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昆虫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0038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草昆虫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烟草昆虫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烟草昆虫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烟草昆虫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烟草昆虫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草昆虫学文档格式.docx

《烟草昆虫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草昆虫学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烟草昆虫学文档格式.docx

沟下陷部分成脊状或板状者称内脊,而成刺状或叉状者叫内突。

这些内突与内脊构成了昆虫的内骨骼。

5.刺和距区别:

刺能动,距不能动

6.昆虫附肢的种类:

(1)胸部:

前、中、后足

(2)腹部:

第一、二产卵瓣、雄性的抱握器、尾须(3)头部:

上唇节、触角、前上颚、上颚、下颚、下唇。

7.昆虫头部沟总类:

颅中沟,额唇基沟,额颊沟,后头沟,次后头沟,颊下沟,围眼沟

8.昆虫头部线的总类:

蜕裂线,侧隆线,额隆线,

9.昆虫头部分区:

头顶,额,唇基,颊,口侧区(颊下区),后头,次后头

10.鳞翅目幼虫头部分区:

头顶,颅侧区,额,唇基,侧单眼

11.昆虫头部的感觉器官:

触角、复眼和单眼

12.触角的构造:

触角窝,柄节,梗节,鞭节

13.触角主要类型:

(1)线状(丝状):

蝗虫、蟋蟀、螽斯、步行虫、一些蛾类等

(2)念(串)珠状:

白蚁(3)锯齿状:

叩头虫、雌性绿豆象等(4)栉齿状:

雄性绿豆象、锹形甲等(5)双栉齿状(羽毛状):

雄性蚕蛾、毒蛾等(6)棒状(球杆状):

蝶类、蝶蛉等(7)锤状:

瓢虫、郭公虫、小蠹虫等(8)鳃叶状:

鞘翅目金龟甲特有(9)膝状(肘状、曲肱状):

象鼻虫、蜜蜂、小蜂类、蚂蚁等(10)环毛状:

雄性的蚊虫、摇蚊等(11)刚毛状:

蜻蜓、蝉、叶蝉(12)具芒状:

双翅目蝇类所特有(13)鞭状(剑状):

中华蚱蜢

14.昆虫触角的功能(嗅觉和触觉):

(1)作为嗅觉器官,感受化学信息

(2)触觉器官(3)感受物理刺激(4)作为交尾和捕捉猎物的辅助工具(5)听觉作用(6)平衡身体

15.触角在实践上的意应用:

(1)据触角形状鉴别昆虫种类

(2)据触角节数区分近缘类群(3)鉴别雌雄

16.单眼的种类:

背单眼。

侧单眼;

复眼构成:

若干小眼组成数目越多,复眼的造相越清晰。

17.口器类型:

(1)咀嚼式口器:

无翅亚纲、襀翅目、直翅类、大部分脉翅目、部分鞘翅目、部分膜翅目成虫及很多类群的幼虫(如鳞翅目)

(2)嚼吸式口器:

蜜蜂、熊蜂(3)刺吸式口器:

以蝽为例(4)锉吸式口器:

缨翅目昆虫蓟马特有(5)虹吸式口器:

蛾蝶类昆虫(6)捕吸(双刺吸)式口器:

脉翅目草蛉、褐蛉、蚁蛉幼虫(7)刮吸式口器:

蝇类幼虫

18.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在结构上的区别:

(1)咀嚼式口器:

上唇薄片状,内面称内唇;

上颚发达且坚硬,近三角锥形,前端有切齿叶,后部臼齿叶,下颚由轴节、茎节、外颚叶、内颚叶、下颚须(5节)组成,下唇由后颏、前颏、侧唇舌、中唇舌、下唇须(3节)组成,片状。

舌长囊状物。

口器中央

(2)刺吸式口器:

上唇短,长三角片状。

保护作用。

上颚:

细长的1对口针,包围在2条下颚针的外侧,起穿刺作用。

下颚:

细长的1对口针(内颚叶),每条口针内侧各有2条纵沟,相合形成2条管道,上面为食物道粗;

下面为唾液道,较细。

唾液和食物通道。

下唇:

一般4节,长鞘状(两侧上卷成唇槽),称“喙”和“口针鞘”,容纳口针,舌:

位于口针基部,短小,呈三角形。

19.鳞翅目幼虫的咀嚼式口器特点:

上唇、上颚:

与一般咀嚼式相似。

下颚、舌和下唇:

合并成1个复合体。

两侧是下颚,中央是下唇和舌,端部有吐丝器。

20.口器类型与危害和防治的关系:

(1)鉴定害虫:

据构造及被害症状可判断害虫种类

(2)防治害虫:

据口器取食特点来选用适宜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21.昆虫的口式(口向)类型:

(1)前口式:

步甲、草蛉幼虫、天牛幼虫等

(2)后口式:

蝉、蝽、蚜虫等。

(3)下口式:

大多数取食植物茎、叶的蝗虫、蟋蟀、粘虫幼虫等。

22.昆虫胸部(运动中心)的构造:

(1)3个胸节:

前、中、后

(2)每1胸节着生1对足:

前、中、后足大多数种类的中、后胸(具翅胸节)各具1对翅:

前翅、后翅

23.胸足的基本构造(6节):

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爪)

24.胸足的类型:

(1)步行足:

蝽、蜚蠊、步行虫

(2)跳跃足:

蝗虫后足(3)捕捉足:

螳螂前足(4)开掘足:

蝼蛄前足(5)携粉足:

蜜蜂后足(6)抱握足:

龙虱的雄虫(7)游泳足:

龙虱雌虫、仰泳蝽(8)攀握足:

虱子

25.翅的类型:

(1)膜翅:

蝉、蜂类、蚂蚁、蜻蜓等

(2)革翅(覆翅、复翅):

直翅目的蝗虫、螽斯、蟋蟀、螳螂、蟑螂等昆虫的前翅(3)半鞘翅:

蝽类的前翅(4)鞘翅:

鞘翅目甲虫特有(5)鳞翅:

蝶与蛾,鳞翅目昆虫特有(6)毛翅:

石蛾(7)缨翅:

蓟马,缨翅目昆虫特有(8)平衡棒:

双翅目昆虫(蝇、蚊等)、雄性蚧壳虫的后翅和拈翅目昆虫的前翅

26.翅的构造:

(1)三缘:

外缘,前缘,内缘

(2)三角:

肩角,臀角,顶角(3)三褶:

基褶,轭褶,臀褶(4)四区:

腋区,轭区,臀区,臀前区

27.翅的连锁方式:

(1)翅钩列:

蜂类

(2)翅缰-系缰钩:

蛾类(3)翅轭:

蝙蝠蛾(4)翅抱式:

蝴蝶

28.蝗虫产卵期特点:

短而坚硬,钻头状,第8节腹板中间有1个指状突——导卵器。

产卵时,背、腹产卵钻土,腹部进入土中,导卵器导引卵粒摆放位置

29.蝗虫交配器特点:

只有阳具(钩状)及衍生物,无抱握器。

腹末呈船尾状,拉下呈船尾状的下生殖板,可见钩状阳具,阳具分为阳茎基和阳茎端。

30.腹部基本构造:

(1)生殖前节(内脏节1-7节):

无附肢,有气门、听器

(2)生殖节(8-9节):

①产卵器:

第一产卵瓣,第二产卵瓣,第三产卵瓣②交配器:

阳具,抱握器③生殖孔:

交配孔,产卵孔(3)生殖后节(10-11节):

尾须,中尾丝,肛孔

第三章昆虫的生物学

1.昆虫的生殖方式:

(1)两性生殖

(2)孤雌生殖:

偶发性,经常性,周期性(3)卵生与卵胎生(4)多胚生殖(5)幼体生殖

2.孤雌生殖:

昆虫雌性的卵不经过受精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变态:

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到成虫期在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等方面的变化

渐变态:

幼期与成虫在体形、食性及栖息环境等方面都很相似,但幼体的翅发育不完全(称为翅芽),生殖器官也未发育成熟

复变态:

有些全变态昆虫的幼虫各龄之间的生活习性不同,在体形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这种变化比一般全变态昆虫更加复杂,特称为复变态。

过渐变态:

昆虫由不全变态向全变态进化的一个过渡类型。

羽化:

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稚虫、若虫、蛹)脱皮而出的过程或现象

蛹化:

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在获取足够的营养之后从一个自由活动的虫态变为一个不食不动的虫态的过程或现象

孵化:

幼虫或若虫完成胚胎发育后从卵内而出的过程或现象

性成熟:

是指成虫的生殖系统的成熟,即卵和精子的发育成熟。

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后雌雄即可进行交尾

补充营养:

成虫为生殖细胞发育进行的不可缺少的营养取食

生殖力:

指昆虫一生产卵的数量(产卵量)或孤雌生殖的后代数量。

生活年史:

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确切的说是从当年的越冬虫态(卵、幼虫、蛹或成虫)活动开始,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过程

多型现象:

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在大小、体形、颜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雌雄二型:

种的雌雄两性个体,除生殖器官构造不同外,在个体大小、体形、体色和其他外部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世代:

昆虫的新个体(卵/幼虫/若虫/稚虫)自离开母体到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发育过程叫生命周期,通常称这样的过程

化性:

昆虫在1年内发生固定代数或完成一代需要固定时间的特性

世代重叠:

二化性和多化性昆虫由于发生期不一致或产卵期较长等,使前后世代间明显重叠的现象

局部世代:

同种昆虫在同一地区,有的个体正常顺利越冬停止发育,有的个体因温度或食物因素却继续发育为下一代,但该代不能完成生活史的不完整世代。

产卵前期:

从羽化至产卵开始的时间

异态交替:

随季节的交替,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周期性发生

昼夜节律:

昆虫的生命活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自然昼夜变化规律相吻合的节律,即生物钟或昆虫钟。

习性:

是昆虫种具有的生物学特性,即种性

行为:

是昆虫的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后通过神经系统的整合而使效应器官产生一定的响应(应答),从而使昆虫作出一定的行为

趋光性:

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趋避反应

趋化性:

对某些化学物质刺激产生的趋避反应

扩散:

是指昆虫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小范围就地分散的现象

迁飞:

是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

休眠:

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马上能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

滞育:

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但通常不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也不能马上恢复生命活动

拟态:

是指昆虫模拟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的体态、行为从而获得自我保护的现象

保护色:

是指一些昆虫的体色与其生活环境(背景)的颜色相似,不易为敌害发现,有利于保护自己的现象

昆虫通讯:

每种昆虫都有自己的通讯系统以满足各自特定的需要,使昆虫在一定空间内完成特定的行为

社会行为:

社会性昆虫白蚁和膜翅目中蚂蚁、蜜蜂等昆虫,这些昆虫的个体间有明显的等级分化和分工,甚至同一个体的成虫在不同的时期也有明确的分工

胚胎发育:

卵发育至幼体(若、稚虫)的过程。

胚后发育:

昆虫幼体孵化出来后,一直到羽化为成虫的整个发育过程。

3.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区别:

(1)不完全变态:

又称直接变态,经过卵期、幼期和成虫期3个阶段。

又分为半变态,渐变态,过渐变态3个类型

(2)完全变态:

特点是①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的虫态,蛹是从幼虫转变为成虫的过渡虫态②幼虫在外部形态、内部器官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与成虫有明显的不同③幼虫期的翅在体内发育。

4.昆虫食性类型:

(1)植食性

(2)肉食性(3)腐食性(4)菌食性(5)杂食性

5.幼虫的类型:

(1)原足型幼虫:

膜翅目寄生蜂和蚂蚁幼虫

(2)多足型幼虫:

鳞翅目和膜翅目叶蜂类等的幼虫(3)寡足型幼虫:

鞘翅目及部分脉翅目昆虫(4)无足型幼虫:

双翅目、部分膜翅目及鞘翅目幼虫

6.蛹的类型:

(1)离蛹:

鞘翅目昆虫

(2)被蛹:

鳞翅目昆虫、蕈蚊类、部分瘿蚊类(3)围蛹:

蝇类特有

7.趋性类型:

趋光性、趋化性、趋湿性、趋触性

8.产卵方式:

单产,聚产。

产卵场所:

暴露(体表),隐蔽(组织内,土内,树翘皮下,缝隙内)

第四章昆虫的生理系统

1.外激素:

是由昆虫体内的特殊腺体分泌到体外,引起同种个体行为反应的化学通信物质,也称“种内信息素”。

性外激素:

是由昆虫体内的特殊腺体分泌到体外,引起同种个体性行为反应的化学通信物质,

2.体壁的功能:

(1)定形作用。

具外骨骼,能保持体形。

(2)屏障作用。

免受外来微生物和异物质入侵;

防止体内水份外散和外部水份进入。

(3)内陷形成内骨骼,供肌肉附着。

(4)皮细胞层的某些细胞特化为各种感觉器官、腺体。

(5)是昆虫体色的来源。

(6)是营养的储备库(脂类、蛋白质等)。

3.昆虫的体壁从里向外可分为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3部分

4.表皮的主要成分:

几丁质,蛋白质,脂类,多元酚及其氧化酶,色素,无机盐类

5.体色类型:

色素色,结构色,混合色,

6.昆虫的排泄系统的主体是位于中后肠交界处的马氏管,主要排泄物有:

蛋白质代谢形成的氮素化合物,如尿酸、尿素、尿囊素和氨等

7.神经元的类型及功能:

(1)感觉神经元:

连接感受器,为双极神经元

(2)联络神经元:

联系感觉神经元和远动神经元,为单极神经元。

(3)运动神经元:

一般为单极神经元。

8.反射弧:

昆虫将感觉神经末梢接受到的刺激传到中枢神经,再由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后发出指令,引起效应器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叫反射作用。

反射作用所经过的过程

9.静息电位:

离子在神经细胞膜内、外分布的不均一性和神经细胞膜对离子通透的选择性,使神经细胞膜在无外来刺激时,处于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膜内外这时的电位差叫静息电位

10.动作电位:

当神经细胞接受到传入信号刺激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产生去极化,从而引发了瞬时的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11.突触:

是神经元间、神经与肌肉间、神经与腺体间的连接点,是神经传导的联络区。

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3部分组成

12.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作用机理:

都是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剂,进入突触间隙后,能象Ach那样与AchE结合,且结合后很难水解,结果使酶的正常作用受阻,造成突触部位的Ach大量积累,致使昆虫过度兴奋,行动失调,最后麻痹死亡

13.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轴突膜上的离子通道(主要是Na+通道),通过延迟钠离子通道的关闭,使神经传导持续时间长,引起兴奋性的不断刺激,最后中毒而死

14.雌性生殖器官构造:

卵巢(1对),侧输卵管(2条),中输卵管(开口于生殖腔),受精囊(接受和贮藏精子),附腺(1对),生殖腔(膨大成囊状,开口于体外)

15.雄性生殖器官构造:

1对产生精子的精巢,1对贮精囊,1对输送精子到雌虫体内的输精管,1个射精管。

此外,还具有一些能分泌精液以提供给精子所需营养和合适环境的附腺

16.保幼激素:

又叫咽侧体激素,主要起保持幼虫状态、抑制蜕皮和变态和调控生殖的作用

17.蜕皮激素:

也称前胸腺激素,主要作用是激发昆虫的脱皮活动和生殖。

18.日间活动的昆虫为并列像眼,夜间活动的昆虫为重叠像眼

19.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一根自口到肛门,纵贯于体腔中央的消化道,以及与消化有关的唾腺

20排泄器官:

包括马氏管(连接消化系统,围脏窦内)等。

主要排泄物有:

蛋白质代谢形成的氮素化合物,如尿酸、尿素、尿囊素和氨等。

21体壁构造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1)体表的结构:

体表的微毛、小刺、鳞片等不易黏附药剂;

体壁的蜡层药剂不易通过

(2)种类和龄期:

体壁坚硬和蜡层厚的昆虫,药剂不易穿透;

幼龄比老龄体壁薄,抗药力较差(3)虫体的部位:

口器、触角、跗节、毛窝、节间膜和气孔等,是药剂进入的虫体的薄弱环节。

第五章昆虫分类

1.昆虫分类学:

研究昆虫的命名、鉴定、描述及系统发育和进化的科学

2.昆虫分类学的任务:

(1)鉴定:

种的鉴定是分类学中最基础,也是最艰苦和繁重的一项工作

(2)分类:

在搞清物种的基础上,按物种的亲缘建立一个分类系统,安排出更高级的分类阶元,如:

门、纲、目、科、属等(3)系统发育:

探索物种之间的渊源。

3.物种:

是在自然界中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的地理分布,能够自由交配和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它种存在生殖隔离的群体。

4.正模:

发表原始描述时所用的单一标本,雌或雄。

标签是红色。

配模:

发表原始描述时所用与正模标本异性的标本,雌或雄。

副模:

指在一个模式系列内除了正模以外的其余标本。

标签是黄色

5.优先律:

是动物命名委员会的重要规定。

即最早给予一个物种的可用名,是有效的

6.检索表:

是鉴定昆虫种类的工具,广泛用于各分类单元的鉴定。

是便于分类鉴定而编制的引导式特征区别表

7.双名法:

属名+种名+定名人三名法:

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8.分类特征:

是指分类学上所依据的形态学、生物学、行为学、生态学、地理学、生理学、细胞学(如精细胞、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等特征

9.亚种:

是指昆虫种内地理分布不同或寄主不同,并有一定形态差异的亚群

10.昆虫纲的分目主要依据是:

翅的有无及其特征、口器的构造、触角类型、变态类型等

11.直翅目的主要特征:

(1)口(头)式下口式;

咀嚼式口器;

触角丝状

(2)前胸发达而明显(3)前翅革质,后翅膜质(4)产卵器一般发达,剑状、矛状、针状、刀状、钻头状(5)常具听器(腹听器或足听器)和发音器(鸣器)

12.区分蝗科、蟋蟀科和蝼蛄科,螽斯科

蝗科

蟋蟀科

螽斯科

蝼蛄科

触角

少数剑状或棒状,短于体长

长于体长

短于体长

前胸背板形状

马鞍形

方形

马鞍形、方形

卵圆形

一般后翅大,有小翅型

后翅大

前翅小,后翅大

足类型

跗节式

后足跳跃足,

3-3-3

4-4-4

前足开掘足

产卵器形状

锥状、凿状

细长,矛状或针状

扁宽,剑状或刀状

无产卵器

身体大小

体小至大形

体小至中形

体中至大形

代表种

东亚飞蝗、负蝗

黄脸油葫芦

日本露螽

东方蝼蛄

13.同翅目特征:

(1)口器刺吸式,从头部后方伸出(喙基部与前足基节相接近)

(2)前翅质地均一,膜翅或革质(3)触角刚毛状、丝状等(4)多数具蜡腺,分泌蜡粉、蚧壳(防治困难),无臭腺。

14.半翅目特征:

(1)口器刺吸式,喙基部着生在头前端(同翅目着生在头的后方)。

(2)前翅为半鞘翅。

前翅分区及命名是识别蝽类的重要特征。

(3)前胸背板发达,宽;

小盾片发达,呈三角形。

(4)多具臭腺。

15.叶蝉科特征:

(1)体小型,善跳跃。

(2)后足胫节外侧有两排短刺。

(3)前翅革质。

(4)单眼2个;

触角刚毛状。

16.飞虱科特征:

有长短翅型。

(2)单眼2个;

触角刚毛状,柄节膨大(锥状)。

(3)后足胫节有2个大刺,末端有1个大形的距。

17.蚜虫科特征:

(1)触角4~6节,末节中部起突然变细,分基部、鞭部。

(2)腹6节,腹管1对,腹末有尾片1个。

(3)有或无翅,前翅4条斜脉(R、M、Cu1-2),后翅2条斜脉

18.粉虱科特征:

(1)体小而弱,体及翅上常有白色蜡粉。

(2)触角丝状,7节。

(3)前后翅大小相似,前翅翅脉简单,2-3根,由R、M、Cu基部愈合成1条较短的主干,后翅仅1条纵脉。

(4)跗节2节

19蝽科特征:

(1)触角5节(少数4节)。

(2)小盾片发达,三角形,至少超过爪片的长度(伸达膜区)。

(3)前翅膜区从一基横脉上伸出5条以上纵脉。

20.盲蝽科特征:

(1)体小至中型。

(2)无单眼。

(3)前胸背板上有领片和骶。

(4)前翅分为革、爪、楔、膜区,膜区上有2个封闭的翅室。

21鞘翅目特征:

(1)体骨化程度高,坚硬。

(2)前胸发达,小盾片三角形;

前翅鞘质。

(3)口器均为咀嚼式。

(4)触角形状各异,丝状、栉齿状、鳃叶状、念珠状等。

(5)跗节多5-5-5,少数5-5-4,或4-4-4。

(6)无尾须(与革翅目相区别)。

22.金龟甲特征:

(1)体小至大形,色暗或鲜艳或有金属光泽。

(2)触角鳃叶状。

(2)前足半开掘足

23.蛴螬特征:

金龟甲幼虫,体白色柔软、多皱,腹部圆筒形,弯向腹面,呈C形

24.鳞翅目特征:

(1)口器虹吸式。

(2)体、翅密披鳞片,前翅鳞翅。

(3)触角形状各异,丝状、双栉齿状、球杆状(棒状)等。

25.鳞翅目成虫鉴别特征:

(1)翅上鳞片形成的线纹和斑纹是重要鉴别特征,横线有:

亚基线、内横线、中横线、外横线、亚外缘线和外缘线。

斑纹有:

肾形纹、环形纹、楔形纹、剑形纹。

其他斑纹。

(2)前后翅的脉序。

(3)外生殖器。

25.鳞翅目幼虫虫鉴别特征:

(1)腹足对数、腹足趾钩形式。

(2)体线:

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气门线气门下线,基线、足线、腹线。

(3)虫体刚毛(毛序)、毛突、毛瘤、枝刺等,毛片的形状、排列等。

(4)特殊的刻点、斑纹等

26.夜蛾科成虫特征:

(1)体中至大形,体多色暗,粗壮,胸部鳞毛发达。

(2)触角丝状,少数种类的雄性触角羽状。

(3)前翅多方形或三角形。

多具横线和色斑。

幼虫特征:

色暗或鲜艳,粗壮,有的披发达刚毛,腹足5对、4对或3对,趾钩横带式。

27.螟蛾科成虫特征:

(1)体纤细,腹末尖削;

通常体色浅,少数色暗;

体鳞片细密而紧贴,故显光滑。

(2)触角丝状。

(2)前翅多3角形。

(3)下唇须发达。

体细长,毛稀少,色淡而光滑;

腹足均5对,趾钩多2、3序缺环式或环式。

28.膜翅目特征:

(1)前后翅膜质,飞行时用翅钩连接。

(2)口器咀嚼式、嚼吸式。

(3)复眼发达,单眼3个。

(4)腹部第1节多向前并入后胸形成并胸腹节。

第2腹节常收缩成腹柄或细腰。

(5)雌产卵器通常为针状、有时锯状(叶蜂)。

29.双翅目特征:

(1)前翅1对,膜质。

后翅特化为平衡棒。

(2)口器刺吸式、刺舐式、舐吸式。

(3)触角形式各异,丝状、具芒状、环毛状、牛角状等。

(4)跗节5节。

(5)雌腹末有伪产卵器。

30.缨翅目特征:

(1)体微小,成虫体长多为1~2mm。

(2)口器锉吸式。

(3)触角6~9节。

(4)翅狭长,缨翅,翅缘有长而整齐的缘毛;

最多有纵脉2条。

(5)跗节1~2节,爪退化,末端有泡状中垫。

(泡足目)

31.螨类特征:

(1)体微小,多在2mm以下。

体柔软。

多为红、绿、黄色。

(2)体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2个体段,常分为颚体、前足体、后足体、末体等。

身体背面常有许多刚毛,其数目和排列形式是分类的依据(3)无触角和复眼,单眼1-2对。

(4)足4对,幼螨时3对足,至若螨变为4对。

无翅。

第六章昆虫与环境的关系

1.有效积温: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昆虫完成某一发育阶段,需要积累一定的有效热能,此阶段所需的有效热能累积值是一个常数(K),称为有效积温

2.发育始点:

生长发育和繁殖随温度降低而受到抑制,其下限为最低有效温度或发育起点温度。

3.有效温区分为:

(1)最适温区(20~30℃),

(2)高适温区(30~40℃),(3)低适温区(8~20℃)

4.有效积温法则: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昆虫的发育速率与温度成正比,发育时间(发育历期)与温度成反比。

K:

有效积温,N:

发育历期(天数),T:

观测温度,C:

发育始点,V:

发育速率

5.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

(1)推测一种昆虫在不同地区的世代数。

如已知某一昆虫在该地区的K值和该地区的常年有效积温K1。

(G=K1/K)

(2)预测发生期N=K/(T-C)(3)控制昆虫的发育进度T=K/N+C(4)预测昆虫的地理分布不能满足K值的,在此地区不能完成发育。

6.植物(作物)抗虫性:

植物在昆虫发生或危害较严重的情况下,表现出能避免受害、耐害或虽受害而有补偿能力的特性。

7.植物(作物)抗虫性的机制:

(1)不选择性

(2)抗生性(3)耐害性

8.昆虫天敌类群:

(1)捕食性天敌:

①捕食性昆虫:

瓢虫累,操蛉,食蚜蝇,食虫蝽,蚜茧蜂,赤眼蜂,蚂蚁②捕食性螨类和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