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广西贺州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3524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林牧渔广西贺州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农林牧渔广西贺州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农林牧渔广西贺州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农林牧渔广西贺州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农林牧渔广西贺州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林牧渔广西贺州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农林牧渔广西贺州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林牧渔广西贺州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林牧渔广西贺州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本项目规划分为三个阶段:

短期规划为5年,中期规划为10-15年,长期规划为15-20年。

规划范围:

根据实际调研,农业产业化基地规划的范围以贺州市钟山县的“十里画廊”为中心,中心规划区面积36000亩,辐射区面积160万亩。

1.3规划建设内容、规模及重点推荐项目

1、现代农业种植业示范区

规划建设规模13000亩(占用耕地面积57.7%),其中:

建设绿色水稻生产示范推广基地1000亩;

建设甜高粱种植推广示范推广基地500亩;

无公害蔬菜太阳能智能大棚示范推广基地3500亩;

建设浆果种植示范推广基地1500亩;

建设中药材生产示范推广基地1500亩;

建设神州茅草和杂交狼尾草种植推广示范推广基地2000亩;

建设饲料构树、桑树种苗示范推广基地2000亩;

建设优质种苗引进试验及示范推广基地500亩;

建设木棉树种苗示范推广基地500亩。

2、现代畜牧业示范区

建设规模1000亩,其中:

建设优质型菜牛、富钟水牛、黑山羊、食草型瘦肉野山猪种猪、灰天鹅、鸸鹋场等,向饲养户提供优良畜禽品种,用于现代畜牧业示范。

同时,分期建设年产50万吨综合饲料厂,为地区养殖业提供饲料储备。

3、农产品和中草药加工区

建设规模2000亩(不占农用耕地),其中:

建设饲料生产体系、中草药加工、浓缩果汁生产、蔬菜和肉类深加工、有机肥厂、有机农药厂、病虫害防控中心等项目。

4、钟山基地综合物流中心

规划建设规模5000亩,其中:

有机农产品溯源检测服务中心;

畜牧产品防疫检疫中心;

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心;

农民生产技术培训指导中心;

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指导中心;

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和中药材物流中心;

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中药材交易中心;

农副产品配货中心和中药材配货中心;

公共信息交流中心(包括大型停车场、服务区及国际化信息大楼、2兆瓦太阳能发电站等)。

5、钟山基地综合观光体验区

建设规模23000亩,在规划范围内以“十里画廊”自然景观为中轴线,建设包括中医药博览、科技普及与培训、中华传统文化体验、自然医学养生、休闲旅游、百果园等版块。

6、中华医药种质科研中心

紧邻物流中心建设规模2000亩,以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为核心,以广西本土中草药为应用基础,结合国家相关科研机构,深入分析我国中草药活性组份,建立中医药种植及应用标准体系。

7、基地新能源建设

以沼气应用技术、生物燃料应用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相结合,建立循环经济、新能源研究和新能源立体农业生产基地。

8、大学生农业产业化创业园区

以高科技农业设施为主体,建立大学生农业产业化创业新模式。

1.4规划投资估算

2010-2015年,规划总投资1,842,153.57万元。

其中:

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区规划总投资25,725万元;

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规划总投资141,000万元;

农产品和中草药加工区规划总投资200,000万元;

钟山基地综合物流中心规划总投资1,071,428.57万元;

钟山基地综合观光体验区规划总投资为300,000万元;

中华医药种质科研中心规划总投资为50,000万元;

基地新能源建设规划总投资54,000万元。

1.5规划预期达产年效益

2010-2015年,规划年收益538,850.82万元。

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区规划收益5,402.25万元;

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规划收益42,300万元;

农产品和中草药加工区规划收益70,000万元;

钟山基地综合物流中心规划收益321,428.57万元;

钟山基地综合观光体验区规划收益为90,000万元;

中华医药种质科研中心社会效益显著;

基地新能源建设规划收益9,720万元。

年上缴利税为106,908万元。

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民人均收入可增加1—2倍。

到2015年基地建成,可形成较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解决大学生就业人数约2.5万人、农民就业人数约2.5万人。

第2章自然与社会现状

2.1区位条件

2.1.1地理区位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背靠大西南,面向粤、港、澳,处于桂、粤、湘三省(区)的结合部,地处北纬23º

39´

~25º

10´

东经110º

34´

~112º

03´

之间,东部与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肇庆市(怀集县、封开县)接壤,西部和南部与梧州市(蒙山县、藤县、苍梧县)毗邻,北部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相连。

贺州市主要河流有贺江和桂江,属西江流域,归珠江水系。

全市辖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昭平县、八步区和平桂区,总面积11855平方公里。

2.1.2交通区位

贺州市处于207国道和323国道的交会处,距桂林210公里,距永州265公里,距清远293公里,距广州300公里,距港澳500公里,是大西南进入粤港澳的交通要道和出海的重要通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部大开发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战略结合点。

刚建成的通车的洛湛铁路、即将建成的桂梧和广贺高速公路以及去年开工建设的湖南永州至贺州高速公路、贵阳经贺州至广州高速铁路贯穿全境,同时贺江复航工程即将建成。

规划中的柳州至厦门铁路、贺州支线机场、来宾经昭平至贺州高速公路已得到自治区政府认可,争取列入“十一五”或“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启动建设。

即将建成的洛湛铁路、桂梧和广贺高速公路以及湖南永州至贺州高速公路、贵阳经贺州至广州高速铁路贯穿全境,同时贺江复航工程即将建成。

规划中的柳州至厦门铁路和贺州支线机场已经批复建设。

桂梧和广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贺州距离桂林两江国际机场216公里,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205公里,逐渐形成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立体化的交通运输渠道。

2.2自然地理

2.2.1地质、地貌

地质:

贺州地质构造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多旋回强烈的构造运动,二是不同构造形迹并存。

区内经向与纬向构造形迹最是鲜明:

下古生界主要是一系列东西向强烈褶皱和断裂,上古生界主要是南北向的褶皱和断裂,由于不同体系构造运动相互影响和制约,东西向构造常显示向南突出的弧形,南北向构造形迹又形成向东或向南突出的弧形。

例如八步区南部至昭平一带寒武系底层构成的许多东西向背斜或斜轴线都有明显地扭曲,而富川一带泥盆、石炭系底层构成地南北向褶皱和断裂线都向西突出,八步区一带泥盆、石炭系地层组成地背向斜和主干断裂线则向东突出呈弧形。

地貌:

境内属南岭山地丘陵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东北高、西南低。

自东北边缘至西南端,山岭连绵,层峦迭峰。

中南部多属崇山峻岭,为大桂山横截,把全市分成南北两个部分。

姑婆山由湖南省江华县婉蜒伸入市内北境,自北向南延伸的有铜鼓山、太平山、犁头山、瑞云山,主峰马塘顶海拔1787米;

向东延伸的有芙蓉山、石鼓山、金鸡山,主峰横水顶海拔1469米;

向中南延伸的有大瓮山、狗耳山,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

南端诸山,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由姑婆山、金鸡山、大桂山盘垣形成八步、桂岭、里松、南乡、信都、公会六个山间小盆地。

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在都庞岭与萌渚岭之间,形成贺江大谷地,是北来寒潮之大通道。

地貌以丘陵为主,山地次之,平原盆地很小。

贺州地区地貌分类面积表

表2-1-1

分类

山地

丘陵

平原

合计

面积(km²

4061.48

6373.46

1419.60

11854.54

比重(%)

34.26

53.76

11.98

100.0

2.2.2气候条件

贺州市位于北回归线稍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丰沛,夏季炎热,冬有霜雪,四级分明。

年平均气温19.9℃,一月份平均气温9.5℃;

七月份平均气温28.6℃。

≥10℃活动积温6110.6℃~6362.2℃,无霜期300~329天。

市区风向以东、西为盛行风向。

大部分地区有霜冻,但霜期不长,无霜期320天左右,极少有雪,适宜农作物生长。

由于受季风和太平洋暖气流及地热的影响,造成降水地时空分布不均。

昭平县昭平镇为广西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年降水量超过2000mm。

在季节上降水分布也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每年4~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左右,秋冬两季则容易出现干旱,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的20%。

贺州地区年降雨量1450~2000mm,多年平均降雨量1563.6mm。

贺州地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579mm,年最大蒸发量1900.3mm,年最小蒸发量1209.6mm。

全年内蒸发量七月份最大,二月份最小。

平原蒸发量大,山区蒸发量小。

2.2.3农业资源

贺州市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盛产亚热带特色的水果有柚子、柑橙、青梅龙眼以及芳林马蹄、栗木莲藕、鹅塘油粘米、大平腐竹、南乡鸭、信都鸡等优质农产品。

目前贺州市已建成广西最大的脐橙生产基地、青梅生产基地、三华李生产基地和春烤烟生产基地。

2.3社会经济

2.3.1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52.8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4.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2.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6.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5.1亿元,同比上年增长8.8%,三次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21.72、52.53、25.7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5元,增长14.5%;

农民人均纯收入3498元,增长13.1%。

第一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2.3.2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

围绕构建桂粤湘三省交汇的交通枢纽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生态型区域性工贸旅游中心城市的规划定位,致力于建设森林之城,田园都市,贺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贺州广场、灵峰广场、贺州国际酒店等一批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房地产开发日渐升温,人居环境日臻完善。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洛湛铁路贺州段2008年底全线建成,贵(阳)广(州)快速铁路贺州段2008年动工,预计三年建成通车;

广(州)贺(州)高速公路和桂梧高速公路贺州段2009年建成通车,永(州)贺(州)高速公路贺州段2008年的动工,预计三年建成通车;

农村公路2008年在建通乡油路(水泥路)工程9项共计375.3公里,新建通达工程120项共计529.2公里。

贺江航道复航工程正式启动,河道口岸信都码头、昭平码头正在加紧建设中。

通讯网络日臻完善。

贺州已具备较完善的现代通讯网络,各类通讯覆盖全市。

通讯类别齐全、安全、高效、可靠,可提供完善的商务通信服务。

2.3.3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贺州市农业经济在地区总产值中的比重较大,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

2008年,贺州市主要农产品收获面积比去年有所增加,总产量比上年略增,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85亿元,比上年增长3.9%,粮食播种面积198.9万亩,比上年增1.7万亩,增长0.85%,粮食总产量67.3万吨,比上年增0.71万吨,增长1.07%。

农业优势产业基础建设加强,通过实施“一村一品”建设工程、生态化种植工程和“双万”工程以及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产业化,加大优势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力度,使得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8年,全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6.3万亩,实现产值1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1.9%;

全市蔬菜、茶叶、优质粮、桑蚕、食用菌等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同比扩大6.2万亩,优质品种种植比重同比增加2.9个百分点,订单农业面积达43.2万亩,同比增5.5万亩。

农业标准化生产步伐加快,农业企业有了新的发展。

深入开展各县(区)创建无公害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55.1万亩,同比增加6.6万亩,全市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8.21%,同比上升0.28个百分点。

2.3.4劳务输出成效显著

贺州市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作为贺州市的“民心”工程来实施,通过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内转外输。

2008年,贺州市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2.02万人次,当年新增农村劳务输出2.5万人,劳动力输出总数达到27.8万人,占贺州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71.2%,劳务输出年总收入达13.5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

2.3.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全市城镇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五项社会保险参保30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保率85.5%。

建立廉租住房制度,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科技新成果不断涌现,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新突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市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正在加快实施;

高等教育加快发展,贺州学院本科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扶贫开发力度加大,乡村道路、人畜饮水、村村通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步伐加快。

在国家的支持下,突出抓好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基层的卫生服务水平。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广播电视快速发展。

第3章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发展现状

3.3.1农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贺州市以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建设为载体,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对具有贺州鲜明特色的农业品牌进行商标注册,注重打响贺州“生态品牌”、“特色品牌”、“原产地品牌”,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基地生产规模,加强了蔬菜、烟叶、脐橙、红瓜子、茶叶、马蹄、速生丰产林和瘦肉型猪、优质牛以及各种名优鱼类等优质农牧、水产品基地建设,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主导产业带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种植业结构有所优化,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在农作物中的比例逐渐提高。

调整渔牧业结构,瘦肉型猪养殖业取得突破性发展,规模化养殖和企业化经营不断发展,截至2008年底,贺州市规模养猪户2.3万户,出栏肉猪312.5万头,其中瘦肉型生猪182.9万头,占比58.5%,并逐步形成了以八步区、平桂管理区等为主产区的8大瘦肉型生猪养殖基地;

同时,以优质肉牛为主的草食动物生产稳步发展,2008年共杂交配种牛1.58万头,产杂交牛犊1.03万头,贺州市养牛10头以上的农户达8万户;

名优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取得迅速发展,名优鱼养殖面积180万平方米,近年贺州市水产规模养殖户已达10万户,同比上年增长8%。

3.1.2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生产系统的延伸。

农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业。

贺州市以“贺州农交会”为平台,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培育发展农业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008年全市农业企业已发展到1472家,比2003年增加1084家,其中投资规模50万元以上的有408家,扶持发展起贺州温氏、贺州巨东、贺州幸福阳光三金、金犊、西牛、五丰、大自然、润旺、桂柳家禽、穗深家禽等较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通过采取“基地+公司+农户”等方式,促进产供销一体化,壮大农业产业化规模。

2008年全市农业企业产值达26.8亿元,比上年增加4.5亿元,增长20.1%;

全市订单农业面积达45万亩,比上年增加8万亩。

同时,贺州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专业化生产,已建成高产优质的蔬菜、烟叶、茶叶、脐橙、梅李、马蹄、红瓜子、食用菌、中药材、蚕桑等十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蔬菜、脐橙、青梅、烟叶、红瓜子、马蹄生产基地成为了广西最大的生产基地。

目前,蔬菜基地98万亩,马蹄基地8.5万亩,茶叶基地9.2万亩,烟叶基地11.2万亩,红瓜子基地6.1万亩,梅李基地20万亩,脐橙基地16.8万亩,沙田柚基地11万亩;

中药材基地5.1万亩,桑蚕基地达2.94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93万平方米,而且仍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已成为粤港澳名副其实的“菜园子”、“果园子”和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3.1.3农业产业化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区域特色农业凸显

贺州市大宗农产品已逐步进入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正轨,初步形成了以八步城区为中心(包括6个乡镇)、以蔬菜、马蹄为主的高效菜篮子基地,以富川为中心的脐橙基地、春烤烟生产基地和反季节蔬菜基地,以昭平县为中心的名优茶叶基地等,涌现出了一批“蔬菜村”、“水果村”,初步形成了马蹄产业、茶叶产业、林浆纸产业集群。

据调查,目前全市已建成符合农业部“一村一品”统计标准的专业镇有2个,其中蔬菜专业镇1个、水果专业镇1个,专业村有26个。

3.1.4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新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贺州市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县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屯为基础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广适用科学技术。

狠抓市、县(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优果工程、生态富民家园工程、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工程和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等,以项目为载体,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推广新良种良法,实施“三免”、“三避”、“三诱”技术的集成推广,共建立了各类作物高产综合技术示范基地257个,示范面积达19.5万亩。

引进和推广粮食新品种22个、经济作物新品种35个;

全市10个粮食主导品种、20项主推技术进一步推广普及,其中“三免”技术推广90.3万亩、“三避”技术125.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55.4万亩、病虫无害化综合治理技术28.1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7.7%、7.3%、5.1%、12.4%,农业新技术集成推广正在田间地头展现出巨大活力。

 3.1.5农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产业化项目有突破性进展

贺州市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对内制订优惠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投资环境,降低外资进入的门槛;

对外瞄准市场,组织人员到粤港澳和闽苏浙等发达地区考察,拓宽招商渠道,并充分利用好每年召开一次的广西贺州“农展会”的平台,举办农业招商项目洽谈活动,广交国内外客商,积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广开门路搞好农业招商引资。

2001年以来,全市农业累计利用外资10亿元,新上项目和续建项目达31项,建成了以大成食品厂、嘉宝食品厂、富翔食品厂等为核心的外向型农业加工企业和农业生产基地,2007年实现农业出口创汇二千多万美元。

3.2存在问题

3.2.1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农业产业化本质上是专业化生产、物流、销售、服务(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各方位社会化服务)等分工与合作的统一体,贺州市产业化水平尽管不断提高,但农产品从专业化、规模化的深度和广度上,尚处于初级形式,未能完全进入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监控、品牌化销售的发展轨道。

全市产业化经营率较低,产业集中度较低,龙头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从而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3.2.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靠天吃饭现象依然严重

贺州市的农业基础建设相对滞后,抗灾防灾能力较弱,靠天吃饭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随着近年贺州市极端气候明显,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强,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时有发生,影响不可低估,严重的冻灾、洪灾发生后恢复生产难度加大,重灾区恢复生产面临缺资金、缺劳力等困难。

“双迁”虫害的控防在部分地方影响了防治效果,害虫多龄叠加,防治难度加大。

3.2.3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不发达,中介组织不健全

区域性、专业性批发市场数量少、规模小,部分县区没有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批发市场,更缺乏跨区域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不健全,突出表现在总体规模小,数量少,实力弱、行业发展不平衡,松散式联合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不紧密,造成中介组织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2.4农产品品牌数量较多,但知名度较低

 随着贺州市推行“一村一品”建设工程,农产品品牌逐渐增多,但跨区知名品牌较少,加之农业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比例不尽协调,农产品整体质量及单位面积产量不高,贮藏加工落后,导致目前农业产业经营效益不高,这些直接导致农产品出口品种少,出口额规模较小,出口仍是以贴牌生产为主。

3.2.5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

尽管贺州市出现了一些科技型企业。

但是,就全市而言,有相当部分龙头企业处在农产品初级加工水平上,深加工、精加工是个薄弱环节,造成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形成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第4章农业产业化战略发展的SWOT分析

4.1优势分析

4.1.1交通区位优势

贺州地处中国三大梯度东中西部的南部结合点,自古就有“三省通衢’之称。

国道207线、323线与多条省道越境而过;

桂梧高速桂林至贺州段已建成通车,全线年底贯通,广贺高速年底可建成通车,永贺高速已于去年开工建设,来宾(市)经昭平(县)至贺州(市)高速公路正进行规划中;

洛湛铁路已于近期建成并开通客货运输,贵广快速铁路于去年底开工建设,赣韶铁路西延至贺州段已列入省(广东省)部(铁道部)协议建设内容,正争取补入“十一五”规划,“十二五”开工建设;

贺州支线机场得到自治区政府大力支持,正抓紧开展相关前期工作。

区位优势明显,其战略位置无疑为其今后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4.1.2资源和低成本优势

农业资源丰富,盛产柚子、柑橙、青梅、龙眼等亚热带特色的水果以及芳林马蹄、栗木莲藕、鹅塘油粘米、大平腐竹、信都鸡、南乡鸭等优质农产品;

水电资源丰富,全市水能理论蕴藏量108万千瓦,可开发量达91万千瓦,现已开发85万千瓦,其中已完成装机58万千瓦,在建27万千瓦;

人力资源充沛,全市人口210万人,农村人口占80%,农村劳动力101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约33万人,可以满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需要。

现在进入贺州投资,成本低、预期好。

一般工业用水价格控制在每立方米1元以内,旺高工业区用水价格控制在每立方米0.83元,免收增容费;

运输成本铁路是0.23元/吨公里,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