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职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请书解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0770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职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请书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平职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请书解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平职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请书解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平职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请书解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平职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请书解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职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请书解读Word格式.docx

《平职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请书解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职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请书解读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职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请书解读Word格式.docx

围绕我院实验实训教学设备、设施改进与优化配置进行技术攻关。

项目名称应能准确表达研究内容。

3、“项目申请书”的内容必须真实、所附材料齐全,要求项目研究、开发目标明确,内容重点突出,技术路线清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科学、合理,阶段目标和年度进展计划明确,经费预算合理。

4、“项目申请书”中引用的名称、数据等内容均应标明出处,外文缩写应注明全称

5、“项目申请书”中未列但需说明的内容可加附页,相关技术文献、证明文件等材料应作为附件一同上报,规格统一使用A4纸,打印文字采用4号宋体字。

6、“项目申请书”经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后一式一份报送教科研处。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PLC原理及应用》一体化教学

预期主要

成果形式

2

1、论文论著2、研究报告3、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

4、新设备5、新材料6、新工艺或方法7、软件8、其他

经费合计(万元)

申请资助

自筹

其他

0.7

主要参加人员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学历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曹翾

1966.12

本科

教研室主任

平职学院自动化系

韩莉

1958.3

系主任

郭宗跃

1963.2

副主任

冯如鹤

1965.3

副教授

黄颖辉

1968.3

项目主要研究、开发内容(不超过200个汉字)

对现有《PLC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进,把理论溶入到实践中,包括电气控制知识、PLC程序以及PLC控制电机带负载运行,实行理论实践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动手能力,突出实践性,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建立有条件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申请项目的依据和意义(说明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国内外相关领域技术发展水平趋势)

我院是高职高专院校,根据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宗旨。

针对《PLC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定,认为《PLC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非常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1、《PLC原理及应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较抽象,指令应用较难,尤其编程更是难以下手,针对目前国内、国际市场流行的PLC机型如三菱、西门子、施乃德、欧姆龙、松下等,结合我院目前拥有的松下和西门子机型,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使用。

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与现场工业控制接轨。

2、《PLC原理及应用》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改尝试,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实践性,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结合电工实验室的设备,使PLC能带负载运行,这在过去是没有的,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PLC原理及应用》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人成为参与者和创造者,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真正体现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项目研究开发内容及目标(实施方案、技术关键、技术路线和技术经济指标等)

一、研究内容

1、《PLC原理及应用》内容按需求优化整合。

2、《PLC原理及应用》针对教材和现有实验设施,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

3、《PLC原理及应用》一体化教学项目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既要与书本的知识紧密结合,又要结合现有实验实训设备;

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4、《PLC原理及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人成为参与者和创造者,尤其是在编程过程中,充分体现创新的乐趣,在反复理论和实践中,出现创造性思维。

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真正体现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二、研究目标

通过《PLC原理及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法的教改尝试,使《PLC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内容最优化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达到科学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也体现我院人才素质培养的灵活、多渠道的特色。

为今后从事生产实践工作积累经验。

三、实施的技术路线

1、项目实施过程中按进度向学院分别提交项目开展情况、项目研究分析的进程、实施的具体方法、项目研究期间遇到的问题等。

2、结项后,向学院提交一份完整的项目研究总结报告,主要内容有:

(1)项目研究的实施方案及具体做法,

(2)项目实施的效果及分析。

(3)由学院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查验并出具相关证明。

(4)师生的反馈意见。

四、达到的技术指标

本项目将在调研总结我院电气类、机电类开设《PLC原理及应用》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建立我院最优化、科学的教学模式。

实施本项目已具备的条件(说明已具备的试验手段、技术力量、管理水平、前期科研基础、中试后接产单位及专利获得等情况)

一、学院领导对教学改革极其重视,大力提倡课程内容优化整合,教学方法改革,以适应专业发展和就业形势的需求;

二、自动化系教师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坚强可靠的项目组成员;

三、我院是高职高专院校,对知识深度的渴望与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对就业岗位预期设想,都有良好的愿望;

四、有强大的高职高专的学生队伍进行调查调研基础;

五、《PLC原理及应用》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研究课题,自动化系领导给予极大的关注;

六、我系现已具有《PLC原理及应用》相关的实验实训设施,可以进行教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等工作

项目实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预期效益

通过《PLC原理及应用》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我院《PLC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效果,突出高等职业院校重视动手能力的办学特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应用型”、“技能型”技术人才,令用人单位对我院培养出来的人才满意。

扩大我院办学声誉,为我院成功申报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创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项目实施的计划进度

第一阶段:

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进行理论论证,勾画项目总体构架,收集整理相关资。

.时间:

2006年1月———2006年5月

第二阶段:

项目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组织调查研究,形式为问卷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

时间:

2006年5月——2006年7月

第三阶段:

项目组成员外出,考察调研,修正项目的可实施性。

2006年8月——2006年9月

第四阶段:

综合归纳评定,结项,完成项目并提交。

时间2006年10月——

项目经费概算

经费来源

经费支出

科目

数额(万元)

学院资助

0.4

设备购置

0.1

单位自筹

能源材料

0.15

其它

试验外协

租赁

资料印刷

鉴定验收

0.05

差旅费

管理费

合计

申报单位意见:

负责人:

(签章)

年月日

科技管理意见:

负责人(签字):

学术委员会意见:

立项论证报告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施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理论,充分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实践性。

教学改革是核心,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改尝试。

《PLC原理及应用》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自动化专业、电子设备运行、机电等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该行业的就业前景。

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项目研究内容:

《PLC原理及应用》一体化教学项目的申报,是对现有《PLC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进,把理论溶入到实践中,包括电气控制知识、PLC程序以及PLC控制电机带负载运行,实行理论实践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动手能力,突出实践性,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建立有条件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后面附有《PLC原理及应用》一体化教学设计内容,把所有教学内容分为十二个项目,详细内容见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

项目研究目标:

通过《PLC原理及应用》一体化教学法教改尝试,使《PLC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内容最优化整合,教学资源的最佳利用,达到科学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也体现我院人才素质培养的灵活、多渠道的特色。

所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来承接这个项目,并且按时完成。

期待专家组的评定和批评指导。

平职学院自动化系专业基础教研室

2006.3.9

附《PLC原理及应用》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

《PLC原理及应用》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为自动化系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电子技术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了探索PLC原理及应用实践教学规律,本学期对本课程实行一体化教学,特制定教学方案如下:

一、《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概况

1、课程性质与要求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性质:

可编程控制器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而开发的一种适用工业环境的新型通用自动控制装置,作为传统继电器的替换产品而出现的。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编程控制器具有计算机的功能,不仅能实现逻辑控制,还具有了数据处理、通信、网络等功能。

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具有体积小、组装维护方便、编程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推进了机电一体化进程。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是工业电子专业的专业课程,课内计划72学时。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电工技术、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技术等。

本课程为一体化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使用常用软件,能够独立编制应用程序,上机调试并接实物运行,有独立进行PLC对电机启动控制编程、调试及接线能力。

2、教学媒体

(1)文字教材(汪晓光主编《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2)网上教学资源,FPWIN—GR软件,PLC实训室局域网,自制的课件。

3、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由实训项目组成,在PLC实验室进行。

基本教学过程:

教师讲授指令→分析程序→学生编写程序→学生上机调试→小组讨论→教师辅导→独立完成综合练习。

4、教学指导思想:

(1)以就业为导向,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2)强调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与创新意识。

(3)通过项目式的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团队精神。

二、《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一体化教学设计具体方案

1、学时分配 

序号

实训内容

每组人数

学时数(共64学时)

实训一

PLC软件的使用

1人

6

实训二

常用的低压电器

2人

4

实训三

电机正转启动控制

实训四

电机正、反转启动控制

实训五

电机星—三角启动控制

实训六

基本指令训练

实训七

TM定时器的使用

实训八

CT/F118计数器的使用

实训九

SR左移指令的使用

实训十

F119双向移位指令、Call指令使用

实训十一

高级指令的使用

8

实训十二

中断的设置及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