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认识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008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大学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上海大学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上海大学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上海大学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上海大学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大学认识实习报告.docx

《上海大学认识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大学认识实习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大学认识实习报告.docx

计算机认识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

小组号:

姓名:

学号:

成绩: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报告日期2015年6月23日

一、实习项目意义

计算机认知实习是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巩固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计算机认知实习这一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系统回顾检查系列课程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使所学的理论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构成,以及计算机的安装与维护等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整体理解,为后续课程系统结构等提供基础;培养学生构建对等网和域模式的局域网的能力,对计算机网络的各项资源进行管理,并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项网络服务,为其后续计算机网络的理论提供基础。

通过作业小组成员的集体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共事、协同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胜任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相结合的应用开发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计算机和网络基本认知的过程

1.计算机认知部分:

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各辅助设备的简单维护

2)组装一台计算机,对计算机进行设置,优化计算机的运行

拆卸与组装过程:

1.拆卸:

1.1.将主机卧放,拔下机箱上所有外设连线,用螺丝刀拧下机箱后侧外侧螺丝,取下机箱盖。

1.2.用螺丝刀拧下条形窗口上沿固定插卡的螺丝,竖直向上拔下接口卡。

1.3.将硬盘、光驱和软驱的电源插头沿水平方向向外拔出,数据线的拔出方式与拔电源线相同,注意有些线拔出时需要按住接口的按钮;然后用十字螺丝刀拧下驱动器支架两侧固定驱动器的螺丝,取下驱动器。

2.组装:

2.1.安装CPU:

注意圆角对准后插入,以防损坏,并压回把守。

2.2.安装风扇:

将风扇安装到CPU上,将风扇的三孔电源插头插在主板的风扇电源插座上。

2.3.安装主板:

主板的定位孔对准机箱上的主板支撑,拧紧螺丝固定主板。

2.4.安装内存条:

内存条上缺口对齐主板内存插槽缺口,垂直向下压入插槽中至金手指被按下。

2.5.安装电源:

将电源放回机箱位置,拧紧螺丝将电源固定。

注意正反。

2.6.安装硬盘:

首先把硬盘固定在主机支架内,拧紧螺丝固定。

然后,将电源四孔插头和硬盘的电源插座连接。

用IDE数据线的一端接在硬盘上,注意正反。

2.7.安装光驱:

将光驱推入主机相应位置。

2.8.连接AT主板串并口线

2.9.要把剩余的槽口用挡片封好。

检查各部分的连接情况,确保无误后,接通电源,观察计算机运行情况。

运行正常后,把机箱盖盖好,安装好螺丝。

拆装机插图:

(1)主机内部示意图

(2)拆除主机完毕图

2.网络部分

实验目的: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式,制作双绞线,将计算机连接成网

实验材料:

超五类双绞线;若干个RJ-45水晶头;

实验步骤

1.剥线:

利用双绞线剥线/压线钳将双绞线的外皮剥去2-3厘米。

2.排线:

按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序列排列芯线。

3.剪线:

在剪线过程中,注意不要把顺序弄乱,用剥线/压线钳剪齐芯线,芯线外留长度与水晶头长度基本相同,通常在1.2-1.4厘米之间。

4.插线:

把剪齐后的双绞线插入水晶头,注意插到头。

5.压线:

利用剥线/压线钳挤压水晶头至听到一声“咔”。

6.重复1~5步骤做另一头。

7.测线如果测试仪上8个指示灯都依次为绿色闪过,证明网线制作成功。

注意测试仪两端指示灯亮的顺序是否与接线标准对应。

插图如下:

(1)网线的制作

(2)交换机的使用

三、计算机认识的心得与体会

这一次的暑期认知实习时间共分为两周,虽然上课次数只有两次,但很大程度上考验了我们的自学能力,而且实习也是一周更比一周难。

第一周,我们学习的是计算机的组装以及网线的制作,还有交换机的使用,不得不说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程度。

在第一部分,我们三人一小组来亲手拆装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列入电源,CPU,风扇,硬盘,光驱,内存条,主板等皆在此列。

而这一次的组装也让我们直观的看到了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的分布情况,以及连线位置,可谓是所获颇深。

当然,在组装的同时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螺丝的生锈,各个接口安装顺序的错误,以及硬盘的接触不良都是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

但尽管问题多多,却在我们三人的精诚合作之下,共同克服掉了一切难题,最终完成了这一部分操作,只是做的速度并不是很快,这就要以后多实践多操作多锻炼了。

接下来我们是制作网线,不得不说,作为计算机学院的学生,竟然记不得网线制作的线的顺序,也是令人汗颜。

不过幸好有万能的度娘,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而网线制作完成之后就是用交换机来连接两台电脑,进行交流,这一方面算是本次实验中最简单的了,当然要想成功实现的前提,是对你之前网线做的质量的一次重大考验。

总的来说,这第一周的认知实习让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实际物理形态,同时学会了网线的制作以及交换机的使用,让我们不至于在出去的时候,当别人问起计算机的组成而哑口无言,可谓是受益匪浅。

四、计算机和网络基本认知的过程

网络管理实验1

实验名称:

设置ActiveDirectory服务

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

PC计算机一台,512M内存

软件:

Windows2003企业版操作系统

实验目的:

熟悉ActiveDirectory的设置、使用和用户的管理

实验内容:

1.安装域服务器

2.域控制器类型设定为新域的域控制器,名称为“XXX.com”(注意XXX使用本人的“学号+姓名”代替

3.创建域用户账号并进行测试

a)user01,该用户的登录时间为8:

00am~17:

00pm,设定用户不能修改密码;

b)user02,该用户只能在工作站上登录,用户下次登录时必须修改密码;

c)temp_user,该用户为实习用户,实习期限为6个月,限制其只能在上班时间9:

00am~17:

00pm,并且只能在上登录

实习期限6个月:

4.新建用户group1,使该组拥有备份文件和目录权限,并且拥有修改系统时间的权限

5.创建用户组group1,并将user01用户加入该组;

6.设置本地安全原则,使得用户的密码长度不得小于6位;

7.设置本地安全原则,使得用户的密码最长使用时间为90天;

8.设置本地安全原则,某一账户5次尝试登陆不成功就锁定该账户,设置本地安全原则,账户锁定时间设置为30分钟;

9.设置本地安全原则,用户user01可以关闭操作系统;

网络管理实验2

实验名称:

网络资源管理

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

PC计算机一台,512M内存

软件:

Windows2003企业版操作系统

实验目的:

熟悉用户和网络资源的管理

实验内容:

1.创建一个组织单位department1,在其中新建用户user1,user2,user1加入到administrators组中,使用用户user1登录,记录登录状况。

User1登陆成功

2.新建一个全局组group2,再创建一个本地域组dlgroup,使该组拥有本地登录的权限将group2加入到dlgroup中。

3.将用户user1、user2加入到组group2中,使用用户user1登录,记录登录状况。

User1登陆成功

3.在NTFS文件系统下创建一个文件夹NTFS_Test,创建一个属于Administrators组的用户User05,NTFS_Test的所有权限分配给User05(最佳分配方式应该将权限分配给组,而将用户添加到组,这里简化直接给用户分配权限),其它用户无权访问,然后使用Adminstrator和User05进行登录测试。

Administrator登录拒绝访问。

User05可以访问。

可以打开

4.创建共享文件夹home,允许所有用户共享访问。

5.设置user1的主文件夹Z为共享文件夹\\servername\home\%username%,其中servername为你的计算机名称。

按同样的方式设置user2的主文件夹。

6.user1能否在网络邻居中访问共享文件夹home下的user2文件夹中的内容?

可以访问

网络管理实验3

实验名称:

设置DNS服务

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

PC计算机一台,512M内存

软件:

Windows2003企业版操作系统

实验目的:

熟悉DNS服务的设置和使用

实验内容:

l安装DNS服务

安装DNS服务组件,并记录安装过程

l设置DNS服务器

1.启动DNS控制台

2.创建一个正向查找区域,区域类型设置为“主要区域”,区域名称为:

你的学号.com

3.动态更新设置为:

允许非安全和非安全动态更新

4.完成新建区域工作

5.创建一个反向查找区域,区域类型设置为“主要区域”,反向查找区域网络ID设置为你的计算机的IP地址的前三位。

6.创建反向查找区域文件,并利用资源管理器器找到这个文件(路径:

C:

\WINDOWS\system32\dns)

7.在新建的“正向查找区域”中执行“新建主机”命令,指定主机名称为:

test,IP地址为你的计算机的IP地址,同时创建相关的指针(PTR)记录;

8.执行“新建别名”命令,创建别名,输入别名为:

www,目标主机为:

前一步创的主机(可以通过“浏览按钮选取”)

l客户端DNS设置

1.将计算机的TCP/IP的属性对话筐中的DNS服务器,设置为你前面创建的DNS服务器的地址。

2.更改你的计算机的“DNS后缀”为:

学号.com

l测试DNS

1.利用Pingwww.你的学号.com命令(在命令提示符下执行)检验DNS的正向设置是否成功,并截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