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县的实施意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9808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县的实施意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县的实施意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县的实施意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县的实施意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县的实施意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县的实施意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县的实施意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县的实施意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县的实施意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70%以上。

培育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集团)10家,其中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集团)达到4家。

县域产业集群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结构向好。

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0%以上,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7%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质量效益提升。

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争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8个,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8%。

食品、饮料等民生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工业利润年均增长15%。

——创新能力增强。

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明显增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以上;

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力争达到1家以上。

工业系统建成高新技术企业1家。

——能耗排放下降。

全县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以上,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消减8.94%、9.5%、1%和12.7%以上,当年排放的尾矿及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20%以上。

——生态环境改善。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发展型、社会和谐型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各类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将尾矿及其他工业固废变废物为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各项污染减排治理能力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大力实施“2518”工程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企业、资源、要素向园区聚集,调整优化布局结构。

加快发展主导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扶持龙头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加快培育名牌产品,调整优化技术结构。

(一)打造两大工业聚集区。

深入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工业聚集区发展政策,在项目审批、建设用地、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投融资等方面给予聚集区最宽松的政策支持。

积极探索适应聚集区发展需要的新型机制和管理模式,增强聚集区开发建设动力和活力。

重点扶持辽宁XX县经济开发区、阳河新兴产业聚集区。

(二)发展五大主导产业。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确定我县工业发展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具有良好产业基础的钒钛冶金、石材建材、食品饮料、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五大主导产业。

充分发挥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准确把握市场和技术的变化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深度推进“两化融合”,深入开展“对标行动”,持续抓好节能减排,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促进产品档次提升、企业效益增长、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努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三)扶持十家重点企业。

继续实施骨干带动战略,从主导产业中确定10家规模效益好、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企业,实施重点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带动全县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努力打造一批“行业巨人”,力争10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亿元。

(四)培育八项名牌产品。

实施“质量兴县”战略,推进品牌培育工程,努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提高现有省级以上工业类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质量,扩大产品规模,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市场占有率,扶持一批实物质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用户满意度高的产品争创名牌,培育形成8项名牌产品。

完善品牌培育评价,实行“质量承诺”制度,指导企业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竞争力。

在重点产业集群积极培育企业自主品牌,发展区域品牌,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化发展。

对“2518工程”实施动态管理,对连续两年没有完成规划目标且发展缓慢的企业和退出或未被评为省级以上名牌的产品,不再纳入支持范围。

三、全面推进十大提升计划

(一)技术改造升级计划。

制定《XX县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落实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管理责任部门。

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首要任务,做强优势产业。

重点实施重点企业壮大、产业聚集升级、产品结构优化、节能减排增效、安全生产提升五大技术改造专项。

每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5个以上,重点支持仁和集团技改扩能项目、XX天宝矿业有限公司石质合成纸项目、天和矿业集团50万吨精选厂、大通集团50万吨铁选厂项目、金山集团技改扩能项目、广东淋斯莱克节能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节能联供空气源、空调设备项目等。

设立县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根据财政收入增长情况逐年适度增加资金总量,以“2518”工程为重点,支持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同时,积极支持企业争取国家、省市技改专项资金支持。

(二)新兴产业壮大计划。

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

支持新能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产业、节能环保等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重点突破,上档次、上水平;

重点支持XX长江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辽投XX光伏发电二期项目、辽宁城投集团风力发电项目等。

(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计划。

把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任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

重点建设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生产性检测与培训服务、融资担保、商贸流通、安全生产服务等面向工业生产的公共服务平台。

推进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开发工业专题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

重点支持道光酒业公司工业旅游项目、神州建材物流园区项目、天通检测公共检测服务项目等。

(四)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把技术创新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和内生动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特别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借智”创新发展,每年开发新产品2项以上。

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优化创新环境。

重点支持仁和矿业与北京矿业研究总院联合建设的实验中心项目、金山集团与辽宁大学联合建设研发中心项目等。

(五)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成长计划。

把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活力源泉,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落实以放开市场准入、放宽经营范围、降低经营条件、公平待遇、扶持扶植为重点的各项政策措施,激活民营经济,鼓励全民创业,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资金额度视财力逐年增加。

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人才培训、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法律维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

培育壮大以服装加工、冶金、建材等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促进科技资源向产业集群企业集聚。

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抓好6家小额贷款公司,做大做强1家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

每年重点扶持10家小微企业转为规上企业。

(六)两化深度融合计划。

把推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支撑,着力促进融合发展。

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食品饮料、冶金、建材等行业企业加快普及集散系统(DCS)、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作,着力培育两化融合重点企业,力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成为市县示范企业。

重点支持道光酒业两化融合ERP项目、仁和矿业两化融合ERP项目、绿水山庄ERP项目等。

(七)绿色低碳转型计划。

把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推进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实施工业能效提升工程,在重点用能企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强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完善能耗指标体系,促使企业降低能耗。

以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的行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组织编制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加强选矿、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的污染治理,削减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排放量。

推进建材行业二氧化硫、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加强工业污染、噪音治理,依法关停违法违规企业,推进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严格准入,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控制建设“高污染、高耗能”行业项目,不再引入低水平重复建设、危害大、治理难的项目;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治理整顿装备水平低、环境治理设施差的小型企业。

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转变矿山开采方式,实施矿山复绿工程。

提高尾矿及其他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到2019年,全县年尾矿综合利用量争取达到400万吨以上。

重点支持天通水泥脱硝项目、仁和矿业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奥美新型环保建材项目、XX启德建材制造有限公司花岗岩尾矿生产新型系列建材产品项目等。

(八)企业战略重组计划。

把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手段,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

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坚决落实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全县铁矿采选企业整合为7家矿业集团。

加快冀东、永和水泥合作升级。

石材矿业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九)企业管理提升计划。

把加强企业管理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基础,创新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标行动,进一步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和管理创新能力,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组织重点企业开展管理创新交流,采取现场会、对标考察等方式,引导企业对标行业高端,学习国外、省外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创新管理模式,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赴现场观摩会。

到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培育4家以上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

重点开展信息化管理向道光酒业对标、矿业企业向仁和公司对标,重点推广道光酒业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企业管理的经验、仁和矿业利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和管理手段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的经验。

(十)开放引进带动计划。

把扩大开放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强大动力,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引进先进生产要素,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活力。

加强与国内外500强、央企、京企、省企和知名民企的合作;

引进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纵向延深产业链,横向壮大产业集群。

借助“百家央企进辽宁”、“省属企业进XX”的有利时机,围绕我县的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

吸收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营造全社会招商、全方位抓服务、全身心抓落实的招商引资氛围。

重点开展与北京外迁企业的对接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成立工业强县战略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放在突出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亲自动员部署和解决重大问题;

分管领导具体抓,负责组织推动,及时调度各项工作。

要充分发挥工信部门对全县工业管理和协调的职能,进一步强化工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和人员力量,全面提高工业管理水平。

(二)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工业管理体系改革,着力推进工业发展制度环境建设,切实解决事关工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以工作提效率、办事提速度、服务提水平,减少审批环节、减缩审批时间、清理收费项目,推行辽诺制,减轻企业办事成本为工作标准;

及时协调企业生产要素供应,组织产需衔接活动;

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网上平台,鼓励企业诚实守信,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

公安等部门要加大对影响企业发展环境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全面优化企业周边发展环境,确保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三)加强项目管理。

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辽接京津产业转移,有针对性的改进招商方式,努力引进重点项目。

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针对传统产业做好“有中生新”,围绕两化深度融合、重点企业壮大、产品结构优化、节能减排增效、安全生产提升等方面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用新工艺、新设备及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等手段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针对两大工业聚集区做好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围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并加以培育。

树立项目强县观念,对“2518工程”重大项目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

对重点项目要全程跟踪、急事急办,实行保姆式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四)加大支持力度。

强化金融支持,金融机构要建立中小企业融资量化考核制度,每年中小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

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拍卖等融资服务机构;

对具备上市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拟上市企业申报材料经中国证监会受理和正式获得上市批准后,县政府分别参照市政府奖励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新三板市场”挂牌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主业。

规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企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发展。

县政府根据本级财政实际情况设立原则上不低于1000万元技改专项资金和不低于500万元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展。

充分发挥县财政出资的担保公司和“助保贷”业务融资服务平台作用,担保放大倍数达到5倍以上,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达到3亿元以上。

对经营确有困难的民营企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免征或减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县内重点建设项目、公益性项目、财政性资金补助的建设项目,在同质同价情况下要优先选用本县产品。

(五)强化要素保障。

保障土地供应,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上,要重点保障产业项目用地,每年至少安排150亩专项用于县域产业集群发展,至少50亩专项用于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用地。

鼓励工业园区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提倡中小企业以租赁方式使用。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为租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际建厂10年以上的民营企业依法办理集体建设用地手续;

对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利用自有土地进行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人才兴企行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形式多样的企业从业人员培训,特别是加强企业家培训为工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继续开展金牌工人、能工巧匠争创活动,建立鼓励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着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产业工人队伍。

(六)建立奖惩机制。

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领导小组按照“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重大战略部署,研究制定目标的实施方案,对完成好的部门和乡镇给予奖励和表彰。

每年评选工业强县带头人和工业领域十大企业家,在主要新闻媒体予以广泛宣传。

设立工业发展贡献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对作出重要贡献的企业家给予重奖。

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强督促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