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1888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88 大小:26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2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

另外,要特别注意介绍真实情况。

教师通过自我介绍让学生了解自己,并且有意识的关注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为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作范例引导。

让我们来互相认识一下吧。

我先来进行自我介绍。

我姓张,叫×

×

,今年28岁,身高1米65厘米,家中有爸爸、妈妈、丈夫、女儿和我,一共5口人。

教师结合自己的真实情况给学生进行介绍。

2.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还想知道老师的什么情况。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老师非常亲切,就是他们的大朋友。

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爱提问题的天性。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情况,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愉快的开始数学学习。

儿童的天性得到保护和张扬。

除了这些你们还想知道老师的那些情况呢?

学生可能会问:

●老师,你家在哪住?

●老师,你属什么?

●老师,你喜欢吃什么?

……

此环节学生可能会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教师注意回答每一个学生的问题,使学生感到他在老师心目中的重要性。

3.学生自我介绍。

鼓励学生自我介绍。

在学生介绍的过程,结合学生谈到的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及时指出这就是数学。

如,你说的今年6岁就是数学。

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使每一个学生愉快地融入新的集体,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每个人身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刚才,大家对我有了一些了解,现在老师也特别想认识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谁愿意把自己介绍给大家?

给每个学生自我介绍的机会。

学生可能这样介绍:

●我叫某某,今年6岁,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共3口人……

●我今年7岁了,我的身高是一米多。

●我叫某某,我家住在某某小区,我喜欢画画。

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介绍,适时地对话,使学生感到老师非常喜欢自己。

如,×

介绍的真好!

还用了数学,你说的6岁了,家中有几人都是数学。

老师记住你了……

4.认识新同学,在全班交流完之后,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几名同学。

认识新同学,结识新朋友,使学生感到学校生活地愉快。

听了大家的介绍,哪名同学想说一说你都认识了哪些同学?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他叫某某。

●我认识了我前面的同学。

●我认识了四名同学。

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的名字,教师要给与鼓励和评价。

三、认识前后左右

1.教师提出熟悉自己前后左右同学的要求,让学生指出自己的前、后、左、右。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指导。

在熟悉同学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前、后、左、右等位置。

同学们今天都认识了新朋友,现在,大家再熟悉一下自己左、右、前、后的同学。

谁先指一指你的前、后、左、右?

指名回答。

学生有困难,教师指导。

2.鼓励周围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前、后、左、右都是谁。

给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达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大家知道了自己的前、后、左、右,请周围几个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的左边是谁?

右边是谁?

前边是谁?

后边是谁?

3.在学生相互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和周围同学交流兴趣、爱好的要求,鼓励学生自由交流。

周围的同学是以后学习中接触最多的伙伴,互相了解兴趣、爱好,有利于增强同学间的亲密感,同时为认识前后左右打基础,也再次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为了以后学习中同学们更好的互相帮助,现在再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有哪些兴趣、爱好。

四、认识学习伙伴

让学生打开课本“编者的话”,先认识三个卡通朋友,再认识四个书中的同伴。

同学们认识了老师和同学,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漂亮的数学课本,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中的卡通朋友和学习伙伴。

指导学生打开书。

同学们看三个卡通朋友,看一看他们的样子,能猜到他们的名字吗?

指导学生认识三个卡通朋友的名字。

大家再来认识一下四个书中的同伴。

看看他们的样子,猜一猜他们的名字。

让学生认识四个书中同伴的名字。

五、课堂延伸

再次进行对话,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第一节数学课。

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为学生轻松、愉快地开始数学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开端。

这节课,我们每个人都认识了这么多的新朋友,还认识了书中的卡通朋友和学习伙伴,知道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请你回家后把老师的情况和你认识的好朋友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好不好?

教学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乐园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3页。

1.在观察、数动物个数和交流的过程,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

2.在老师指导下,认识情景图中的动物,能把自己数的结果表达出来。

3.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

课前准备:

动画课件。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什么动物,要给每个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喜欢动物是儿童的天性,由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开始,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很自然的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学习。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非常喜欢小动物,谁愿意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指名回答,给更多学生交流的机会。

2.播放动画课件,并提示学生认真看。

每个学生都非常喜欢看动画片,利用多媒体呈现有动画效果的情景图容易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并使其体验到学习数学学习的快乐。

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动物园的动画,我们一起看一下,动物园里都有哪些动物?

放课件,定格在教材的情境画面。

3.交流动画片和情景图中的信息,使学生了解动物园都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让学生充分交流发现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倾听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对动物的情感。

谁来说一说动物园里都有谁?

他们都在干什么?

有猴子在树上玩;

有斑马在吃草;

有骆驼在散步;

天空飞着小鸟;

有几个小朋友在和兔子玩等。

学生如果不认识鸳鸯,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介绍。

如果学生提到:

一个小男孩在看鸳鸯戏水(游泳);

两个小女孩在和兔子玩耍,教师可以引导: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热爱动物,和动物交朋友。

二、看图数数

1.提出数一数每种动物各有几只的要求,鼓励学生自己数。

给学生充分的数的时间。

给每位同学自己数的机会。

为下面的交流活动作准备。

师:

我们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能数出每一种动物有多少只吗?

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数动物。

2.交流学生数的结果,要关注更多的同学。

在学生说出动物的只数以后,利用课件全班共同数一数。

了解学生已有的认数情况,在交流和共同数的过程中,丰富学生数数经验。

同学们数得很认真,现在谁愿意说一说你数的结果?

指名回答,边交流边订正,并实际数一数。

如,

生:

我数了小兔子有6只……

其他同学数的和他一样吗?

我们来一起数一数。

师生共同点数。

3.师生共同按从少到多数,先从图中找出只有1个动物或其他东西,再数只有2个……

让学生再次经历数动物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有条理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好,刚才大家分别数出了各种动物的只数。

现在我们再来观察图中,哪种动物最少,有几只?

猴子最少,只有一只。

图中还有其他个数是1的东西吗?

●1个小亭子。

●1条喷水的鱼。

●一个小男孩。

个数是2的有谁呢?

学生可能回答:

2只长颈鹿、2个男孩、2头大象。

个数是3的都有谁呢?

3头骆驼,3个小朋友。

三、看图说话

提出“看图说话”的要求,并示范。

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表达和交流。

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刚才,我们从动物园中看到了这么多可爱的动物。

现在,谁能用一句话说出每种动物的只数和它们在做什么。

动物园里有3只骆驼,它们在散步。

鼓励学生大胆说,注意进行激励性评价。

四、课堂延伸

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回家后把动物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家庭,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收获,激发学习数的信心。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动物园的动画片,知道了这个动物园中都有谁,有几只动物,同学们都做得非常好!

今后,在数学学习中,相信同学们会做得更好。

回家后,把教材上的动物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一比一比

1.1高矮、长短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1.结合身边的笔等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

2.能对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能表述比较的结果。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比较的方法。

长短不等的三条绳子。

一、比高、矮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比高矮。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认识高和矮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老师都比小学生高一些,选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发现我们班不少同学个子都很高,请大家推选一个人,来和老师比比个子。

学生推选,师生比身高。

你们发现了什么?

老师比×

同学高。

对!

现在比,老师高,你们矮,等你们长大以后,我相信许多同学会比老师高。

2.同学之间比高矮。

鼓励同桌仔细观察,对方的身高,先估计一下谁高、谁矮,再实际比一比。

与同学比身高是小朋友特别有兴趣的事情,给每名学生创造实际参与的空间。

请同学们站起来,同桌互相看一看,先估计一下谁高谁矮,再实际比一比。

哪两名同学说一说,你们估计谁高谁矮,比的结果怎么样?

多请几组比一比。

3.学生自己选择比自己高的同学,互相比一比检验自己的判断。

自己选择同学进行比较,检验学生对高矮的知识和判断高矮的水平。

好,现在老师提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谁能说出哪名同学比自己高,再和同学比一比,看一看自己判断的对不对。

4.教师提出小组同学从矮到高排队的要求,鼓励小组同学合作,商量着排队。

给学生创造亲身体验高矮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现在我们分组做一个排队活动。

请每个小组几个同学共同商量,按从矮到高排成一队,看哪个小组排的快,排的好。

学生活动,教师不指导。

5.互相评判排队的结果。

好的要进行表扬,不好的进行指导。

培养集体荣誉感,加深高矮的认识。

都排好了,相互看一看,排的怎么样?

各组同学进行互相评价。

对排得好的给予表扬,排得不对,请大家帮助进行调整。

6.感受高矮的相对性。

请队内的某名同学说一说,谁比自己高,谁比自己矮。

使学生在排队的活动中,体会到高和矮是相比较而言的。

好!

现在各组都排好了。

同学,请你说一说在这一队中,谁比你高,谁比你矮?

指名发言,多请几个人说。

谁还能指出其他队中的一名同学,说一说谁比他高,谁比他矮?

学生只要说对就行,不用讲解道理。

请其他同学说一说,看到的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7.观察教室内外的物体,比较高矮。

进一步丰富高矮的认识。

生活中,许多事物都用到高、矮的概念,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我们已经了解高矮的意思,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内外,你能发现哪些可以比较高矮的东西。

●旗杆高、篮球架矮。

●旗杆比篮球架高。

二、比长、短

1.比粉笔和铅笔的长短。

老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只粉笔,让学生说一说哪个长,哪个短。

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用品,和已有的经验引入数学学习。

我们已经知道了物体有高矮,其实物体还有长短之分。

你们看,老师这有一支铅笔和一支粉笔,谁能说一说哪个长?

哪个短?

铅笔长,粉笔短。

2.讨论、交流比较的方法。

边说边演示。

初步了解比较的方法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也是今后数学学习的重要思想方法。

同学们一下就看出了铅笔长,粉笔短。

除去用眼睛看,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比出哪个长,哪个短吗?

可以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比一比。

怎么比呢?

谁来示范一下?

学生边说边演示。

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生1:

一头对齐……

生2:

把他们都立在桌子上……

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只要有道理,老师就要给予肯定。

3.选择自己的学习用品进行比较。

要给学生充分比较的时间,交流时,说一说师怎样比的。

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物品进行实际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比较的方法。

请同学从自己的学习用品中,任意选两个,比一比哪个长,哪个短。

学生比完后进行汇报,说一说比的什么学具,是怎样比的。

边说边操作。

4.选择教室内、校园内的事物进行比较。

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启迪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看一看,我们的教室里、校园里,哪些还可以进行长短的比较。

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就行。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观察情景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再回答教材中的问题,最后鼓励学生选择不同事物进行比较。

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高矮比较。

老师这里有一幅漂亮的图片,你们看图中都有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说出图中的事物。

比一比哪座房高,哪座房矮。

红色的楼房高,小房矮。

图中还有其他的房子和树,谁能选择其他的东西,说一说哪个比哪个高,或者什么比什么矮。

学生可能出现:

●红楼比蓝楼高。

●红楼比尖顶的楼高。

●尖顶的楼比蓝楼高。

●树比树旁边的房子高。

●红楼最高,篱笆墙最矮。

2.练一练第2

(1)题,让学生看图直接回答,并说一说为什么?

直观比较的练习,考查一般比较长短的方法。

两条绳子进行比较,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下面的一条绳子长。

因为左边是对齐的。

下面的一条长了很多。

(2)题,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再比较。

最后实际演示一下。

先观察,再演示,验证判断的结果,丰富学生的经验。

再看第

(2)题,有3条绳子,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有一条直,两条不直。

●两头都齐着。

哪条最长,哪条最短?

学生判断后,教师用课件实际演示一下。

2.练一练第3题,鼓励学生先自己观察图,再交流谁高谁矮,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结合熟悉的情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同学们看第3题中的两名同学,你发现了什么?

●女孩站在两块砖上,才和男孩一样高。

●女孩站的地方高,但个子不如男孩高。

●男孩个子高,女孩个子矮。

3.练一练第4题,比一比。

启发学生充分观察图,从不同角度去比较图中的物体。

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观察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同学们真聪明,再看第4题,你发现图中有什么?

有两棵树,有树影,还有太阳。

选择图中的事物,用高矮或长短比一比。

●右边树比左边树高。

●左边树比右边树粗。

●右边树影子比左边树影子长。

●太阳比树高。

让学生回家后,比较一下家人的身高,用高矮长短表述;

再比较吃饭用的筷子和勺子,向家人介绍比较的方法。

把课堂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积极地学习体验。

今天我们学会了比较物体的高矮和长短,回家以后比较家人的身高,用高矮长短描述出来,还可以比较一下吃饭用的筷子和勺子,给家人介绍一下可以怎样比较长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