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实验复习专一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5501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实验复习专一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考实验复习专一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考实验复习专一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考实验复习专一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考实验复习专一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实验复习专一Word格式.docx

《中考实验复习专一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实验复习专一Word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实验复习专一Word格式.docx

12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海波的温度/℃

50

53

水的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

量仪器是温度计和;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

石蜡是(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

(选填“固态”或“液态”)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

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5.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冰的熔化(冰的质量为0.1kg),收集数据后绘制了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C冰=2.1×

103J/(kg•℃)]

第5题图第6题图

(1)如甲图所示,本实验中除了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2)根据图像乙可知:

冰是_______(晶体/非晶体),完全熔化需要min.

(3)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此时冰处于态.

(4)根据图像乙计算,冰在0~3min内吸收的热量是J.

6.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

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

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由图像可知,在第7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选填“继续”或“停止”)。

7.为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某实验小组根据实验记录了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时间(min)

温度(℃)

-40

20

(1)由数据可知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2)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内能。

(3)同学们交流时发现,在开始1min升温快,最后1min升温慢,请你做出合理的解释。

 

8.如图是某种物质理想的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_℃。

(2)在第10分钟时该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_态,固液共存时间为_____________分钟。

(3)图像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_______________过程,这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但还是要不断_______________。

第8题图第9题图

9.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水蒸汽B.加热了的空气C.小水珠D.液化了的空气

(4)上图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_______分钟.

10.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第10题图第11题图

(1)根据图可知,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__(大于/小于/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理由是__;

(2)根据图中坐标信息可知,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比热容分别为c1、c2,则c1:

c2=__;

11.如图是某物质的凝固图像,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它的凝固点为

___℃。

该物质从开始凝固到全部凝固完,共持续了min,这一过程是热过程(选填“吸”或“放”)。

这种物质在第0.5min时是态。

13.如图是“探究晶体熔化与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装有固体粉末状晶体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

(3)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温度时间”的图像,由图可获取到的信息有:

该晶体的熔点是℃

在D点这一时刻,物质属于态。

14.某同学做硝酸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时,从第12min末停止加热,下表是他记录下来的冷却过程的实验数据.

经历时间/min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温度/℃

45

39.5

37

35

33

31.5

30

硝酸锌的状态

液态

(1)在表格“硝酸锌的状态”一栏里填上硝酸锌所处的状态.

(2)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硝酸锌的凝固图像.

(3)整个凝固过程的时间为。

(4)观察图像,说出你的两点发现:

第14题图第15题图

①;

②。

1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

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图像后如图所示:

(1)从图像信息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水沸腾时温度。

(选填“上升”或“不变”)

(2)从图中看出水的沸点约是℃,与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相比,如果测量方法和选用的物质正确的情况下,此时的气压标准气压。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

(3)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选填“甲”或“乙”)所示。

(4)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在0至4min内,水温上升速度比5至11min内(选填“快”或“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16.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水的沸点是℃,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

”、“>

”或“=”)l标准大气压;

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

17.小明探究某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现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设热水在相同时间内给这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

第17题图第18题图

(1)这种物质是(晶体/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

(2)这种物质的沸点是℃;

(3)实验中,热量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在转移的过程中,具有

性;

18.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时间/min

90

(3)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______加热;

(4)在第4min到第9min的这段时间内这位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6)如图所示,图______是沸腾前的现象,图______是沸腾时的现象;

(7)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19.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时间,可采取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写一种)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在图乙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时间min

温度℃

85

87

89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壶不装水放在火上烧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为什么?

20.如图所示装置中,A为盛水的烧瓶,B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C为温度计,玻璃管由A容器通入B容器的冷水中,对烧瓶A加热并使其中的水沸腾,隔一段时间会看到:

B容器中的水面会逐渐________,温度计C的示数________.这个过程中,A容器中的水沸腾时产生大量________,通过玻璃管送入B容器的水中,发生________现象,同时放出________,使B中的水量增加,温度升高.

第20题图第21题图第22题图

2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除实验装置图中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仪器.

(2)该实验主要观察和比较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的、及水中气泡发生的变化.

(3)若在水的沸腾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沸腾现象停止(选填“会”或“不会”),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沸腾后,形成的气泡从杯底上升过程中,逐渐变(选“大”或“小”).

22.小明阅读到以下的材料:

在几千米高的山上,如果没有高压锅,连一顿熟饭都煮不了,这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改变的缘故。

为了验证沸点与气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

(实验一):

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的水,如图a,用温度计测得水将要沸腾到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格所示:

由数据可知,当时烧瓶内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实验二):

烧瓶中的水沸腾(如图a所示)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

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

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

(1)上述实验中水为什么重新沸腾;

(2)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当瓶内水沸腾后,小明该如何操作。

23.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甲中A、B两铁圈中的铁圈。

(2)该同学实验装置及读温度的方法如下图甲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

①②

(3)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下图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______

(4)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乙可知某一时刻烧杯中水的温度是℃。

(5)下表是本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6)如图丙中的四个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只要写字母)

24.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

(1)在实验开始组装器材时,应按照(选填“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顺序。

(2)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的水中(试管未碰底)。

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信息,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

三、光学:

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25.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

⑴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___(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⑵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右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______;

⑶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白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纸板面射向镜面,在F纸板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27.下面是阳阳同学设计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过程。

(1)如图,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阳阳将一张白纸B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平面镜A垂直白纸放置,用激光手电贴着_____(选填“A”或“B”)照射,并记录下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如下表。

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入射角

30°

45°

60°

反射角

(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平面镜换成了_______________,并取来了两个______________的蜡烛。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变短,蜡烛的像与用来找像的蜡烛___________(选填“仍然重合”或“不再重合”),此时所成的像与物大小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9.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

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

(1)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

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A.光能否发生反射?

B.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D.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2)沿ON将右侧纸板向后折,反射光线(填“仍存在”或“不存在”),纸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

30.小敏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想知道光进入不同介质时,弯曲程度是否相同(折射角是否相等),如不同,弯曲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老师帮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用一厚玻璃缸盛一定量的水,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从水中再进入玻璃,然后再进入空气中,其光路图如图所示.小敏还上网查出了一些介质的其他参数,如下表:

物质

空气

玻璃

植物油

密度(kg/m3)

1.29

1000

930

速度(m/s)

108

2.25×

(1)分析光路图,可知:

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弯曲程度___________(相同/不同).

(2)分析表中数据猜想:

光在植物油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

(3)光由传播速度大的物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物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_(大于/

小于)入射角.

31.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

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1)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甲所示;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

(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一所示:

表格一

实验二:

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1)将标有角度的圆盘按图乙所示安放;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水面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所示:

表格二

由实验数据可得:

(1)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他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3)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2.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

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10°

2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____,当入射角达到_____________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____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4.小明注意到光线由空气进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他结合物理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经验,提出猜想:

光线由空气进入水、玻璃等透明材料时发生折射的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

(1)你认为小明的猜想是      (“有道理”或“无道理”)的。

(2)小明与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表1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测量数据,表2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测量数据:

表1

入射角α

15°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表2

9.9°

19.5°

28.1°

35.3°

(a)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b)对表1、表2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想起自己去眼镜店配眼镜的情景,当时,配镜师傅提到一个术语“折射率”,师傅说:

相同度数的眼镜使用折射率大的材料,眼镜就可以更轻薄,矫正视力的效果越理想。

结合以上数据你对这两种透明介质的这种光学属性的判断是,水的“折射率”

比玻璃     (选填:

“大、小或相同”),

依据是          。

介质

光速(m/s)

真空

2.99×

35.如图是张鸿同学在探究光在表中列出的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时据折射现象画出的光路图。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表中的数据和上图所示的光路图可以得出光在折射时遵循的规律是 

(3)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

(4)探究到这里,张鸿同学想“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那么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也是可逆的呢?

”,为探究这一问题,请你帮她设计一个探究方案。

(4分)

(5)常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从空气中斜射入人体后也类似光一样要发生折射,如右所示,超声波进入人体击碎结石时,入射点应在0点的 

(填“左侧”或“右侧”)

36.小军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发现折射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的角度并不相等,谁的增加量更大呢?

小军想通过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使二者的圆心重合,如图所示。

 ②将一束激光射向圆心O,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

  ③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④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②③步骤数次

⑤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比较入射角增加量与折射角增加量的大小,得出结论。

(1)图中光线的入射角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大小为_______。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入射角增加量与折射角增加量的大小,谁的更大呢?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一定还会有所发现,请写出两点。

   

37.在研究光的折射时,小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小明想:

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又有什么规律呢?

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

让激光手电筒射出的一束光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