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精彩汇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5488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精彩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历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精彩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历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精彩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历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精彩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历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精彩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精彩汇总文档格式.docx

《历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精彩汇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精彩汇总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精彩汇总文档格式.docx

任意一种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

4.蛋白质在蛋白酶作用下分解为多肽。

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主要生成麦芽糖。

5.蛋白质在酸碱或高温变性或水解成多肽后,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变紫色,水解成氨基酸后再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则不变色。

6.肽键的结构简式:

—CO—NH—。

7.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8.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9.烟草叶肉细胞中组成核酸的碱基有A、T、U、G、C,烟草花叶病毒体内组成核酸的五碳糖为核糖。

10.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

11.高温等因素使蛋白质变性后,肽键并不断裂,只是空间结构改变。

三、细胞结构

12.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一是神经递质、激素、淋巴因子和CO2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酶和抗体分别作用于反应物和抗原而不是靶细胞,所以一般不算信息分子);

二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交流;

三是相邻细胞之间形成通道。

13.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4.真核细胞的核仁的功能是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15.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一般是分泌蛋白,如抗体、某些激素和消化酶。

16.分泌蛋白在加工、转运和分泌过程中,膜面积减少的是内质网;

膜面积增大的是细胞膜;

膜面积基本不变,但在转运中起交通枢纽作用的是高尔基体。

17.真核生物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其中能与内质网直接相连的有核膜和细胞膜。

18.内质网与核膜在结构上相连通,使细胞质与核内物质联系更紧密。

19.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是内质网。

20.染色体的常用染色剂是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或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21.线粒体的常用染色剂是健那绿染液(活体染色剂,染成蓝绿色)。

22.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原核细胞没有核仁也能形成核糖体)。

23.制备细胞膜最常用的细胞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24.分泌蛋白最初是在附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然后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25.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能看到叶绿体是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26.核膜上的核孔不可以让蛋白质和DNA自由进出(也具有选择透过性)。

27.模型大致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都属于物理模型。

拍摄的细胞显微照片不属于细胞的物理模型,而根据照片所作的细胞图画属于物理模型。

种群数量的“J”型和“S”型增长曲线及“J”型增长的公式都属于数学模型。

四、物质出入

28.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是紫色,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的液泡是无色。

29.mRNA合成后进入细胞质要跨过0层磷脂双分子层;

胞吞、胞吐中物质跨膜的层数是0层。

30.当活的植物细胞放在与细胞液等渗的溶液中,水分子进出依然进行并达到动态平衡。

31.动物性激素进出细胞方式为自由扩散,植物生长素能逆浓度积累,其跨膜运输方式一般是主动运输。

32.人工磷脂双分子层含有磷脂等物质,但不能利用ATP,所以其能进行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33.生物膜系统中,含糖量最高的膜一般是细胞膜,这与它的细胞识别功能相适应。

34.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中央大液泡,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外因是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0.3g/mL(约30%)的蔗糖溶液可让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通过人工把外界溶液替换成清水,可发生复原。

0.5g/mL(约50%)的蔗糖溶液浓度过高,一般认为此浓度会让植物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导致可观察到质壁分离但不能观察到复原。

硝酸钾或尿素溶液可让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原因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或自由扩散主动吸收外界溶质,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后促进细胞吸水膨胀。

35.物质跨膜的三种方式中,随运输物质浓度(或胞内外浓度差)增大而不会达到饱和点的是自由扩散;

其中,协助扩散会达到饱和点的制约因素是载体。

主动运输会达到饱和点的制约因素是载体、能量。

二、细胞代谢

1.鲁宾和卡门实验的思路(必修一102页)分别用氧的同位素标记二氧化碳和水,再分别培养两组植物,最终产生含标记的氧气,只来自标记水的那一组。

2.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必修一97页实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

反之则慢。

3.二氧化碳减少后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含量分析当二氧化碳浓度突然降低时,三碳化合物合成速率降低,消耗速率不变,导致三碳化合物减少;

五碳化合物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五碳化合物增多。

4.黑暗中培养过的幼苗叶片黄化的原因黑暗中叶绿素无法合成而且逐渐分解,最终剩下较稳定的类胡萝卜素的黄色。

5.光下培养密闭容器中的植物,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先下降后不变的原因开始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大于细胞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量,随着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减弱到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达到动态平衡。

6.缺镁时叶片发黄的原因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缺镁叶绿素合成受阻,故叶片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黄色。

7.纸层析后滤纸条上色素带太浅的原因(必修一98页)研磨不充分、无水乙醇加入过多、滤纸条未干燥处理、未重复画滤液细线等。

8.测定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设置多个不同温度的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

若所测得数据出现峰值,峰值即为最适温度,否则继续扩大温度范围,直到测出峰值。

9.加热、无机催化剂和酶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区别(必修一80页)加热只是为反应提供能量,并不降低活化能。

无机催化剂和酶都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只是酶降低活化能效果更显著。

10.新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的原因加热会破坏将可溶性糖(甜)转化为淀粉(不甜)的酶。

11.萌发种子干重减少的原因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一、能量来去——酶

1.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需合适的材料,比如淀粉和淀粉酶。

2.用淀粉和淀粉酶做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检测结果宜用碘液。

3.胰蛋白酶作用的底物(反应物)是蛋白质。

二、能量来去——ATP

4.消化道中的水解反应与ATP的产生和水解无关,消化酶的分泌与ATP有关。

5.细胞内,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为其提供能量;

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使其放出的能量暂时储存在ATP中。

6.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含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腺苷。

三、能量来去——细胞呼吸

7.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活跃的化学能。

8.动物细胞若能产生CO2,则产生于线粒体;

植物和酵母菌细胞中的CO2产生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细菌细胞中的CO2产生于细胞质基质。

9.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中的氧来源于丙酮酸和水。

10.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不仅可验证CO2的有无,还可根据变混浊或变色程度估计CO2的多少。

11.能进行有氧呼吸并产生CO2的动物有:

除没有线粒体的蛔虫等少数之外的大多数动物。

12.线粒体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数储存到ATP中。

13.一般水果保鲜的条件是低氧、适宜湿度、零上低温。

14.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的原因是线粒体内缺乏分解葡萄糖所需的酶。

15.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葡萄糖的消耗剧增,但产生的ATP并没有明显增加,这是因为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能量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16.小麦种子在含水量很低时,细胞呼吸较弱,其主要原因是自由水含量少导致代谢反应速度减慢。

四、能量来去——光合作用

17.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18.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照强度突然增大,C5的合成速率增大。

19.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时常用无水乙醇,层析液用于色素的溶解和分离。

20.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薄膜。

21.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其利用氧化无机物所得能量合成有机物叫做化能合成作用。

22.给黑暗中植物浇带有放射性氧的水,最先由植物放出有放射性的物质是蒸腾出的水。

23.光合作用实验中对叶片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消耗掉叶片内的淀粉防止干扰实验。

24.植物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应含有:

水和各种植物必需的无机盐。

25.夏季晴天中午植物光合作用有所减弱,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浓度。

26.植物干旱缺水时光合作用减弱的主要原因是干旱导致气孔关闭影响CO2的吸收。

27.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主要影响暗反应。

28.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时,要注意不能让层析液淹没色素滤液细线。

29.夏季晴天中午时分及黄昏时分植物光合作用减弱的外界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30.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时,通过测定气体变化量作为指标,光下测到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一般应理解为净光合作用,在二氧化碳、氧气、葡萄糖相关计算中,一定要根据相关物质的摩尔数之比进行计算后再按题意答题。

31.研究光合作用,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时,若题目没有特别限制,外因(如光照强度、温度等)和内因(如色素和酶的数量)更优先考虑的是外因;

在外因中,变化幅度大的更优先(如pH一般变化不大,不考虑),没有达到饱和点的更优先,直接因素优先于间接因素。

32.植物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

含叶绿体且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反射绿光。

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增大的原因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2.分裂间期的主要变化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4.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变化内容(必修一113页)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子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至细胞两极。

5.同一个体不同细胞转录的基因不完全相同的原因(必修一118页)不同细胞中有的基因都表达,有的基因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

6.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发生选择性表达。

7.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

8.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的原因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

9.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前者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后者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10.致癌因子致癌的机理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一、细胞历程——增殖和分化

1.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具有的DNA数大于92个(细胞质中也有DNA)。

2.制作装片后观察到植物根尖分生区的依据是细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

3.细胞分化的判断依据:

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奢侈基因)得以表达的细胞发生了分化,如胰岛素基因、血红蛋白基因表达出相应蛋白质可以证明细胞发生了分化。

4.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观察不到;

细胞板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细胞结构,可以观察到。

5.用于观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不到染色体,原因是细胞成熟后不再分裂。

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可以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二、细胞历程——衰老、凋亡、癌变

7.致癌因子分为:

物理、化学和病毒致癌因子。

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8.一般来说,细胞坏死会出现细胞膜的快速破裂(细胞坏死大多是由外而内的死亡)。

9.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10.细胞凋亡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但不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四、遗传、变异与进化

1.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研究程序(必修二7页)

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孟德尔成功的四个原因(必修二11页)

(1)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2)从单因素到多因素研究;

(3)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

3.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的大致过程(必修二45页)

先用含相应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得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就能得到含相应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4.艾弗里的细菌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必修二46页思考与讨论)

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5.tRNA与其携带的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必修二65~66页)

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被多种tRNA携带。

6.基因控制性状的间接途径(必修二69页)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7.白化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酪氨酸酶不能合成;

根本原因:

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注意:

老年白发只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8.系谱法分析遗传病类型的缺陷和对策系谱家系世代少,后代个体少;

应调查多个系谱合并分析。

9.多倍体植株的优点(必修二87页)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营养物质含量增加。

10.诱变育种的两个特点(必修二100页)

(1)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

(2)盲目性大,优良变异少。

11.通常选择植物萌发种子人工诱变的原因萌发种子细胞分裂旺盛,DNA复制时稳定性降低,更易发生基因突变。

12.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两个原因(必修二120~121页)

地理隔离使两个种群处于不同环境,不同环境中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它们各自的变异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不同环境下的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对两个种群造成的影响就不同。

久而久之,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就可能有巨大的差异,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13.同一种群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不是由自然选择引起的同一种群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是由变异引起的,尤其是可遗传的变异,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为进化提供更多的原材料。

一、孟德尔定律

1.一对相对性状的两杂合子杂交,后代产生隐性纯合子的原因是基因分离。

2.高茎(Dd)豌豆产生的雄配子与雌配子的比例远大于1,不管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中D与d配子比均为1∶1。

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若雌性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细胞体积均等,则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最终去向是退化消失。

三、基因在染色体上

5.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指的是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而非基因的形状是线形的。

四、伴性遗传

6.高等植物产生的种子,种皮和果皮是由当代母方基因决定的,种子中的胚是下一代,由父方和母方共同决定,种皮和果皮的性状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

7.某男子体细胞内来自其祖父的染色体数至少有1条(Y染色体)的原因是来自其祖父的22条常染色体在其父亲减数分裂时与来自其祖母的22条常染色体随机组合,以致该男子体细胞常染色体来自祖父的范围是0~22条。

8.男性的X染色体的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这种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

9.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若要在幼年就根据某伴Z遗传的性状识别雌雄,杂交的亲本可以是隐性的雄性和显性的雌性。

五、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0.细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1.对于某一生物而言,遗传物质只有一种(DNA或RNA),不能说主要是DNA。

1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便于分别检测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及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

六、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本质

13.在双链的DNA结构中,每一个脱氧核糖连接的磷酸基团数目是大多数连接2个,但每条链各有一个末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1个。

14.DNA能准确复制的原因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DNA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七、基因的表达

15.转录的产物不只是mRNA,还有tRNA、rRNA,但只有mRNA携带遗传信息,3种RNA都参与翻译过程,只是作用不同。

16.DNA转录时所需的酶有RNA聚合酶。

17.原核生物因为没有核膜结构,细胞内DNA的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

18.目的基因表达时,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是基因的启动子,而翻译时,mRNA中控制翻译起始的是起始密码子。

19.合成蛋白质时,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20.人体神经元和肌细胞的形状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mRNA不同。

八、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21.病毒和原核生物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一般只有基因突变。

22.禁止近亲结婚可显著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23.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得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24.具有家族聚集现象的遗传病一般是多基因遗传病,遗传病不是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25.培育无子西瓜时,为什么要以一定浓度秋水仙素溶液滴在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

芽尖细胞有丝分裂旺盛,且能发育成染色体加倍的植株。

26.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水稻等雌雄同株的植物,因为不含性染色体,其基因组测序时,只需要测其一个染色体组的DNA碱基序列。

果蝇和雌雄异株的植物如女娄菜,测序其基因组时,与人类相似,即测一个染色体组再多一条性染色体。

27.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原理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抑制其纺锤体的形成,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

九、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28.若研究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状,对其进行杂交产生双杂合子,然后单倍体育种,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若研究一对基因时,只写染色体变异)。

十、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9.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多样性。

30.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31.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杀虫剂会使病菌或害虫接受自然选择而抗药性增大。

32.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33.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基因、物种、生态系统,某个种群只具有其中的基因多样性。

34.原核生物比真核生物进化速度慢得多的原因主要是无性生殖一般只能发生基因突变。

35.真核生物出现之后,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这就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36.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个体,这就为数量少的被捕食者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37.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五、个体稳态与调节

1.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植物出现顶端优势的原因(必修三50页)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极性运输,在侧芽处积累,侧芽对生长素较敏感,致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3.植物与动物激素在合成部位上的主要区别(必修三48页知识链接)

动物激素是由专门的腺体分泌的,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

4.正式实验前开展预实验的意义(必修三51页)

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设计不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5.原尿中葡萄糖未被完全重吸收,引起尿量增加的原因未被重吸收的葡萄糖增大了原尿的渗透压,减小了血浆与原尿的浓度差,阻碍了水的重吸收,因而带走了大量水分,引起尿量增加。

6.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必修三19页)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7.神经元的突起大大增加细胞膜面积的意义神经元的突起增加细胞膜面积,有利于其接受多个刺激并远距离传导兴奋。

8.可抽取血样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原因(必修三28页)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9.剧烈运动后或炎热时增加散热的两个主要机制(必修三32页上图)

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10.突然转移至低温环境中的动物血糖升高的原因低温刺激下,下丘脑的相关神经促进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进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

11.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的根本原因促甲状腺激素对应的受体蛋白的基因,只在甲状腺细胞中才表达。

12.渴感形成的具体过程(必修三32页)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渴觉中枢→产生渴感。

13.寒冷时能使散热减少的反应(必修三32页上图)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注意:

题目只问散热,就不要回答增加产热的骨骼肌战栗和立毛肌收缩)。

14.从热量来源和去路分析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必修三32页)

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总是能保持动态平衡。

15.饭后血糖浓度经激素调节而降低的主要原因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促进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注意:

胰岛素促进三个去路并抑制两个来源,胰高血糖素一般只促进两个来源)。

16.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必修三37页)

摄取和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