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语文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南国楚文化显著的审美特征。
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都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2.下列对“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汉代篆书是汉代审美趋于开放的产物。
汉代美学思想突破了秦代美学思想,讲实用也讲审美,促使了包括篆书在内的汉代艺术的繁荣。
B.楚汉浪漫主义取代了先秦的理性精神,主宰了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
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决定了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C.汉代篆书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
特别是鸟虫篆更将篆书的装饰意味和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D.汉代篆书既有道家“无为”的审美观,也有儒家“文质”辩证统一的思想;
既有秦文化的森严法度,也有楚文化的浪漫情怀。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用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了全国文字。
B.汉代篆书在书法艺术上继承了秦代小篆的写法,但与秦代小篆相比,它又有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C.汉代篆书流动瑰丽,表达了汉代崇尚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D.汉代篆书在汉代繁荣发展,它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秋的气味
林海音
秋天来了,很自然地想起那个地方──西单牌楼。
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
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和兰号的伙计正在门前炒栗子。
和兰号是卖西点的,炒栗子也并不出名,但是因为它在街的转角上,最是扎眼,就不由得就进去买。
来一斤吧!
热栗子刚炒出来,要等一等,倒在箩中筛去裹糖汁的沙子。
在等待称包的时候,另有一种清香的味儿从身边飘过,原来眼前街角摆的几个水果摊子上,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全都上市了。
香味多半是梨和葡萄散发出来的。
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撅两截,水都不流,所以有“冰糖包”的外号。
京白梨,细而嫩,一点儿渣儿都没有。
“鸭儿广”柔软得赛豆腐。
枣是最普通的水果,郎家园是最出名的产地,于是无枣不郎家园了。
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
“喝了蜜的柿子”要等到冬季,秋天上市的是青皮的脆柿子,脆柿子要高桩儿的才更甜。
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
这些都是秋之果。
抱着一包热栗子和一些水果,从西单向宣武门走去,想着回到家里在窗前的方桌上,就着暮色中的一点光亮,家人围坐着剥食这些好吃的东西的快乐,脚步不由得加快了。
身后响起了铛铛的电车声,五路车快到宣武门的终点了。
过了绒线胡同,空气中又传来了烤肉的香味,是安儿胡同口儿上,那间低矮窄狭的烤肉宛上人了。
门前挂着清真的记号,他们是北平许多著名的回教馆中的一个,秋天开始,北平就是回教馆子的天下了。
矮而胖的老五,在案子上切牛羊肉,他的哥哥老大,在门口招呼座儿。
他的两个身体健康、眼睛明亮,充分表现出回教青年精神的儿子,在一旁帮着和学习着剔肉和切肉的技术。
炙子上烟雾弥漫,使原来就不明的灯更暗了些,但是在这间低矮、烟雾的小屋里
,却另有一股温暖而亲切的感觉,使人很想进去,站在炙子边举起那两根大筷子。
老五是公平的,所以给人格外亲切的感觉。
它原来只是一间包子铺,供给附近居民和路过的劳动者一些羊肉包子。
渐渐地,烤肉出了名,但它并不因此改变对主顾的态度。
比如说,他们只有两个炙子,总共也不过能围上一二十人,但是一到黄昏,一批批的客人来了,坐也没地方坐,一时也轮不上吃,老五会告诉客人,再等二十几位,或者三十几位,那么客人就会到西单牌楼去绕个弯儿,再回来就差不多了。
没有登记簿,他们却是丝毫不差地记住了先来后到的次序。
没有争先,不可能插队,一切听老五的安排,他并没有因为来客是坐汽车的或是拉洋车的,而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他的公平和亲切。
一边手里切肉一
边嘴里算账,是老五的本事,也是艺术。
一碗肉,一碟葱,一条黄瓜,他都一一唱着钱数加上去,没有虚报,价钱公道。
在那里,房子虽然狭小,却吃得舒服。
老五的笑容并不多,但他给你的是诚朴的感觉,在那儿不会有吃得惹气这种事发生。
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节变换的气味的,就是牛羊肉的膻和炒栗子的香了!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海棠和石榴人格化,形象地生动地说明北京秋果的成熟以及对人的诱惑力。
B.北京城很大,作者只选取西单牌楼和安儿胡同口儿上的烤肉铺来写,因为这两处地方最能体现出北京的特色,是季节变换的代表。
C.文章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秋的气味”应该够大,但作者围绕“炒栗子的香”和“牛羊肉的膻”着笔,这样的细节写出了作者的欣喜和欲望,足以让人玩味不已。
D.本文语言精炼,娓娓道来,本色真实,自然天成。
作者笔调平实,京味儿纯正,文化底蕴厚重。
5.请结合文章,分析老五的人物形象。
(6分)
6.《秋的气味》中“气味”具有哪些含义?
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白鹿原上寻找陈忠实
王晶晶
1992年,《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逝世。
追悼会上,时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的著名作家陈忠实致悼词:
“一颗璀璨的星从中国文学的天宇陨落了!
”二十四年后,陈忠实也告别了人世。
“世间已无陈忠实,天地白鹿魂永存。
”白鹿原不仅是陈忠实代表作《白鹿原》的名字,也是确有其实的地名。
1942年,陈忠实就出生在这里。
在陈忠实去世后的一周,《环球人物》记者辗转于陕西各个追悼陈忠实的地点,最终来到西安东郊的白鹿原上,听白鹿书院副院长邢小利追忆这位文坛之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文化寻根”的热潮。
内陆中心的陕西,尤其关中又处于中心的中心,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近代的兴衰起落,触发了陈忠实的思索与探究。
他在西安周边的几个县查阅县志、文史资料,与乡人聊天,查访民间奇闻野史。
1987年8月,与《长安报》编辑、记者李东济闲聊时,他第一次向外人透露了创作《白鹿原》的消息:
“东济,你知道啥叫老哥一直丢心不下?
就是那垫头的东西!
”关中民俗,亡者入殓,头下要有垫头物。
陈忠实最担心的就是他写不出一部作品来当“枕头”。
李东济后来用“豪狠”来概括陈忠实的气性,“因为他写《白鹿原》,使的就是一股‘豪狠’劲”。
那些年,陈忠实一直待在白鹿原上的老家。
妻子在西安照顾一家老小,他一人在村里,吃饭只能靠从城里背馍。
西安陈忠实文学馆的工作人员权伦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陈忠实这一生,年少时是为读书,把馍馍从乡下往城里背;
中年时,为写作,又把馍馍从城里往乡下背。
”
1988年4月1日,陈忠实在草稿本上写下《白鹿原》的第一行字。
他的整个心理感觉已进入“我的父辈爷爷辈老爷爷辈生活过的这座古原的沉重的历史烟云之中了”。
写作的那四年,陈忠实身在老家的白鹿原,心在笔下的白鹿原,穿行于清末、革命、抗日、内战。
1992年1月29日,写到1949年,书中的白鹿原解放了,陈忠实自己也解放了。
《白鹿原》快写完时,妻子来给他送蒸馍和擀好的面条,送妻子出小院时,他告诉妻子这些面和馍吃完,就写完了。
妻子突然停住脚问:
“要是发不了咋办?
”他毫不迟疑地说:
“我就去养鸡。
手稿交给出版社的同时,陈忠实也复印了一份送给陕西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
10多天都没消息,陈忠实内心忐忑地进城。
李星正买菜回来,见了陈忠实啥也不说,就说到屋里谈,陈忠实被吓着了,从一楼到五楼,一进书房,李星猛然回身,像吼秦腔般说道:
“咋叫咱把事弄成了!
”当时李星还有三个预言:
你不用找评论家,评论家会来找你;
十年之内,没有人能超过你;
《白鹿原》能得茅盾文学奖。
一一应验。
在邢小利看来,《白鹿原》自问世以来能历经二十四年不衰,缘于故事里的“仁”“义”二字。
千古文人侠客梦,“他所描写的这个陕西关中平原上的白鹿村,就有‘仁义村’之称。
那些仁义古风,是陈忠实这类耕读之家走出来的人的理想,也是这方水土里千百年来最深厚积淀的美德。
这才是《白鹿原》的灵魂。
”邢小利说。
1996年,陈忠实在清明时写了一首故乡诗:
“忆昔悄然归故园,无意出世图清闲。
骊山北眺熄烽火,古原南倚灼血幡。
魂系绿野跃白鹿,身浸滋水濯汗斑。
从来浮尘难化铁,十年无言还无言。
”当时的他,已经功成名就,住在省城,但很快厌倦了城市里的喧嚣和龌龊,复归田园,乐于为乡党写对联、当执事先生。
他来自乡野,魂也在乡野。
白鹿书院是陈忠实晚年的一个心愿。
2002年,他和几位学者讨论问题时,有人提议可以在白鹿原上创建一个书院。
2005年,白鹿书院成立,用创办当天陈忠实的话说:
“白鹿最终回到了白鹿原上。
”如今的白鹿原上,空有房门紧锁的陈忠实故居和清幽空荡的白鹿书院。
对陈忠实,邢小利曾有这样一句极为妥帖的评价:
“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士大夫,也不是现代的知识分子。
”是啊,八百里秦川上,有一种代代相传的老腔,既不是传统秦腔戏,也不同于现代摇滚,古朴悲壮,粗犷豪放,白鹿原上的陈忠实,就是那一笔老腔。
(摘自《环球人物》2016年第13期,有删节)
[相关链接]
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描写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作品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具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被誉为一部“民族秘史”。
陈忠实语录:
“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
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个世纪80年代“文化寻根”热潮的大背景、关中历史文化积淀和近代兴衰起落,触发了陈忠实思索探究并催生《白鹿原》的创作。
B.陈忠实创作《白鹿原》,从下笔前的素材准备、小说构思到圆满落笔,历时四年,过程艰辛,作品几经退稿才得以问世。
C.《白鹿原》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书中的仁义古风彰显了一方水土最深厚积淀的美德,也是作者这类人的理想追求。
D.《白鹿原》中的白鹿原是确有其实的地名,它既是陈忠实出生之地,也是他笔下的神奇世界,更是他晚年的牵挂。
8.下列对陈忠实创作和性格特点的分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忠实与人闲聊时担心自己写不出一部当“枕头”的作品,但凭“豪狠”劲完成了垫棺作枕的《白鹿原》,有着文人的独特气性。
B.从陈忠实在草稿本上写下《白鹿原》第一行字开始,李东济就断定这部长篇小说会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扛鼎之作。
C.文艺评论家李星有关《白鹿原》的一系列言行和三个预言的应验,从侧面衬托出该书的非凡价值和陈忠实的拔萃才华。
D.在白鹿原上成功地创建白鹿书院,了却了陈忠实晚年的心愿,他当天的讲话反映出一个文人对白鹿原的特殊挚爱。
E.文章结尾一句:
“白鹿原上的陈忠实,就是那一笔老腔。
”这是陈忠实一生心系白鹿、恪守传统、淡泊名利的真实写照。
9.《白鹿原》能够成功问世且获得大奖,除了作者的深厚功底、文学才华,还有哪些重要因素?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0-12题,每题3分,13题10分)
任安,荥阳人也。
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因占著名数。
武功,扶风西界小邑也,谷口蜀栈道近山。
安以为武功小邑,无豪,易高也,安留,代人为求盗、亭父。
后为亭长。
邑中人民俱出猎,任安常为人分麋鹿雉兔,部署老小当壮剧易处,众人皆喜,曰:
“无伤也,任少卿分别平,有智略。
”明日复合会,会者数百人。
任少卿曰:
“某子甲何为不来乎?
”诸人皆怪其见之疾也。
其后除为三老,举为亲民,出为三百石长,治民。
坐上行出游共帐不办,斥免。
乃为卫将军舍人,于田仁会,俱为舍人,居门下,同心相爱。
此二人家贫,无钱用以事将军家监,家监使养恶啮马。
两人同床卧,仁窃言曰:
“不知人哉家监也!
”任安曰:
“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
”卫将军从此两人过平阳主,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列断席别坐。
主家皆怪而恶之,莫敢呵。
其后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
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将军呼所举舍人以示赵禹。
赵禹以次问之,十余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
赵禹曰:
“吾闻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
传曰:
‘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子视其所友’。
今有诏举将军舍人者,欲以观将军而能得贤者文武之士也。
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无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绮绣耳,将奈之何?
”于是赵禹悉召卫将军舍人百余人,以次问之,得田仁、任安,曰:
“独此两人可耳,余无可用者。
”卫将军见此两人贫,意不平。
赵禹去,谓两人曰:
“各自具鞍马新绛衣。
”两人对曰:
“家贫无用具也。
”将军怒曰:
“今两君家自为贫,何为出此言?
鞅鞅如有移德于我者,何也?
”将军不得已,上籍以闻。
有诏召见卫将军舍人,此二人前见,诏问能略相推第也。
田仁对曰:
“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斗,仁不及任安。
”任安对曰:
“夫决嫌疑,定是非,辩治官,使百姓无怨心,安不及仁也。
”武帝大笑曰:
“善。
”使任安护北军,使田仁护边田谷于河上。
此两人立名天下。
(选自《史记·
田叔列传》)
10.对文中画曲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
B.其后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
C.其后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
D.其后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
11.下列对文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钱用以事将军家监事:
侍奉
B.于是赵禹悉召卫将军舍人百余人悉:
全部
C.卫将军见此两人贫,意不平意:
意识
D.使士大夫乐死战斗乐:
乐于,以……为乐
12.下列对文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安在武功时,先代任求盗、亭父的差使,后任亭长、三老。
接着又被举荐为亲民的官吏,还被提拔为俸禄300石小县的县令。
B.任安
对与骑奴同席而食,深以为耻;
同时对公主家的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很想得开,表现得心平气和。
C.田仁对自己带兵打仗有及任安;
任安认为自己评判是非、治理百姓不及田仁o。
D.虽然卫将军因任安、田仁两人穷困而歧视他们,但最后在赵禹的举荐下,还是不得不向皇上报告了任、田二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卫将军从此两人过平阳主,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
(5分)
②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无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绮绣耳,将奈之何?
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
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表述了诗人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开始厌倦尘俗的情绪,晚年归隐于终南山边。
B.颔联表现了诗人经常独自游山赏景的情形,“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尾联写诗人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然忘了回家。
D.这首诗语言华美绚丽,没有对具体的山川景物进行描绘。
15.这首诗的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曹操借用周公的典故表达他求贤若渴的心意的诗句是,。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
,。
(3)《氓》一诗中运用比兴的手法来暗指男女爱情在初始阶段新鲜美好,就如同夏天那润泽的桑叶一样的两句诗是: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著名芭蕾舞艺术家谭元元希望自己能打造一部像《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那样脍炙人口的舞剧。
②既然你这样说,我就不客气了。
希望我的不吝赐教,能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③王有德和张学均这两人是有着二十年交情的老哥们了。
如今在白果村这个偏远的地方萍水相逢,自然得喝两杯酒,叙叙旧。
④武警战士所到之处,不但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而且还帮当地百姓排忧解难。
⑤梁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⑥学校附近的建筑工地只要一开工,各种机械又大又难听的轰鸣声就会四处响起,简直让人耳不忍闻。
A.①②⑥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过去几年,中国空气质量总体上得到改善,但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烧煤、汽车尾气、扬尘和二次颗粒物污染等引起的。
B.广安市青年志愿者开展“贴心送上门,服务在基层”主题实践活动,为种植户讲解冬季大棚安全知识,并帮助协调大棚温度。
C.快递服务公司只有加强行业自律,制定严格的奖惩机制,才能有效避免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D.专家提
醒,打击“不合理低价游”不能靠运动式整治,严格落实现有法律条文、建立长效机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尤为重要。
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俗话说“冬天进补,开春打虎”。
①,许多人盲目进补,整天②吃火锅炖汤,③跟风服膏方,等到出现口干舌燥、腹胀便秘,④知道过量服用补阳之品破坏了身体平衡。
⑤严重的是,在服用大量高蛋白膳食之后,糖脂代谢紊乱,加重动脉粥样硬化,⑥导致慢性肾病患者肾脏功能损害,使得病情更加重。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但是
一边
就
/
一旦
B
如果
既
又
终于
更
C
然而
不是
就是
才
同时
D
只是
于是
20.请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日前,全球超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2016年全球超级计算机大会上揭晓,基于“神威·
太湖之光”的“千万核可扩展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应用项目最终问鼎。
项目由中科院软件所、清华大学、北师大、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合作完成,面向气候气象等应用领域,能够帮助改善全球气候模拟和天气预报。
“戈登贝尔奖”设立于1987年,此前从未有中国团队入围获奖。
而这次,在入围的6项应用中,有3项来自中国,另两项分别是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合作的“高分辨率海浪数值模拟”以及中科院网络中心的“钛合金微结构演化相场模拟”。
21.下面是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的昆明大观楼楹联,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问题。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
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州,梳襄就风鬟雾鬓。
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
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①,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
想:
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
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一枕清霜,两行秋雁。
(1)在下联①处对一个句子。
(2)根据对联规则,修改下联划线句子。
(2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国庆假期期间,江苏南京中山陵游人如织,一位老人走累了,他的儿子便一把把他抱起来,这一抱被网友称为“最帅一抱”。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
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三则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