮病之表里别发热与潮热

恶寒与恶热头痛与腹痛鼻塞与口燥舌苔之有无。

脉之浮沉别若发热恶寒头痛并鼻塞舌无苔或薄

脉象浮表也。

若潮热发热腹痛并口燥舌苔黄而黑

脉象沉里也。

介于表里间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症

胸肋又苦满心烦而喜呕口苦又咽干目眩脉象弦。

解:

发热恶寒是表证,脉为浮。

发热不怕冷,脉象就不浮了。

潮热发热不头痛,舌苔黄黑是里证。

头痛是上面阳气受阻,病邪入里后中焦堵了就腹痛。

口苦咽干喜呕是肝胆犯胃了,半表半里,目眩,脉象弦,整个脉都是弦脉。

二、寒热之辨证

病证属性纲寒证病性寒邪正之斗争呈阴气偏盛

谓阴盛则寒由来于寒邪或机体功能活动过度迟。

热证病性热邪正之斗争呈阳性偏盛谓阳盛则热

由来于热邪或机体功能活动过度亢。

寒热两证辨

据病人面色口渴二便状身体之寒热舌苔和脉象

寒证之患者为面色咣白四肢感不温口不感到渴

或反喜热饮小便见清长大便见溏薄舌质淡苔白

脉象见沉迟。

热证之患者为发热面赤渴而喜冷饮

呈烦躁不安尿少而便秘脉洪大而数舌质红苔黄。

三、虚实之辨证(断盛衰势头)

邪正盛衰纲虚实之区别虚指正气虚主病理特征

气血阴阳乏机体功能迟。

实指邪气盛主病理特征

邪气实过盛机体功能亢。

凡虚症之人多体质素虚

见病程较长临床之症状面色呈不华形体是瘦弱

精神则萎靡声低而息微语惫而低祛讷呆而食少

腹软而便溏小便为清长舌质淡苔薄脉弱而无力。

凡实症之人多素体壮实病程则较短起病则较急

临床之症状见发热面红形体不消瘦精神呈亢奋

声高而气粗口渴而饮食便秘而腹痛小便则短赤

舌质呈苍老苔黄并干燥脉象呈有力。

四、阴阳之辨证

八纲辨总纲阴证阳证别阴证之证候阳气虚衰也

或阴气偏盛。

阳证之证候邪热炽热也或阳气亢奋。

鉴别之方面从神态语声寒热和二便舌脉去分析。

阳证之征象兴奋躁动征亢进光泽象有余征象者。

阴证之征象抑郁沉静征衰退晦瞻象不足征象者。

卫生宝鉴说阳证身大热而手足不厥夫疏而坦然

而起则有力恶热不恶寒不呕也不泻口渴而饮水

烦躁不得眠能食而多语浮脉大数者。

阴证身不热

而手足厥冷夫恶寒蜷卧面朝向壁卧恶闻人之声

自引表覆盖不烦渴自利而大便反快脉沉细微迟。

解:

恶热恶寒即讨厌热,讨厌寒。

厥即抽筋。

自引表覆盖即自己拿衣被盖起来。

六经之辨证

以六经为纲按征候特点疾病之部位传变之部位

传变之关系将外感热病归为六病证太阳少三阳

太少厥三阴辨证之纲领论治之依据辨识外感病。

一、太阳之病证

太阳经位于人体最外层从头顶至背及全身肌表

寒邪若侵袭首犯太阳经外感初阶段太阳经之病

经证腹证分因太阳主表多太阳经证少数入于腹。

太阳主证症:

见头项强痛恶寒并发热肢体感疼痛脉象则见浮

恶寒并发热脉浮为关键。

1、太阳经证症:

为寒邪外袭夫卫阳被束病邪有强弱体质有虚弱

证分为两证中风与伤寒。

中风证之症见发热恶风

汗出并头痛项强脉浮缓中风表虚证桂枝汤证也。

伤寒证之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而痛肢体感疼痛

无汗而气喘脉象为浮紧亦为表实证麻黄汤证也。

2、太阳腹证症:

太阳腹证因太阳经证束循经传膀胱邪影响膀胱

气化功能制而水饮停蓄称为蓄水证,若热聚膀胱

血脉受瘀阻称为蓄血证。

蓄水证症见发热或微热

烦渴欲饮水水入即水逆并小便不利脉象浮而数

称五苓散证。

蓄血证症见夫少腹硬满小便见自利

时而或如狂或大便色黑脉象沉结也核桃承气汤。

二、阳明之病证

阳明属胃肠阳明病实质胃肠实热证外感之热病

外邪热炽盛极期之阶段据在病位分阳明经位证

阳明腹位证前证在肠中无燥屎阻结后证在肠中

糟粕结燥屎。

阳明主证症:

身热汗自出恶热不恶寒烦渴脉实大辨证之关键

恶热不恶寒脉象属大脉。

1、阳明经证症

症见身大热特征为三大汗出与烦渴脉象见洪也

又白虎汤证。

2、阳明腹证症

见日晡潮热手足心双见汲汲然汗出腹胀满疼痛

大便秘结之烦躁而不安或神昏瞻语苔黄燥厚腻

据其情轻重大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

解:

日晡(读不),午后3:

00—5:

00时。

三、少阳之病证

少阳之病证外感病邪致半表半里证辨证之关键

见往来寒热胸胁位苦满口苦而咽干小柴胡汤证

全症状可见心烦而喜呕目眩而脉弦

解:

少阳之病主要针对病毒性感冒,病位是半表半里,走的是胆经。

随时间的变化,晚上阴气重,病往里走,夜间11点至1点胆经当令,温度最高。

早上阳气上升,病往外走,温度开始下降。

这种病是有规律的,外感热证进入少阳胆经,西医输液很难解决。

感冒初期可服用“同仁牛黄清心”,可去头部风邪、热邪,防止高烧。

或服清热解毒之中药方剂。

四、太阴之病证

太阴属脾土为病邪入阴早期阶段也致脾阴不振

其运化失职寒湿而内生太阴病主证症腹满而吐

食不下自利时腹自感痛舌淡而苔白脉象沉缓也

解:

因外邪进入太阴,使脾阳不振,脾主运化失职,寒湿内生,中焦堵了,上下不通,自然腹满而吐。

五、少阴之病证

少阴属心肾病邪致心肾证侯多见于外感后期危

类型有两种少阴寒化证少阴热化证。

少阴主证症

神极度衰疲欲眠脉微细。

少阴寒化证也即虚寒证

心肾阳虚致阳虚则生寒则病从寒化症神倦欲睡

无热且畏寒手足感逆冷或下利清谷而小便清长

脉象见微细又四逆汤证。

少阴熱化证也即虚热证

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痛舌质红而干脉象见细数

黄连阿胶汤

解:

因病未能及时治疗,病情加重,到了心肾,为外感后期,比较危险。

所以感冒病并不可怕,但最怕病情传变。

六、厥阴之病证

厥阴与少阴表里之关系阴尽阳生地外邪致其经

由从阴化寒或从阳化热外感病后期阴阳错杂证

寒热混淆证有上热下寒有厥热胜复。

阳明不升降

则阳并于上而阴并于下故上热下寒。

又阴阳消长

致邪气弛张故厥热胜复。

上热下寒证症口渴多饮

饮不解口渴感气上撞心感心中疼热感饥不欲食

食则见吐蛔若心热证下则泄泻不止又乌梅丸证。

厥热胜复证症四肢厥逆脉微见欲绝发热而口渴

脉数等证侯交替之出现

解:

病入厥阴之经已到外感后期。

胃气不降浊,脾气不升清,人就转动不了了。

胃气上逆就热,脾阳不足,脾气不能升清。

脾阳不足,往往是肾阳不足。

胃热的人肺也热,形成上热下寒。

不能以清热来治,否则泄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