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9762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9.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E.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E.空想社会主义

2

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是。

A.巴黎公社

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年法国七月革命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E.英国的经验论和欧洲大陆的唯理论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E.托马斯·

莫尔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亚当·

斯密  B.大卫·

李嘉图  C.马尔萨斯D.西斯蒙  E.沙尔·

傅立叶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E.唯心史观

8.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E.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

9.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E.哪些是永远正确的绝对真理

3

10.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E.科学性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2.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4

A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4.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是。

A.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C.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  )。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6.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仍然表明(  D  )。

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7.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8.我国的古人说: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

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表达了。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9.区别同质事物的依据是。

A.事物的度B.事物质的规定性  C.事物量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10.“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C.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12、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

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5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两种说法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

A、存在  B、精神  C、物质  D、原子15、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客观世界的

A、正确反映B.歪曲反映  C.虚幻反映  D.主观反映16、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二元论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17、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割裂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质变是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质变引起的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19、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往往是一种突变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C、量变是在事物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突破事物度的界限的变化D、量变是连续性的,质变是非连续性的xx年”。

这表明(D)

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C时间具体特性是可变的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的38、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A)

A.合乎逻辑的B.唯心论C.形而上学D.诡辩论

39.“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命题是指(A)

A.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B.意识是主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C.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客观的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0.“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D)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现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现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41.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这是(D)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

A.否认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8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43.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倒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B)

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  

44.“当然,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内”是指(D)

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是否相互作用C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D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4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B)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4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的观点  49、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

A、是联系的  B、是变化发展的

C、具有整体性D、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在内因50、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教条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51、黑格尔说的“割下来的手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的观点,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  B、绝对主义

9

C、诡辩论  D、辩证法

52、“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A、共性与个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B、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5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辨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C、不同状态  D、源泉和动力54、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A、对立面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  B、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互相分离的趋势  C、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不可分离的趋势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

55、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56、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

A、不需要任何条件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57、规定事物性质的主要是

A、主要矛盾  B、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C、矛盾的主要方面D、事物的内部矛盾58、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

59、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A、偶然向必然转化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C、简单向复杂转化D、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60、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质和量的统一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6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10

A、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原理  B、质量互变的辨证关系原理  C、内外因的的辨证关系原理  D、可能与现实的辨证关系原理。

6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质变是量变引起的B、量变是质变引起的

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63、“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64、事物质的规定性是

A、事物的度决定的   B、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C、事物外部矛盾决定的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决定的65、事物的质变是指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B、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C、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D、事物性质的变化66、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指

A、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B、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C、质变依赖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67、事物的任何一点量变都会引起事物的质变,这是

A、辩证法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C、绝对化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68、总的量变过程中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是指

A、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B、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C、事物的非根本属性发生了变化  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增减69、质和量的关系是

A、内在根据和外部表现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在度的范围内相互规定的关系70、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变化

11

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71、辨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72、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根据在于

A、事物的普遍联系B、“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C矛盾所固有的同一性D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73、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74“是就是是,否就是否,除此之外全是鬼话”的说法属于

A、相对主义否定观  B、形而上学否定观  C、折衷主义否定观  D、形式主义否定观7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A、视为精华全部继承  B、视为糟粕全部抛弃C、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76、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A、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77、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

A、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78、下列说法属于可能性的是

A、大海捞针  B、水中捞月  C、石头变小鸡  D、制造永动机79、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

A、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B、事物自身量变到质变的规律C、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D事物内部所包含的肯定方面80、判断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主要依据它们之间是否是

A、同时发生的  B、前后相继的C、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D、根本和非根本的关系8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

12

A.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B.整个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C.认识的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D.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科学。

82、唯物辩证法所解决的问题是

A.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83、所谓联系是指

A.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B.宇宙中的一切变化和过程c.对立面双方的相互联结、相互贯通D.事物内部各种要素的总和84、条件是指

A.一定数量相互联系为各种要素或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B.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c.事物保持自身不变的一种界限、范围

D.同某一事物相联系,对其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85、将普遍联系歪曲成“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的观点是

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  c.唯心主义辩证法  D.庸俗唯物主义8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寓言故事体现了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D事物都是对立面统—的观点87.“喜鹊报喜,乌鸦报丧”。

这是

A.古代的朴素辩证法B.符合事物普通联系的原理c.主观臆造的联系  D.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88.所谓过程是指

A.宇宙中的一切运动和变化  B.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c.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D.事物的波浪式前进89.唯物辩证法把发展理解为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事物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c.事物的绝对运动   D、条件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90.所谓新事物是指

A.新出现的事物  B.正在运动变化的事物  c.在矛盾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事物

13

D.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进步的、有生命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的东西91.所谓旧事物是指

A.过去了的事办物  B.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c.静止不动的事物D.正在发生变异的事物   92.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A.出现时间的早晚  B.是否正在发生变化

C.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是否存在矛盾9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联系和发展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9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这一命题

A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B.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c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D是形而上学的观点95.任何事物都是

A.质和量的统一  B.主体和客体的统一c.客观与主观的统—D.理论与实践的统一96.事物质的规定性是指

A.事物中的基本成分B.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c.事物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规定性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它事物区别开来的内在规定性97.所谓属性就是指

A.一事物和它事物相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B.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c.事物得以保持自身不变的一种界限

D.同某一事物相联系,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98.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

A.人们主观确定的  B.可以脱离事物而存在的C事物本身固有的D只有在人们认识到时才具有的99.事物发展的状态是

A.共性和个性的统一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质和量的统一100.庸俗进化论在哲学上是

A.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观点B.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c.坚持了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4

101.19世纪生物学上的“激变论”观点在哲学上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c.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D.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102.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这是事物之间

A.量的差别的表现  B.质的差别的表现c,量变而引起的表现D.条件差别的表现103.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04.所谓矛盾是指

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的关系

B.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D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10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绝对性和相对性  B.普遍性和特殊性c.前进性和曲折性  D.同一性和斗争性106.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

A.相同性  B.对立性  c.相互吸引的性质  D.相互排斥的性质107.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

A.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斗争性可以脱离同一性而存在C、斗争性是普遍存在的  D.斗争性是无条件的10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

A.事物是绝对不变的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内因是变化的根据D.外因对事物的变化不起作用109.“不是冤家不聚头”。

这句话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  D.矛盾—方以另一方为存在的前提110.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发展是

A.事物的相互制约B.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的结果c.量变到质变的过程D.对旧事物的不断否定

111.我党制定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及“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5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酌辩证关系原理D.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112。

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指

A、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