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工作的基本环节与双向细目表的编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281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命题工作的基本环节与双向细目表的编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命题工作的基本环节与双向细目表的编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命题工作的基本环节与双向细目表的编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命题工作的基本环节与双向细目表的编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命题工作的基本环节与双向细目表的编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命题工作的基本环节与双向细目表的编制.docx

《命题工作的基本环节与双向细目表的编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命题工作的基本环节与双向细目表的编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命题工作的基本环节与双向细目表的编制.docx

命题工作的基本环节与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考试命题是一项细致而又是复合型的工作。

如果一个教师不懂得常规教学,不能把握复习教学的重点,就很难命好一份高质量的试卷。

一般来说,命题工作既要周密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又要遵循命题工作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命题工作的基本环节

1.掌握质量指标。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

一般在-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

难度是指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

难度系数值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难度系数值越小表示试题越难。

难度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

一般认为,选拔性考试的试题难度在0.30至0.70之间比较合适,但达标性测试是一种教学诊断性检查,其难度要有利于教学诊断与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防止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选拔性考试区分度的评价标准

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

区分度

评价

0.4以上

非常良好

0.30-0.39

良好。

如能改进更好

0.20-0.29

尚可。

用时需做改进

0.19以下

劣。

淘汰或提高区分度后方可使用

难度系数

1.00

0.90

0.70

0.50

0.30

0.10

0.00

区分度值

0.00

0.20

0.60

1.00

0.60

0.20

0.00

2.明确考试目的。

学校的各种考试都有一定的目的。

如以了解教学情况为目的的调研考试、期末考试及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

由于各种性质的考试,其目的不同,那么命题的难易程度、各类知识的比例、试题形式就会有所 不同。

因此,命题前必须明确考试目的,把握难度及区分度。

    3.研读相关内容。

命题者要结合各备课组成员统一的的教学进度来命题,根据被考的对象,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有关部门对考试的具体要求等。

    4.列出命题考点。

首先,命题者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细目,制定出命题、制卷的具体计划。

这个计划应包括测试内容(知识、能力)、题量、题型、时限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其次,考查什么,怎样考,命题者要列出考点,以便试题评讲更有利于考点复习,以达到学生知识巩固的目的。

    5.编制试卷内容。

编制试题要依据命题条件,紧扣命题内容,围绕命题细目,严格选择试题材料,进行排列组合。

在编制试题过程中,所编试题的数量应超过试卷实际需要量,以供精选。

同时要在编制试题过程中同步写出每一试题的答案,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6.审查修改筛选。

试题拟好后要逐题进行审查、修改,并进行筛选。

简单的内容要防止出现考点重复现象,重点难点及热点知识不怕检查重复,但最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试题的类型去检查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但答案要科学、准确、合理。

    7.试答全部试题。

命题结束后,命题人或备课组成员必须对试题进行试答,并记录答题时间。

一般情况下,用于学生实际考试的时间,为命题教师试答试卷时间的2倍左右。

    8.调整试题内容。

根据试答试题的情况,要依据答题实际时间的需要,对试题内容的难易程度作出必要的调整。

    9.制定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要包括答题卷、参考答案、分值比例等。

二、制作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为本校基础性达标测试和发展性达标测试面制作的。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结果两个维度。

其中一维反映教材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实际操作中把它归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目标分类。

本校采用的学习水平侧重于学科能力(另见各学科能力目标)。

教学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采用的双向细目表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考核目标、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便于对命题进行有效指导和学科教师的教学诊断。

现就双向细目表的制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1.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标准、教案、教材具有一致性。

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考试说明或学校规定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达标检测所规定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题量以中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答完为限。

2.双向细目表中反映的“教学内容”。

是填写检测教材的单元节课名称。

3.双向细目表中反映的“题型分布与分值”,是对相应的题型打“√”,分值是本题的赋分值。

4.双向细目表中反映的“题目来源”,是填写本试题编制所采用的方法“选编”“改编”“自编”。

5.双向细目表中反映的“考点知识”,是填写本道试题所考核的考点知识名称。

不能简单的划“∨”,也不能填写题号和题目个数,必须写出所有考点知识。

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点知识”须按节课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点知识的个数必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

6.双向细目表中反映的“检测能力”,一律采用各学科提出的能力目标分类,只填写相应学科核心能力分类的序号。

一般来说,检测的学科能力能体现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

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

所以一个考点知识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考测目标。

各类能力目标分类对应的试题所占分值要有一定比例分配,因课程性质不同,可作适当的调整。

7.双向细目表中反映的“难度系数”,是填写本道试题难度值的估计。

难度值估计是否准确,关键是命题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

个体试题难度的累计平均数要达到各类达标检测规定的难度要求。

8.双向细目表中反映的“分值小计”,是各教学内容考核知识点和各种考试目标项目所赋分值的合计。

教师在制作双向细目表时,应注意该合计与这些知识点所占的教学学时的比例。

9.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和考试目标合理选择试题的题目类型。

一份试卷中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搭配应合理,且题型种类数应适中,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所占分值要保持一定比例。

10.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所选教材进行。

制作完成后,须由命题人签字并交审核人审核。

审核人应重点对细目表进行如下两个方面的审核:

(1)各考核目标所占百分比的分配是否合理;

(2)各考核知识点内容及各单元内容所占百分比是否合理。

 

11.对于双向细目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例如学生阅读内容的学时,但没有考核题目),必要时可在细目表中或表后增加备注,对情况进行说明。

12.教师命题必须以双向细目表为依据。

13.归档保存的试卷双向细目表的各项目内容,包括命题人和审核人签字、时间等均应齐备;表中各列小计的数值统计要准确。

附:

各年级各学科能力目标分类表、命题环节程序图和双向细目表。

莲都外国语学校各学科检测能力目标分类

类别

科类

能力目标分类

初中

语文

1.识记辨认能力;2.语言书写能力;3.筛选归类能力;4.语法特点运用能力;5.特定语境判断能力;6.模仿尝试能力;7.比较归纳能力;8.分析概括能力;8.语言逻辑思维能力;9.鉴赏评析能力。

10.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数学

1.识记辨认能力;2.观察辨析能力;3.数据处理能力;4.估算运算能力;5.模仿尝试能力;6.空间想象能力;7.析图作图能力;8.定理转化能力;9.数形变换能力;10.分类比较能力;11.类比归纳能力;10.建模应用能力;11.分析判断能力;12.演绎推理能力;13.探究实践能力;14.抽象概括能力;15.创新思维能力。

英语

1.语音语调辨析能力;2.单词词组拼写能力;3.构词生词扩展能力;4.语法特点运用能力;5.特定语境判断能力;6.信息获取提炼能力;7.分析概括能力;8.比较归纳能力;9.语言逻辑思维能力;10.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科学

1.识记指认能力;2.模仿尝试能力;3.观察辨别能力;4.估算计算能力;5.方案设计能力;6.实验操作能力;7.分析概括能力;8.解释说明能力;9.比较归纳能力;10.分类推理能力;11.体验评价能力;12.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社会

1.识图能力;2.分析能力;3.概括能力;4.归纳能力;5.比较能力;6.阐述能力;7.评价能力;8.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学年第学期莲都外国语学校年级学科达标检测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人审核人年月日

教学内容

题号

题型分布与分值

题目来源

考点知识

检测能力

难度系数

分值小计

填空

分值

选择

分值

简答

分值

合计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