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228745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1249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228745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228745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228745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228745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228745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228745Word下载.docx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228745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228745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228745Word下载.docx

H2O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0C.+3D.+5

8.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A.CO2B.ClO2C.SO2D.NO2

9.X、Y、Z、W、Q均为含氮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将发生如下转换关系(未配平)

①XW+O2②Z+Y+NaOHH2O+W③Y+SO2Z+SO3

④Q+YZ+H2O⑤X+Cu+H2SO4Cu2++Y+SO42-

这五种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A.XYZWQB.XZYQWC.XYWZQD.WXZQY

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下列关于二氧化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是一种氧化物

B.氯和氧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C.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D.相对分子质量为67.5

11.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

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2.(4分)高温烧制粘土砖时,当砖已烧成且窑温较高时,

往砖上浇水得到的是青砖,而不浇水得到的是红砖。

成砖的颜色

主要是由砖中铁的氧化物决定的。

青砖中所含铁的氧化物(填化学式,下

同),红砖中所含铁的氧化物。

13.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分子数目成正比。

现有1体积空气与1体积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将其置于一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使其中的氧气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反应后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A.25%

B.50%

C.75%

D.60%

14.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有一类物质也好似鸟巢,如化学式是B5H9的五硼烷。

下列有关五硼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C.五硼烷中硼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

9

15.(09湖北竞)脑黄金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其化学式为C25H51COOH。

下列对脑黄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中含有80个原子

B.脑黄金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该物质中氧元素的含量约为8.1%

D.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

26:

1

16.下列关于H2和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元素B.都含有氢分子

C.都含有氢离子D.都是化合物

1.下面是某学生学习化学用语后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2Mn042-:

表示2个高锰酸根离子

B.2Ar:

表示2个氩分子或2个氩原子

C.Fe2+:

表示l个亚铁离子

D.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17.某钢样品的含碳量为0.24%(其他杂质元素不考虑),若碳元素主要以Fe2C和Fe3C的形式存在,则该钢样品中Fe2C和Fe3C的质量分数(ω)范围是

(相对分子质量:

Fe2C:

124,Fe3C:

180)

A.0.03%<

ω<

2%B.0.48%<

0.72%

C.2.24%<

3.36%D.2.48%<

3.6%

18.日本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为降低放射性碘(碘131)对人体的伤害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含碘127,碘127是指核电荷数为53,中子数为74的一种碘原子)。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碘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C.碘131原子的质子数为53

D.核能的利用证实了原子的可分性,但安全利用核能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9.

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氨能和氧气发生反应:

4NH3+5O2

4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2B.NOC.NO2D.N2O

2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稀有气体B.经过沉淀、过滤得到的矿泉水

C.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留下的固体D.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21.(08年烟台)发射“嫦娥一号”的长三甲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X),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2N2O4=3N2+2CO2+4H2O,X的化学式为()

A.H2B.CH4C.C2H8ND.C2H8N2

22.下列物质长久盛放在敞口的容器中,会变质且质量变大的是……………………()

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纯碱⑤生石灰⑥食盐

A.①⑥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③⑤

23.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B.O2C.2HD.N

24.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来源:

]

25.(2008盐城)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NaCl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u(NO3)2溶液

AgNO3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2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装置正确的()

27.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出现的现象是()

A.铁丝不变化及B.铁丝逐渐消失

C.试管中的液面不变化D.试管中的液面上升

28.下列有关物质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锈的铁片投入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B.活性炭放入装有NO2的集气瓶中,气体由红棕色变为无色

C.高温下CO通过Fe2O3粉末时,粉末由红色变为银白色

D.氧气经降温加压成为液氧,颜色由无色变为淡蓝色

29.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往试管中加入锌粒加热液体固体药品的取用

ABCD

30.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A.用50mL量筒量取5.26mL水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C.用托盘天平称取5.6g硝酸钾固体

D.燃着的镁条伸到充满CO2的集气瓶中,镁条熄灭

31.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B.用碘水鉴别淀粉和葡萄糖

C.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布和丝绸

3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取用块状固体C.添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

3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来源:

A.蒸发结晶(B

)检查气密性C.滴管用后不洗涤D.塞紧橡皮塞

直接插回原瓶

34.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氧气、水、白酒

B.天然气、煤、石油

C.水银、烧碱、纯碱

D.干冰、C60、酒精

35.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6.电解水的时候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

A.氢元素和氧元素B.氢分子和氧分子

C、氢原子和氧原子D、氢分子和氧原子

37.(4分)普通塑料是由石油产品加工后得到的,而玉米塑料是以存放1~2年陈化玉米等富含淀粉的农作物为原料生产的。

玉米塑料除了具备普通塑料同样的物理性能外,其废弃物还能自然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从不同角度,写出使用玉米塑料的两条优点,并说明理由。

(2).玉米塑料的生产和使用经历了“玉米生长合成塑料废弃物降解玉米在生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简述二氧化碳是如何参与循环的。

38.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

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

D.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一种全降解塑料

39.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40.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4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42.据《扬子晚报》报道,今年4月,陕西汉中市区,一辆运输浓盐酸的车辆发生事故,导致酸液泄漏闹市,经喷水和撒石灰处理后,排除了险情。

对喷水和撒石灰做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喷水可以减少浓盐酸挥发B.喷水可以降低盐酸酸性

C.撒石灰为了消除盐酸污染D.喷水是尽快把盐酸冲进下水道

43.

(2010佛山)右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气密性检查:

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

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停止加热: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44.(08年揭阳市)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氧化物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5.据报道,前一段时间太湖水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快速繁殖生长,死亡腐烂湖水位下降后,太湖底泥上泛,使水体产生异味。

为改善太湖水水质,除去水中的异味,下面所提建议不合理的是()

A.人工捞藻,投加活性炭

B.增加水量,促进水体流动

C.加入大量明矾

D.严格控制各种污染源,确保达标后排放

46.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M

反应前质量/g

68

16

反应后质量/g

4

45

37

x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为10B.未知物质M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C.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D.M的化学式为C2H6O

4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向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D.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48.由Na、S、O、H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4种化合物。

甲能跟BaCl2反应生成另外两种盐;

乙能跟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

丙能跟HCl反应生成盐和水;

丁呈中性,跟CaO或CO2化合生成碱或酸。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可能是Na2SO4B.乙一定是H2SO4

C.丙可能是NaOHD.丁一定是H2O

49.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钛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制得:

TiCl4+2Mg=Ti+2MgCl2,此反应中Mg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0→+2。

则钛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A.0→+2B.+2→0C.+4→0D.+4→+2

50.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产生H2的速率N>M

51.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壳中铁元素含量排在第四位B.在铁制品表面镀锌可防锈

C.用铁矿石与焦炭在高炉内炼钢D.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

52.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是28%的稀硫酸,现用1.0kg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8%的稀硫酸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8∶100

B.用l.0kg98%的浓硫酸可配制3.5kg28%的稀硫酸

C.配制该稀硫酸时,把水沿容器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D.配制好的稀硫酸可以存放在铁制容器中

53.欲使任何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可行的是()

A.改变温度B.蒸发溶剂C.倒出溶液D.加入溶质

54.将50g98℅的浓硫酸配制成2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A.145gB.195gC.196gD.245g

55.

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

B.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

C.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饱和溶液

56.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57.

右图为固体物质X、Y的溶解度曲线。

在温度为t2℃时分别把质量为ag的X、Y放入100g水中,下表为对溶液状态的判断以及使不饱和溶液达到饱和采取的措施。

其中正确的是()

状态

措施

X为饱和溶液,Y为不饱和溶液

给Y溶液加热蒸发适量的水

X为不饱和溶液,Y为饱和溶液

向X溶液加入固体X至有晶体残留

X、Y都是饱和溶液。

X、Y都是不饱和溶液。

把X溶液温度降低至t1℃,给Y溶液加热蒸发适量的水

58.(08年南京)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COC.KClO3D.CH3COOH

59.把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X、Y、Z三种金属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始终无明显变化;

把X的硝酸盐溶液滴加到Z中,Z表面析出X。

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Y>

X>

ZB.Y>

Z>

XC.Z>

Y>

XD.X>

Y

60.若H2SO4、Na2SO4、Na2CO3、NaCl、NaNO3、Cu(NO3)2、HNO3七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进行混合及有关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已记录在下表中。

试据各步实验及其现象先进行分步推断(既实验进行到该步所作出的某物质肯定存在、否定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判断),再综合推断所取出的2种溶液的可能组合。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步推断

将取出的2种溶液进行混合

混合溶液无色、澄清

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Cu(NO3)2

无其他明显现象

混合溶液肯定不是下列组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pH试纸测定混合溶液的pH

测定结果:

pH=2

向混合溶液中滴入足量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向上述溶液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混合溶液的可能组合(写溶质的化学式,有几组要写几组)

①_________和_________;

②_________和_________;

③_________和_________;

④_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

⑴H2SO4和Na2CO3,HNO3和Na2CO3⑵混合溶液中至少有一种是H2SO4或HNO3,肯定不含Na2CO3⑶混合溶液中至少有一种是H2SO4或Na2SO4⑷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NaCl①H2SO4和Na2SO4②H2SO4和NaNO3③H2SO4和HNO3④HNO3和Na2SO4

61.在AgNO3、Cu(NO3)2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Fe(NO3)3

B.滤渣只含Ag和Cu,一定无Zn

C.滤渣中一定有Ag、Cu和Fe,一定无Zn

D.滤渣中一定有Ag、Cu、Fe和Zn

62.《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诸葛亮率领的汉军误饮了“哑泉”。

哑泉,“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

后来,汉军将士经地方隐士指点,饮了万安溪的“安乐泉”水方才转危为安。

“哑泉”和“安乐泉”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是

A.NaCl、CaCl2B.Na2SO4、KC1

C.BaCl2、NaNO3D.CuSO4、Ca(OH)2

63.将少量灰黑色的生铁粉末,投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黑色的残渣。

该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A.铁B.碳C.铁、碳混合物D.硫酸亚铁

64.

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为两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有气泡产生

B.无明显现象

C.有红色固体析出

D.有蓝色沉淀生成

65.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合理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

66.(3分)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为一种氯化物,B为一种钠盐,C为一种可溶性碱。

下图表示的是A、B、C的溶液两两反应的实验现象。

请根据有关实验现象回答: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溶液与洁净的铁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浸泡在水中后红色又变黄色。

据此判断可能与咖喱有相似化学作用的试剂是:

A.活性炭B.淀粉溶液C.无水硫酸铜D.石蕊溶液

68.氮肥能促进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A.KClB.CO(NH2)2C.K2CO3D.Ca3(PO4)2

69.分类

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甲与乙、丙是包含关系)。

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氧单质

构成物

质微粒

有机化合物[来源:

Z.xx.k.Com]

常见的碱

乙、丙

氧气、臭氧

分子、原子

甲烷、乙醇

烧碱、纯碱

70.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Cu与NaNO3溶液B.CuO与稀H2SO4

C.稀HNO3与Mg(OH)2D.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

71.能将稀盐酸、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NaCl溶液B.稀硫酸C.石灰水D.AgNO3溶液

72.

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类物质。

(2)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

(3)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与碱中的0H反应生成H2O。

(4)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

73.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牛奶6.3~6.6、醋2.4~3.4、泡菜3.2~3.6、鸡蛋清7.6~8.0,其中显碱性的是()

A.牛奶B.醋C.鸡蛋清D.泡菜

74.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

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D.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75.加热a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cg固体。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gB.(a+b-c)g

C.(a-b)gD.(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