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5545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2.简介作者和作品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

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

从1907~1936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

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3.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引导学生注字音,解释课本未注释的词)

缠络chá

n相互缠绕在一起豁huò

此处状声

觅食mì

找食渊博yuān学识深广

确凿zá

o菜畦qí

桑椹shè

n油蛉lí

ng攒cuá

n斑蝥má

o

珊瑚shān蟋蟀shuà

i敛liǎn脑髓suǐ陌mò

人迹罕至hǎn

竹筛Shāi秕谷bǐ系jì

传授shò

u书塾shǔ

宿儒rú

蝉蜕tuì

人声鼎沸dǐng窦dò

u厥士jué

拗ǎo

倜傥tì

tǎng金叵罗pǒ盔甲kuī绣像xiù

锡箔xībó

4.指定学生朗读全文。

二、合上书,快速回想课文内容,限时6分钟

提问:

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

2、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

3、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

4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

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小结:

课文第1至第9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生活;

第10至第22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板书:

乐园

三、分组讨论:

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

2分钟

四、用自己的话来总结。

3分钟

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五、提问:

1、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

2、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

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

”“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

、”所以当鲁迅一天天的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

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小孩子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学的情形。

他能适应得了学校生活吗?

(3分钟)

六、快速阅读“我”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2分钟)

百草园是我用回忆美化了的乐园,三味书屋却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学堂。

学堂

七、小组讨论:

1、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于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2分钟

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

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

3、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鲁迅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

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他能够逃避,不去上学吗?

成长。

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

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

八、下面我们再一次认真看课文,请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0分钟)

九、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文章写得非常美,我们大家找一个值得你学习的句子,模仿它写一段话。

十、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活泼、天真、好奇、求知欲强等)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诸多乐趣,恋恋不会百草园的感情。

1.由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导入新课。

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明确:

作者认为在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

三昧书屋的生活则是枯燥乏味的。

文章先后写了两种生活,第一部分(1至9段)写的是“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

第二部分(10至24段)写的是“我”在三味书屋中枯燥的读书生活。

这就是本文的大体结构。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⑴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提问:

课文的第1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

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

写出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

②理解:

“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这句话是“夕拾”,是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

“确凿只有”,断定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

“似乎”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

这一方面表明由于“时间的流逝”,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的记得,不敢妄下结论;

另一方面,也是为下文甩出一个“线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本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写出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引起下文回忆描写百草园。

⑵请学生朗读第2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

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

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②提问:

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

莱畦,石井栏。

③提问:

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更加生动、美好呢?

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那么具体、生动、真切?

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

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观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

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④提问:

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人?

鲁迅先生用色彩绚烂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了百草园的可人。

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棋,写的是春季;

鸣蝉,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写的是夏季;

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的是秋季。

这样写了春、夏、冬三季的百草园,而且还写了那么多、那么生动、形象的动、植物,错综交织,而又井井有条,描写出了百草园的可人。

⑤提问:

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

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

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

拟人句: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⑥提问:

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祥精彩?

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

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

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让学生轻声齐读第2段,加深体会,加强记忆。

⑶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3至6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

这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

这个故事带有神怪色彩,结局是邪不压正,美女蛇被制服了。

③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呢?

其一,故事的内容符合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理。

这也是儿时的一种乐趣;

其二,听长妈妈的故事后,“长草”是不去的,这就限制了“我”在百草园中活动的范围,极想得到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在百草园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这也符合儿童的探险猎奇、战胜邪恶的心理。

这就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诱导着儿童去涉足认识、了解它。

其三百草园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赤链蛇的传说,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个传说,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

⑷让学生齐读课文第7、8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这两段写了什么?

写了雪天捕鸟,是百草园冬天的乐趣。

②让学生默读课文第7段,同时找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现力。

作者用“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和对捕鸟的喜爱。

③第8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

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第8段写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经验的钦佩之情。

这层中,没有明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乐园”写得实在、具体。

⑸指定学生朗读第9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

表达了什么意思?

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

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罚的心理。

②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

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

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

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

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舍呢?

这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种种乐趣。

⑹布置作业

①背诵默写课文第2自然段。

②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

③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

第三课时

三味书屋的单调陈设、枯燥生活、失败教育和百草图中情景构成的鲜明对比。

1.检查背诵、默写第2段。

2.进行新课。

⑴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11、12两段,边读过思考:

①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

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②“我”对三味书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

三味书屋的陈设单调、沉闷。

三味书屋给作者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黑油的竹门”,多么沉重、压抑的颜色,它与百草园中的“碧绿”“紫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屋里的陈设就更单调了,只有匾和画儿,不象百草园中的生机勃勃。

鲁迅先生对这里极为熟悉。

寥寥几笔,三味书屋的环境、陈设,使读者有如目睹。

“我”对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先生是很尊敬的,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⑵由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12段至末尾。

(一人读“我”的语言,一个读先生的语言,一人读叙述部分)

教师提示:

对19段,要注意引号里的句子句逗应该是这样的:

“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上九,潜龙,勿用。

”“厥土,下上、上错;

厥贡,苞茅、橘柚。

”朗读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在此文中写出了几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

(学生讨论,回答。

写出了五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

问“怪哉”虫——这是不可以的;

单调的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逃课到小园中去被先生批评;

师生一起朗读时的情景;

课上的意外收获——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②在这五个方面中最使作者反感的是什么?

)小结:

第一个是问“怪哉”是怎么回事。

先生说“不知道”,而且脸上有些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他)决不至于不知道……乃是不愿意说。

”——这是对压制学生求知欲的十分不满。

进了三味书屋就要非礼勿言、非礼勿视,要一心只读圣贤书。

可是少年鲁迅却问了读经以外的“怪哉虫”,这在老师的眼里简直是左道旁门,所以不予回答,而且有怒色了。

第二个是读书的内容和形式。

老师“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这书读得多没劲呀,是在老师的压力或命令下读的。

读的又是什么内容呢?

有的宣传“仁”这个虚伪的封建道德。

有的低级趣昧地取笑别人;

有的宣传迷信风水;

有的拼凑起讲古代税法的话;

这些令人难懂而又无用的书,读不成句,读错了也没有人纠正,只有死记硬背。

学生怎能感兴趣呢?

这和百草园中生动活泼的生活真是大相径庭!

③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

当鲁迅提出“怪哉虫”的问题时,老先生有些“怒色”了,答以“不知道”!

当孩子们到三味书屋后的小园中去玩而被老先生发现时,只不过是“瞪几限”,大声道:

“读书!

”当学生惹他生气时,他有戒尺,但不常用;

他可以让学生罚跪,但他也不常用。

当他自己读书读到得意处时,他就微笑起来,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些都可以看出来,寿镜吾老先生秉性慈祥,酷爱读书,鲁迅先生是尊敬的。

可是他不自觉地为旧制度效劳,是旧教育制度的忠实执行者。

他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他没有象长妈妈那样能够抓住儿童的心,也没有象闰土的父亲那样耐心诚恳地回答儿童提出的问题,而是不看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拒绝学生的提问,泯灭他们的求知欲,这些都是错误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

尽管如此,他在塾师中是比较好的,对学生还“和蔼”,不常用戒尺与罚规,也正因为他是比较慈祥的。

他尚且如此严格遵守封建教育制度,更何况其他人了!

所以鲁迅先生在“恭敬”的同时,也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批判与否定,以此来否定三味书屋的生活,否定旧教育的制度,寓意是十分深刻的。

④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结论是肯定的,三味书屋的教育是失败的。

首先学生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再有“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

还有“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

听说自己也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土地位了”——从同学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正是这种逐利趋势之徒,旧制度的维护者与社会基础。

这样的批判是很深刻有力的。

⑤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什么特点?

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括的枯燥无味,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六、引导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总结)

作者把情趣盎然的百草园和枯燥无味的三昧书屋对比着写,表达了什么祥的中心意思?

作者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也表现了儿童对知识的追求,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七、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练习,本课生字词抄写两遍;

2、预习下一课。

版书设计:

碧绿、紫红、黄——色

视觉:

高大、肥胖、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触觉:

光滑

听觉:

长吟、低唱、弹琴——声

味觉:

又酸又甜——味

2、雪地贺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

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注意:

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情感目标:

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1掌握生字新词。

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教学过程:

一、认知阅读

1、导入:

小时侯,我们听到过许多童话故事,我们曾希望圣诞老爷爷能从烟囱里爬进来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礼物,也曾盼望过能拥有一条能实现我们所有心愿的金鱼,然而,当我们的祈盼都没有实现时,我们是不是有点失望呢?

可是你知道吗,有一个小朋友在一个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给她的贺卡,这个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就是:

(《雪地贺卡》)

2、检查预习:

指名让学生自主给文中的生字、词,正音。

二、理解阅读

3、结合课文,指名用简洁的三四句话来复述故事大意

(在叙述中要包含记叙的六要素:

4、合作讨论

①“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你觉得等不到回音的李小屹会受到“我”的伤害吗?

请与如果“我”不给她寄去第一封贺卡的结果作比较。

三、拓展阅读

5、课堂活动:

请你给你最希望联系的人物(非现实的)也设计一张贺卡。

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

①今年沈阳的雪下得大,埋没膝盖,到处有胖乎乎的雪人。

②下班时,路过院里的雪人,我发现一个奇怪的迹象:

雪人的颏下似有一张纸片。

我这人好奇心重,仔细看,像是贺卡,插在雪人怀里。

③抽出来,果然是贺卡,画面是一个满脸雀斑的男孩,穿着成人的牛仔装,在抹鼻涕。

里面有字,歪歪扭扭,是小孩写的。

雪人:

你又白又胖,桔子皮嘴唇真好看。

你一定不怕冷,半夜里自己害怕吗?

饿了就吃雪吧。

咱俩做个好朋友!

祝愿:

新年快乐  心想事成!

沈阳岐山三校二年四班 李小屹

④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这张却让人心动。

我有点嫉妒雪人,能收到李小屹这么诚挚的关爱。

⑤我把贺卡放回雪人的襟怀,只露一点小角。

回到家,放不下这件事,给李小屹写了一张贺卡,以雪人的名义。

我不知这样做对不对,希望不至伤害孩子的感情。

李小屹:

真高兴得到你的贺卡,在无数个冬天里面,从来都没人送给我贺卡。

你是我的好朋友!

获得双百  永远快乐!

 岐山中路10号三单元门前 雪人

⑥我寄了出去,几天里,我时不时看一眼雪人,李小屹是否会来?

认识一下也很好。

第三天,我看见雪人肩膀又插上了一张贺卡,忙抽出来读。

我收到你的贺卡高兴得跳了起来,咱们不是已经实现神话了吗?

但我的同学说这是假的。

是假的吗?

我爸说这是大人写的。

我也觉得你不会写贺卡,大人是谁?

十万火急!

告诉我!

(15个惊叹号)你如果不方便,也可通知我同学,王洋,电话621XX10;

张弩电话684XX77。

    祝愿:

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

                           李小屹

⑦我把贺卡放回去,生出别样心情。

李小屹是个相信神话的孩子,多么幸福,我也有过这样的年月。

在这场游戏中,我应该小心而且罢手了。

尽管李小屹焦急地期待回音。

⑧就在昨天,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着一个女孩,背对着我家的窗。

她装束臃肿.胳膊都放不下来了。

这必是李小屹。

她痴痴地站在雪人边上,不时捧雪拍在它身上。

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鲜艳。

⑨我不忍心让李小屹就这么盼望着,像骗了她。

但我更不忍心破坏她的梦。

不妨让她惊讶着,甚至长成大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件贺卡的奇遇。

⑩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地幸福。

1.请为这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标题。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2分)

诚挚:

臃肿:

3.请找出与“桔子皮嘴唇依然鲜艳”相照应的句子。

(1分)

4.推测李小屹在雪人前站着的心理活动,并用具体语句描述出来。

5.作者为什么要以“雪人”的名义给孩子寄贺卡?

他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你认为作者对不对?

(3分)

6.怎样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的含义?

7.读了这篇文章,你想提什么问题与同学讨论?

估计同学可能会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写出来(提两个问题)(4分)

四:

作业

1、完成本课的配套练习。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一、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二、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

三、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

五、学习用一两件事真实、生动、传神地写熟悉的人物。

重点:

目标二、目标三

目标四

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目标一、二、三;

第二课时完成目标四;

课后完成目标五。

2注重学生自己的感悟与体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目标一、二、三;

一、引入:

谁记得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故事?

记得这故事是谁讲的吗?

我们今天来学习鲁迅先生专门写她的一篇文章。

板书课题:

阿长与《山海经》。

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遍生字生词。

二、检查预习,完成目标一:

点名回答

(一)注音:

掳()去震悚()惶()急疮()疤()

诘()问惧惮()粗拙()疏()懒骇()

(二)为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莫(名)其妙()

A名字B说出C名誉D有名的

2、(念)念不忘()

A惦记,常常地想B念头C读D“廿”的大写

3、(疏)懒()

A分散B不亲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