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委工作计划与商务局工作目标和计划汇编docWord文件下载.docx
《商务委工作计划与商务局工作目标和计划汇编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委工作计划与商务局工作目标和计划汇编doc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帮助企业做好项目的申报,手续的跟踪,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组织参加各种展会,为企业的产品销售提供各种平台。
4、壮大出口队伍。
指导企业办理对外贸易经营权备案,对已获权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服务,力争更多企业具
有自营出口权,壮大我县出口队伍,力寻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
5、加大外贸人才培训力度。
参加省厅、海关、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关于讲授报关、报检、退税、核销等知识的讲座和各类业务培训。
20xx年通过具体的工作措施的实施,争取外经贸工作再攀新高,为商务工作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
20xx年×
月份重点做好了重点商品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工作。
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指导各有关部门深入持久地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加大了对肉类、酒类等商品的整治力度,效果显著。
其中在猪肉质量方面,积极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和病死猪病害猪肉非法交易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了生猪定点屠宰的管理。
一是调整了稽查队伍,加大了生猪稽查执法力度。
重点打击了屠宰病、死猪、生产注水肉的现象,共出动执法人员×
×
人次,车辆×
车次,查获私屠滥宰猪肉和病死猪肉×
余公斤。
督促指导定点屠宰场(站)加快了站点改造步伐。
目前,县城定点屠宰率达到了100%,乡镇定点屠宰率达到了95%以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二是按照商务部、财政部对生猪进行无公害处理的要求。
各加工点按照要求增加了设备,配齐了设施,严格了制度。
酒类流通管理方面: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酒类流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酒类流通工作会议,具体讨论安排了20xx年酒类流通工作部署。
二是在全县开展酒类商品备案登记和实施酒类商品溯源制度。
凡酒类经营者必须履行备案登记手续,为方便经销户,组织人员亲自上门为其备案登记。
三是在做好酒类备案登记和酒类流通随附单培训发放的基础上,重点开展酒类市场的执法检查。
对没有履行备案登记手续,未执行酒类流通随附单溯源制度的酒类经营者,依据《酒类流通
管理办法》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截至目前,共备案登记×
家,发放酒类流通随附单×
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月份工作计划:
1、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努力构筑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大力推进连锁经营,不断加快标准化“农家店”建设。
搞好项目验收,建立“农家店”长效运营,确保“农家店”长效运营和农民长期受益。
2、加快重点流通项目建设进度。
继续加强指导和服务,优先落实国家及省市出台的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好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重点指导督促县供销社“农资连锁配送中心”、宝福邻商场、上海华联新店、京九物资储运中心的“京九物流园”等项目的建设工作。
3、抓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和酒类流通管理工作。
继续加强《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工具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政策宣传,让老百姓了解生猪定点屠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积极开展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的清理整顿,建立和完善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帐管理制度,加强猪肉销售环节的索证、索票管理及监督,加大稽查力度,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及注水肉行为,对私屠滥宰行为实行重点巡查和盯防,依法取缔私屠滥宰窝点,没收私宰肉和屠宰工具,对查获的违法分子依法给予严厉处罚。
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一是进一步加大《酒类流通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
二是在做好酒类备案登记和酒类流通随附单培训发放的基础上,组织指导各部门和乡镇、办事处联合对酒类市场开展稽查,严厉打击制售
假冒伪劣酒类商品行为。
对没有履行备案登记手续,未执行酒类流通随附单溯源制度的,要依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规定进行严重处罚。
对发现的假冒伪劣商品,不仅要严厉查处,还要利用酒类流通随附单进行追根溯源,切断假冒伪劣商品的供应链,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
4、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提高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
提高认识,敢于用惠的政策,用灵活多样的合资合作方式,吸引县外大企业和投资机构来阳谷投资兴业,建立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引进家居、餐饮、休闲、娱乐等品牌经营。
吸引外资企业来参与我县的农产品流通、加工和出口业务,参与大型物流基础设施、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和改造。
【篇三】
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承上启下之年,更是加快工业强省建设、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的关键之年。
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明年全省经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建设工业强省为目标,以“两化融合”与“绿色制造”为途径,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活力,推进“五水共治”、“四换三名”,夯实管理基础,扎实推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提质增效升级,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四翻番”目标打基础做贡献。
结合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明年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力争达到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左右,信息化指数(浙江省评价方案)达0.88。
实现明年经信工作的目标要求,必须树立和强化四个意识:
一是强化绿色发展意识。
绿色发展是当代全球工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央和省委都强调要绿色发展。
工业不但要成为老百姓的富民产业,而且要成为老百姓的生态产业。
在工业发展的新阶段,各地一定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转型升级和破解环境要素制约的有机统一,追求更多的“绿色gdp”,减少破坏环境的“黑色gdp”,加快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
二是强化工业创强意识。
我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能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多、低层次用工多等问题,归根结底是传统落后的制造方式造成的,出路不是“去工业化”,而是加快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大力发展智能、绿色(低碳)、健康(安全)、服务的制造业。
因此,要把做强工业作为破解发展困境的突破口,坚持工业强省、工业强市、工业强县(市、区)战略不动摇,坚持加快工业发展不动摇,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两化融合。
三是强化倒逼转型意识。
抓经济工作有两大抓手:
一靠“正向激励”,二靠“反向倒逼”。
“正向激励”固然重要,但“反向倒逼”同样不可或缺。
特别是低端产业、落后产能,一定要用倒逼手段促其转型升级。
各地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工作中,务必要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两手抓、两手硬,强化“单位亩产论英雄”、差别电价、负面清单、行业整治等政策措施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
四是强化改革创新意识。
当前,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这些问题大都没有现成的解决模式可以套用,也没有现成的解决套路可以照搬。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超越原有的思想观念,冲破常规和主观偏见的*,着力提升工作的层次和深度,不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明年全省经信工作要突出以下六个重点:
(一)以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开发为突破口,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按照稳中有进的要求,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环境,统筹协调抓好经济运行调节和煤电油运保障工作,确保全省工业经济在“稳”的基础上较快增长。
1、抓“三新”开发。
据分析,新产品产值增速与工业总产值增速、销售产值增速存在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均高达0.9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开发“三新”产品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增长、上水平”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是组织实施“百千万”新产品开发计划,力争开发万种智能化新产品、千台智能单机装备、百套成台套智能化装备。
各地要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尽快制订新产品开发计划实施意见。
二是大力推进智能化产品和装备的开发设计。
继续下大力气抓好12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培育发展一批重点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发挥工业设计(创新设计)对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开发的支撑作用,加快功能性、结构性、智能型的新产品开发。
从今年开始将建立完善以工业设计业务收入和设计成果转化值为核心的奖励补贴机制。
三是继续做好经信部门牵头的52个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试点和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安全成套制造装备、专用云计算操作软件等新的新兴产业试点工作,加快新产品开发。
2、抓市场开拓。
经信系统不能只管生产,也要重视做好产品促销工作。
特别是要加强工业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的市场开拓,帮助企业走好“最后一公里”。
一是抓紧制定实施全省新产品推广应用计划,定期发布工业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加强纳入《目录》新产品的宣传。
二是组织开展工业新产品的国内省外展销、促销活动。
高水平办好中国(宁波)智慧城市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展会。
三是继续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
加大对工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
四是探索建立新产品开发保险制度,深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
制定出台政府购买数据、计算和信息服务等信息消费的政策意见。
3、抓投产达产。
继续把工业项目的开工投产达产放在“稳增长”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
一是建立工业新开工项目统计制度,加强对全省拟建、在建和投产、达产重大工业项目的全程监测和跟踪服务,做到对重大项目的投资进度、投产时间、达产能力等情况“心中有数”。
二是强化新开工项目的要素保障。
及时协调解决新开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继续完善用电指标优化配置机制,稳妥开展大用户直供电试点,确保新投产项目及时达产。
(二)以“机器换人”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的要求,全面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企业的信息化,努力为全国两化融合积累经验。
1、认真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十大行动计划。
抓紧建立完善分级分层分批示范推进机制,在全省建立一批示范区域、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
一是从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入手,加强组织领导。
二是从实施“千企机器联网工程”入手,加强智能装备的网络化应用。
三是从组织千名“两化深度融合指导员”入企下乡蹲点入手,加强服务指导。
四是从发布“双百推荐目录”入手,加强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培育。
五是从“千家企业两化融合登高计划”入手,加强企业素质的提升。
2、更大力度推进“机器换人”工作。
全面实施“555机器换人”推进计划,明年全省要组织实施5000家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力争完成企业技改投入5000亿元,装备购置费3000亿元以上。
一是着力在做全上下功夫,加大对大型企业和小微企业“机器换人”的组织、引导和发动力度,进一步扩大“机器换人”的覆盖面。
二是着力在做深上下功夫,梳理挖掘更多的环节开展“机器换人”。
三是着力在做细上下功夫,认真组织好分行业的“机器换人”推进工作。
省里重点抓好百项“机器换人”示范工程,从明年起每年安排300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3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按“分档择优”原则对考核评价优秀的市、县(市、区)进行奖励。
3、统筹推进全社会信息化。
推进全社会信息化是经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关键是要找到工作的切入点。
从这几年的探索看,应重视加强以下工作:
一是发挥好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
二是继续抓好智慧城市示范试点,以云服务推动智慧城市应用模式创新。
三是强化信息化建设中的规划引领、技术标准规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非常正确、深得民心,全省经信系统一定要贯彻落实好,继续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
1、以整治低端落后企业(作坊)为重点推进“五水共治”。
“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重点,工业领域责无旁贷。
全省经信系统要勇挑重担。
一是摸清全省低端落后企业(作坊)的底数。
2月底之前,各县(市、区)要尽快把本区域内污染严重的“低小散”行业情况上报到省经信委。
二是研究制定加快低端落后企业退出的规划、政策、标准和年度计划。
省级层面要部署开展全省低端落后企业(作坊)专项整治行动,各市、县(市、区)也要加大对低端落后企业的整治力度。
2、以“腾笼换鸟”为重点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两手抓。
一是坚决完成1000家高能耗重污染企业的淘汰改造任务。
继续运用差别电价、节能减排等倒逼手段,推进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力争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
二是抓紧制定出台我省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重点做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调查摸底工作,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制度。
三是坚持国资、外资、民资一起引,加快引进一批“大好高”项目。
抓紧研究制定信息、环保、时尚、高端制造等产业的发展规划。
3、以减少煤炭消费为重点抓好工业治气。
贯彻落实省政府实施大气复合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打好治气促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
一是研究启动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工作,制定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
二是严格新建耗煤项目准入,推进区域集中供热,确保地方煤炭消费逐步下降。
三是实施控制煤炭消费四大工程,加强对燃煤电厂用煤总量和煤质的监管,努力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提升燃煤清洁化利用水平。
四是加大重点行业封闭式生产制造模式的推广。
(四)以“三名”工程为突破口,做强做响“浙江制造”
全面推进“三名”工程,培育一批名企名家,打响“浙江制造”品牌,着力改变过多依赖“低小散”企业的状况,为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注入强大动力。
1、全面推进“三名”工程。
围绕加快培育“百千万”企业(百家龙头企业、千家品牌企业、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全面实施“三强战略”(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三名”工程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三名”工程建设工作机制和省、市、县分级推进“三名”培育机制,各地要结合省政府文件制订出台加快“三名”培育的实施意见。
二是启动实施“浙江制造标准提升工程”和“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工程”,积极开展培育试点示范。
三是明年适时召开全省“三名”工程建设推进大会。
2、深入推进小微企业上规升级。
落实和健全“小升规”后续扶持政策,深化小微企业“上规升级”专项行动,力争明年“小升规”企业达到3500家。
一是巩固成果防止“返小”。
今年“小升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升了规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
要“扶上马送一程”,防止部分企业“规降小”。
二是积极推动“规改股”。
要选择部分“小升规”企业开展股份化改造试点,制订出台引导企业“规改股”的政策措施。
组织开展精细化管理等企业管理创新的示范试点,稳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三是探索建立小微企业服务券制度,鼓励企业积极购买第三方服务。
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政策环境。
3、建立健全资源要素高效分配机制。
借鉴嘉兴、绍兴等地经验,探索建立单位资源占用(用地、用电、用能、排污)产出(增加值、税收)综合评价激励约束机制。
组织开展装备、纺织、印染等重点行业资源占用产出绩效综合评价,公布绩效排序结果,引导企业对标学习和管理。
加快建立用地指标向亩产水平高的市县倾斜、财政资金向效益好的项目倾斜、用能指标向单位能耗低的区域倾斜的机制。
(五)以能源“双控”为突破口,促进生态工业发展
继续把推进能源“双控”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节能降耗监管,鼓励绿色安全制造,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和产业体系。
1、全面推进能源“双控”。
建立完善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与用能总量指标挂钩的用能总量动态平衡机制,把“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落到实处。
一是做好能源“双控”目标任务的横向纵向分解,强化预警、监测与考核,确保年度目标完成。
二是全面实行用能预算化管理。
制定《浙江省推行用能预算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实行新上项目能源消费量登记制度。
三是探索开展区域用能量(权)交易试点。
四是抓好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推动形成全社会节能合力。
2、全面做好资源降耗。
要像重视节能一样推动企业抓好资源降耗工作。
一是继续实施工业循环经济“733”工程。
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激励政策,稳步提高重点行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切实减少固体废弃物的自然排放和堆积。
二是探索建立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激励机制。
选择一批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大户开展试点。
三是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和绿色企业创建力度,确保全年完成600家以上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创建60家绿色企业。
3、全面发展低碳产业。
工业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我们应当有所作为。
一是通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更多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大量减少碳排放。
重点要抓好“百园千项万户”工程的实施,加快光伏发电推广应用。
二是通过更多地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重点要抓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三是积极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六)以转作风为突破口,进一步夯实经信系统工作基础
作风也是战斗力。
明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在市县(市、区)层面全面展开,全省经信系统要把教育实践活动当作锤炼经信队伍、转变工作作风的一次重要机遇,切实抓好反“四风”长效机制建设。
1、转作风促工作。
重点是做到三个“多”:
一是多出务实之举。
切实减少没有实质性内容的会议和文件,让企业经营者有更多的时间谋划自身发展。
要坚持需求导向,按需定制产业(企业)扶持政策。
二是多搞蹲点调研。
尽量减少走马观花式的基层(企业)调研活动,鼓励带着问题和题目深入基层企业调研服务。
三是多减审批事项。
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做好下放(委托)审批职能的衔接工作。
积极开展事中事后监管的试点。
2、强基层夯基础。
主要从两方面着力:
一是加强基层特别是乡、镇(街道)的经信管理队伍建设。
加快完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管理体系。
全面加强经信系统干部队伍业务培训。
二是夯实全省经信工作管理基础,部署开展全省工业企业和电子信息企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建立完善“小升规”、机器换人等重点工作统计制度,为科学管理和有效调控经济运行提供依据。
3、优服务提效能。
突出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服务。
全面抓好现有政策的宣传落实,加快构建多形式多方位的政策宣传落实体系。
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研究,不断调整完善扶工政策。
二是强化信息服务。
建立规范化的涉企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产能规模和利用情况、投资情况以及落后产能标准的政策信息等,科学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和社会资本的投向。
三是鼓励购买服务。
结合企业不断增长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加快培育提升一批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格局。
商务局2018工作目标和计划
财务工作计划
总体思路:
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省厅、市局的大力指导下,以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核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为战略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突出扩大内需和引导消费、突出调整优化外贸结构、突出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品牌落户清河,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努力构建繁荣和谐的商贸流通环境,努力提高商贸服务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一、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1、抓好商贸流通基础建设。
一是便民原则。
抓好各新建和改造居民小区的商业网点配套工作,加快饮食一条街的建设力度。
二是支柱原则。
做好羊绒制品市场接待中心的建设工作,金瓶梅公园。
2、着力抓好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和功能完善。
依据我县支持产业情况,抓好汽摩配件市场的规划和建设、合金市场的建设和开业、羊绒制品市场的功能完善等项工作。
3、推动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
继续申报,邱家那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儒林小百货市场为“双百市场工程”,同时加快农村集贸市场的改造规划工作。
4、继续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作。
把“家电下乡”工作作为服务农民、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加强监管,建立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加大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宽农家店经营范围和服务功能,加强农村商网和农产品网上对接工作,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
二、抓好生产性服务业,突破发展现代物流业。
一是全面启动物流项目库建设。
加大招商力度,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提升我县物流业竞争力。
二是加快物流项目建设步伐。
重点加快龙飞物流园的建设,完善龙飞物流园的配套,积极支持龙飞物流的整合、兼并。
三是大力培育科技服务业。
积极支持以羊绒制品市场研发中心为主的自主研发、设计、技术咨询、品牌推介等技术性服务业,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科技投资、人才开发等科技服务体系,为我县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是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电子商务、信息增值服务、网络传媒等,提高我县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三、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出口平稳增长。
1、用好外资扶持政策。
积极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政策的收集和整理,用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技改贴息等项国家财政补贴政策,鼓励、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出口规模。
2、加大对企业的培训力度。
继续加强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携手对我县外向型企业进行电子商务的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对外业务交流和联系的效率,降低业务成本,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培训,帮助企业更好地运用政策应对危机、克服困难、增强竞争力。
3、充分利用国外会展平台。
加大对外交流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