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1474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市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惠州市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惠州市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惠州市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惠州市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惠州市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惠州市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市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惠州市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2乡镇企业有助于解决惠州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

2.3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5

3.惠州市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机遇5

3.1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5

3.2我国对“三农”的大力支持6

3.3新型工业化的影响7

4.惠州市乡镇企业面临的困境7

4.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7

4.2人才资源缺乏8

4.3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健全的困境8

4.4企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高9

4.5企业的负债率高9

5寻求解决惠州市乡镇企业发展困境的有效措施10

5.1全面实施正确的人才战略10

5.2加快惠州市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11

5.3加快惠州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11

5.4扩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融资环境12

5.5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12

5.6提高惠州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13

5.7加大惠州乡镇企业环境的保护力度14

总结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引言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

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

在我国,乡镇企业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乡镇企业亦是在计划经济还没有完全转轨的特殊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是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乡镇企业自产生的那刻起,就成为“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主力军,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以及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乡镇企业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方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形式,是农民增收和农村就业的重要渠道。

发展乡镇企业等农村非农产业,有利于农村经济多元化;

有利于解决农民增收和农村就业问题;

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勇往无情的发展乡镇企业。

但是,现阶段乡镇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如果乡镇企业的发展走不出困境,势必影响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研究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此更好把握乡镇企业发展的走向脉络和趋势变化。

通过深入分析乡镇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探讨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不仅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更具有紧迫感和现实意义。

1.惠州市乡镇企业的发展特点及其现状

1.1惠州市乡镇企业的发展特点

惠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是广东省重点发展地区,现辖两区、三县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市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2万。

惠州历史悠久,有着2200多年的文明传承,素有"

岭南名郡"

之称。

改革开放以来,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典型的农业经济地区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一类重点城市,成为广东省沿海新兴工业城市和珠三角后起之秀,以及华南地区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惠州大力实施"

工业立市"

战略,积极培育壮大石化和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目前,惠州已成为国家级石化基地,中海壳牌项目年产乙烯80万吨,今年将扩产到100万吨;

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项目已正式投产,即将建设规模为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的二期项目。

作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惠州现有电子信息企业1000多家,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话机、电池和镭射光头生产基地之一,亚洲最大的电脑主板生产基地之一,中国最大的电视机、汽车音响、高级电工产品和照相机生产基地之一。

最近,总投资32亿元的TCL液晶模组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投资90亿元的OLED光电项目签约落户,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向更高端发展。

产业优势推动惠州经济高速增长,2004-2007年,惠州GDP年均增长达16.2%,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仍然实现了11.5%的增长,总量达1290亿元,跃居广东省第6位,进入国务院政策研究院公布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前50强排行榜,跻身《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全球经济增速最快城市第8位。

今年一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逆势增长,GDP增长8.2%,增幅居珠三角第二位。

1.2惠州市乡镇企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市统计局资料显示,全市乡镇企业由1978年的3062家迅速发展1997年的60563家,增长18.78倍;

1997年全市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94.32亿元,比1978年增长277.4倍,翻了八番多,年均递增34.5%;

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达275.25亿元,比1978年增长481.89倍,翻了八番多,年均递增38.4%。

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社会有效供给,其生产经营活动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许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已占全市相当大比重。

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日益明显。

1997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78.9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78年增长391.71倍,翻了八番多,年均递增36.9%,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76.5%,已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农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

乡镇企业纯利润18.34亿元,比1978年增长286.9倍,翻了八番多,年均递增34.7%。

实际缴纳国家税金4.93亿元,比1978年增长261.36倍,翻了八番多,年均递增34.1%,实际缴纳国家税金已相当于占全市财政收入的61.5%。

20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4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1997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52.47万人,比1978年增长13.3倍,翻了四番多,年均递增15%,乡镇企业在拓展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1997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达5450元,目前农民收入的增加近一半是通过乡镇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增加而实现的。

2乡镇企业对惠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1发展乡镇企业有助于我市经济的腾飞发展

我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仅可以通过改变城乡需求结构来提高我国的需求层次和需求总水平,还会改变我市乡镇企业需求制约对农业发展的不利作用,而且可以更好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带动乡镇企业重组、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更新的就业机会,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发展小城镇还能打破地域和血缘关系的限制,扩大社会联系的范围,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提高农民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现代文明的发展。

总之,发展我市乡镇企业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正如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因此,我市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不仅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还可以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以及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市经济的腾飞发展。

2.2乡镇企业有助于解决惠州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富余劳动力是在一定的生产水平下,实际需要的劳动力数和现有劳动力数之差。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农村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能否奔小康。

因此,解决惠州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可以进一步促进惠州市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农村富余劳动力一般分两种:

一是长期富余劳动力;

二是临时富余劳动力。

前者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家庭人口多,耕地少,再加上现在普遍实行了农业机械化,一些过去的农业劳动者就可以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特别是初、高中毕业后回乡的青年,他们往往缺乏农业劳动的技能,也没有从事艰苦农业劳动的热情,这些人的去向往往是务工。

如果当地乡镇企业比较发达,这些人就成为乡镇企业中的生力军,由于他们比较年轻而且文化程度较高,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属于优质人力资源,因而不管是在当地乡镇企业还是外出务工都较受欢迎。

临时富余劳动力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所决定的。

农忙时,他们主要忙于农业生产;

而农闲时,他们就成为富余劳动力。

这类人外出务工一般受到较大限制,一则外出只能寻短工,短工不好找,工资亦较低,有时,工资收入还不足以弥补在外住宿和旅途的支出;

二则临时富余劳动力一般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一旦外出,就把家庭的重担交给妻子或老人,他们在外地打工,也是两边牵挂。

如果临时富余劳动力均选择外出,那么,这对于农村发展、村民自治等均是不利的。

因此,乡镇企业在解决富余劳动力,尤其是临时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解决了,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2.3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解决“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部署。

解决“三农问题”,最主要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而工资性收入则是农民增收的关键。

自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振兴我国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但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

当前,我国已重新认识乡镇企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乡镇企业是大农业和大工业的相结合,同时也是中国农民发展经济的成功创造与实践。

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即“三农”问题主要途径,无论是农业的工业化,还是农民的富裕化、农村的城镇化都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众多、农村相对落后,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发展,最大的内需存在于农民之中,而启动农民需求的关键是乡镇企业的发展。

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助于惠州市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惠州市经济的腾飞发展。

3.惠州市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机遇

3.1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该《建议》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建议》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重点抓的工作是:

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三、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因此,我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为我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奠定了更加坚固的基石,从而促进我市经济的腾飞发展。

3.2我国对“三农”的大力支持

实践表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方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形式,是农民增收和农村就业的重要渠道。

因此,我国2005年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繁荣农村经济,必须继续采取综合措施。

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我国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这不仅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又同时也是实现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抓住了农业发展的关键;

把握了这个环节,就把握了农业现代化的根本;

做好了这项工作,就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同时也是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因此,我国对“三农”的大力支持,势必会为我市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机遇,从而推动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社会进步,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3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是在我国十六大提出来的,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目前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因此,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而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突出。

实践证明,在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环境生态破坏为代价推进工业化,经济化,不仅资源有限,难以支撑,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更是难以为继,同时还会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为此,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并郑重提出"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和"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深刻认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及其重要途径,对于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起着有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就业和劳动者的福祉,是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持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二者相互促进,这一政策方针势必对我市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带来了新的机遇。

4.惠州市乡镇企业面临的困境

4.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企业势必会被淘汰。

开展科学技术活动,进行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是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企业的科技投入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国际上通用衡量一个企业科技创新程度的重要指标。

国际上一般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企业的科技开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在1%以下时,企业很难生存;

在2%以上时,可以维持生存;

在3%以上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在5%以上时,企业才有市场竞争力。

整体来说2008年惠州市大中型工业在科技活动方面投入甚少,只有69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了科技活动,占大中型工业企业数的22.3%。

2008年发生科技费用占大中型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其中,R&

D经费投入强度(R&

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4%。

企业科技投入的不足,导致技术创新能力差,带来的是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差,市场占有率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突出主体、整合资源、优化环境、跨越发展。

但我市的在这些方面仍然相对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市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2人才资源缺乏

在当代,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高低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性因素。

现如今,惠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中高素质的人才所占比重较低。

全市大中型企业中,从业人员38.06万人,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10066人,占大中型工业从业人员的2.6%,有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2376人,仅占从业人员的0.6%。

R&

D(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是科技活动的核心部分,参与R&

D活动的科学家、工程师是科技活动中的骨干力量,而R&

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4010人,仅占1.1%。

从整体来看,惠州市乡镇企业的人才资源优势薄弱,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偏低,没有较强的竞争条件,因此企业竞争力仍然相对薄弱。

4.3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健全的困境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健全与否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快速相应市场,提高其综合实力的根本条件。

然而惠州市乡镇企业不能正确的认识信息化重要性,表现在企业只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思维和生产模式,依靠个人经验和记忆办事,并未加大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也没有长期的规划,只是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简单理解为利用计算机进行办公,对建立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公司网站管理系统等各种系统往往感觉高深莫测,认为投入巨大的资金,但却不能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其次,大部分乡镇企业管理人才只精通企业管理技能,但对企业的信息化技术知识知之甚少;

乡镇企业内部普遍很难找到既懂企业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健全,这在一定情况下不能快速的相应市场的号召并及时做出反应,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竞争的综合实力。

4.4企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乡镇企业发展之初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尽快满足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的物质需求,只从自身立场出发,不考虑其它影响,自然资源粗放化利用,而地方保护主义使得各级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地方税收,对环境问题漠不关心,导致部分乡镇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多数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是以短期利益为先,当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相冲突时,都是以短期的经济利益为重,导致部分乡镇企业偷排工业废水,废气,环保设备成摆设情况严重。

惠州市政府倡导先发展后治理的方针政策,导致各乡镇企业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环境保护莫不关系,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其表现在乡镇企业所在工业区布局不合理,环境配套设备未跟进,且企业工业园所在的位置规划很不合理,甚至在城区出现工业区,没有合理布局企业类别,同时工业园在规划之初也没有将环境保护列入其中,没有进行环境、功能分区,使得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混杂一起,而且环境保护的配套设施也没有及时安装到位,大量工业废品、商业垃圾、居民生活垃圾混杂,无法进行有效分类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