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七章电化学文档格式.docx
《物理化学第七章电化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第七章电化学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离子迁移数:
电解质溶液中每一种离子所传输的电量在通过的总电量中所占的百分数,用tB表示
离子的迁移数主要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运动速度,与离子的价数无关,但离子的运动速度会受到温度、浓度等因素影响。
影响离子电迁移速度的因素:
①离子的本性②溶剂性质③温度④溶液浓度⑤电场强度等
2.离子淌度:
为了便于比较,将离子在电场强度E=1V·
m-1时的运动速度称为离子的电迁移率(历史上称为离子淌度),用u表示。
某一离子B在电场强度E下的运动速度vB与电迁移率的关系为;
电迁移率单位是:
m2·
V-1·
s-1,在无限稀溶液中,H+与OH-的电迁移率比较大。
由离子迁移数的定义,有:
电场强度虽然影响离子运动速度,但不影响电迁移数,因为电场强度变化时,阴、阳离子运动速度按相同比例改变。
3.离子迁移数的测定方法:
希托夫)法
原理:
分别测定离子迁出相应极区的物质的量以及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
7.3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1.定义:
(1)电导:
G——电导,单位为西门子(S或1)
(2)电导率:
——电导率或称比电导(S·
m1)
(3)摩尔电导率:
单位浓度的电导率,称为摩尔电导率。
用m表示,量纲为S·
mol-1。
c——电解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
m-3。
m的数值随所取基本单元的不同而不同,比如
2.电导的测定:
惠斯通电桥,适当频率的交流电源
待测溶液电导率为:
为电导池系数,单位m-1。
为电导池的固有性质。
3.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当浓度降低时,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必定升高
(1)强电解质;
科尔劳斯经验式:
将直线外推至
,得到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
4.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在无限稀释溶液中,每种离子都是独立移动的,不受其它离子的影响,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可认为是两种离子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之和.
①无限稀释溶液中:
②无限稀释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5.电导测定的应用
(1)计算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及解离常数
(2)计算难溶盐的溶解度
7.4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
平均离子活度:
平均离子活度因子:
平均离子质量摩尔浓度
三者关系:
所以:
当b→0时。
γ±
→1。
7.5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1.可逆电池:
电池充、放电时,进行的任何反应与过程均为可逆的电池。
具体要求:
(a)化学可逆性;
(即充放电时进行的反应方向相反)
(b)热力学可逆性:
电极反应在无限接近电化学平衡条件下进行(充放电时通过电池的电流无限小,E外≈Ecell)
(c)实际可逆性:
电池中进行的其它过程也必须是可逆的。
(如不存在扩散过程等)
(1)丹尼尔电池:
把阳极与阴极分别放在不同溶液中的电池,称为双液电池。
丹尼尔电池电极反应虽具可逆性,但液体接界处的扩散过程是不可逆的,故为不可逆电池。
若忽略液体接界处的不可逆性,在可逆充、放电的条件下,丹尼尔电池可按可逆近似处理。
电池图示书写要求:
1.左边为负极(阳极),起氧化作用;
右边为正极(阴极),起还原作用。
2.“|”表示相界面(有时也用逗号)。
3.单虚垂线“¦
”表示两液体接界,“||”表示盐桥。
4.要注明温度,不注明时就是指298.15K;
要注明物态,气体要注明压力;
溶液要注明浓度。
5.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要写出导电的惰性电极,通常是铂电极。
(2)韦斯顿(Weston)标准电池——一个高度可逆的电池
韦斯顿标准电池的优点主要是:
电池反应的物质活度一定,没有存在影响平衡的因素,因此电动势稳定,且随温度变化小。
2.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必须在电流无限接近于零的条件下进行.
波根多夫对消法:
利用一个数值相同的反电动势对抗待测电池的电动势,使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7.6原电池热力学
可逆电池电动势与该电池的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之间的关系。
可以通过测量电动势来确定热力学函数变化。
1.桥梁公式
若参与电池反应的各物质均处于标准状态,则有
3.
摩尔熵变rSm
2.电池反应的摩尔焓变
rHm等于没有非体积功的情况下的恒压反应热
3.原电池可逆放电时的反应热Qr,m
4.能斯特方程
当T=298.15K,
,
7.7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
1.液体接界电势差
(1)产生原因:
溶液中离子的扩散速率不同
(2)液体接界电势通常不超过0.03V。
常用盐桥来降低液体接界电势。
盐桥一般是用饱和KCl溶液装在倒置的U型管中构成,为避免流出,常冻结在琼脂中。
(3)盐桥降低液接电势的原理:
盐桥中正、负离子电迁移率接近相等,从而产生的扩散电势很小,且盐桥两端产生的电势差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从而可把液体接界电势降低到几毫伏以下。
(4)盐桥只能降低液体接界电势,而不能完全消除。
2.金属与金属的相间接触电势
接触电势发生在两种不同金属接界处。
由于两种不同金属中的电子逸出功不同,在相界面上相互逸出的电子数目不相等,造成电子在界面两边的分布不均匀,缺少电子的一面带正电,电子过剩的一面带负电。
当达到动态平衡后,建立在金属接界处的电势差叫接触电势。
3.电池的电动势是组成电池的各相间界面上所产生的电势差的代数和。
如铜-锌电池:
整个电池的电动势为:
ε接触很小可忽略不计,ε液接可用盐桥基本消除。
1第一类电极
金属与其阳离子组成的电极
氢电极
氧电极
卤素电极
汞齐电极
2第二类电极
金属-难溶盐及其阴离子组成的电极
金属-氧化物电极
3第三类电极
氧化-还原电极
7.8可逆电极的种类
⑴第一类电极
电极电极反应
Mz+(a+)|M(s)Mz+(a+)+ze-→M(s)
H+(a+)|H2(p),Pt2H+(a+)+2e-→H2(p)
OH-(a-)|H2(p),Pt2H2O+2e-→H2(p)+2OH-(a-)
H+(a+)|O2(p),PtO2(p)+4H+(a+)+4e-→2H2O
OH(a-)|O2(p),PtO2(p)+2H2O+4e-→4OH(a-)
Cl(a-)|Cl2(p),PtCl2(p)+2e-→2Cl(a-)
Na+(a+)|Na(Hg)(a)Na+(a+)+nHg+e-→Na(Hg)n(a)
⑵第二类电极
Cl(a-)|AgCl(s)|Ag(s)AgCl(s)+e-→Ag(s)+Cl(a-)
OH(a-)|Ag2O|Ag(s)Ag2O(s)+H2O+2e-→2Ag(s)+2OH-(a-)
H+(a+)|Ag2O(s)|Ag(s)Ag2O(s)+2H+(a+)+2e-→2Ag(s)+H2O
⑶第三类电极
电极电极反应
Fe3+(a1),Fe2+(a2)|PtFe3+(a1)+e-→Fe2+(a2)
Cu2+(a1),Cu+(a2)|PtCu2+(a1)+e-→Cu+(a2)
Sn4+(a1),Sn2+(a2)|PtSn4+(a1)+2e-→Sn2+(a2)
MnO4–,Mn2+,H+,H2O|Pt……
7.9原电池的设计
(1)氧化还原反应
负极:
(失电子、氧化)
正极:
(得电子、还原)
电池表达式:
2Cu+=Cu2++Cu
Cu2++2Cu+=2Cu2++Cu
此电池要求两溶液中的Cu2+的活度要相同。
2.中和反应H++OH–H2O
可以设计成不同的电池。
若用氢电极:
阳极:
H2(g,p)+OH–H2O+e–
阴极:
H++e–
H2(g,p)
总和与题给一致。
电池表示:
Pt|H2(g,p)|OH–¦
¦
H+|H2(g,p)|Pt
注意:
两个电池的氢气压力必须一样,否则总方程与题目要求的不一致。
或:
Pt|O2(g,p)|OH–¦
H+|O2(g,p)|Pt
两电极的氧气压力要相等。
3.沉淀反应
4.扩散过程——浓差电池
(1)H2(g,p1)H2(g,p2)(p1>
p2)
(2)Ag+(a1)Ag+(a2)(a1>
a2)
解:
(1)负极:
H2(g,p1)2H+(a)+2e–
正极:
2H+(a)+2e–H2(g,p2)
两个电极的H+活度应当一样,所以两个电极可用同一个酸溶液,组成单液电池。
(电极浓差电池)
电池:
Pt|H2(g,p1)|H+(a)|H2(g,p2)|Pt
由电池能斯特方程可得:
若p1>
p2,E>
0,反应可自发进
行,总结果等于是氢气扩散。
(2)Ag+(a1)Ag+(a2)(a1>
负极:
AgAg+(a2)+e–
Ag+(a1)+e–Ag
电池为:
Ag|Ag+(a2)¦
Ag+(a1)|Ag(电解质浓差电池)
由电池能斯特方程:
a1>
a2时,E>
0,反应自发,其总效
果是,两溶液浓度趋于一致。
如同浓溶液向稀溶液扩散一般。
这两个电池均是利用负、正两极反应物浓度(或气体压力)的差别来工作的,故称之为浓差电池。
前者为电极浓差电池;
后者为电解质浓差电池,浓差电池的Eθ=0
7.10电极电势和电动势的计算
1.标准氢电极
采用镀有铂黑的金属铂作为惰性电极。
规定:
(任何温度)
2.任意电极的电极电势
将任意给定的电极与同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设液体接界电势已消除),则此电池的电动势就是该给定电极的氢标电极电势,简称为电极电势。
用符号或E表示。
()标准氢电极给定电极(+)
(还原电极电势)
阳极,氧化阴极,还原
——还原电极电势
以标准氢电极为负极,待测电极为正极,因为为零,所测电动势即为待测电极的氢标还原电极电势。
如果组成电池后该电极上实际进行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则为正值。
如果组成电池后该电极上实际进行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则为负值。
θ越大,氧化态越容易被还原、氧化性强!
θ越小,氧化态的氧化性差,即还原态还原性强。
3.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
通式:
氧化态+ze-→还原态
a(Ox)+ze-→a(Red)
——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
在稀溶液中,水的活度可认为是1,该项可略去不写。
4.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1.从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计算:
2.用电池反应的能斯特方程计算:
7.11分解电压
在原电池放电与电解池电解时,都有一定量电流通过电极,电极平衡状态被破坏,电极过程为不可逆,电极电势会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电极的极化。
分解电压:
使电解质在两极上不断进行分解所须最小外加电压。
反电动势:
电池的电动势正好和电解时的外加电压相反。
析出电势:
当外加电压等于分解电压时,两极的电极电势。
若外加电压大于分解电压,则电流I=(V–Emax)/R,R为电解池内电阻。
E分解>
E理论。
分析原因:
析出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
平衡电极电势相减——→E理论
析出电极电势相减——→实际E分解
7.12极化作用
1.电极的极化:
电流通过电极时,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称为电极的极化。
某一电流密度下电极电势与其平衡电极电势之差的绝对值称为超电势,以表示。
的数值表示极化程度的大小。
阳=|E阳-E阳,平|阴=|E阴,平-E阴|
2.极化产生的原因:
(1)浓差极化:
扩散过程的迟缓性而引起的极化。
因阴极区浓度总小于本体浓度,故析出电位小于平衡电。
用搅拌的方法可使浓差极化减小,但不能完全消除。
因为电极表面总有一个扩散层
(2)电化学极化:
电化学反应本身的迟缓性引起的极化。
两种极化效应的结果,都使阴极电势更负。
同理可推知,极化使阳极电势更正。
实验证明,电极电势与电流密度有关。
描述电极电势与电流密度的关系的曲线为极化曲线。
3.电解池与原电池极化的差别
阴极对应于负极,阳极对应于正极,正极电势大于负极电势,在极化曲线图中,阳极极化曲线在阴极极化曲线上面。
电流密度增加,两端端电压增大。
Er<
Eir
原电池:
正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电势总大于负极电势,阴极极化曲线在阳极极化曲线之上。
随电流密度增大,原电池端电压减小。
Er>
7.13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1)凡能放出电子的氧化反应都可能在阳极上发生。
凡能取得电子的还原反应都可能在阴极上发生。
(2)阳极上优先发生极化电极电势最低的电极反应;
阴极上优先发生极化电极电势最高的电极反应。
要预测阴阳极上发生何种反应,应计算出各电极反应的极化电极电势。
E阳=E阳,平+阳;
E阴=E阴,平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