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乡万村活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3484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乡万村活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千乡万村活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千乡万村活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千乡万村活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千乡万村活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千乡万村活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千乡万村活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乡万村活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千乡万村活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及山东农业大学环保科普志愿者

四、活动概况

(一)活动前期工作部署

1、组织给力,筹备有序

资环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把实践活动列入学生培养的总体框架之中,注重“科技服务社会”的理念,为组织好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布置,精心实施。

从前期的团队申报到活动宣传、动员,筹措、准备,学校及学院领导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也为我院暑期实践活动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暑假伊始,我们通过组织岗位培训会、专业讲座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动员,并对各分队的宣传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落实指导老师。

在2012年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启动仪式上,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季明副秘书长及学校相关领导对活动作出明确的要求,活动在继承去年活动规范化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基地化、科学化。

2、内容丰富,注重实效

为保证“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的顺利开展,学院适当转变组团方式,注重点面结合,把集中组团与分散实践的方式结合起来,以学院实践重点团队为重点,实现组队形式多样化,与地方特点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在活动前期,学院还组织一系列校园内活动,加强同学们对本次环保科普行动的进一步认识,其中,在“回首环保路,感怀三农情”——2011年环保科普下乡活动回顾中,提高了“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的知名度,吸引志愿者的参与和关注。

接下来的“集思广益动手动脑,创新思维你我环保”——环保摄影、书画大赛中,充分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摄影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悉心发现身边的环保问题,关注环境,关注农村,关注大自然,其中更是涌现出大批创新典型作品,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

3、宣传到位,广泛动员

活动开始前,我院积极与学校及学院通讯员联系,先后在校园信息网、山东农大报上予以活动的追踪报道,做好此次活动的内外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其次,学院充分利用电子大屏、宣传栏、展板、咨询站等宣传手段,扩大舆论声势,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下乡服务宣传中,各队志愿者们积极联系当地媒体,做好本次活动的对外宣传工作,受到当地村民的一致称赞,起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4、严格程序,积极参与

在6月上旬,学院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志愿者,通过自愿报名,学院推荐的方式选拔身体素质较好,思想品德高尚,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一定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参加本次活动,基于2012年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活动主题,志愿者选拔将相关知识列入考核,以贴近主题,真正达到活动目的。

学院对最终确定300名志愿者,分为36支小分队,进行安全教育,结合山东农村地区实际,进行专业知识,政策法规,沟通技巧,礼仪礼貌等方面的培训,选拔骨干志愿者参加省统一专题培训,根据培训内容制定发放《志愿者手册》。

(二)活动开展概况

1、启动仪式

6月8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起,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和山东农业大学联合举办、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承办的山东省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南校区隆重举行。

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朱莉、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季明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并为下乡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授旗。

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季明指出:

 

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卓有成效,希望广大志愿者在立足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传承去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思路,深入农村,积极参与科普环保实践活动,切实地“让环保科普走进农村,走进田间,走进农民心间”,让农民群众更多地了解与关注农村环保问题,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力。

仪式结束后,领导嘉宾和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参观了“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书画、摄影、手工艺品展。

2、出征揭牌

7月20日,由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承办的2012年山东省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在东平县戴庙乡拉开序幕。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山东环境科学学会有关负责人以及我校资环学院、东平县戴庙乡相关领导、专家应邀指导,整个活动由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全程拍摄。

此次科普宣传行动分为深入农户、问卷调查、重点访谈、现场咨询、文艺汇演五个板块进行。

深入农户时,各位志愿者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排放、废旧电池回收、农药化肥合理使用等问题向农民细致的讲解环保知识、并作了问卷调查。

期间,志愿者们通过与村民们交流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向村民发放环保科普手册及挂图,并赠送村民毛巾、肥皂等礼品。

与此同时,在村头设立“专家咨询站”,由专家老师为村民们解疑答惑。

村民们积极提问,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咨询专家。

专家老师仔细聆听、认真分析,帮农民朋友们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

此外,志愿者通过广播向乡亲们介绍了滥用农药、化肥的危害,倡导村民树立科学种植,保护环境的理念。

最后,志愿者邀请村里思想先进的农民与各位领导、专家老师进行重点访谈,了解当下农民环保心声。

晚上,村头的文艺汇演吸引了村民们的驻足围观。

汇演中,志愿们各尽其才,唱歌、武术、京剧、舞蹈等别具特色,为乡亲们献上了一场丰富的视听盛宴。

在汇演中志愿们穿插进行环保科普作品展示、播放环保科普PPT、有奖知识竞答等环节,并为乡亲们准备精美礼品。

村民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演出气氛十分热烈,收效显著。

本次走访的小王村、司里村和沈楼村为山东农业大学“第一书记”帮扶村,活动得到了当地村委与村民的大力支持,同学们在活动之余,还参观了村庄的景物,与“第一书记”们就新农村建设问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交流,收获甚丰。

3、小分队活动纪实

(1)立足地域实际,细化服务类型。

在2011年度的环保下乡中,我们便发现山东省17地市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不同,其自身的环保条件和面临环保问题也有很大不同。

有的地区水资源丰富,当地百姓靠水吃水,环保问题主要集中在水污染,水产品养殖和芦苇、荷塘等作物种植方面;

有的地区大棚蔬菜种植普遍,农民对大棚蔬菜的产量,病虫害防治和大棚蔬菜覆膜的处理利用比较关心;

有的地区以养殖禽畜作为收入来源,禽畜粪便污染与二次利用问题,疫病妨治措施则是环保重点。

2012年活动中,我们根据去年的活动总结和各服务队的反馈,找准重点,根据志愿者专业不同,科学调配。

(2)建设宣传阵地,落实服务实效。

在活动中,志愿者首先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交流,深入农民群众,利用集市等人群密集的时机地进行环保科普宣传材料的分发。

2012年7月24日上午,烟台海阳小分队活动小组到达盘石古镇,在集市上通过简易宣传栏(主要由活动的宣传画组成)、张贴海报等形式吸引集市上的村民驻足围观,并选择居民密集区等合适地点发放宣传手册,通过图文并茂的有形读物在农村宣传环保,强化农民朋友的环保意识,丰富环保知识。

集市覆盖了周围大约十几个村庄的村民,活动在此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影响,活动效果明显。

并对村民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农民能够更清楚的了解环保科普知识。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济宁队、临沂队等纷纷仿效此法,赢得广大村民的喜欢,使宣传舆论范围加大。

济宁队志愿者帮助农民、宣传环保科普的事迹被中国经济网、济宁科普网、东方圣城网、中国低碳经济网、中国青年网及曲阜新闻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泰安志愿者分队也得到东平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威海队的优秀事迹也在《直播威海》栏目中播出,受到人们的好评。

同时,此次活动创新宣传模式,不少分队利用网络作为媒介很好的将活动进行了记录和宣传。

大部分团队利用腾讯微博作为网络交流工具,活动中,志愿者服务队会以网络日志的方式把每一天的工作内容,所思所感记录在微博或博

客上,利用数码相机、手机拍摄活动图片和DV,上传到腾讯教育频道活动专区进行展播,与校内外的朋友分享感悟和体会,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活动结束后将设置优秀微博奖项,组织评选“最美志愿者空间”。

有个别团队使用社交网站“人人网”作为宣传媒介,小分队将活动情况放在注册的人人网“千乡万村”活动的主页上,能够很快的找到志同道合的其他志愿者,他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提升环保宣传的效果,扩大环保宣传的范围。

(3)播撒环保火种,打造磐石基地。

2012年7月23日,菏泽小分队走进东明县陆圈村金利来碳素厂,将环保科普宣传深入当地民办企业。

志愿者通过与企业进行座谈会,亲自走向生产线体验生产流程,使得他们对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有了深入的认识,同时在志愿者与企业管理者以及一线工人的交流过程中,也强化了企业的环保意识,有助于民办企业形成科学环保的理念。

7月26日,潍坊队的志愿者们走进了“蔬菜之乡”——寿光的蔬菜大棚。

了解大棚的基本情况,与棚民们进行深入的交流,进行黄瓜的授粉操作,认真记录村民反应的问题……志愿者们在蔬菜大棚中播撒着环保的火种,不仅帮助当地农户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更为青年学子了解农村的生产现状并积极服务三农打开了一扇大门。

此外,在继2011年在曲阜市小雪村建立“山东省大学生千乡万村环保科普磐石基地”之后,2012年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还将在泰安市东平地区建立特色基地,保持活动效果的长期稳定。

(4)营造娱乐氛围,架起沟通桥梁。

7月22日,济宁队深入姚村镇保宁庄村,在其村头广场搭建活动平台,志愿者通过便携式音箱以及麦克风现场主持介绍的方式宣传环保科普知识。

伴随着音箱放出来的音乐,志愿者们随着音乐跳起了兔子舞,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关注,一位路过的村民笑着说:

“还是你们年轻人有活力,能够挑得起环保宣传的担子,能够影响到这些孩子,以后国家的环境才能有所提升。

”将科普宣传理念寓于文娱活动中,明确宣传重点,浅显易懂,从而能被农民群众更好的接受、学习环保科普,以实际行动践行农村环保科普工作。

泰安队的志愿者们通过乡村广播设备,将准备完善的环保科普知识在傍晚农民闲暇的时候播放。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村民表示,通过对广播的聆听,让他对环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深化喷洒农药、化肥使用及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并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还有不少村民表示,没想到环保行动其实是这么简单,一直以来自己都以为环保问题是很复杂,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其实环保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可能平凡普通的一举手、一投足就轻轻松松为环保做了贡献。

此次在村中的广播宣传让更多的村民了解了“千乡万村”这一大型环保科普活动,同时也让村民了解到了周边环境对自身生活的影响,有效地提升了环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5)现场耐心指导,知识点亮头脑。

7月20日,资环学院“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的教授专家及志愿者来到东平县小王村。

志愿者环保科普队与当地村委取得联系后,划分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在当地政府带领下或者主动走访农家、到田间地头向农民宣传环保科普知识。

同时,志愿者充分利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向农民朋友展示肥料合理的利用方法以及作物秸秆等农村常见废物合理高效利用的途径,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引领推动作用,让农民对环保科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其中第一小组志愿者在一名资环学院环境专家的带领下随村委负责人深入田间地头宣传环保科普知识。

专家就农民询问的化肥农药施用情况、玉米选种类型、玉米苗期出现的病虫害防治问题、农作物套种的利弊、葱的病虫害情况以及蚜虫侵害棉花后植株表现症状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之后专家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田间种植的具体作物玉米等向正在劳作的农民认真细致的讲解尿素、二胺、复合肥等常用肥的肥效,并与农民讨论理论肥效与具体肥料施用的关系,告诉他们一定要综合考虑地区气候特点、作物种植制度、环境承载力以及环境质量要求来确定化肥品种、用量以及施用方法以保障农作物产量,进而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从而达到节约资源,使化肥对环境污染最小的目的。

志愿者们一边发放宣传材料,一边就宣传小册中的环保知识、化肥农药的施用方法以及由于化学药品施用不当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了简单介绍,村民也根据材料中不明白的地方向志愿者进行简单咨询。

同学们还充分利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回答农民关于种植农作物出现的诸如蚜虫害、套种利弊及大棚种植作物高产的方法等问题,并进一步与农民讨论化肥农药的安全使用及环保与农民自身身心健康的关系等话题。

(6)科学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

利用为期一周的环保科普行动实践活动,让每个小分队走进田间,走进农民家中了解农村生活环境现状,用图文和影像资料记录农村生活环境和农药化肥使用情况,并撰写调查报告,可提供给当地媒体发表或者提供给政府部门参考,使得农村环境得到更多人重视。

通过各分队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农村中的环境问题总体来讲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农药、化肥滥施滥用因而污染环境;

二是假冒农资造成的农民损失;

三是农民的环保意识还相对薄弱,缺乏科学的环保观念为其引导;

四是农民迫切需要懂科学、知科普的人才。

有分队在走访村民过程中过程中了解到,有些村民对自来水的使用存在误区,由于自来水经次氯酸消毒,颜色发白,有村民因此不敢饮用而采用矿泉水作为家庭饮用水。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有些村的环保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至今仍没有自己的正规垃圾收集池和相关处理措施,垃圾随处丢弃现象较为普遍,许多村民为了方便,甚至直接将垃圾扔到村后的水沟里。

这样的做法不仅对该村的水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而且也为当地的地下水的污染埋下了隐患。

针对出现的相应问题,志愿者们回到学校及时向学院专家老师联系,并提出如下对策:

1、需要加强当地环保基础设施,垃圾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需进一步完善。

这样农民的环境改善得到最基本的保证。

2、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

从农民口中了解,当地没有很多的环保知识宣传,这样,农民有环保的意识,但是力不从心,不知该如何下手。

平时可以在广播站了多播放一些环保知识,也可以印刷一些环保知识的材料,以供村民的阅读。

3、在招商引资时,要注意工厂不要污染当地的环境。

从村民了解,村里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一些工厂造成的。

因此,在招商时,要注意工厂不能污染当地的环境,使村里的经济能够可持续的发展。

(7)学子群策群力,志愿服务农村。

以当前的情况来看,掌握生产技能的农民和科学知识的大中小学生应该是农村环保宣传的带头人,以志愿者队伍为宣传媒介,分头对这些环保带头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向他们普及环保科普知识,让他们最先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了解环保与自己切身利益的联系,明确当地发展的方向。

通过这种简单的培训,让他们成为当地的环保志愿者,打造当地磐石宣传队伍,从而将环保科普宣传工作

长久有效的落实下去。

在济宁市小雪镇西雪村的调研中,一位村民介绍自家选种的玉米品种为鑫玉9号,土地使用的是复混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他说今年品种的选取与肥料施用效果均不太理想,并且此种肥料185-195元每100斤,投入成本高,农产品产量与投入不成比例,而且部分肥料流失造成环境污染。

再者,农民普遍反映今年玉米受虫害严重,特别是受灰飞虱害而使玉米患上收缩病,直接导致玉米接穗小,籽粒少,产量低。

专家以及志愿者走访了该农户,就如何防治虫害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到该病害造成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为不可逆损失,真正防治该虫害的低成本、无污染、适合大生产的方法还在进一步研究探索中。

4、志愿者感言

通过“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实地观察调研以及与村民的面对面交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生产实际中得到验证,进一步领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所在。

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应当学好学精本领,做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为在农村实行“科技种田”建言献策,让农民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使得他们可以带着知识去种田,相信这会对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农田的环境带来正面的影响。

环保小分队的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说:

“‘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活动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为社会做公益活动的平台,我们可以借助这样一个平台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五、活动体会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深入基层、服务三农的有效平台,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投身社会建设的意识和热情,锻炼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沟通协调能力,帮助在校大学生立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自觉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做出了贡献。

还将政府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在农村广为宣传,提高了农民及农村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农村科技的进步和环境的改善。

志愿者们在下乡过程中扎实肯干,向社会群体展现了山农学子的风采,体现了山农学子为建设新农村,服务三农的赤诚之心。

在环保科普与村民的交流接触中,我们也感受到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对农校师生的期盼。

我们计划今后进一步扩大与三农对接的专业范围,进一步深入开展产学研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质。

我们将带着一份嘱托、一份责任把“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