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地理必修2中图版课时演练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迁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春地理必修2中图版课时演练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迁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地理必修2中图版课时演练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迁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到发达国家;
(4)迁移流向发生变化。
二、教材第14页思考
影响人口迁出的因素(推力因素)在于原居住地的不良条件,如自然灾害、低工资、失业等,而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拉力因素)包括高工资、好的教育条件、好的医疗条件、更多的就业机会等。
此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费用、亲友、距离、性别、年龄、种族、语言、教育、技能等。
三、教材第16页思考
德国移民的特点:
(1)数量多,来源广;
(2)分布不均,集中在西部、南部各州及城市;
(3)平均年龄较低;
(4)移民浪潮渐趋缓和。
四、教材第16页复习题
1.人口迁移的类型,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
按迁移地理范围可分为:
国际人口迁移——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发生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的人口迁移。
按迁移的方向可分为:
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的主要类型);
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部分发达国家新趋势,如逆城市化)。
按迁移的时间长短可分为:
永久迁移和季节迁移等。
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1)人口发生空间位移;
(2)时间限度为永久性或长期性;
(3)居住地变更跨越了行政界限。
2.中国20世纪90年代人口大量涌向深圳等城市,产生“孔雀东南飞”现象,所谓的“孔雀”指的是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劳动力。
深圳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技术人才,同时也可以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
所以吸引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力来到深圳。
这就是“孔雀东南飞”。
3.人口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如果不相适应就会产生人口迁移。
例如,美国老年人口的迁移,主要是迁往气候适宜、远离工业中心和特大城市的南方阳光地带,迁入地的环境污染较轻是属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除此之外,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还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及其他因素。
[课堂小结]
[A级 抓基础]
20~39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重的变化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读广东省和长江三角洲的GDP、20~39岁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图。
据此,完成1~2题。
1.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20~39岁劳动力数量低于广东省
B.长江三角洲的20~39岁劳动力占全国比例提高幅度低于广东省
C.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个地区每年外来人口在逐年增加
D.从户籍人口上看,未来20年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活力高于广东省
2.结合图中信息,长江三角洲今后面临的问题或应采取的措施有( )
A.鼓励适龄人口积极生育
B.放宽条件大量吸引外地人
C.儿童抚养成为主要社会负担
D.加强城市建设交通环保先行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长三角的20~39岁常住人口比例变化较小,而广东变化大,说明长三角的20~39岁劳动力占全国比例提高幅度低于广东,B项正确。
从户籍人口上看未来的20年长三角20~39岁人口比例小于广东,经济活力低于广东,D项错误。
由于题干与图均未给出两地区具体的人口的数量,故无法计算得出A、C项,故排除。
第2题,读图可知,长三角地区20~39岁的户籍人口比例降低,说明劳动力人口短缺,社会负担重,应当采取鼓励生育政策,A项正确。
大量吸引外来人口,会给上海带来很多环境问题,B项错误。
长三角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抚养负担重,C项错误。
上海市的人口问题为人口老龄化,加强城市建设交通环保先行不能缓解人口问题,D项错误。
答案:
1.B 2.A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3~4题。
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C.③ D.⑥
4.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C.④ D.⑥
第3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因经济发达、收入较高,因此对中西部地区的民工有较大的吸引力,这是该地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
第4题,美国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光热条件较差,环境污染严重,故美国老年人在退休后多迁往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
3.C 4.A
读2017年2月12日铁道部在网络上发布的一幅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情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5~7题。
5.影响图示日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B.交通C.政治D.社会
6.春运期间客运压力最大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广线B.焦柳线C.浙赣线D.陇海线
7.春运现象反映出( )
A.京、沪、粤等省区劳力输出量大
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城市化进程过快
D.区域环境质量差异大
第5题,我国春运期间人口流动主要是回家探亲,属于社会因素。
第6题,依据图中数据,结合铁路线分布可知,京广线客运量最大,故该线压力最大。
第7题,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存在,说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5.D 6.A 7.B
[B级 提能力]
读2016年末东北三省的常住人口年变化率情况表,完成8~9题。
省份
常住人口
增速
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
黑龙江
-3.2‰
6.12‰
6.61‰
吉林
-7.4‰
5.55‰
5.60‰
辽宁
-1.0‰
6.60‰
6.78‰
8.2016年东北三省的常住人口( )
A.自然增长率黑龙江最高B.人口只迁出,无迁入
C.人口净迁出率吉林最高D.人口密度减小明显
9.东北三省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
第8题,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是吉林;
图中信息不能说明人口只迁出无迁入;
常住人口吉林增速最小,并为负值,其自然增长率最高,说明人口净迁出率最高;
三省人口密度在减小,但变化不明显。
第9题,东北地区气候相对比较寒冷,影响生产和居住,促进人口的迁出。
8.C 9.B
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
读图回答10~12题。
10.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019·
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
A.人口总数减少B.老龄化加剧
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
12.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
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
第11题,图中显示的是人口占比变化,无法根据图示信息比较人口总数,A错误;
由图可知2016年该城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不足5%,不存在老龄化问题,B错误;
2000年16~40岁人口占比最高,约占80%,2016年21~50岁人口占比最高,说明人口平均年龄增加了,C错误;
2000年该城市25岁及以下人口占比较大,该年龄段多数人口还没有参加工作,2016年25岁以上人口占比较大,该年龄段多数人口已经工作;
故选D。
第12题,2000年至2016年,该城市人口平均年龄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发展态势,大量劳动力人口涌入城市,C正确。
2000年至2016年,0~5岁人口占比呈下降态势,人口自然增长率低,A错误;
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与医疗水平、生育观念没有直接关系,B、D错误。
11.D 12.C
13.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单位:
万 2000年)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________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________地区。
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向____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题,由图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
(2)题,通过计算可知东部为人口主要的流入区,这是其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结果。
(1)东部 中部 中部 东北
(2)西部 中部 东部 流入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随着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国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能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1)材料一、二反映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怎样的?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第
(1)题,根据材料一内容,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材料二反映出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
第
(2)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乡村到城市。
第(3)题,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
对乡村的不利影响是造成乡村的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第(4)题,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大量本地企业招不到高素质劳动力无“工”可用。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2)从乡村到城市。
(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
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
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大量本地企业招不到高素质劳动力无“工”可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