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804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4953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804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804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804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804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804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804篇Word文件下载.docx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804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804篇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804篇Word文件下载.docx

5.下列课程类型中最主要、最常用的课程是()。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核心课程

本题主要考查课程的类型。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常出现的是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都属于学科课程。

6.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这主要是由()。

A、社会舆论决定的

B、传统习俗决定的

C、法律法规决定的

D、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的

教师要为人师表主要是由工作的对象决定的,因为学生具有向师性。

7.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些学校开设了黄梅戏、徽剧、凤阳花鼓等反映安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

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学校教育对文化的()。

A、调节功能

B、评价功能

C、传承功能

D、激励功能

本题主要考查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反作用。

学校开设了反映安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体现了文化的保存与传承的功能。

故正确答案为C。

8.(2014陕西宝鸡·

单选)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地位。

A、重要

B、首要

C、核心

D、完全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引导性和示范性,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干地位。

9.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

A、教学思想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手段

B

本题主要考查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既是人类千百年来文化的积聚,也是师生活动的中介。

故正确答案为B。

10.(2014河北沧州·

单选)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是()。

A、知识、能力、智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道德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能力、情感

本题主要考查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提出由原来的双基目标转向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是()。

A、理智感

B、美感

C、义务感

D、道德感

本题旨在考查道德感的含义。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12.张老师每次和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

这说明张老师处于()

A、教师职业角色认知阶段

B、教师职业角色认同阶段

C、教师职业角色信念阶段

D、教师职业角色内化阶段

教师角色信念是指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

这时教师坚信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是正确的,并视其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形成了教师职业特有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如一些优秀的教师坚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职业是一种崇高而光荣的职业等。

13.(2012河北承德·

单选)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

A、爱岗敬业

B、勇于创新

C、严谨治学

D、终身学习

教师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职业,从业者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才能担负起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教育者必须日新其德、日勤其业,才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因此,教师需要终身学习。

14.()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

A、问题性

B、独特性

C、主动性

D、独立性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

本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A、道德感

C、理智感

D、心境

题干中反映的是道德感中的责任感。

16.马克思认为,只有每个人自由、充分的发展,才有一切人的自由、充分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能依据现实的社会条件。

在此看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唯一方法是()。

A、促进学生身心统一协调发展

B、让每个学生自由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物质条件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7.“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特点做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略。

18.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

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奥苏贝尔把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概括为:

语言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

它也是区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

由此可知,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

19.(2014四川·

单选)以下不属于教育法本质特点的是()。

A、强制性

B、规范性

C、普遍性

D、恒定性

本题考查教育法的特征。

法的特征主要有规范性、特定性、普遍性、程序性、强制性、国家意志性、可诉性。

20.在课改中提出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是()。

A、甄别适合培养的学生

B、选拔适合教的学生

C、促进学生成绩提高

D、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基本理念。

评价不再仅仅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21.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

A、挫折感

B、耗竭感

C、去个性化

D、低个人成就感

马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

情绪耗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去个性化是指刻意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的态度;

低个人成就感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22.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

A、刺激泛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

对不同刺激做出相同反应为刺激的泛化,做出不同反应是刺激的分化。

23.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

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师爱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职业信念

题干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4.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有效的教育法规,属于()。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行政章程

本题考查法的渊源。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该法规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

25.李小明同学今天在参加物理考试时,对于一些简单而熟悉的力学公式,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其中涉及的遗忘理论主要是()。

A、衰退理论

B、干扰理论

C、动机性遗忘理论

D、提取失败理论

对于特别熟悉的公式在考试时怎么也想不起来是提取失败说的表现。

26.教师形象的核心是教师的()。

A、道德形象

B、文化形象

C、人格形象

D、政治形象

本题旨在考查教师的职业形象。

教师职业形象包括教师的道德形象、文化形象和人格形象。

其中,道德形象是教师的最基本形象;

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

人格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

27.(2015江苏常州·

单选)()是动机产生最根本的心理基础。

A、内驱力

B、诱因

C、需要

D、认知

本题旨在考查动机的产生条件。

动机的产生有内外两个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

其中需要是动机产生最根本的心理因素。

28.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

A、权利

B、权利和义务

C、义务

D、智力成果

教育法律关系内容,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依法成立的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某种权利和应该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义务。

29.(2015湖北武汉·

单选)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对教学诸要素进行有序、优化的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是教师教学工作的()。

A、情境设计

B、教学设计

C、教案设计

D、活动设计

本题旨在考查教学设计的定义。

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运用系统方法,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组合,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规划、选择、安排、确定的构想过程。

30.学生在课外上街进行环保宣传、交通安全宣传等活动属于(  )。

A、科技活动

B、文体活动

C、学科活动

D、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是培养学生互相关心、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等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一般以社会公益活动为主。

结合题干,D项正确。

31.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不包括()

A、教学效果下降

B、人际关系紧张

C、学校陷入混乱

D、造成自我身心伤害

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包括:

教学效果下降;

人际关系紧张;

造成自我身心伤害。

32.(2015浙江·

单选)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33.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不同理论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些观点体现了古代重视教育对人民的作用,把教育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也是社会本位论的体现。

34.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校外教育更有利于()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课外、校外教育可以照顾到学生个体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35.小民在学校发生被开水烫伤的伤害事故,学校应当(  )。

A、查明责任后救助小民

B、查明责任后告知小民父母

C、查明责任后给予补偿

D、及时救助小民并告知小民父母

学生在学校发生事故,学校应及时救助并尽快告知家长。

先查明责任再救助学生告知家长,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学校在事故中是否承担责任,取决于伤害事实是否与学校主观过错之间有因果联系,题干中小民被开水烫伤并不一定是校方的原因,需查明事实后对学校是否给予赔偿进行判断。

36.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社会因素

B、家庭因素

C、生理因素

D、文化因素

本题旨在考查性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性格的形成受后天影响较大,而受生理影响较小。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37.(2014重庆合川区·

单选)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

B、连锁学习

C、规则学习

D、概念学习

本题旨在考查加涅的学习水平的划分。

辨别学习是指能识别各种刺激特征的异同并作出相应的不同的反应。

38.(2013浙江湖州·

单选)“动之以情”体现了情绪情感的()功能。

A、信号

B、感染

C、替代

D、调节

本题旨在考查情绪情感的功能。

人类的情绪和情感可以互相传递和感受,具有感染性。

人们之间的感情沟通正是通过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功能才得以实现的。

而“动之以情”就是通过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对方。

39.学生出现教师期待的行为后,教师发给小红星,学生可用小红星兑换奖励物或喜欢的活动。

教师采用的方法是()。

A、行为塑造法

B、代币奖励法

C、自我控制法

D、系统脱敏疗法

本题考查的是心理辅导的方法。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主要有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其中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又分为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及自我控制法。

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题干中描述的是教师发给学生小红星,小红星就是代币的一种。

B项正确。

A项:

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迈目标的反应,以此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自我控制法则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

40.(2014山东省属·

单选)章山同学高考失利后,长期陷于一种消沉的状态中,不能自拔。

影响章山的情绪是()。

C、热情

本题旨在考查心境的特点。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题干中章山同学“长期陷于一种消沉的状态中”,符合心境微弱、持久的特征。

二、多选题

1.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的学校管理混乱,教师与领导沟通不畅,教师常常处于应付教学活动的状态,因而导致教师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

此材料说明造成教师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A、教师职业角色冲突

B、教育评价机制存在缺陷

C、学生难管难教

D、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B,D

“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说明造成教师这种压力的原因是教育评价机制存在缺陷;

“有的学校管理混乱,教师与领导沟通不畅,教师常常处于应付教学活动的状态”说明造成教师这种压力的原因是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本题选BD。

2.学生的受教育权主要有()。

A、身心健康权

B、学习权

C、公正评价权

D、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E、人身权

B,C,D

受教育权主要有如下内容:

①接受、享用教育的权利。

②获取物质保障的权利。

③获得公正评价与相应证书的权利。

④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

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其他选项为学生的人身权。

3.(2015山东省属·

多选)下列属于机械学习的是()。

A、宇航员探索太空有意义的独立的发现学习

B、学生尝试走出迷宫

C、小学生背诵乘法口诀

D、中学生听过讲座后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B,C

本题旨在考查机械学习的含义。

B、C两项属于机械学习,A、D两项属于有意义学习。

故正确答案为BC。

4.国家通过发展教育可以()。

A、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人口质量

C、改善人口结构

D、影响人口发展

A,B,C,D

本题主要考查教育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教育可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影响人口发展。

故正确答案为ABCD。

5.《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所体现的原则是(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保护儿童原则

E、无歧视原则

A,B,C,E

《儿童权利公约》精神的基本原则有:

(1)无歧视原则;

(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4)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6.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

A、应答性行为

B、反应性行为

C、攻击性行为

D、操作性行为

A,D

本题考查斯金纳对学习行为的分类。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有两种行为:

一种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种是操作性行为。

故正确答案为AD。

7.(2013山东莱芜·

多选)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

A、人格感化

B、环境陶冶

C、艺术陶冶

D、座右铭

A,B,C

本题主要考查德育方法。

陶冶教育法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手段对学生产生影响,主要包括环境陶冶、人格感化和艺术陶冶。

故正确答案为ABC。

8.心理健康的概念可以从哪几个水平来理解?

(  )

A、没有心理疾患,能够面对现实

B、感到精神愉快,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

C、心理效能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心理潜能

D、身体健康,无明显躯体疾病

9.影响学制制定的因素有()。

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水平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

D、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

E、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

A,B,C,D,E

本题旨在考查学制制定的影响因素。

影响学制制定的因素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及国外教育制度变革的影响等。

故正确答案为ABCDE。

10.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一般要经历哪些阶段?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本题旨在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一般要经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1.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

A、低级的学习动机

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

A,C

12.新课程条件下,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有()

A、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

B、由重过程到重结果转变

C、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D、由教学模式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A,C,D

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表现有:

①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

②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③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

④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⑤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⑥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⑦由模式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13.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有()。

A、知道怎样将长期目标分解成短期目标

B、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C、知道毕达哥拉斯定理

D、知道怎样解剖一个动物

本题旨在考查程序性知识的内涵。

程序性知识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

而陈述性知识解决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的知识。

就题干可知,A、D两项为程序性知识,B、C两项为陈述性知识。

14.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的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以及师生相互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