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9965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2)职务:

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

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

尚书省负责执行。

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3)特点:

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4)意义:

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赋税制度

1.租庸调制

(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

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3)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2.两税法

(1)背景: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目的: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意义

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四、教材重点内容拓展与解析

►[拓] 科举制

隋炀帝设进士科,到1905年正式被废除,科举制前后历经一千三百余年。

其开设原因主要有:

①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地位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

②历史上世家大族垄断官场,且具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稳定。

►[补] 三省六部制

►[注] 六部职能

吏部——负责官员的诠选、考课、封爵、勋赏。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隋名度支、民部,唐避李世民讳,改称“户部”)

礼部——负责科举、祭祀、礼仪、外事。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

(隋初名都官,后称“刑部”,唐沿用)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释] 租庸调制

租:

受田男子向官府缴纳的定量谷物。

调:

缴纳定量的绢和布。

庸:

纳绢或布代役,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

►[拓] 赋税演变规律

标准由人丁过渡到田亩。

时间由不固定到固定。

服役由参加到代役。

国家对人身控制趋向放松。

五、史论点睛

1.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步步削弱、君权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2.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和积极作用

(1)演变趋势

①选官标准:

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逐渐发展为学识、才能。

②选拔方式:

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③选官原则:

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④选官基础:

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2)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维护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

②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③有利于中央权威的树立,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④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⑤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⑥对国外选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3.隋唐国家治理制度

(1)政治制度

①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使官吏选拔权集于皇帝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也有利于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

(2)经济制度

①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

②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

③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

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3)军事制度

①府兵制,即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最大特点是“兵农合一”。

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对其进行调整和健全,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

②募兵制,即征兵制,是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

唐玄宗建立,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6、史料补遗

1.三省六部制≠民主制

[史] 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

从制度变革层面上看,这里的“进步”指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唐代三省制还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动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增加了这一制度的民主色彩。

[辨] 

(1)“民主”的本质含义是规范了权力运作的程序,避免了决策的随意性,即限制了官僚集团的权限,又规范限制了皇权,体现了中国政治治理的智慧。

(2)不要过度夸大“民主色彩”,其本质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

2.纠正对选官制度的误区

[史] 唐代选官制度中举和选分离,举指科举,选指铨选。

科举只是获得出身的考试,而获得出身的途径,除了科举外,还有门荫、流外入流、军功授勋和其他杂色入流等。

无论何种出身,要出仕任官,都必须经过吏部或兵部的铨选。

这种“铨选”制度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辨] 

(1)选官并非只有科举一个途径。

(2)科举制凸显公平性、开放性,有利于阶层间人才流动。

(3)是中央集权加强的体现。

3.逆惯性思维认识水利工具

[史]

[辨] 

(1)时空观念:

东汉毕岚作翻车,曹魏马钧进行改制;

唐代,出现筒车;

宋代,出现高转筒车;

明代,出现风力水车。

这些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2)家国情怀:

动力由人力到水力、风力;

技术日益进步精湛,展示了古代工匠创新的匠人精神。

(3)经济格局:

分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体现了南方农业的进步与经济重心南移。

(4)生态意识:

南方的发展开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核心素养共涵育

一、 古代中国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史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

晚年又用中书。

(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

东晋则侍中始优。

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

唐代中央最高机构,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

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

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史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

本立宣敕示讳之,祎之曰: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

刘祎之传》

据史料一,概括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

提示:

演变:

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

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综合以上史料,归纳古代中国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方式:

(另设机构)转移相权;

分割相权(相互牵制)。

二、 从“任人唯亲”到“选贤与能”——选官制度

史料一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

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转引自《汉官六种》

史料二 (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

段灼传》

史料三 唐人沈既济说: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③……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

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根据史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方面具有怎样的优势。

察举制强调品德、志节,具有人为性、主观性;

科举制凭才学、考试成绩优劣选才,具有相对客观性,体现了公开、公平、制度化的发展趋势。

据以上史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对“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的观点理解。

九品中正制下选官权力基本上操纵于地方大族手中,而科举制公开考试,选官权力由中央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唐代赋税制度的变革

材料一 赋役之法,凡授田者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

……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食货志上》

材料二 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其丁租庸调,并入两税。

其应科斛斗,请据大历十四年见佃青苗地额均税。

夏税六月内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

——《唐会要·

起请条》

[注]斛斗,古代量器,十斗为一斛、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79年;

见佃青苗地,即纳入征租的耕田。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唐朝前、后期赋役制度的主要特点。

①唐朝前期租庸调制:

以丁税征收和实物租税为主。

②唐朝后期两税法:

按财产和土地占有多少分等征税;

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

丁税并入两税征收。

材料一反映唐朝凡授田者,都要承担租粟二石,并承担调,或纳绢代役。

材料二从“夏税六月内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反映唐朝后期的两税法。

论从史出——以唐朝为例说明

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律

(1)农民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2)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以两税法为标志。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为标志。

、知识反馈与升华

一、回归时空

二、知识提纲

三、本课小结

[质疑与反思启示与认识]

由学生在学习后,进一步提出质疑与反思,或总结学习启示与认识

【限时训练】限时10分钟。

1.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 C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由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和掌权的状况,隋唐确立了科举制之后,基本纠正了这一状况。

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 B )

A.是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制度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完善了朝廷选拔官吏的机制D.导致了世家大族势力的衰落

3.唐太宗说:

“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

”据此可知,唐太宗( A )

A.重视地方官的人选  B.主张提高地方官的素质

C.担忧中央集权弱化D.反对君主权力受到约束

4.北朝时均田法令规定奴婢和耕牛均可授田。

到了隋代奴婢授田受到限制,耕牛授田逐步取消,唐代则奴婢及耕牛均不得授田,妇女也不得授田。

这从侧面反映了隋唐时期( D )

A.奴婢现象已经不复存在B.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初步形成

C.儒学复兴影响均田法令D.人口增加政府田亩不足分配

5.实行科举制度,士人可以“怀牒自进”,只要不属于朝廷禁止参加科举的戴罪之人和数量有限的贱民,都可以自由报考。

这表明科举制( C )

A.有利于增强社会读书风气B.有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C.实现了选取对象的自主化D.加强了对特权阶层的打击

6.隋朝开始设置进士科,主要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而唐朝重视考诗赋。

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唐朝( D )

A.经济的繁荣B.科技的发展

C.市民文学的兴起D.诗歌创作的繁荣

7.《资治通鉴·

唐纪》:

“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这一制度( C )

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

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8.“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于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这说明(D)

A.政治制度开始混乱B.中央集权开始削弱

C.宰相权力得到增强D.君主权力逐步加强

、学术前沿内容拓展阅读

“贞观之治”

贞观时期(627—649),由于唐太宗的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势极为强盛,出现了历史上艳称的“贞观之治”。

这一时期,特别是贞观前期的主要业绩如下:

第一,在政治方面,唐初沿用隋制,而略有改革。

朝廷设中书、门下、

尚书三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贞观时因太宗曾为尚

书令,臣下避不敢居,便以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号为

宰相。

宰相品位既高,太宗常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因

中书令、侍中都是三品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任职位较低,又有

才能的官员,担任宰相职务。

这样不但有利于进用贤才,而且宰相的人数多

了,可使互相制约,避免个人专断,从而加强了皇权。

三省各有分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尚书管执行。

唐太宗对三省

长官要求很严,他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

“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

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

是有非,衔以为怨。

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

难违

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

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

后来太宗又一次对侍臣说:

“中书门下,机要之司。

擢才而居,委任实重。

诏敕

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

岂是道理?

……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毋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唐太宗因此重申三省旧制,凡军国大事,由中书舍人各抒己见,并且署名,

叫做“五花判事”。

制敕草成后,经中书侍郎、中书令审查,再送门下省,

交由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

复奏以后,然后施行。

“由是鲜有败事”。

唐初地方行政分州、县两级,设刺史和令为州、县长官。

地方官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人民的休戚。

唐太宗很重视地方官的人选,他说:

“朕居深宫之

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

他经常把都督、刺史的姓名写在屏风上,对他们治绩的好坏,分别列于名下,

以便考察。

由于马周建议朝廷不可独重内臣,而轻视刺史、县令,太宗宣布:

“刺史朕当简择,县令诏京官五品已上各举一人。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地方官的素质。

贞观年间,各地循吏辈出,如邓州刺史陈君宾“储仓充羡”,通、巴二州刺史李桐客“治尚清平”,沧州刺史薛大鼎、瀛州刺史郑德本、冀州刺史贾敦颐“皆有治名”,河北人民称道他们为“铛脚刺史”。

因而使唐初吏治出现了“法平政成”的局面。

唐初为改变隋末苛法滥刑的局面,制定《武德律》,“大略以开皇为准”

,而删其苛细。

贞观元年,太宗又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本着“意在宽平”

的精神,重加删定。

贞观十一年书成,定律五百条,分为12卷,一曰名例,

二曰卫禁,三曰职制,四曰户婚,五曰厩库,六曰擅兴,七曰贼盗,八曰斗

讼,九曰诈伪,十曰杂律,十一曰捕亡,十二曰断狱。

比隋代旧律,减大辟

者九十二条,减流入徒者七十一条。

“凡削烦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

改革后的《贞观律》成为唐律的定本,对后世封建法律起过重要影响。

第二,在经济方面,继续推行武德末期颁行的均田制。

贞观初,泽州刺

史长孙顺德发现“前刺史张长贵、赵士达并占境内膏腴之田数十顷,顺德并

劾而追夺,分给贫户”。

贞观十一年七月二十日暴雨成灾,太宗“诏废明德

宫及飞山宫之玄圃院,分给河南洛阳遭大水户”。

这说明当时确实给农民分

配过土地。

不过这种土地除没官及官地外,大多为“荒闲无主之田”。

因此

荒地较少的“狭乡”,农民受田往往不足规定的数量,所以贞观初“朝廷立

议,户殷之处,得徙宽乡”。

贞观十一年新颁唐律规定,宽乡占田违限不以

违令论处。

原因是“务从垦辟,庶尽地利,故所得虽多,律不与罪”。

贞观

十八年二月,唐太宗“幸灵口(今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村落偪侧,问其受

田,丁三十亩”。

太宗因忧授田不足便“诏雍州录尤少田者并给复,移之于

宽乡”。

均田制的推行,使贫困的农民多少得到一些土地,促进了农业生产

的发展。

唐太宗经常派遣使者巡视各地,考察官吏,劝课农桑。

他告诫使者到达州县时,当“遣官人就田陇间劝励,不得令有送迎,多废农时”。

为了不误农时,唐太宗还在法律中规定,“诸非兴造及杂徭役,十庸以上坐赃论”。

以此防止非时调用民工,有利于季节性很强的农业生产。

唐太宗还很重视水利建设,除朝廷设置专官,以“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

令”外,各地兴修水利,颇著成效。

据《新唐书·

地理志》记载,贞观中所

修水利,北方多渠道,有如虢州弘农渠,太原晋渠、栅城渠,河中涑水渠、

十石垆渠、马鞍坞渠,冀州葛荣渠,陕州利人渠,瀛州长丰渠、滹沱渠,沧

州无棣渠等,南方多塘堰,如福州材塘,泉州诸泉塘、永丰塘、横塘、颉洋

塘、回清塘,绵州折脚塘、云门堰、洛水堰,资州百枝池,扬州雷塘、勾城

塘,杭州阳陂湖等,不下二十余处,其他不见记载的可能更多。

水利的兴修,

自然使“百姓获其利”。

贞观时期,由于社会安定,人口增加,生产不断发展。

贞观初年,霜旱

为灾,米谷踊贵,一匹绢才得一斗米。

贞观三年,关中丰熟,逐食外地的人

民“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

贞观四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

东至于海,南至于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焉”。

八年九年,“频至丰

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

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

钱”。

这就是所谓“贞观之治”的太平景象。

第三,在文化方面,唐太宗尊崇儒学,自称:

“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

”因为儒家之道,是“可以正君臣、明贵贱、美教化、移风俗”而有利于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贞观二年始以孔子为先圣,在国学中设置庙堂,以备祀典,并下令各州县都置孔子庙。

为了培养更多通晓儒学的士人,唐太宗大力兴办学校。

在朝廷设立国子

监,下隶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种学校,收教各级官

僚子弟。

另有弘文、崇文两馆,专为皇亲国戚和大官僚子弟而设。

在地方设

京都学及府、州、县学,但主要是州、县两级学校。

这些学校就其规模、种

类、数量和课目来说,都比前代为进步。

特别是专科性质学校的出现,在中

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太宗的崇儒,引起了对经学的重视。

贞观四年,他以经籍流传已久,文

字颇多讹谬,命颜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

颜师古是名儒颜之推的孙子,

少传家业,尤长训诂、声韵、校勘之学。

他据晋、宋以来经籍古本,悉心校

正,完成了《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定本,

于贞观七年颁行全国。

是为统一经学的第一步。

不久,太宗又以儒家师说多

门,章句繁杂,命国子祭酒孔颖达撰定“五经”义疏,贞观十六年书成,凡

180卷,名曰《五经正义》。

参与这项工作的有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

王琰等二十多人。

书成以后,由于博士马嘉运提出许多批评意见,至高宗永

徽四年重新裁定,明令颁行。

《五经正义》的编撰,实现了前此未有的经学

思想的统一。

唐太宗还很重视历史对政治的借鉴作用。

他说: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

替。

”因而贞观时期,在史书编纂上取得了重要的成绩。

贞观三年,太宗诏

修齐、周、隋、梁、陈五代史,于中书省置秘书内省以司其事。

由令狐德棻、

岑文本修周史,李百药修齐史,姚思廉修梁、陈史,魏徵、颜师古、孔颖达

修隋史,以房玄龄、魏徵为总监。

贞观十年五代纪传修成。

计《周书》50卷,

《齐书》50卷,《梁书》56卷,《陈书》36卷,《隋书》55卷。

为与五代

纪传相配合,贞观十五年,又命于志宁、李淳风、令狐德棻等纂修《五代史

志》,历时十五年,成书30卷,编入《隋书》,故《隋书》共85卷。

二十年,有诏重修《晋书》,先后由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监修,参加编

纂的有令狐德棻、李淳风、李延寿等十八人。

逾二年成书,凡130卷。

以上

六史均系官修,那时史家李延寿又私撰《南史》80卷,《北史》100卷,统

称为唐初“八史”。

在修撰前代史的同时,也开始修撰国史。

贞观三年闰十二月,“别置史

馆于禁中,专掌国史”。

贞观初,姚思廉始撰纪传体的国史,粗成30卷,

嗣后续有修撰。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要观看国史,要求房玄龄“撰以闻”。

“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

癸巳,书成,上之”。

从此,除纪传体的国史外,又创立了编年体的实录,历朝相继纂修不辍。

由此

可见,贞观时史学盛极一时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