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届高三春季诊断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精校Word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9590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届高三春季诊断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精校Word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届高三春季诊断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精校Word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届高三春季诊断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精校Word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届高三春季诊断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精校Word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届高三春季诊断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精校Word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届高三春季诊断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精校Word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四川省届高三春季诊断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精校Word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届高三春季诊断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精校Word解析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届高三春季诊断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精校Word解析版Word格式.docx

C、44gCO2、N2O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二者的混合物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22×

1mol=22mol,含有的质子数为22NA,选项C正确;

D、合成氨是可逆反应,1molN2和3molH2充分混合,反应生成的氨气小于2mol,转移的电子数小于6NA,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取20.00mlKMnO4溶液

从碱式滴定管初始读数为1.00放液体到最终读数为21.00

B

分离KClO3与MnO2制O2后的残渣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滤渣得到MnO2,滤液蒸发结晶并干燥得到KCl

C

证明Ksp(BaSO4)3)

向BaSO4悬浊液中通入足量CO2

D

配制100mL1.8mol/L硫酸

量取10mL18mol/L浓硫酸,倒入100ml容量瓶中,然后加水稀释至刻度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碱式滴定管的橡胶,必须选用酸式滴定管,选项A错误;

B、KClO3与MnO2制O2后的残渣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滤渣得到MnO2,滤液蒸发结晶并干燥得到KCl,选项B正确;

C、碳酸酸性弱于硫酸,反应无法进行,必须选用可溶性的碳酸盐,选项C错误;

D、配制100mL1.8mol/L硫酸,量取10mL18mol/L浓硫酸,慢慢注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待冷却至室温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摇匀、定容,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5.如图所示为镍锌可充电电池放电时电极发生物质转化的示意图,电池使用KOH和K2Zn(OH)4为电解质溶液,下列关于该电池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溶液中的K+移向正极

B.充电时阴极附近的pH会增大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H++NiOOH+e-=Ni(OH)2

D.理论上负极质量每减少6.5g,溶液质量增加6.3g

【解析】A、放电时是原电池,溶液中的K+移向正极,A错误;

B、充电时是电解池,锌电极是阴极,电极反应式为Zn(OH)42-+2e-=Zn+4OH-,阴极附近的pH会升高,B错误;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H2O+NiOOH+e-=Ni(OH)2+OH-,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放电时总反应式为Zn+2H2O+2NiOOH+2OH-=Zn(OH)42-+2Ni(OH)2,负极质量每减少65g,溶液质量增加133g-36g-34g=63g,因此负极质量每减少6.5g溶液质量增加6.3g,D正确,答案选D。

6.短周期元素W、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简单离子与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W>

Y

C.原子半径:

Y>

X

D.化合物YW2和YZ4中均含有离子键

【解析】X、Y、Z、W四种属于短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W属于第二周期元素,X、Y、Z属于第三周期元素,设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1,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3,Z最外层电子数是a+4,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则4a+8=20,a=3,所以W是O元素、X是Al元素、Y是Si元素、Z是Cl元素。

A.X的简单离子Al3+与Z的简单离子Cl-相差一个电子层,电子层结构不相同,选项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

SiH4,选项B正确;

C.同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原子半径:

X>

Y,选项C错误;

D.化合物YW2和YZ4分别为SiO2和SiCl4均只含有共价键,选项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X、Y、Z、W四种属于短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W属于第二周期元素,X、Y、Z属于第三周期元素,设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1,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3,Z最外层电子数是a+4,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则4a+8=20,a=3,所以W是O元素、X是Al元素、Y是Si元素、Z是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7.25℃时,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lmol/L的两种酸HX、HY分别与0.1mol/L的NaOH溶液反应,所加NaOH溶液体积与反应后溶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c(X-)>

b点c(Y-)

B.H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X+OH-=X-+H2O

C.Ka(HY)的数量级约为10-3

D.pH=7时,两种反应后的溶液中(Y-)>

c(X-)

..................

本题考查了中和滴定图像、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相关知识。

正确理解图中给出信息判断酸的强弱及pH与酸根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碱式氯化镁(MgOHCl)常用作塑料添加剂,我国首创利用氢氧化镁与氯化铵热分解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的工艺。

某科研小组根据该原理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制备碱式氧化镁并探究氨的还原性,反应前,装置C中CuO的质量为14.40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

(3)装置G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装置C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生成红色固体,并测得其质量为12.24g。

则红色固体是__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5)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证明装置C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供选择的试剂:

2mol/L的HNO3溶液、2mol/L的H2SO4溶液、2mol/L的NaOH溶液)。

已知:

Cu2O+2H+=Cu2++Cu+H2O.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装置C中所得红色固体于大试管中

-----

步骤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干燥管

(2).Mg(OH)2+NH4Cl

MgOHCl+NH3↑+H2O(3).除去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或干燥生成的氨气)(4).使Na2O2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5).铜片逐渐变小,有气泡生成,溶液变蓝色(6).Cu和Cu2O(7).0.27(8).向大试管中加入稍过量2mol/L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9).溶液中出现蓝色,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干燥管;

(2)根据题意:

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发生的反应为Mg(OH)2+NH4Cl

MgOHCl+NH3↑+H2O,碱石灰可以用来干燥氨气,装置B的作用为除去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或干燥生成的氨气);

装置D的作用是使Na2O2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

(3)装置G中铜片、稀硫酸及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现象为铜片逐渐变小,有气泡生成,溶液变蓝色;

(4)红色物质为Cu或Cu2O或二者混合物,固体质量减少的质量为减少的氧元素的质量,则减少的氧元素质量为14.40g-12.24g=2.16g,而CuO中氧元素质量为

,故红色固体为Cu和Cu2O;

设二者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

,解得x=0.09mol,y=0.045mol,则转移电子为

(5)铜能与浓硫酸反应,Cu2O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Cu2+,用稀硫酸溶解,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故答案为:

向大试管中加入稍过量2mol/L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溶液中出现蓝色,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9.γ-Fe2O3是一种具有磁性、催化、气敏的纳米材料。

一种以硫铁矿烧渣等为原料备γ-Fe2O3的流程如下:

(1)下列有关“还原焙烧”工序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焦炭应少量,空气应过量

b.焙烧过程均为吸热反应,需用电炉持续加热反应器

c.“还原焙烧”的主要反应为3C+2O2

2CO+CO2、Fe2O3+CO

2FeO+CO2

(2)“浸取”前需将焙烧生成的熔体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

(3)已知三种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Fe3+

Fe2+

Al3+

开始沉淀的pH

2.2

7.5

4.1

完全沉淀的pH

3.5

9.5

5.4

则“调pH”时,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

(4)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沉铁”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5)“过滤2”时需用蒸馏水洗涤,能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

沉淀缓慢氧化为铁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

(1).c

(2).增大固体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的浸取率(3).5.4≦pH<

7.5(4).Al(OH)3、SiO2(5).Fe2++2NH3·

H2O=Fe(OH)2↓+2NH4+(6).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浑浊现象,则说明已洗涤干净(7).4Fe(OH)2+O2=4FeOOH+2H2O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涉及化学反应原理,

(1)a、还原焙烧是利用C和氧气反应生成CO,CO还原金属氧化物,焦炭少点,空气过量,生成CO2,CO2不能还原金属氧化物,故a错误;

b、根据a选项的分析,C和氧气反应生成CO,此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

c、发生的反应是3C+2O2

2CO+CO2,CaO和Al2O3不与CO反应,CO只能还原Fe2O3,因此反应方程式为Fe2O3+CO

2FeO+CO2,故c正确;

(2)粉碎固体,其目的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浸出率;

(3)浸取后溶液中含有离子是Ca2+、Fe2+、Al3+、H+,根据表格数据,调节pH,除去Al3+,但不影响Fe2+,因此pH的范围是5.4≤pH<

7.5;

(4)在还原焙烧时SiO2没有反应,SiO2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在浸取时,不与硫酸反应,因此滤渣1中含有SiO2,CaO+H2SO4=CaSO4+H2O,CaSO4微溶于水,滤渣1中有CaSO4,根据(3),滤渣1中还含有Al(OH)3,综上所述,滤渣1中成分是SiO2、CaSO4、Al(OH)3;

沉铁是向滤液中加入氨水,因此离子反应是Fe2++2NH3·

H2O=Fe(OH)2↓+2NH4+;

(5)滤渣上残留的是SO42-、NH4+等离子,因此证明沉淀洗净,需检验不存在SO42-,不能检验NH4+,因此量非常少不易观察,具体操作是:

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浑浊现象,则说明已洗涤干净;

根据信息完成,4Fe(OH)2+O2=4FeOOH+2H2O。

化学工艺流程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主要涉及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需要结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清楚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如还原焙烧,应还原金属氧化物,利用焦炭和空气生成CO,用CO还原金属氧化物,CaO和Al2O3通常是用电解方法得到其单质,而SiO2是用焦炭在高温下与SiO2反应,因此CO还原Fe2O3等等。

10.氮是第二周期VA族元素,形成的[Cu(NH3)4](OH)2、N2H4、NH3等多种含氮化合物有着厂之的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

(1)面出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

(2)制备铜氨溶液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的反应原理为:

Cu(OH)2(s)+2NH3·

H2O+2NH4+

[Cu(NH3)4]2+(深蓝色)+4H2O.向盛有少量Cu(OH)2固体的试管中加入14mol/L的氨水,得到悬浊液,此时若加入适量的硫酸铵固体,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3)肼(N2H4)又称联氨,常温下是一种可燃性液体,其燃烧热较大且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

已知:

N2(g)+O2(g)=2NO(g)ΔH1;

2NO(g)+O2(g)=2NO2(g)ΔH2;

2N2H4(g)+2NO2(g)=3N2(g)+4H2O(g)ΔH3;

则反应:

N2H4(g)+O2(g)=N2(g)+2H2OΔH=_____(用含ΔH1、ΔH2、ΔH3的代数式表示)。

(4)某温度下,分别向三个体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2.6molH2分别保持恒温恒容、恒温恒压和绝热恒容,均发生反应:

N2(g)+3H2(g)

2NH3(g)ΔH<

0。

三个容器(分别用a、b、c表示)中N的转化率(α)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表示恒容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氨气的浓度不再变化

B.x(H2)=3v(N2)

C.c(N2)/c(NH3)的值不再变化

D.α(N2)=16.7%

②图中代表反应在绝热恒容容器中进行的曲线是______(填“a”“b”或“c”)。

③b容器中,M点v正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

④曲线a代表的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答案】

(1).

(2).固体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3).加入硫酸铵固体,增大了NH4+的浓度,使上述平衡向生成铜氨离子的方向移动(4).1/2(ΔH1+ΔH2+ΔH3)(5).AC(6).c(7).大于(8).10

(1)氮为7号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制备铜氨溶液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的反应原理为:

[Cu(NH3)4]2+(深蓝色)+4H2O.向盛有少量Cu(OH)2固体的试管中加入14mol/L的氨水,得到悬浊液,此时若加入适量的硫酸铵固体,发生反应的现象为固体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其原因是加入硫酸铵固体,增大了NH4+的浓度,使上述平衡向生成铜氨离子的方向移动;

(3)已知:

①N2(g)+O2(g)=2NO(g)ΔH1;

②2NO(g)+O2(g)=2NO2(g)ΔH2;

③2N2H4(g)+2NO2(g)=3N2(g)+4H2O(g)ΔH3;

根据盖斯定律,由

得反应:

N2H4(g)+O2(g)=N2(g)+2H2OΔH=

(ΔH1+ΔH2+ΔH3);

(4)①A.氨气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选项A正确;

B.没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反应一开始就一直按v(H2)=3v(N2)这种关系进行,无法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选项B错误;

C.c(N2)/c(NH3)的值不再变化,则各反应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选项C正确;

D.α(N2)=16.7%,没有说明是哪个容器的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选项D错误。

答案选AC;

②反应:

0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开始投料为氮气和氢气,则恒温恒压反应进行容器体积变小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进行,氮气的转化率最大,为a;

反应放热,绝热恒容体系温度升高,与恒温恒容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降低,为c;

③b容器中,M点反应还没达平衡,还在向正方向进行,v正大于v逆;

④对于同一反应,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故曲线a代表的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曲线b的相同,b中氮气的平衡转化率为20%,故

2NH3(g)

开始时的浓度(mol/L)0.050.130

改变的浓度(mol/L)0.010.030.02

平衡时的浓度(mol/L)0.040.100.02

平衡常数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等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三段式结合题中数据进行计算;

根利用盖斯定律推算反应焓变。

11.[化学一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氟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

(1)基态瓜原子的价电于排市式为__________

(2)C2F4可用于合成聚四氟乙烯,HBF4可用于蚀刻玻璃,NO2F,可用作火箭推进剂中的氧化剂,Na3AlF6可用作电治铝的助熔剂。

①C2F4分子中所含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C2F4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准晶体,证明它不是晶体可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②HF与BF3化合可得到HBF4,从价键形成角度分析HF,与BF3能化合的原因:

________。

③与NO2F分子互为等电子的非极性分子有_________(写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式即可)。

(3)CaF2的品体结构如图所示。

①CaF2晶胞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个;

F-的配位数为_______个。

②原子坐际参数可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已知A、B两点的原于坐标参数如图所示,则C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_。

③晶胞参数可描述晶炮的大小和形状,CaF2晶体的晶胞参数α=546.2pm,则其密度为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g/cm3。

【答案】

(1).2s22p5

(2).σ键、π键(3).sp2(4).X一射线衍射(5).BF3中硼原子有空轨道,HF中氟原子有孤对电子,两者之间可形成配位键(6).BF3(或BCl3、SO3等)(7).8(8).4(9).(1/4,3/4,1/4)(10).

(1)F为9号元素,基态氟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5,故答案为:

2s22p5;

(2)①C2F4分子的结构类似于乙烯,所含共价键的类型有C-F间的σ键和C=C中的σ键和π键;

C2F4分子为平面形状,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准晶体,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证明它不是晶体,故答案为:

σ键,π键;

sp2;

X射线衍射;

②BF3中硼原子有空轨道,HF中氟原子有孤对电子,两者之间可形成配位键,因此HF与BF3化合可得到HBF4,故答案为:

BF3中硼原子有空轨道,HF中氟原子有孤对电子,两者之间可形成配位键;

③与NO2F分子互为等电子的非极性分子有BF3(或BCl3、SO3等),故答案为:

BF3(或BCl3、SO3等);

(3)①根据CaF2晶胞结构,每个F-周围有4个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a2+,这4个钙离子构成正四面体结构,F-的配位数为4,在CaF2晶胞中Ca2+与F-的个数比为1:

2,则Ca2+的配位数为8,故答案为:

8;

4;

②根据CaF2的晶体结构,氟离子分布在晶胞内,A、B原子的坐标参数依次为(0,0,0)、(1,1,1),氟离子分布在晶胞内,8个氟离子构成立方体结构,每侧的4个负离子所在平面距离最近的晶胞的侧面为晶胞边长的

,因此C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

),故答案为:

);

③根据CaF2晶胞结构,晶胞中含有8个氟离子,则含有4个钙离子,晶胞参数A=546.2pm,则其密度为

g/cm3=

g/cm3=

g/cm3,故答案为:

12.[化学一一有机化学基础]

一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中间体G的合成路线如下:

A的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甲基。

(1)A的名称为_________,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G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

(3)F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4)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对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W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

液发生显色反应,则W有______种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

2:

9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乙醛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正丁醇的合成路线:

_____________。

【答案】

(1).丙酮

(2).加成反应(3).羰基、酯基(4).C4H6Cl2O(5).

(6).8(7).

(8).

(1)根据A的分子式结合A的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甲基知A为丙酮(CH3COCH3),A在氢氧化钡存在条件下反应生成B(C6H12O2),为2分子A发生的加成反应,故答案为:

丙酮;

加成反应;

(2)G(

)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酯基、羰基,故答案为:

酯基、羰基;

(3)F(

)的分子式为C4H6Cl2O,故答案为:

C4H6Cl2O;

(4)根据

结合CD的分子式可知,C和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对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

)的同分异构体,W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说明W属于甲酸酯,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