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思想的教研组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0252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研组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研组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研组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研组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研组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研组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研组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名有思想的教研组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研组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循例执教,习惯于操作训练,满足于传统教化的多,而以职业心态认识生命价值、体验存在意义、享受创造快乐的少。

教师如果满足于充当教材的代言人、传声筒,对文本、学生乃至自身就会缺乏应有的思考,形成不了一定的思想,就无法在正确思想引领下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会思想。

因为缺少思想,教学目标就会单一,教学内容就会浅薄,教学手段就会异化。

本来富有思想的教学,蜕变为单一的训练、死气沉沉的分数,想像力被禁锢,创造力被扼杀,学生最终也成了应考的高手、思想的侏儒。

当年陈校长选任三中第一届宏志班老师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思想,袁长友老师就是思想改变问题学生的,也是靠思想影响着本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的(史明亮)。

案例2:

老师,你为什么那么忙?

老师都说自己忙。

为什么忙?

主要原因是社会、家长、学生和学校带给教师压力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有的要求未必合理)。

但除了这样的原因,也有我们自身的原因。

我们可以把教师的劳动分成这样几种类型:

一种是体力型,起早贪黑,加班加点,付出了很多的体力,但动脑子不够,想得不充分,老师辛苦学生受累,人就可能瞎忙了。

一种是技术型,他们方法多、手段多,但自己没有想过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和手段,因而也就缺乏运用方法的手段,有的人批评这样的教师为“思路不清方法多,方向不明干劲足”。

还有一种是智慧型,他们总在不断地质疑,又总在不断地体悟,在质疑中改进,在体悟中创造,聪明地干活,成功而有效地工作[Microsoft3]。

我们应当从体力型、技术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转型。

当然,这需要思想!

没有思想的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几乎同样的单调的工作,精神倦怠,苦不堪言。

有思想的教师,境况就完全不同了,它也是教师由“匠”到“家”转变的唯一途径。

所有教育家、教学名家的切身经历充分证明了一点,成就他们、延续他们教育生命的,是他们的思想,不是任何别的东西(卢梭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教育思想—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的实用主义思想—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

魏书生的民主教育思想—李镇西民主教育思想;

于漪的人文教育思想—韩军的人文主义思想)。

做有思想的人,你的工作、生活才会变得丰富多彩、其乐无穷。

你才会迅速成熟。

3)教研组长,因思想而卓越

有思想的教研组长,能够准确自我定位,发挥应有功能;

汇聚教师理想,构建共同愿景;

开展深度汇谈,培育教研文化;

引领教师共同学习,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开展有效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我所知道的三中物理组组长张启晓、项店一中物理组李书平和数学组简红、东岳中学数学组顾金柱等等,除此外,还有很多优秀的教研组长凭借自己的思想引领教研团队不断走向卓越。

二、有什么样的思想?

1、准确定位,回归专业的思想

这主要是针对当前教研组和教研组长定位偏差而言。

1)准确定位教研组,让教研组成为专业学术组织。

教研组及其来源:

教研组是建国后,在“全面以俄为师“的背景下出现的,类似前苏联的“教学法小组”,1957年教育部颁布明文规定,正式命名为“教学研究组”,简称“教研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组功能定位:

①研究功能(根本功能):

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研究“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提高教学效果,激发教师专业兴趣和激情,从而彰显教研组的地位与价值。

②培养功能:

教研组应把培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任务摆在重要位置,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与成长发展的平台。

③指导功能:

指导备课、指导教学(教学质量设计、控制和改进)。

突出体现在集体备课各环节。

④管理功能:

考勤、考试、公开课组织、教案和作业检查评比、教学竞赛、业务考核、职称评聘等

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教研组,教研味道越来越淡化,而管理功能越来越强化,成为上传下达的“二传手“,由一个专业学术组织变成教导处下设的行政管理组织(二者的差别非常明显,行政组织重视上下等级,注重上传下达,讲求工作效率;

专业组织强调平等交流,注重问题研究,旨在解决问题)。

所以,教研组应回归专业属性,从服从行政意志转向满足教师需要,把问题研究和教师培养作为重点,让教研组成为教师专业能力增进的舞台,成为专业归属感与学科崇拜的发源地。

2)准确定位教研组长,让教研组长成为精神领袖。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校本教研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并逐步落实,教研组长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发生偏差,成为学校组织的信息传达者(向老师传达学校的决定、要求,教研室的会议精神;

向学校领导汇报计划、总结的交送情况,作业、试卷的批改情况等)、教研活动的包办者(说得多,干得多)、管理者,影响了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因此,在校本教研中,必须对教研组长进行准确定位,促进教研组长角色发生转变。

①从教研活动包办者转变为合作参与者。

要少说多听,慎用话语权。

[微软用户4]日本学者佐藤学常说:

“有人认为教学是说话的艺术,其实不然,甚至正好相反,教学其实是倾听,教师要放慢语调、放低声音,只有这样才能倾听到每个孩子的声音,倾听他们对求知的渴望。

”教研也是如此,在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要少说,要尽可能地让教师多说,要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位教师,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要听懂教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还要看懂教师的神态语言,而且还要听出教师在交谈中省略或者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要辨别出教师的自我表述和真正需要、真正想法之间的区别,然后提供理由和机会使他们真正的需要的以满足(案例3见2006年5月12日教研日记)。

要少揽多帮,善用指导权。

[微软用户5][Microsoft6][Microsoft7]促进教师成长的最好的办法是交给他任务(李希贵)。

教研组长要根据教师的特长,鼓励他们承担更多的任务,比如,培训组内教师,上示范课、研究课,命题等,组长要密切关注,多方面提供支持。

案例4

1983年于老师鼓励组内一位老师为全区教师解读《听潮》这篇课文。

而此时,于老师正巧生病住院,令这位老师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就收到一张由于老师的儿子转交的字条和一份《听潮》的材料,字条上写着“热度未退,还在吊药,送去一份材料,仅供参考”,帮助支持如此,由此可见,也正是在于老师的关心影响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先后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带教”了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涌现出了一批像程红兵、韩军等名师和教学能手。

反思一下,我们学校那些优秀的老师,哪一个不是在任务的驱动下迅速成长起来的?

哪一位不是在反复磨课的情况下,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

[微软用户8]我就是在陈主任的信任和鼓励下,承担大量的命题、上课、评课、组织教研任务的情况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这次培训也是龙主任的建议下,在陈主任的鼓励下接受的,备课虽然辛苦,讲座未必令人满意,但是,对我本人来说,又是一次促进,正是在这次培训任务的驱动下,我反反复复地阅读《静悄悄的革命》《教学勇气》《互动共享创新》《学生第二》《学生第一》这几本书和《上海教育》《教师月刊》等杂志,还重新翻检了2005年-2007年间写的教研日记,收获很大。

在此表示感谢,也感谢在座的各位给了我这么一次表达的机会。

[微软用户9]

②从管理者转变为有效教研的引领者。

首先要准确选择教研主题。

教研主题应该是来自课堂的真问题。

案例5:

把课堂问题转化为教研主题

 

新学期,学校实行大循环,教研组长王老师教小学一年级。

在开学不久的一节语文课上,上课不到十分钟,坐在第一排的丁宇权突然钻到了桌子底下。

王老师走过去,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抬起头来,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还想和王老师捉迷藏,王老师收起了脸上再也挂不住的笑容,严肃地说:

“赶快坐到座位上!

”小家伙看老师的脸色不对,赶快规规矩矩坐在了座位上。

可是,没过几分钟,他又从凳子上“滑了下去”(因为个头很小,脚够不到地上)钻到了桌子底下,无奈!

王老师提高了嗓门儿,大声说:

“丁宇权,请你坐在座—位—上!

”就这样,一节课的拼音教学王老师尽量的拔高音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是,当下课铃声响时,他的嗓子已经哑了。

回到办公室里,王老师迫不及待的把课堂上发生的事和自己的感受告诉了组里的老师们。

针对王老师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老师认为王老师的方法欠妥,有的老师谈到自己的课堂上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于是,大家一起分析,得出结论:

一年级的孩子受其年龄制约,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课堂上的常规教育是本学期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常规教育,如何将课堂常规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提高一年级课堂教学的实效成了大家讨论交流的焦点问题。

王老师以此为契机,灵活调整了本周教研活动内容,确定了新的活动主题:

“谈一年级语文课堂常规训练的有效性策略”。

要求大家在本次活动中不说空话、套话,不谈纯理论,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从小处、细处着眼,谈科学有效的小策略,巧办法。

组内教师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教研活动准时进行。

在这次活动中,没有太多华丽的语言,没有一个相互推让的,在热烈的交流中,一个个行之有效的小策略诞生了,有些策略令参与活动的每位教师赞不绝口。

如,榜样示范法(如在班级学生中树立遵守课堂常规的小榜样,及时表扬,及时肯定,达到以点代面的效果)、情境演练法(如给学生编故事,讲故事,并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激发兴趣,在快乐中明白常规)、儿歌提示法(如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书本齐摆放,认真来听讲)、对口令法(如一二三——快坐端,四五六——不讲话,谁能跟我这样做——我能跟你这样做)……通过这些方法进行常规训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是要细心设计活动过程。

设计教研活动过程要把有序交流、深度交流作为重点。

案例6:

鱼缸教研

语文组把教材分析作为近阶段语文教研活动的重点,组织开展了一次次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这里我们着重介绍“鱼缸教研”的方法。

分析的是二年级课文《小毛虫》。

在两周前,语文组的每位教师都已拿到教材,进行了独立的教材分析。

在活动那天,语文组长手里拿着一叠五种颜色的纸,每人一张,每张彩纸上有一个数字和一个英文字母,四周的墙上也相应贴着这五种彩纸,写着这五个字母。

教师们先进行第一次分组,按纸上的字母来分组,拿到红色纸的为每个组的组长。

小组活动的时间为25分钟,每个人的发言时间只给5分钟。

5分钟的发言是自己的,不展开讨论,先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说清楚,还有20分钟,要求记住别人说了什么,自己要有一个整理。

在这25分钟的时间里,只说对教材的理解:

文章的主题怎么样?

结构怎么样?

语言怎么样?

不要去考虑如何去教、单元目标是什么、学生怎么样。

  第二次分组,以纸上的数字来分组,分为五组。

这次手中拿着绿色纸的为组长,然后,将自己改进后的观点在新的小组中进行交流。

  第三次分组,将全体教师分成两大组。

分内外两圈坐下,内圈放六把椅子(其中一把待子空着作为机动),内圈有五人,指定纸上数字为2的教师,坐在内圈,其中拿绿色彩纸的确定为组长。

内圈的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自由进行发言。

其余教师坐在外圈。

外圈的教师主要的任务是聆听,当有想法需要交流时,可以举手示意,经组长同意后,可坐在内圈的空持上陈述自己的想法。

然后,退出内圈。

有人将内圈形象地称之为鱼缸,外圈的“鱼”可以自由地游进游出,把这种教研形式称为“鱼缸教研”

  我们来分析这次“鱼缸教研”:

  1、参加这样一次教研活动,教师们是经过了两周的独立思考,有备而来的。

  2、三次分组,突破了原来一人或少数人主讲,其他人被动参与的发言模式,话语霸权没有了,冷眼旁观没有了,每位教师都成为鱼缸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3、三次分组,三次与不同的同伴互动,不仅教材的解读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了,而且老师的合作能力提高了,团队学习的氛围就形成了。

还可以利用创意版开展深度教研。

具体程序是:

研讨开始,先由教研组长对研讨专题予以说明,然后结合说课和观课,大家发表各自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发给每位教师一张白纸和彩色水笔,每位教师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并粘贴在组内的展板上,接着全体参与者来到展板前,阅读他人的意见,同时写上自己的评价和进一步想法,最后由组长对这些创意做出必要的分类和点评,如有必要,可以让提出者自己做出解说。

这种教研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引导全体成员的参与,营造浓郁的研讨氛围。

最后是要诚心进行教研反馈。

教研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长要诚心征求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教研反思,不断提高教研实效。

③由信息传达者转变为智慧激发者。

(后面将专门介绍)

(另见《新课程背景下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

2、发展自己,成就他人的思想

首先要发展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王崧舟老师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得有四大支柱的支撑——

用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自己的教育诗性;

用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自己的教育灵性;

用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自己的教育活性;

用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自己的教育神性。

教师的职业境界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内在精神;

无私奉献精神、坚定执着精神、专业精神、实践精神、自我超越精神,尤其是坚定执着精神。

案例7:

于漪老师曾不止一次地感慨:

在现代当一名好教师比以前难得多。

实际上难就难在如何面对诱惑,特别是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里,诱惑在我们教师的周围是无孔不入,不所不在。

网络的诱惑可能让我们在虚拟世界中耗费大量的时间;

股市的诱惑让我们随行情指数心潮起伏,欲罢不能;

房市的诱惑让我们认为一年的工作不如一次性的投资;

更有各种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享乐活动不再是调剂生活而是让人沉溺其中……无数的诱惑,我们已经变得浮躁,已经是无法抗拒。

在这种情况下,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要有坚定执着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够拒绝各种诱惑,排除各种干扰,坚守教育的理想信仰;

能够沉心静气,拒绝浮躁,安心从事教育教学;

能够坚韧不拔,顽强不屈,默默地为教育奉献自我,提升自我。

看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感人事迹:

于漪老师一直坚守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曾经放弃跳槽从政后的官位头衔,放弃民办学校校长的高新聘请,对于她来说,当教师肯定不是为了追名逐利;

汪金权二十多年一直在山村学校任教,如果为了名利,当初他一定不会因为恩师一句“农村学校留不住好老师”的感叹,而主动选择离开全国知名学府黄冈中学;

徐英杰虽然不断有网络公司高薪聘请,但仍然执着而辛勤地耕耘在职业教育这片土地上,对于他来说,对职业教育的热爱已经胜过对金钱的占有。

再看看我们两位高校老师,姜伯驹在北京大学执教五十余载,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坚持授课,始终强调"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一些研究。

"

在他看来,教学之实一定比教授之名更加重要。

石雪晖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把论文写在农民的果园里,切实解决农民种葡萄中遇到的难题,根本不因为自己是博士生导师而高高在上……对于他们来说,在各自的岗位上,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名利所趋,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修持,持之以恒,终于有大定,修大行,成大果。

[微软用户10]

教研组长凭借强烈的职业认同和执着的教育情怀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还要感召教研团队形成自身认同,[微软用户11]引领更多的同伴成为优秀教师。

一个人最大的痛苦往往来自于对自己不满意。

帕尔默说过: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Microsoft12]。

[微软用户13][Microsoft14]

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要有教育智慧。

案例8:

黄老师是一所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她担任教研组长有其个性化的经历。

那还是在她工作了两年之后,一次不经意间,区教研室的教研员来学校听课,可能是黄老师的课有点与众不同,引起了教研员的关注,事后单独找了她谈话,了解了黄老师的工作经历,令黄老师意想不到的是,从此她就成了被关注和重点指导的对象,教研员经常来学校听课评课,了解他的业务发展状况,并逐步让她在区内上研究课和观摩课。

在这段时间内,黄老师的语文学科教学水平有了比较快的提升,在区内也小有名气。

不久,学校校长找到了她,让其担任语文教研组长,虽感到有点突然,但是由于对自己业务上的自信,所以比较坦然的接受了任务。

上任之后,黄老师一如既往,满腔热情投入教学工作,除了花更多的精力钻研教材,上好每节课,凡事都带头去做,她说:

“只要我的业务领先,大家就会认同我这个组长,我要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来带动全组教师。

”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下,教研组的各项活动开展得比较顺利,她还进一步担任了分管教学的教导主任。

不久,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她调离了原来的学校,来到了另一所学校继续担任教研组长,上课——听课——评课,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但是渐渐的,她感觉到有点不太对劲,发生了几件事情,印象最深的是遇见了组内的一位“新搭档”,这位教师年龄比较大,又是男性,连年任教毕业班,人称“电熨斗”,再差再乱的班级,只要他去,准能“摆平”。

但也比较有个性,在和这位“新搭档”的接触中,黄老师渐渐感觉他明显不太友善,平时对自己莫名其妙的爱理不理,有时甚至来到他的教室告知有关教学工作,人还未进教室,他已将门重重的关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黄老师感觉有点委屈,让人意外的是,他还向校长明确地表示,自己教学有方,转差有招,教龄又长,面对新的年轻教研组长,心理有点不太平衡,更加有意思的是,他希望能和黄老师比一比,看谁教出的班级成绩更好。

黄老师虽然有些委屈和郁闷,但是弄清了他对自己不满的原因,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只有业务上进一步提升,才有说服力,所以她更加注重自己的教学,带头每周在教研组内上公开课,以此作为“靶子”,引导同伴参与研究。

与此同时,她还积极主动与教研员取得联系,共同研究教材,钻研教材,探索课堂教学。

那年,她在市区的教学评比中分别获得一等奖,进入业务上的辉煌时期。

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的,她也发现“新搭档”对自己的态度发生了某些变化,虽然还比较“冷”,但不再有“闭门羹”了。

于是黄老师采取了主动接触的策略,常找机会主动向他请教,有时教研组内的事也主动征求他的意见。

一系列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新搭档”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不久他在校长那说:

“我和小黄的合作很愉快,我佩服她[Microsoft15]。

其次要成就别人,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案例《最好的成功[微软用户16]》

案例9:

黄老师自从担任教研组长后,始终将自身的专业发展放在首位,希望开自己的专业水平赢得组内老师的尊重,能够把教研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但是,事情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当时组内有9位老师,每次教研活动时,几位青年教师忙着闲聊题外话;

老教师则埋头批改着作业本,黄老师感到不舒服,几次鼓起勇气的提醒大家,然而得到的回应让人更加失望,“年纪轻轻怎么那么一本正经”,有的嘴上附和:

“好的,马上就好。

”手上的活却停不下来。

碍于情面,黄老师实在是拉不下面子,只能默默承受,无奈之下,教研活动就在她独自一人的“演说”中草草结束,除了例行的工作布置,没有对话、缺少交流、更没有研究,每次教研活动成为心中的负担。

慢慢地,黄老师降低了期望,能将常规工作布置下去就可以了,教研活动只求正常,听课评课走走过场,个人业务上也鲜有长进,专业发展基本停滞。

不久,黄老师离开了原校,来到了现在的学校。

在全校教师面前上了一堂公开课,上得很成功,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学校任命她当备课组长,这是一种莫大的信任,她很珍惜,也很冷静,决定不再是急于表现自己,而是思考怎样带好团队。

当时,她担任四年级的语文教学,面临新老教材的更替,老师们一时感到不适应,于是,黄老师带领教师展开了新旧教材的结合教学研究,由于研究的专题比较实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

随着研究的展开和延续,黄老师参加了县语文教研中心组,有机会外出学习观摩,每次归来,她都尽可能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同组的教师。

她说:

“我只有在带领大家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才体会到教研并不是教研组长一个人的‘秀场’,这个‘芝麻官’要心系大家[Microsoft17]。

所以,教研组长要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把教师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头等大事,成长自己的同时,成就他人,从而引领整个教研组一起成长。

①扬人之长,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很重要,有发展的信心。

案例10:

于漪任杨浦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的时候,充分发掘和发扬每一个的长处、个性。

比如朱震国老师,在演讲、口语教学方面组里无人可比;

钱沛云老师不仅书法写得好,而且能把学生教会,别人就没有这种本事;

谭轶斌的课情感充沛,设计精巧,深得于老师课堂教学的神韵。

他们尽可能在自己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他们先后成为特级教师,除此外,朱震国还担任全国语文教学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教育电视台嘉宾主持。

钱沛云被任命为全国写字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谭轶斌成为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中学语文教研员,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助理,上海市青语会会长。

用人之长,扬人之长,单兵作战的能力提高了,团队的合力也就形成了。

杨浦高中语文教研组被评为上海市文明班组,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②具体指导,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努力的方向,有发展的途径。

案例11:

常锋刚调进杨浦高中,于老师就来听课,一堂课上完了,评课阶段他以为会像以往一样,总是说说优点几条和缺点几条,也作好了心理准备。

没想到的是,于老师起先没有说任何评价的话,而是在她密密麻麻的记录中找到他的某些提问或回答,详细地复述出来并让我耐心地体会一下有何不妥,等他有所醒悟再提出修改意见。

在这样耐心细致的评讲当中,于老师始终问他一句话“这句话学生理解吗”,等评讲完之后,他也慢慢品味出了什么叫好的课堂,那就是“以学生为本”,这个人人都会喊的口号就在这样的一次评课中得到了具体地体现。

③提供平台,让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发展的愉悦。

案例12:

2000年12月,在于老师从教五十周年到来之际,东方电视台要拍一部纪录片,其中有一组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的镜头,于老师推荐詹前上一节课。

詹前根据自己的特点,选了荀子的《劝学》。

接受这样一个任务,詹前兴奋不已,可是更多的是压力,因为詹前这个人不太自信。

于老师了解到这个情况,打电话鼓励詹前,让詹前放开上。

詹前把想法对她讲了一下,打算从音读、词义、句式几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