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活泼的氧气》专题练习专项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1315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性质活泼的氧气》专题练习专项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性质活泼的氧气》专题练习专项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性质活泼的氧气》专题练习专项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性质活泼的氧气》专题练习专项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性质活泼的氧气》专题练习专项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性质活泼的氧气》专题练习专项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性质活泼的氧气》专题练习专项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质活泼的氧气》专题练习专项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性质活泼的氧气》专题练习专项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

 焰产生(如右图所示)。

由此可知:

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填“固态”

 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

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由上表可知:

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的温度有关。

由此推测:

钠在燃烧时,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答一条)。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

细纯铁丝、细含碳铁丝、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能提出的假设和验证方法有:

①假设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2:

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

10.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一]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资料一]

(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

(2)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二]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资料二]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下表:

[理论探讨]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范围为_______,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物是Fe3O4。

[拓展延伸]

(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拓展提优】

1.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A.1/5B.1/4C.4/5D.1/2

2.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气体,它的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它,火苗遇到它蹿得高……它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水蒸气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红磷B.木炭C.甲烷D.铁丝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可用于医疗B.干冰用于灭火

C.氧气可用于炼钢D.汽油用于衣物除油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在表面生成MgO

B.红磷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燃烧产生P2O5

C.硫粉加热后放人氧气中,燃烧产生SO3气体

D.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Fe2O3固体

6.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

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

①Cu和C;

②Fe2O3和C;

③Fe3O4和C;

④Fe3O4、C和Fe;

⑤Fe2O3、C和Fe。

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⑤D.④⑤

7.空气能供动物呼吸,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

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可供人呼吸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9.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铜丝换成木炭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D.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1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

C.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够燃烧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13.“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航天员携带的应急食品采用高强度真空包装。

真空包装的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_____

(2)航天员呼吸、排汗产生的水汽被自动收集,冷凝后通过电解制得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制得的氧气可用于_____________。

(3)航天员的尿液通过“尿液循环器"

可转化成高品质的纯净水。

要将尿液转化成纯净水,可能用到的净化水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A中为了防止生成物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集气瓶中最好放入_______溶液,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B试验通过量筒中_________变化测出氧气的体积;

实验前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实验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集气瓶中预先

放少量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答一条)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或: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

a.假设1:

b.假设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A 6.B

7.

(1)KMNO4

(2)K+(3)+5(4)3Fe+2O2

Fe3O4

8.

(1)3Fe+2O2

Fe3O4

(2)气态(3)沸点有(4)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火焰(其他合理答案均正确)

9.

(1)铁丝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其他合理答案均正确)

(2)3Fe+2O2

Fe3O4(3)①可能因为铁丝中含有碳使一根细纯铁丝和一根含碳铁丝分别在纯氧气中燃烧,看是否都有“火星四射”现象 ②可能是铁丝固有的特殊性质使一根含碳铁丝和一根镁条分别在纯氧气中燃烧,看是否都有“火星四射”现象

10.[实验探究]稀盐酸(或硫酸铜等)冒气泡(或出现红色固体等)[理论探讨]1535℃~1538℃ [拓展延伸]

(1)预先在瓶底放入少量的水或细沙 

(2)由黑色变成红棕色

1.A2.C3.D4.B5.A6.C7.B8.A9.C10.B

11.D12.A

13.⑴隔绝氧气防止食品缓慢氧化(与氧气反应)⑵2H2O通电2H2↑+O2↑、供给呼吸

⑶过滤、蒸馏、吸附等合理答案

14.

(1)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钡等(用化学式表示也可以)(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2)水的体积(或水量的减少)(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

(3)3Fe+2O2

Fe3O4 ;

(4)提高温度(提供热量) 、 隔绝空气(氧气) .

15.

(1)铁丝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其他合理答案均正确)

(2)3Fe+2O2

Fe3O4

(3)a.可能因为铁丝中含有碳将一根细纯铁铁丝和一根含碳铁丝分别放在两个纯氧气中燃烧,看是否都有“火星四射”的现象b.可能是铁丝固有的特殊性质将一根含碳铁丝和一根镁条分别放在两个纯氧气中燃烧,看是否都有“火星四射”的现象

常见的酸和碱

1.将下列物质溶于水中,不能放出大量热的是()

A.浓硫酸B.固体氢氧化钠C.生石灰D.熟石灰

2.可以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气体是()

①CO2②H2③HCl④O2⑤SO2⑥CO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

3.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不能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是()

A.烧碱、火碱、苛性钠B.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

C.石灰水、大理石、碳酸钠D.氯化氢、氢氯酸、盐酸

4.下列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

A.SO2B.CuCl2C.H2SO4D.CO

5.下列关于酸和碱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酸根B.都含有金属元素

C.都含有氢元素D.都含有氢氧根

6.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7.实验室中的试剂常因与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变化,下列对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铁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B.氢氧化钠潮解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C.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D.浓盐酸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

8.下列图像与所属实验现象相符的是()

9.下列物质的制备,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NaOH→NaClB.Fe2O3→Fe(OH)3

C.HCl→CuCl2D.CO2→CaCO3

10.从某地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中除含有甲烷外,还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硫化氢等酸性气体,为了粗略测定该天然气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其中M是()

A.NaOH溶液B.NaCl溶液C.蒸馏水D.CaCl2溶液

11.只用酚酞试液完成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实验内容与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1)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三种溶液,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观察现象

该试管中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2)

其中一支试管中红色消失,另一支试管中无变化

12.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它是()

A.铁B.稀盐酸C.碳酸钙D.氢氧化钠

13.进行下列实验后,使溶液的pH变大的是()

A.Ca(OH)2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B.稀H2SO4中加入铁屑

C.NaOH溶液中加入水D.食盐溶液中蒸发掉部分水

14.某实验小组利用饱和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将浑浊液过滤,得到无色透明的滤液。

请你设计实验检验滤液中除含氢氧化钠外,是否还含有未反应完的反应物(检验反应物其中的一种物质即可)。

你想检验

的物质

你所选用

的试剂

可能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

15.A~I九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A、C属于碱类,G是一种酸,常温下B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定条件下B和D能化合形成可乐、雪碧等饮料中含有的一种物质,且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I是厨房中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框图中涉及的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已给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B和D化合形成可乐、雪碧等饮料中含有的一种物质___________。

②F+G→+B+D+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B→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来解决下列问题。

(1)小刚同学说:

“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则盐溶液一定呈中性”。

你认为这种推理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丽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帮小丽测出该土壤样品浸出液的酸碱性(只写出所用物品的名称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检测的结果呈酸性,那么要改良此土壤,应该向农田里施加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通过明显的现象,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稀盐酸。

你的实验方案是(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化学实验室的一种黑色粉末和

—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右图所示)可能是什么物质,

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发现问题]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时即产生气泡。

[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黑色粉末有CuO、MnO2、Fe3O4、铁粉、炭粉等。

[提出假设]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无色溶液是______________。

(只写一种假设)

[设计实验]①向盛有少许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色溶液;

②检验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气体是____________,原假设成立。

[讨论]若要制取该气体,从下图中选择发生反应的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9.研究性学习:

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

【研究方案】先称取13.3g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

【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填写下表: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Na2CO3的质量/g

变质NaOH的质量/g

NaOH的变质程度(用质量分数表示)

【深入探究】求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

【发现问题】根据“与NaOH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对照图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0.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Cu—Fe合金、Fe—Zn合金和Fe—Al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

他们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5.6g与足量该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气体“ag。

请你参与讨论:

(1)当粉末为Fe—Al合金时,a>

_____________。

(2)当粉末为Cu—Fe合金时,a<

(3)当_____>

a>

________时,粉末可能是_________。

21.构建知识网络,理清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相互反应。

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

阴离子

阳离子

OH

NO3

Cl

SO42-

CO32-

Na+

K+

Ba2+

Cu2+

A.①Na2CO3②SO3③BaCl2B.①)NaHCO3②SO2③KNO3

C.①)Fe2O3②CO2③.Ba(NO3)2D.①CuO②CO③HCl

22.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

小于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I.小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

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

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上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

Ⅱ.小于对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作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测②:

二氧化碳可能是碳酸氢钠晕热分解产生的。

针对以上猜测小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帮他填写实验1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猜测①正

2

取碳酸氢钠样

品少许加入试

管中,加热使之

充分反应,并把

产生的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口出

现小水珠,

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猜测②正

Ⅲ.实验2中,小于发现NaHCO3。

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固体粉末,他猜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请用物理、化学方法各1种进行鉴别。

(1)物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2.B3.C4.D5.C6.B7.D8.B9.B

10.A

(1)一支试管中溶液呈红色,另两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2)将已呈红色的溶液分别滴人另两支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