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言文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3021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沪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言文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沪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言文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沪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言文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沪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言文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沪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言文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沪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言文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沪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言文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沪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言文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沪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言文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诗意】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想写信又不知怎么说。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第二单元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 徐公店,徐家客店。

在今湖南省攸县北。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

2 篱落:

篱笆。

3 径:

小路。

4 阴:

树叶茂盛浓密。

5 急走:

奔跑着。

【诗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 雷震:

宋代人,籍贯,生平事迹不详。

2 陂(bēi):

池塘。

3 衔:

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4 浸:

淹没。

5 漪(yī):

水波。

6 横牛背:

横坐在牛背上。

7 腔:

曲调。

8 信口:

随口。

9 池塘:

堤岸。

【诗意】

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样,淹没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陈太丘与友期①

【宋】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②,去后乃至③。

元方④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⑤在不⑥?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⑦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⑧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⑨之,元方入门不顾⑩。

1 选自《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陈太丘,汉朝陈寔(shí

),字仲弓,曾做太丘长。

太丘,地名;

长,长官。

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

期,约会,约定时间。

2 舍去:

不再等候而离开了。

3 乃至:

才到。

4 元方:

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5 尊君:

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6 不(fǒu):

通“否”。

7 相委:

丢下别人。

委,放弃,抛弃。

8 家君:

家父。

9 引:

拉,这里表示友好的动作。

10 顾:

回头看。

11 与:

12 日中:

正午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而离开了,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这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

“你父亲在家吗?

”元方回答说:

“等你很久不到,已经离开。

”朋友便很生气说:

“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约定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

”元方说:

“您跟父亲约定时间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没有信用;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

两小儿辩日①

《列子》

往东方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②,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③日始出时去④人近,而日中⑤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⑥日中则如盘盂⑦,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⑧,及其日中如探汤⑨,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⑩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⑾!

1 选自《列子·

汤问》。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撰。

2 辩斗:

争辩。

3 以:

认为。

4 去:

距离。

5 日中:

正午。

6 及:

到。

7 盘盂(yú

):

盛放物体的器皿。

8 沧沧凉凉:

清凉,略带寒意。

沧沧,阴凉的意思。

9 探汤:

把手伸到热汤里。

汤:

热水。

10 决:

决断,判定。

11 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熟,谁。

为,以为。

汝,你。

知,通“智”,智慧。

【译文】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

“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像盛放物体的器皿一样大,这不是远的东西小而近的东西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清清凉凉,到了正午的时候就像把手伸到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东西热而远的东西凉吗?

”孔子不能决断。

两个小孩笑着说:

“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第三单元

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1 选自《诗刊》1957年1月号。

十六字令,亦名苍梧谣,整首词仅十六字,是现存唐宋词中唯一以字数命名的词牌。

2 “离天”句:

极言山高耸险峻。

3 锷:

剑刃。

4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淮南子·

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神话中有以山为撑天之柱的说法。

观沧海①

曹操

东临碣石②,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④。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⑤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⑥。

1 选自《曹操集译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这首诗是曹操以乐府旧题“步出夏门行”创作的五首诗中的第二首。

曹操(155~220),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沛国谯人。

谯,今安徽亳(bó

)州。

碣石:

山名。

2 澹澹(dà

n):

水波摇动的样子。

3 竦峙(sǒngzhì

高高耸立。

竦,通“耸”,高。

4 星汉:

银河。

5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歌配乐演唱时的附加语,与正文内容没有关系。

幸,庆幸。

咏,歌吟。

咏志,即表达心志。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望岳①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②?

齐鲁青未了③。

造化④钟⑤神秀,阴阳割昏晓⑥。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⑦。

会当凌绝顶⑧,一览众山小。

1 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卷一,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杜甫(712~710),唐代诗人,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2 岱宗夫如何:

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泰山是“五岳之首”。

夫如何,怎么样。

3 齐鲁青未了:

齐鲁,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未了,不尽。

4 造化:

大自然。

5 钟:

聚集。

6 阴阳割昏晓:

古代山南叫“阳”,山北叫“阴”。

此句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7 决眦(zì

)入归鸟:

决,裂开。

眦,眼眶。

决眦,极力张大眼睛,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8 会当凌绝顶:

会当,应当,定要。

凌,登上。

【诗意】泰山有何等威仪呢?

从齐到鲁青翠连绵。

一望无际。

大自然将天地间的神奇秀美都赋予了你,山南向阳,山北背阴,明暗分别,判若晨昏。

远望层云叠起,不禁心胸坦荡,目送归鸟入巢,眼眶几乎都要睁裂。

我就快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纵观群山的低矮渺小。

饮湖上初晴后雨①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②,山色空蒙③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④,淡妆浓抹总相宜。

1 选自《四部丛刊》影宋本《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湖,即杭州西湖。

2 水光潋滟(lià

nyà

n)晴方好: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3 空蒙:

细雨迷茫的样子。

4 西子: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诗意】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

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菩萨蛮①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②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③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④。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⑤断肠。

1 选自《花间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影宋本)。

菩萨蛮,词牌名。

韦庄(约836~910),五代前蜀诗人。

2 合:

应当。

3 垆(lú

酒店里安放酒翁的土台子。

4 皓腕凝霜雪:

皓,白。

凝霜雪,像凝结起来的霜雪一样。

5 须:

应。

【诗意】人们都说江南是个好地方,你如果真想离家在外漫游一生的话,最好在江南去养老。

那里,春天的江水比晴天还要绿,在那美丽的水面上,你可以在静静飘荡的小船里睡觉,听那雨打船篷和波光的声音。

江边小酒店里的女店员犹如满月般纯洁,最绝的是她那双手臂,挽起袖子为你倒酒时你会发现那就是一双比霜雪还要白净的玉臂。

青春正应当在这种美景中度过啊。

所以没老你就别回家乡来,你要是回来的话也会发现家乡给你的温馨比不了杭州的美景。

卜算子①--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②。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 选自《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

卜算子,词牌名。

一作《别意》。

鲍浩然,作者的朋友。

之,往。

浙东,浙江东南部。

王观(1035~1100),宋代词人,江苏如皋人。

2 “水是眼波横”两句:

这两句以女子的眉眼比喻秀丽的山水。

【译文】碧绿的江水,像美人横转的眼波;

重叠的青山,像美人聚拢的眉峰。

真想问问那些在路上行走的人儿要到那个方向?

应该是像你一样,急着要去好山好水的地方吧!

唉!

才送走了春,如今又要送你回家乡。

朋友,回乡时,若还赶得上江南迷人的春色,千万住下来过过美好的日子,可别急着走呵!

山川之美①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②,沉鳞③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④。

自康乐⑤以来,未复有能与⑥其奇者。

1 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

原文题为《答谢中书书》。

本文为节选,题目为编者所加。

谢中书,指谢征,作者的友人。

中书,官职名。

后一个“书”指书信,这段文字是原信的一部分。

陶弘景(456~536)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有《华阳陶隐居集》。

2 颓:

坠落。

3 沉鳞:

潜游水中的鱼。

4 欲界之仙都:

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学语,意即人世间。

5 康乐:

即谢灵运,封康乐公,是南朝晋宋间山水诗人。

6 与:

参与。

【译文】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

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青翠的树林和翠绿的竹子,一年四季都有。

早晨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

傍晚夕阳将要坠落,可见到潜游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谢灵运之后,再没有人能置身在这奇美的山水之中。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 暮江吟:

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 残阳:

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3 瑟瑟:

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4 怜:

爱。

5 真珠:

即珍珠。

6 月似弓:

峨眉月,其弯如弓。

【诗意】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表达了作者对大好江山的喜爱之情。

夜泉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1 袁中道(1570~1627):

公安(今属湖北省)人。

明代文学家。

2 结:

凝结。

【诗意】夜晚山中夜鸟突然鸣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得使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霜了。

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夜晚的山泉美景,表现了山的寂静和生机。

整首诗用以动衬静的方式来写。

第四单元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 嫦娥是神话传说中月中仙女。

相传她是本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里求来的不死药,就飞入了月宫。

事见《淮南子·

览冥训》及高诱注。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

有《李义山诗集》存世。

2 云母屏风:

以美丽的云母石制成的屏风。

烛影深:

烛影暗淡,表明烛已残,夜将尽。

3 长河:

渐落:

渐渐西沉。

晓星:

晨星。

沉:

落。

4 应悔:

定会悔恨。

偷灵药:

指偷长生不死之药。

5 夜夜心:

因为孤独而夜夜悔恨。

【诗意】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

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

全诗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去思考。

迢迢牵牛星

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汉朝末年著名诗集。

2 迢迢(tiá

o):

遥远。

牵牛星:

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3 皎皎:

明亮。

河汉:

即银河。

4 河汉女:

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5 擢(zhuó

引、抽、伸出的意思。

6 札(zhá

)札:

机杼之声。

弄:

摆弄

7 杼(zhù

织机的梭子

8 终日不成章:

是用《诗经·

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9 零:

10 几许:

多少。

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

11 盈盈:

清澈、晶莹的样子。

12 脉脉(mò

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13 素:

白皙。

14 涕:

眼泪。

15 章:

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16 间:

相隔。

【诗意】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

举起柔美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织女一整天也织不成布,哭得泪如雨下。

天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只隔一条又清又浅的河,含情脉脉而不能相互说话。

第五单元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 虞世南(558~638):

唐初书法家、文学家,有《虞世南集》。

2 緌:

本指帽子或旗杆顶上的缨子,这里指蝉首触须。

3 流响:

形容声音传得很远。

4 藉:

凭借。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赏析】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

三、四句借蝉抒情: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画眉鸟

宋代: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省)人。

2 百啭:

形容鸟声婉转。

3 金笼:

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译文】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

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

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

【赏析】这首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诗题一作《郡斋闻百舌》。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的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

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

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

后两句抒情:

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

看山花烂漫、叶木葱笼,管什么金带紫袍;

无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间清流泻出,洗尽俗尘,只余下悦耳的音韵流转。

运用了对比手法:

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这首诗情景结合,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第六单元

牧童词

唐代:

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译文】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夜书所见

南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 见: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萧萧:

风声。

3 客情:

旅客思乡之情。

4 挑:

挑弄、引动。

5 促织:

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6 篱落: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

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第七单元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 三更灯火:

三更半夜,很晚了。

2 五更鸡:

天快亮时,鸡啼叫。

3 黑发:

年少时期,指少年。

4 白首:

人老了,指老人。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

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赏析】《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后悔已晚,应该珍惜时光。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赠外孙

宋:

王安石  

南山新长凤凰雏,  

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  

长成须读五车书。

1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2 凤凰雏:

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外孙。

雏,指幼小的凤凰。

3 从:

放纵,放任。

4 五车:

形容书之多,语出《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成语“学富五车”即源于此。

【译文】小外孙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小凤凰一样,眉目清秀得比画上的还好看。

他小时候就让他想读什么书就读吧,但是年纪大些的时候必须读很多的书了。

为学①

清:

彭端淑

做那么了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边远的地方   对说往,到怎么样凭借,倚仗

蜀之鄙有二僧:

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曰:

佛教徒盛饭的用具雇船到了第二年把、拿、将

“吾一瓶一钵足矣。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还,反而吗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

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一个人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

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四川地区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

“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

“您凭借什么去那里呢?

”穷和尚说:

“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