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RS内部结构+16100m+m结构施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76RS内部结构+16100m+m结构施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76RS内部结构+16100m+m结构施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保核查
批准
批准日期
修改说明
受控
分发
单位
版权声明:
此文件知识产权属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
1概况
现RS内部结构16.000m层板已施工完,环墙混凝土已施工至16.880m标高,内部V墙混凝土已施工至16.100m标高,但因各种原因导致施工进度较年计划滞后较多,为确保穹顶吊装节点的顺利完成,考虑到+16.000m~+20.000m层板底墙体高度不高(环墙为1.42m,内部V墙为2.20m),经业主、监理等同意后决定对原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即将原方案中+16.000m~+20.000m层板底墙体和+20.000m层楼板两个施工层合并为一个施工层进行施工。
为确保该施工层的施工质量,特编制该专项施工措施。
2施工难点及重点
2.1该施工层钢筋密集、直径大,特别是板墙交界处有暗梁,造成墙体混凝土浇筑时下灰及振捣困难,确保墙体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质量,预防混凝土蜂窝、露筋等缺陷是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
2.2该施工层涉及到安装单位堆坑抗震拉杆、蒸发器翻转支架、稳压器横向支撑等多种埋件,因此施工过程中应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墙体模板的加固应牢固可靠、楼板模板支撑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等,防止因为钢筋移位或模板变形造成安装公司埋件移位,同时也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下料和振捣造成安装公司埋件移位,并应提前协调好各道施工工序与安装单位之间的交叉作业配合。
2.3+20.000m层楼板最厚处达1620mm,+16.000m~+20.000m层板底墙体环墙加厚区的厚度达1000mm,因此应按大体积混凝土的有关要求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测温工作,预防大体积混凝土裂缝。
2.4换料水池墙体因为内侧有不锈钢覆面,对墙体的垂直度和表面平整度要求相当高,因此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模板的截面尺寸、垂直度及模板的加固应牢靠,防止混凝土涨模。
3施工工艺流程
墙体测量放线→墙体钢筋绑扎→墙体埋件、套管、孔洞安装→墙体模板支设→楼板底模板铺设→楼板测量放线→板底埋件安装→楼板钢筋绑扎→板顶(包括板侧)埋件安装→楼板孔洞及侧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
4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本专项措施中未涉及的测量放线、钢筋绑扎、预埋件及孔洞安装等工序的施工按原施工方案的施工方法进行。
4.1模板支设
4.1.1模板选用
内部结构墙体模板均为精制模板,因该层墙体模板与楼板底模板同时支设,为便于施工时模板的拆除,除环墙外模板、换料水池内模板因上部无楼板可考虑采用大模板外,其它墙体均考虑采用现场拼装的散支散拆的木模板体系,该体系采用18mm双面酚醛覆膜胶合板作面板,60×
100mm木枋做次龙骨,2根φ48钢管或双排100×
100mm木枋做主龙骨。
楼板模板采用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或DWJ碗扣式多功能脚手架支撑体系与18mm双面酚醛覆膜胶合板作面板的水平模板体系。
模板支设前,必须按要求先清理干净板面,并涂刷好脱模剂。
4.1.2墙体模板的支设
墙体模板支设前,应对墙体钢筋、埋件(包括安装公司埋件)等进行隐蔽验收,并清理干净墙体里面的杂物,同时应调整好墙体立筋的位置,防止因立筋移位造成保护层偏差过大在模板支设后调整困难。
每道墙体模板支设前,应先根据模板支设的高度及墙体的形状尺寸进行排板配模,散支散拆的木模板尽量先考虑使用整张胶合板,不够模数的部位再对胶合板进行裁剪。
模板支设时,先将60×
100mm木枋次龙骨竖向按照间距(@≤300mm)与板面用铁钉连接起来,为防止模板拼缝处错缝,模板的竖向拼缝的后面必须背有次龙骨,然后依次将板面按照模板支设的控制线进行就位,并临时用铁丝与钢筋网片绑扎进行临时固定,然后按要求布置好加固用的穿墙拉杆,穿墙拉杆采用φ17组合式对拉工具螺栓,拉杆的间距按@800×
800mm布置,拉杆埋入混凝土内的钢筋两端套有定位锥体,定位锥体与模板两侧顶紧以保证墙体的截面尺寸,模板外侧为工具螺杆,工具螺杆一端拧入定位锥体,另一端通过垫片和碟形螺母与模板外侧的主龙骨(间距为800mm)水平肋锁牢。
拉杆布置好后按同样的方法就位墙体另一侧的模板,随后按间距(与拉杆竖向间距同)依次安放主龙骨并及时连接好工具螺栓外侧的碟形螺母,并校正好模板的垂直度。
墙体模板支设完后为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因受力不均匀造成墙体整体移位,在外侧设Φ48钢管斜撑(间距为@2500×
2500mm),斜撑一端与墙模板主龙骨顶牢,另一端与墙外侧的双排脚手架或楼板支撑架连接,换料水池内侧墙体的斜撑应注意不得与布料机平台架的钢管相碰或相连。
环墙及换料水池墙体一侧使用大模板一侧使用散支散拆模板时,大模板支设的施工方法按大模板施工的有关工作程序进行,但加固时φ17拉杆螺栓的间距按散支散拆木模板的要求,按@800×
800mm布置。
两块模板拼接处立面及模板与下层混凝土交界处的侧面应预先贴上海绵条,以防漏浆。
4.1.3楼板底模板的支设
4.1.3.1模板支撑体系
楼板模板支撑架搭设前,首先要熟悉图纸,根据楼板模板的支设高度和楼板厚度,准确计算施工荷载,从而确定支撑架的平面、立面布置,绘出示意图,列出所用材料、构件用量表。
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或碗扣式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根据不同的板厚分别为@600×
900mm(厚度H=920mm楼板)或@600×
600mm(厚度H=1120mm和H=1620mm楼板),立杆顶部采用顶托进行承重,主龙骨采用2根100×
200mm木枋,间距与立杆间距同,次龙骨采用60×
100mm木枋,间距@300mm(厚度为1620mm板次龙骨间距为@250mm),板面采用18mm厚双面覆膜胶合板。
支撑架搭设前,应先对下层楼板板的表面进行清理,并用石灰粉或弹墨线定出支撑架立杆方格控制线,纵横控制线不少于6条。
支撑架搭设时,严格按照洒线的位置以退移法进行作业,施工从一端开始并向另一端延伸搭设,按规范要求垫好垫板或底座,调平后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并逐排调直,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要求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及平直度,然后继续搭设上一步脚手架,直至到最后一步,支撑架搭设完毕后在立杆上抄好楼板底模的标高控制点,然后根据标高控制点拉线安装顶托并找平,随后分别按间距铺设主、次龙骨,主龙骨的接头可采用对接,但铺设在同一排立杆的两根龙骨的接头必须相互错开,错开的长度为不少于1个立杆的间距,次龙骨的接头可采用搭接,但接头必须设在主龙骨上,且保证接头处次龙骨的端头伸出主龙骨的长度不少于100mm。
R665房间(风机房)顶部+20.000m层楼板因纵横向跨度均较大,按照规范要求对其跨中模板进行起拱,起拱高度为15mm,其它楼板因跨度较小,模板支设时不考虑起拱,但考虑到该层楼板厚度大,模板支设时板面标高尽量按正误差进行控制。
4.1.3.2模板支设
安装时应先检查并调整好墙板相交处的墙体模板的高度,为防止板墙相交处漏浆,应使楼板模板压在墙体模板的上面,模板面板平铺在次龙骨上,用钉子简易固定,每块模板不要多钉,两个即可,以免因脱模困难损坏模板。
模板不允许有悬挑板,模板对接的接缝处必须设在次龙骨上,每块模板间的接缝应用封箱胶带粘贴,尤其是板墙相交处转角模板与墙面间的缝隙处,应用海绵条压紧,以防止漏浆。
模板支设详见后附图1:
RS+20.000m层楼板底模安装示意图。
4.1.4模板的拆除
楼板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模板拆除的施工顺序原则上与模板安装相反。
墙体模板应先拆除穿墙拉杆等连接件,然后拆除加固斜撑,使模板与混凝土逐渐脱离,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后用塔吊将模板吊运至堆放场地分类堆放。
楼板模板拆除时,应首先降下顶托,然后卸下木枋,再卸下胶合板。
同时拆除支撑架斜杆和横杆,最后拆除立杆。
拆除应从一边开始,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不容许上下两层同时拆除。
拆除的构件应用吊具吊下或人工递下,严禁抛掷。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4.2混凝土工程
4.2.1混凝土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数量见下表
序号
工程部位
砼等级
砼量(m3)
+16.000m层~+20.000m层板底以下墙体
C50/钢筋密集处C50S
400
2
+20.000m层楼板
C50/钢筋密集处C50S
636
混凝土的塌落度要求为14±
3cm,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要求不大于30℃。
4.2.2混凝土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布料→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清理、退场→混凝土养护、测温
4.2.3混凝土施工准备
4.2.3.1现场准备: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钢筋、埋件、测温头等进行检查,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同时按要求与安装等单位办理好混凝土浇灌会签单,项目部内部会签完毕时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封堵严密。
4.2.3.2机械、材料准备:
准备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的施工机具及应急备用的泵车、吊斗、振动棒、倒链及撬杠等,准备好养护用的麻袋、塑料薄膜及照明灯具等,按机械平面布置图布置好泵车、布料机等,并按规定接好泵管,并将各种机械进行调试完好。
4.2.3.3施工人员准备:
按照每班砼浇筑时间不超过8小时配置施工作业人员,并事先进行好人员的分工和交底工作,明确各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各部位施工的难点和重点。
4.2.4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由西安核建混凝土有限公司海盐分公司搅拌站集中供应。
4.2.5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7.5m3),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拌合物不产生离析或分层现象,如混凝土拌合物运送至浇筑地点后,出现了离析或分层现象,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搅拌,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或在现场加外加剂或水。
常温时,混凝土搅拌和浇注之间的间隔时间必须少于1.5h,当环境温度高于25℃时,两者之间的间隔时间应少于1h。
4.2.6混凝土浇筑方法、顺序及施工机具布置
墙体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法进行浇筑,分层厚度为200~400mm,楼板混凝土采用斜向分层法进行浇筑,分层厚度为200~400mm,斜向坡度为1:
6~1:
8。
混凝土浇注采用两台布料机,局部覆盖有困难的区域可临时采用塔吊配合吊斗进行浇筑,1#布料机(臂杆长26m)布置在换料水池里面,2#布料机(臂杆长15m)布置在R787房间里面,详细位置详见后附图2,4RS+16.000m~+20.000m结构混凝土浇筑平面图。
因该部分墙体为C50混凝土,楼板为C50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标号出现差错,浇筑时先浇筑墙体混凝土,再浇筑楼板混凝土,墙体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按上层楼板板底下200mm进行控制,具体的浇筑方法如下:
2#布料机负责其能覆盖区域的墙体、楼板混凝土的浇筑,1#布料机负责其它区域的墙体、楼板混凝土的浇筑,1#、2#布料机同时从V320墙与环墙的交界处开始浇筑墙体混凝土,浇筑时1#布料机按顺时针方向、2#布料机按逆时针方向向前推进,浇筑过程中,每台布料机分别同时组织多道墙体按水平分层的方法逐层循环进行浇注,直至该部分墙体浇注完毕后再继续浇注其它墙体,当2#布料机将其覆盖区域的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开始更换成C50混凝土浇筑此部分的楼板,此时1#布料机仍然继续用C40标号混凝土浇筑剩余墙体,直至将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再更换成C50混凝土浇筑楼板,楼板混凝土的浇筑方向与墙体一样,按照先浇筑墙体部分的楼板混凝土先浇筑。
为避免板墙交接处混凝土出现裂缝,当墙体混凝土浇筑至板底后应自由沉降1-1.5小时,方可继续浇筑该处的楼板混凝土。
4.2.7混凝土布料
混凝土浇筑采用布料机软管或吊斗接软管直接入模,浇筑时确保混凝土的自由落差不大于2m,浇注墙体下部混凝土时下料软管应尽量穿过楼板钢筋伸入到墙体内部,下料时应注意软管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的距离不能小于50mm,并不能向模板的内侧直冲布料,也不能直冲钢筋骨架或预埋件下料,下料时下料点应尽量分散,保证每2~3米左右一个下料点,严格控制好分层厚度,防止一个点下料过多造成振捣困难,形成漏振。
因墙板交接处有暗梁,钢筋比较密集,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下料软管能穿过楼板钢筋伸入到墙体内部,钢筋绑扎时在保证钢筋数量的前提下,暗梁及楼板伸入墙内的钢筋局部可适当调整一下钢筋的间距,使每隔2~3米有一处钢筋的间距在180~200mm(作下料口),同时在混凝土浇筑时备好倒链、钢筋撬杠等工具,以便能及时调整下灰或振捣有困难部位的密集钢筋。
为防止下灰布料对安装公司埋件的影响,下灰点应避开安装公司埋件,保证下灰点与安装公司埋件的距离不小于1000mm,并且在该埋件的两侧应对称均匀下灰,确保埋件两侧已浇筑混凝土的高差不超过一个分层厚度,防止埋件因两侧受力不均造成移位。
为防止形成冷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保证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覆盖(气温≤25℃时,上下层混凝土的时间间隔不得大于3小时,气温>25℃时,上下层混凝土的时间间隔不得大于2.5小时),楼板交界处可能有部分墙体浇筑后楼板混凝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用布料机及时浇筑,则应备用1-2个吊斗对此类部位专门进行覆盖,吊斗浇筑混凝土时可将覆盖厚度控制在100-150mm即可,当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启用备用泵车或临时改由吊斗浇注,确保不形成冷缝。
4.2.8混凝土的振捣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每个下灰点至少配4台振捣棒,同时备用不少于4台振捣棒。
振捣时,插振点应均匀排列,采用交错式或排列式依次向前移动,每次移动的距离控制在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约35~40cm),振捣应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每点的振捣时间一般情况下为15~30秒,但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且无气泡出现、表面泛浆为准,并在20-30分钟后进行复振,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5cm左右。
墙与墙交接、墙与板交接及有孔洞加筋等部位的钢筋密集处,振捣时应重点注意,钢筋密集部位混凝土的振捣应将振点的间距适当缩小(控制在30cm左右),以减小钢筋密集对振捣的影响,必要时可考虑采用小直径(φ30)振捣棒或将此处的混凝土改成同标号细石混凝土进行浇注,振捣时应小心谨慎,防止漏振。
振捣时应注意对安装公司埋件的保护,此处振捣时振捣棒不得碰撞埋件及其锚筋、锚板和支撑等,同时振捣点应距离这些构件不小于50mm,振捣时应小心谨慎,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设专人负责并进行监督。
4.2.9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按《混凝土养护及测温工作程序》[2006]QQEEJS-C01-008(第2版)的要求对混凝土进行覆盖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为不少于7天,覆盖层的厚度根据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及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情况确定:
该施工层局部1120mm、1620mm厚楼板及环墙加厚区为大体积混凝土,需按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进行养护和测温,经计算养护时需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四层麻袋。
4.2.10混凝土测温
4.2.10.1测温点的设置及埋设方法
+20.000m板面积较大,局部厚度有达到1120mm和1620mm,环墙加厚区墙体厚度达1000mm,属大体积混凝土,考虑在该层1120mm和1620mm厚板的部位设4组测温点,在环墙加厚区的部位设两组测温点,测温点埋设部位及方法详见后附图3:
4RS+16.000m~+20.000m混凝土施工测温点布置示意图
测温点必须在钢筋绑扎完毕后,按测温平面布置图的编号埋设在规定的位置处。
测温头必须按规定绑扎方法绑扎在横向水平钢筋的下面,导线绑扎在竖向钢筋上,并设置标识牌,注意保护,防止其它工序施工时将其破坏。
4.2.10.2测温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仪器选用JDC-2便携式建筑电子测温仪、测温线(带温度传感器和插头)进行测温。
砼浇筑时,对砼的入模温度进行测量并记录。
砼浇筑完成后开始对测温头进行测温。
在升温阶段每3小时测定一次,在温度持续阶段及温度下降时每6小时测定一次,当砼内外温差逐步缩小时每天早晚各测定一次,当砼中心和大气温差小于25C时,可停止测温。
在对砼测温同时要测定环境温度、砼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并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
砼测温原始记录及时整理,根据测温数据做出测温曲线图,并提出简明扼要的成果分析报告。
砼测温控制要求:
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C、降温速度不大于2C/d。
混凝土养护期间如出现较大的降温天气,应及时增加覆盖层,测温时如果内外温差快接近25C时,应及时通知施工队及技术人员采取加覆盖层等措施,防止内外温差过高形成温度裂缝。
5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1每道工序施工前技术员要向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指出施工的难点、重点及采取的措施和注意事项,使操作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5.2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质检人员应随时跟踪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指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一验制度”,作好各分项工程的隐蔽检查记录。
5.3主要原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并按技术规格书要求进行复验。
焊接、机械接头要按规定做试验,施工时严格按程序操作,确保其施工质量。
特种人员必须有相应的上岗证。
5.4钢筋搭接长度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钢筋保护层要足够。
要认真做好钢筋标识工作,以防错绑漏绑。
钢筋、预埋件、预留洞制作安装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支设要牢固。
5.5混凝土到场后放灰人员应先检查罐车上的混凝土标号牌,防止不同标号混凝土同时浇筑时出现差错,此外混凝土到场后应作塌落度测试并形成记录,要求制作试块试验。
5.6测量定位要仔细认真并反复复核,确保正确无误。
5.7加强对混凝土养护测温的控制,测温点位置埋设应确保正确,测温装置预先调试。
测温中测试人员要及时、准确向有关人员报告测温情况,以便实现信息化施工,发现疑问及时采取措施。
5.8混凝土浇筑实行挂牌制,明确责任,严格执行在岗位上交接班制度,现场施工员要做好混凝土施工记录。
5.9为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2m,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塌落度和入模温度,出现偏差时及时通知搅拌站进行调整,振捣由有经验的人员操作,做到既不漏振也不过振,并不能直接接触到钢筋及埋件。
5.10混凝土浇筑前要注意天气预报,以避开灾害性天气。
浇筑混凝土中万一遇到下雨等天气,立即按相应工作程序施工。
5.11施工中,各工序之间、土建与安装之间要密切配合,互创条件,防止漏埋(放)或损坏埋件、钢筋等。
5.12加强钢筋的成品保护:
已绑扎完毕的钢筋,在安装埋件、孔洞的过程中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挪动和切割;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及时清除露头钢筋表面污染的水泥浆等;
焊接结构钢筋固定埋件及孔洞等时应用合格的点焊操作工人,并应调整好电流,严格按照操作工艺进行施焊,不得烧伤结构钢筋;
加强对露头钢筋套筒连接丝扣的保护,每个露头钢筋的丝扣必须戴好保护帽。
5.13加强埋件的成品保护:
预埋件在安装过程中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切断埋件的锚筋并不得随意切割锚板;
其它工序施工时不得随意挪动已安装好的埋件及埋件的支撑等,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及时清除干净埋件表面的水泥浆等污染物。
5.14施工前作好电气及机械设备维修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时机械设备若出现故障能及时修复投入工作。
备用机械设备应调试完好并落实到位。
6施工安全、文明、环保施工保证措施
7附图
附图1:
RS+20.000m层楼板底模板安装示意图
附图2:
RS+16.000m~+20.000m混凝土浇筑机械布置图
附图3:
RS+16.000m~+20.000m混凝土施工测温点布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