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西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关键:
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
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
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课题
千米的认识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标要求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
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体验1k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知道1km=1000m,知道1公里=1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知道1km=1000m,知道1公里=1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认识千米并积极参与实地测试,掌握千米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积极、主动地参与测量活动的过程,并能克服测量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导学
重难点
重点:
体会千米的含义,建构1千米的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导法
看一看,量一量、测一测、分析整理、实践
学法
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讨论
导学准备
挂图,测量工具,调查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里程标志,并作记录;
课前测一段距离,观察长度,并记录是多少米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
这星期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16届运动会了,瞧,这些同学正在加紧训练,我们来看看他们在训练什么项目。
他们在训练100m赛跑,一组有10个运动员,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跑了多少米?
你们是怎样认识千米的?
你对千米还了解些什么呢?
生活中你见过它吗?
在哪儿见过?
出示“重庆340千米成都”的公路图,指导学生想象重庆到成都的公路有多长。
提问:
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恰当?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板书课题:
千米的认识)
学生认真观察图,回答什么时候用千米。
从简单的回忆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系统性。
而这一设计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起学习的欲望,从而为本课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探究新知
1、初步想象1千米有多长,理解1000米=1千米
(1)教师:
(出示100米跑道)这是一个100米跑道,要多少个这样的100米跑道首尾相接才是1000米?
(2)回忆自己课前测的一段距离是多少米。
小组内交流:
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000米?
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
1000米也就是1千米,1千米也叫1公里。
2、活动感知,体验想象1千米的长度
(1)活动1:
组织全班学生到学校的操场上(或教室里),任选8位同学排成一横排。
教师指出:
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手拉起来大约有10米长。
8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少米长?
80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少米长?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000米有多长,使学生感受到1千米好长啊!
在此基础上引出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公里)=1000米。
(2)活动2:
学生亲自体验1千米有多长。
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那么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
全班交流:
走100米的路大约需走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程大概需要走2000步。
3、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亲自体验了1千米的长度,感受到了1千米很长,所以我们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1000米。
因为1000米里面有10个100,所以1000米要走10个100米。
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让学生在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从而主动建构1千米的长度概念,并引出1千米=1000米。
再通过学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知,逐步加深学生对1千米的理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当堂检测
完成教材24页“课堂活动”1、2小题。
学生课后自学活动
巩固练习
课堂总结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1、千米是很长的长度单位,生活中好多地方都需要用千米做单位;
2、1千米=1000米,会比较千米与米之间的大小。
3、认识千米。
学生小结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长度单位:
千米、米、分米、厘米
1000米就是1千米,也叫1公里。
千米可以用km表示,1km=1000m
1、本节亮点:
2、待改进处:
第二课时
通过认识和实践运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空间概念
积极、主动地参与测量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
掌握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会正确地进行千米和米之间换算
激趣引入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几个重要的工程吧!
出示例3图。
学生认真观看、答问。
激发学习兴趣。
1、提出问题
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
我知道了三峡大坝全长2300米。
学生2:
我知道了隧道长3千米。
你想提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
我想知道“三峡大坝”与“隧道”谁长?
怎样比“三峡大坝”与“隧道”的长短呢?
2、合作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抽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为什么想到这样比较?
这两种比较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先把不同的单位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以及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
学生1:
因为3千米=3000米,3000米2300米,所以隧道比三峡大坝长。
因为2300米比3000米少,而3000米=3千米,所以隧道比三峡大坝长。
因为3千米与2300米单位不同,3千米=3000米,而3000米>2300米,所以我就想到了把千米换算成米再
我想到2300米比2千米多,比3千米少,所以2300米<3千米。
一种是把千米数换算成米数。
另一种是把米数换算成千米数。
通过提问,让学生学会思考体会千米与米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会比较这它们的大小。
1、完成24页“课堂活动”3、4小题;
完成练习五第2、3、4题。
学生课堂活动。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的实际。
本课小节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首先要统一单位,再比较;
也可以通过先估算再比较大小。
学生小结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知识
1km=____m3000m=____km
毫米的认识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概念,感知1毫米有多长,知道1厘米=10毫米。
让学生通过整理,对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有系统、完整的认识。
结合实践活动,渗透长度单位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空间概念。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通过整理,对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有系统、完整的认识,并参与实际测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空间概念
积极、主动地参与测量活动的过程,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毫米的概念,感知1毫米有多长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有系统、完整的认识
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归纳整理
学生采取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多种学习形式学习本课的内容
硬币、学生直尺、身份证、彩条等
媒体展示:
美丽的七色彩虹。
多美的七色彩虹呀!
在各小组的桌上有和彩虹一样漂亮的七彩纸条,请各小组分工合作量出它的长度有多少厘米,并作记录。
学生汇报后,发现紫色彩条的长度有争议。
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有时得不到准确的结果,需要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
(板书:
毫米)
学生认真观看、答问、谈感想。
1、观察直尺,看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1)看一看,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2)找一找,直尺上有哪些长度单位,你是怎样发现的?
教师小结: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小格,1厘米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教师媒体展示——毫米。
强调: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3)指一指:
用笔头指一指1毫米,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
(要求学生多指几处)
(4)数一数:
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1毫米。
(学生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数的是从几厘米到几厘米,中间有多少小格)
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分析、概括出1厘米=10毫米。
练习:
2厘米=()毫
米8厘米=()毫米()厘米=50毫米60毫米=()厘米
(5)介绍字母表示毫米。
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米呢?
厘米呢?
猜一猜,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国际上规定用“mm”表示毫米,1毫米可以写成1mm,那么1厘米=10毫米可以写成1cm=10mm。
尝试:
你能用字母表示2毫米、3毫米、7毫米、10毫米、43毫米吗?
学生独立尝试,全班展示。
2、实践活动,感受1毫米的长度
(1)猜一猜,桌上什么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量一量,身份证的厚度究竟是不是1毫米?
(3)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教师示范:
用拇指和食指拿身份证,然后抽出身份证,指出两指间的缝隙就是1毫米。
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体验1毫米的长度。
(4)说一说:
桌上还有什么东西的厚度是1毫米?
(5)想一想: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毫米?
3、实际操作,用毫米作单位测量
(1)认一认,媒体出示练习十三中第2题的两幅图,引导学生认一认是多少毫米。
(2)尝试量一量。
①媒体出示两种量曲别针的测量方法,哪种正确?
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②尝试量紫色彩带的实际长度和量数学课本的厚度。
③开放测量,找合作伙伴一起,对周围物体作随意测量,看是多少毫米。
4、探究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议一议: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整理。
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
学生找直尺中的1厘米中的小格子。
学生用笔指1毫米。
数出1厘米中的小格子数目。
字母表示长度单位km、m、dm、cm
2mm、3mm、7mm、10mm
43mm
身份证的厚度
通过整理,引导学生探究:
除km和m间的进率是1000以外,其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1、通过组织学生观察直尺,给学生机会自主探索,发现、认识新事物--毫米,并通过数一数,了解厘米与毫米的进率。
2、毫米这个单位太小,所以要多准备学具让学生建立1毫米的表象,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使抽象的长度单位---毫米变得具体直观,从而降低难度,促进建构。
3、让学生独立对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整理,理清个单位间的纵向联系,潜移默化地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1、拍手游戏:
同意的拍拍手,不同意的摇摇头,如果不懂就举起你的小拳头。
(1)数学老师的身高大约1米60厘米。
(2)门高2厘米。
(3)数学书大约厚8米。
2、完成25页课堂活动1、2、3题;
3、练习五4、6、7、8题以及思考题。
让学生在改正的时候巩固单位的长度,同时在做题时复习巩固。
体会不同的单位长度的长短,将其运用于生活实际。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应用了哪些方法探究毫米的有关问题?
学生思考总结
复习,巩固。
毫米可以用mm表示1cm=10mm
3、待改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