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教案及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1066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教案及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教案及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教案及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教案及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教案及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教案及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教案及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教案及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教案及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

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10名,总体反映出纯朴、可爱、调皮的性格。

其中男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强,但学习上缺少耐心与细心,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比较认真,但分析能力却不及男生。

本年级男女生人数均衡,有2、3人数学学习跟不上,考试总不及格,又由于基础太差,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课外学习又无人督促,而小学生又缺少自制力,因此在学习成绩上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点拨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白板、课件一套,练习本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过节时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

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折扣”的含义。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

(课件出示)

(3)引导提问:

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

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5)学生动手操作、计算、讨论,找出规律:

原价乘以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 

或 

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

(6)归纳定义。

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

2、解决实际问题。

(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分析题意:

打八五折怎么理解?

是以谁为单位“1”?

②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原价×

85%=实际售价

③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理解题意:

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

以谁为单位“1”?

②学生试算,独立列式。

③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并板书。

3、提高运用

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200元的商品打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个,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商品售价多少元?

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让学生明确:

“折上折”相当于连续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练习题。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长治到北京的单程机票原价为680元一张,妈妈买到一张打三五折的特价机票,妈妈实际花了多少钱?

2.商场在元旦期间进行打折促销活动,某品牌电视机打八折出售,杨老师在活动期间购买了一台原价3850元的电视机,比平时便宜了多少钱?

3.某商店打折促销,原价800元的某品牌自行车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几辆车,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辆车售价多少元?

4.小红在某文具店买了一套文具,老板给小红打七折的优惠,小红节约了12元,这套文具原价是多少钱?

5.妈妈进了一批水果来卖,每千克的进价加上3元为每千克的售价。

一位顾客买这种水果10千克,妈妈给她打八折,结果赚了10元。

这种水果每千克的进价是多少钱?

板书设计:

百分数:

折扣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1)180×

85%=153(元) 

(2)160-160×

90%

答:

买这辆车用了153元。

=160-144

=16(元)

160×

(1-90%)

=160×

10%

=16(元)

比原价便宜了16钱。

修订与生成:

《成数》导学案

第9页“成数”、做一做及练习二第4、5题。

1课时

教学中的“成数”,大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媒体、交往、购物等多少都有所接触、了解。

但学生的这种认识还只是凭借生活经验产生的感性认识。

如打折,学生都能想到是便宜了,比原价少了,但问其所以然,能解释清楚的并不多。

所以对成数、折扣知识概念学生并未真正理解。

另外,学生很少会将这种生活中的商业折扣、农业成数与数学、与课本上的百分数数学知识相联系,欠缺知识间沟通互化的意识。

需要教师规范、指导形成系统的概念,联系生活实践来展开教学。

知识与技能:

明确成数的含义。

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成数的理解和计算。

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学生整体上思维敏捷,在新授课上总是表现出较浓的兴趣,课堂反应与接受较快。

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课件出示)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

例如,报纸上写道:

“今年我省植树棵数比去年增产二成”……

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

(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成数分数百分数

二成十分之二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

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

(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方法一:

350×

(1-25%)方法二:

350-350×

25%

=350×

75%=350-350×

0.25

0.75=350-87.5

=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4、5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1.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2.老顶山2013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13年增加一成五,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万?

3.某市小学2013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12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2012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4.某鞋厂2011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12年年产量比2011年增加了一成六,2013年年产量又比2012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13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

5.某地前年的粮食产量为3000吨,去年因为洪水及病虫害的影响比前年减产近三成。

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增加45%,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吨?

成数

成数:

二成=(十分之二)=(20%)

《税率》导学案

第10页“税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8、10题。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习了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主要内容是通过纳税的意义、常见税种和应纳税额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纳税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这也是把纳税知识编入小学教材的重要原因。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理解纳税的意义和应纳税额的正确计算。

难点:

理解税种及税额的计算。

本班学生总体上心理素质偏弱,实践能力较低,以个人开展各种活动有些困难,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索、讨论、实践。

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刚学过的百分数知识.学生总体上掌握得较好,较牢,计算应纳税额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

所以应纳税额的计算学生较容易接受。

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索、讨论、实践。

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

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

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

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

30×

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5%=30×

0.05=1.5(万元)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5、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10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1、某电脑公司4月份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

按销售收入的5%缴纳增值税。

纳税后该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万元?

2、楚天餐馆8月份在缴纳了5%的营业税后,收入为5.7万元。

楚天餐馆8月份的税前收入是多少?

3、小雨妈妈的月工资是4800元,按规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

小雨妈妈纳税后的月工资是多少元?

4、某中介公司为顾客出售房屋,会按房屋售价的2%收取中介费。

该中介公司为李奶奶出售了一套房屋,收取中介费3200元。

按规定卖房还要按房屋售价的1.5%缴纳契税。

李奶奶出售这套房屋最终得到多少钱?

税率

应纳税额=收入额×

收入额=应纳税额÷

税率=应纳税额÷

收入额×

100%

30×

5%=1.5(万元)答:

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1.5万元。

 

《利率》导学案

第11页“利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9、11题。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利率这个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也更为专业化,它表示利息和本金的关系,因此要让学生的潜意识中有所转变:

利率不难理解,它和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百分数是一样的。

我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以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率的意义为主,从而掌握求利息的方法,以及了解利息税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掌握有关储蓄、纳税的一些知识,同时受到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

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

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

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

利率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本金: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例题中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金。

利息: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

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2)阅读教材第11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

课件出示存款凭条,请学生尝试填写。

然后评讲。

(要填写的项目:

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

4、利息的计算。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

利率×

时间

(2)计算连本带息的方法:

连本带息取回的钱=本金+利息

(3)学生阅读理解例4,计算后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5000+5000×

3.75%×

2

=5000+375

=5375(元)

到期后可以取回5375元钱。

1、2012年8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5年,年利率为4.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

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2、李阳的爸爸将一笔款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是4.75%,到期时得到的利息是5700元,李阳的爸爸当初存入的是多少钱?

3、乐乐把5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两年,年利率是3.75%,到期后,他准备把利息的80%捐给“希望工程”。

乐乐捐给“希望工程”多少钱?

什么叫本金?

什么叫利息?

什么叫利率?

如何计算利息?

怎么计算取回的总钱数?

1、解方程65%X+3.5×

4=20

2、妈妈将50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为4.25%。

到期后将会得到多少利息?

3、王庚今年的年终奖金有3万元,他准备全部存入银行,存期为两年,年利率为3.75%。

到期后,王庚一共取回多少元钱?

4、爷爷将半年的退休金全部存入银行,存期5年,年利率是4.75%。

到期后,取得利息2375元。

爷爷存入的退休金是多少钱?

5、爸爸将家里3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三年,年利率是4.25%。

存期刚满两年时,因为家里需要用钱,爸爸准备提前支取。

按银行规定,提前支取存款一律按活期年利率(即0.35%)计算。

爸爸会少得到多少利息?

百分数:

利息=本金×

存期取回总钱数=本金+利息

5000+5000×

=5000+375

=5375(元)

答:

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钱。

《解决问题》导学案

第12页例5、“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2至15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解决问题和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内容是理解折扣、成数、纳税和利息的含义,能熟练地在生活中简单的应用,正确解答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我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的学法与教师启发式的教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完全掌握新知识,并能独立解决百分数问题,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熟练地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通过归纳整理,是学生熟练地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审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更多的应用。

一、复习整理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更多的应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来回忆下之前的内容。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板书,绘制表格。

知识回顾

知识点

内容摘要

解题关键

几折表示百分之几十原价×

折扣数=现价

1、找准单位“1”2、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几成表示百分之几十

应缴税额=各种收入×

存期取回总钱数=本金+利率

知识点内容摘要解题关键

折扣几折表示百分之几十原价×

折扣数=现价

1、找准单位“1”

2、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成数几成表示百分之几十

税率应缴税额=各种收入×

税率

利率利息=本金×

存期取回总钱数=本金+利率

二、综合运用

课件出示例5。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归纳出解题思路。

提问启发:

“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引导回答:

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

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归纳整理解题思路:

(1)在A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以50%就能算出实际花费。

(2)在B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100,230里有两个100,然后从总价里减去2个50元。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再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A商场:

230×

50%=115(元)

B商场:

230-2×

50

=230-100

=130(元)

115<

130,

在A商场买应付115元,在B商场,买应付130元;

选择A商场更省钱。

4、总结思考:

在什么时候这两个商场价格差不多呢?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

2、完成练习二第12题,再集体交流订正。

3、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折上折”是什么意思?

这么计算呢?

4、完成练习二第14题。

5、完成练习二第15题。

提示:

增长为“-0.068%”表示什么意思?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将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呢?

1、

2、某著名品牌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A商城按“满200元减100元”的方式销售,在B商城先打七折,再打八折的“折上折”销售。

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双标价460的这种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两个商城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城更省钱?

解决问题

知识回顾

内容摘要

1、找准单位“1”2、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存期取回总钱数=本金+利率

130

第二单元《百分数》单元检测题

学校__姓名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