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9866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

顺命》中说: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

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A.光大儒家B.恢复

礼乐秩序C.建立教育体系D.加强中央集权

7.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

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8.两宋以后,程朱理学确立了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理学()

A.易于被知识分子理解B.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现实

C.有利于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D.摒弃佛、道的干扰,振兴了儒学

9.“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与这—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

A.无为寡欲B.

格物致知C.内心反省D.经世致用

10.在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公元前6一前3世纪),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

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11.《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

这说明孔子()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B.偏爱某些学生C.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

1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13.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14.论语·

八佾》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此,孔子很是感叹!

这说明,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是()

A.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B.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C.春秋时期的社会秩序D.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

15.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使市场秩序一片井然。

吴杨贩子“不敢朝饮其羊。

”(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增加重量)。

下列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孔子关注民生B.当时商业有一定发展

C.当时商业实行官营,禁止私营D.孔子主张“诚信”

16.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A.神化封建统治B.宣扬“仁政”思想

C.宣扬“民本”思想D.反对苛政刑杀

17.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

18.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以上史实说明了()

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需要

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

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等级制度

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19.“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

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

”对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20.“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B.董仲

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1.从《宋史》中

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A.佛学B.法学C.道学D.理学

22.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2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24.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25.教育部长周济在解读十七大报告时强调“儒学等一些传统的好的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风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

”儒家思想中在当今仍有继承和发扬价值有()

①“仁”的学说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④“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6.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传入欧洲后,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

其发挥的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B.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27.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A.小说B.戏曲C.说书D.绘画

28.《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

”体现了:

A.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29.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神秘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平民化D.逐渐宗教化

30.近代中国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中,一些人提出“废除汉字”,“不读中国书”等口号。

然而有意思的是,喊这些口号的人,却偏偏仍在使用汉字、讲究书法、读线装书……这反映了:

A.太平天国运动忽视文化教育

B.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性

C.辛亥革命阵营内部旧官僚的虚伪性

D.揭露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学者的矛盾心态

31.孙中山认为“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

”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A.人性本善B.舍生取义C.得道者多助D.民贵君轻

32.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最好阅读下列哪组人物的作品

A.老庄道家B.孔孟儒家C.韩非法家D.墨家

3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要从此词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属于:

A.人性本善B.心即理也

C.格物致知D.致良知,知行合一

34.“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极力践行破“心中贼”的思想家是

A.程颐B.朱熹C.李贽D.王阳明

35.李贽有句话:

“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

A.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

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D.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

36.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宇宙便是吾心”

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7.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世地位自宋徽宗以后“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成为忠义的化身享受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圈的奉祀。

究其根源最有可能的是()

A.关羽的忠勇B.理学的推崇

C.人民的爱戴D.经济的发展

38.韩非子警告君主:

权贵可以为平民提供庇护,而平民却是生产者与士兵的来源,这是很危险的。

为了杜绝此现象带来的危险,后世君主采取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B.盐铁专营

C.废分封行郡县D.抑制兼并

39.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0.孔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此可知,两者都()

A.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B.认为自然存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41.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

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

这表明先秦时期()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B.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42.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

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

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

超越主义,强调入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

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法家、儒家、道家B.法家、墨家、道家

C.法家、墨家、儒家D.道家、儒家、墨家

43.《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

“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44.《潘天寿谈艺录》在谈到中国写意画的创作时提到:

“无”实际上是“有”之根本。

画“要耐人寻味,就要虚多。

虚多者,即告诉人的少,藏起来的多,故人所思的就多。

”下列著作中蕴含上述思想的是()

A.《论语》B.《道德经》

C.《春秋繁露》D.《四书章句集注》

45.“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

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

”此语蕴含()

A.变革进取的精神B.公平公正的理念

C.自由平等的思想D.推行刑罚的原则

46.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

A.文人画B.元杂剧C.京剧D.小说

47.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中说: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48.“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

”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49.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50.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描写城乡风情、社会生活状况,具有世俗化的特点。

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画家个人爱好B.宋明理学传播

C.社会上层倡导D.商品经济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51、(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子路问政

义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所错(措)手足。

——《论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上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计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天理是公道与良知。

朱熹说:

“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

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

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

应"

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有哪些思想主张?

(4分)

(2)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

现代学者将宋明理学分为理学与心学,你认为理学与心学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2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6分)

5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9

7

8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

的一个基本特征。

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

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

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并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

(8分)

53、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

图1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图2宋徽宗画《芙蓉锦鸡图》图3《红楼梦》插图

请回答:

(1)图1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

该种书体的特点是什么?

擅长此种书体的书法家还有哪些?

(3分)

(2)图2中的绘画属于什么画种?

该画种的特点是什么?

分析这种绘画兴起的原因。

(3)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

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

(6分)

54.(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

“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下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

就图示中至少3个角度进行史实论证,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高二历史试卷答案

1---5ACBCA6---10DBCCA11---15DAAAC16-20ADBDC21---25DCDCC

26--30DBDCD31----35DACDA36--40CBCCD41---45BABBA46--50BDBBD

51、

(1)孔子:

仁(爱人与宽容);

恢复周礼;

正名。

董仲舒: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影响:

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

维护专制统治;

塑造中华民族气节;

扼杀人的自然需求。

(每点2分,共6分)。

区别:

理学侧重于对客观万物的探究,心学侧重于对内心的探究。

(或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

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2分)

(3)春秋:

创立;

战国,成为大宗;

西汉,成为正统思想;

魏晋到五代十国,受到挑战;

宋明,发展为理学心学,成为官方哲学,重回统治地位;

明清,受冲击,但仍为主流。

(每点1分,共6分)

52、

(1)主要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a.古代中国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b.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

科学技术得到发展。

(2)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此后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

(2分)原因在于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

而14、15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近代科学逐渐兴起;

3—15世纪中国封建社会处于上升阶段,15世纪前后

中国封建社会趋于没落,封建制度活力逐渐丧失;

中国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重限制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发展;

中国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科技的良机;

总之,封建专制的腐朽没落是导致16——18世纪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答三点6分,根本原因必答)

53.

(1)书体:

楷书特点: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书法家:

欧阳询、柳公权等

(2)画种:

文人画特点: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原因:

文人追求个性抒情写意

(3)体裁:

小说背景:

商品经济的发达;

市民阶层的壮大;

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君主专治空前加强等

54、(8分)

示例——

观点:

中华文化创新精神源远流长。

论证:

角度一文化理念的达变求新: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派站在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思想,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系;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角度二制度建构的济世经邦:

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角度三技术创新的独具匠心:

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并且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角度四文明气度的纳新接远: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等国交流频繁,兼收并蓄,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面对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结论:

中华文化自古至今富有

创新精神和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